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地有動息上下》是唐代邱光庭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論地有動息上下
- 作者:邱光庭
- 創作年代:唐代
- 出處:《全唐文》
- 作品體裁:散文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論地有動息上下
漁翁問曰:“吾聞地道安靜,子曰隨氣出入而上下,何也?”答曰:“《周易》云:‘坤元亨,利牝馬之貞。’《彖》曰:‘牝馬地類,行地無疆。’然則乾象以龍,坤象以馬。觀其所象,地非不動之物。《河圖括地象》云:‘地常動而不止(地週遊於八紘之中,未嘗暫息也)。’春東(東方木氣時曰少陽,所以暄和),夏南(南方火氣時曰太陽,所以暑熱),秋西(西方金氣時曰少陰,所以淒涼),冬北(北方水汽時曰太陰,所以嚴凝)。冬至極上,夏至極下。其故何哉?由於氣也。夫夏至之後,陰氣漸長。陰氣主閉藏,則衰於上而盛於下。氣盛於下,則海溢而上(陽氣歸於海,下氣多,故溢而上也)。故及冬至而地隨海俱極上也(從夏至後陽氣漸退,陰氣漸長,地亦漸上,陰進故也。及至秋分地面與天不齊,故晝夜等也。秋分之後,及至冬至,地面上過天心,上之極也,所以晝短而夜長也)。冬至之後,陽氣漸長。陽氣主舒散,則衰於下而盛於上。氣盛於上,則海斂而下(陽氣散出於海,上氣少故斂於下)。故及夏至而地隨海俱極下也(冬至之後,陽氣漸長,陰氣漸退。地亦漸下,陰退故也。及於春分,地面與天不齊,故晝夜等也。春分後,及於夏至,地面下過天心,下之極也,所以晝長而夜短也)。此一年之內動息上下也。”問曰:“其一日之內,動息上下,可得聞乎?”答曰:“繫辭云:‘夫坤,其靜也翕(韓康伯注云:“翕,斂也。”止則翕,斂其氣也)。’其動也辟(注云:“動則開,辟以生物也。”),翕者物之收斂,辟者氣之散出。氣收斂則地上,氣散出則地下。何異人之呼吸歟?又《莊子》云:‘大塊噫氣(大塊,地也),其名曰風。’彼言噫氣,亦呼吸之類也。”問曰:“一晝一夜兩潮汐,則是一晝一夜,兩辟兩翕。將何驗之哉?”答曰:“驗魚獸之皮,則知之矣(魚獸出海中,形如牛)。按《毛詩》蟲魚疏云:‘魚獸之皮,乾之經年,每天陰及潮來,則毛皆起。若表晴及潮還,則毛伏如故。雖在數千里外,可以知海水潮。’然則潮之來去,與天之陰晴相類,氣散出則天陰,氣收斂則天晴。即知是氣散出則潮來,氣收斂則潮落。故知魚獸之毛起伏者,非識天之險晴,及潮之來去,自應氣之出入耳。毛起者氣出也,氣出則地下,地下則潮來。毛伏者氣入也,氣入則地上,地上則潮落。故魚獸之毛,一晝一夜,兩起兩伏。足以驗其氣之兩辟兩翕矣。”問曰:“此翕闢之氣,是何氣也?”答曰:“地中之氣也。故此氣一出一入,則地獨上獨下,不由於水也。若一年之氣,則是天之元氣,其氣周於水,故水隨於氣而地隨於水也。”問曰:“地之廣厚,不知幾千萬里也(今算術之家言地之里數,皆虛妄也。何者?地之四面垂入海中,不可知其涯際也)。言能隨氣動息,不亦誣乎?”答曰:“神無方,豈論巨細?且天大於地,逾數倍焉。尚能空中旋運也。況地比於天,殊為小者,豈不能隨氣動息哉?但人自不思之耳。吾子視日月之回,則信天之能旋。而視濤潮之至,不信地之能動(日月東行,天體西轉。今日月西回者,天運之也。水性本靜為潮汐者,地使之然。此理昭然,但人不思之耳),豈不冥哉?豈不昧哉(冥者無知之貌,昧者暗晦之辭)?”問曰:“若如所論,則地有動息上下矣。然則人不覺之,何也?”答曰:“不睹日月,則不覺天之旋。不睹濤潮,則不覺地之動。故《河圖括地象》云:‘夫人居大舟之中,閉牖而坐,則不知舟之動也。’且人居大舟中,尚不知舟動,而況地之廣大,曾不睹其邊,何以知其上下哉?且子不聞南中之潮雞乎(出《山海經》)?雞鳴則潮至,雞不睹潮之至而先鳴者,蓋覺地之動也。是知物有所長,人或不及。”問曰:“地震人則覺之,何也?”答曰:“動安和而震戰悚也。震甚則人覺,微亦不覺也。昔張衡作地震儀,以龍銜銅丸,地震則丸落(張衡,後漢人也。儀者,狀貌之稱也。其形如酒樽,外鑄銅,為八龍,龍銜銅丸,各置一方。其機關在樽內,東方地震,則東龍丸落,他皆仿此也)。嘗一丸落而不覺震,人皆以為無驗。經數日而隴西奏地震,與丸落時同,人始服其工妙。然則震微人尚不覺,況辟翕上下微而和者乎?”問曰:“地震何為者也?”答曰:“亦氣也。《周語》云:‘陽伏而不能出,陰迫而不能升,則有地震(此伯陽甫之辭也,伯陽甫,老子也)。’言陽氣伏於下,而陰氣迫於上。故陽氣不能升出而地為之震,其言陽伏陰迫,皆迫伏於地中焉(推此而言,是知地中之氣能使地之上下也)。”
作者簡介
邱光庭,吳興(今江蘇吳興)人,吳越時(893—978)曾任國子博士。他著有《海潮論》一文,提出了關於潮汐生成的理論,其理論是建立在新的天地結構模式基礎上的,其天地結構模式對張衡渾天說的天地結構模式作了重大的修正,具有相當重要的理論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