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今日習氣之由來及其救治法》是余家菊所著作品,出自於《余家菊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書名:論今日習氣之由來及其救治法
- 作者:余家菊
- 創作年代:近代
- 作品出處:余家菊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今日國人習氣,就多數人所表現者而為觀察,實屬不免於浮薄誇張、蠻悍、譎詐等不良傾向,從而釀為敷衍、傾軋、把持、貪污、欺飾種種習尚。習尚之成熟,自有種種原因,而學術之鼓盪則為一有力因素。由於講學之不慎,國人養成三種心習;由此三種心習之推動,乃造成今日之種種惡劣現象。吾所謂三種心習者,第一為因求有裨實用之故而歪曲事理;第二為因求達成目的之故而不惜釆用任何手段,從而視犧牲他人以滿足自己欲望為當然;第三為因有感於求知之煩難而樂於自信其心以逕情直行。此三種心習,實今日惡劣風氣之所由來。
先論為實用故而歪曲事理。例如為爭取革命反對盡忠。盡忠是為長上而盡心盡力以執行其命令,革命是求用暴力以推翻政府。驟視之盡忠似為革命之障礙,所以革命似須打破忠的思想。不知任何人群,皆須有一公共意志及行此公共意志之人,而此執行公共意志之人,為公共意志之貫澈計,在道義上,實又有權要求其部屬忠實執行其命令。苟忠的思想一旦打破,則紀律無從建立;紀律不立,雖革命事業亦無法進行。此所以前有炮打觀音山,後有也。假使當初鼓吹革命之人,能謹約其辭句,使其筆鋒僅指向於滿清政府之腐敗無能,而不為掘基翻礎之議論,則今日紀律之建立以及統一之完成,必能事半而功倍。
作者簡介
余家菊(1898—1976),字景陶,又字子淵,湖北黃陂人,中國近現代著名的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1912年就讀於文華大學預科,後轉中華大學預科。1916年升入中華大學本科中國哲學門。畢業後留校任教。1919年加入“少年中國學會”。1920年初肄業於北京高師教育研究科。1922年留學英國。1924年回國後,在武昌高師、河南大學、北平師範大學、東南大學、北京大學、中國大學、馮庸大學等多所高校任教。曾任國民政府的“國民參政會”參議員和國民政府委員。1949年後,寓居台北。1976年5月12日,在台北市逝世。余家菊思想明銳,社會洞察力強,其同窗摯友惲代英評價他“思想頗密亦勇猛”,乃“吾友亦吾師”。他平生著述甚豐,其中有關教育的論述,頗能結合近代中國的社會實際,尤其能針對中國教育早期現代化進程的現實問題,提出一些頗有獨創性的見解,在中國近代教育史上建樹甚多、貢獻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