論外交不可專主秘密

《論外交不可專主秘密》是夏曾佑所著作品,出自於《夏曾佑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論外交不可專主秘密
  • 作者:夏曾佑
  • 創作年代:近代
  • 作品出處:夏曾佑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外交之術,以機巧勝,利害所系,慎密尚焉。若強當局者以遇事謀諸國民,匪惟勢所不能,抑亦理有不合。雖然,有當密者,有不當密者。不此之察,而一以秘密為主,則貽害莫大焉。請申論之。一曰不能假國民以為外交之後助,此一失也。以其理言,則今世之國民外交,與中古之君主外交,命意迥異。立憲之國,外交全權屬諸君主。然非謂外交為君主私事,謂君主有代表國民指導外交之權力耳。國民外交雲者,為國家之本旨而謀之,假國家之能力以達之。本旨何在?在使國民之懿德、良能,發越於其外。能力何在?在合國民之群策眾力,萃聚於無形。國民之與外交相須而不可相離若此。而乃彌縫掩飾,惟恐泄耗於國民,則又何貴有此外交乎?且以其勢言,舉一二廷臣之口舌對抗人國,與舉全國人民之精神對抗人國,孰剛孰柔,奚待多辨?征諸各國已事,有從輿論所歸,以為因應拒受之計,而使與國知難而退、降心而從者;惟積怨於我民,終不利於彼國也。謀之一室,諱莫如深,則人國窺我之微,利我之暗,方日出其陰險之術,以籠絡一二人,而無所旁忌。我之任外交者,茍得其人,斯亦已矣。不得其人,則墮彼彀中,逐舉全國之利害得失,隱敗於一人之手,可不危哉?而況事之利害得失,與決於少數之人,曷若決於多數之人為明也。
二曰不能導國民以審外交之大勢,此又一失也。其在平時,不先涵養國民,畀以洞曉外交之能力,則國民惝恍旁皇,莫知所適。既難以無形之勢力援助外交,且恐在上者之取徑,與在下者之趨歸,各殊其軌,患尤甚焉。如與他國立一約,其事既為我之利矣,而國民不能體約中之深意,出實力以副之,則有約與無約等耳。不寧惟是,一朝有事,國民激於偏情,囿於淺見,不籌全局,不慮將來,卒釀非常之交涉,致陷國步於阽危。往事可征,前車不遠。法民惟失於輕躁,強政府以加兵於普,此拿破崙第三之外交所以一蹶不振也。義民惟短於閱歷,遠背朝廷而開罪於法,此嘉富洱之外交所以進退維谷也。今欲國民能遏小忿,能審時宜,自非幾經國難,幾歷事變,其又何克臻此?要而論之,以不明外交之國民干預外交,國之危也。慮其危而秘之,永使國民無容喙之一日,則國民之暗昧如故,而外交之技術更難,豈得計乎?【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作者簡介

夏曾佑(1863—1924),字穗卿,號碎佛,浙江錢塘(今杭州)人。近代學者、詩人、政論家和思想家。1890年考中進士,旋授禮部主事。1894年前後,結識梁啓超、康有為、譚嗣同等維新人士,積極參與維新變法活動。1897年與嚴復、王修植等在天津創辦《國聞報》。1899年,任安徽祁門知縣。1902年卸任後寓居上海,1903年至1905年,任《中外日報》主筆,並致力於編撰《最新中學教科書中國歷史》一書。1906年,隨出洋五大臣赴日本考察憲政,歸國後發表《刊印憲政初綱緣起》,後任學部二等諮議官。中華民國成立後,任教育部社會教育司司長和京師圖書館館長等職。編者簡介楊琥,1965年生,甘肅通渭人。歷史學博士,先後就讀於西北師範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現為北京大學校史館副研究員。主要研究中國近現代思想文化史。選編有《憲政救國之夢:張耀曾先生文存》(2004)、《歷史記憶與歷史解釋:民國名人談五四》(2011)、《夏曾佑集》(2011)等書;參與編注《李大釗全集》(2006、2013)。另在《歷史研究》、《中國學術》、《北京大學學報》、《近代史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若干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