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立並不足以苟安

《論中立並不足以苟安》是夏曾佑所著作品,出自於《夏曾佑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論中立並不足以苟安
  • 作者:夏曾佑
  • 作品出處:夏曾佑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 創作年代:近代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日俄戰端將啟之時,本報曾登一論,以為此後之局,總不外不戰、暫戰、久戰三者,今不戰之說固無論矣,觀其形勢並不止於暫戰,大約一久戰之局也。蓋乙未還遼之後,日人之憤已深,此次日人之攻俄,與甲午日人之攻我無異,日人之與我積憤,在壬午、甲申兩次高麗之役。固非光復當年之喪失,不足以雪其恨。而俄人之用心,始則輕量日本,以為不必措意,至今則老羞變怒,不知自返,遂萌深惡日本之心。觀歷次俄皇所宣之諭,直無異於詛楚之文。日俄之相惡如此,則雖有他國之調停,又焉能聽之?且今已開戰數日矣,列國之用心,亦頗有可窺見者,大約其中立之說非可永恃,人各一心,以待事會,殆無人願受此調停之任者。再觀俄人此時之舉動,大有以堅壁清野、曠日持久為不戰而勝人之策,其意蓋欲以此糜日人之財,老日人之氣,而後觀列強之變動,因利乘便,以快其志,此其祖宗以來之長技也。而日人當此之時,或亦先自收拾旅順,整頓高麗,聊固吾圍,再勤遠略,亦未可知。如是則此戰局當大變十九世紀諸大戰之常例,而別開一面目,未可知矣。
夫日俄之戰之能延長,此我之利也。何以言之?我之大患,莫患於日俄協商成而實行其瓜分之策,或日俄交戰,俄勝日敗,列強起而和之,則中國先亡,而黃種且不保。若日俄能相持不下,且至長久,當此相持之時,兩戰國固無暇議瓜分我之策,即各局外國,雖具深謀,亦必俟此兩戰國之結局如何,而後有著手之處,或乘日俄勝敗未分之頃,先各著手,亦未可知,然此必別有一緣以召之,而今日尚未見有此等緣也。故日俄鷸蚌相爭之日,皆為漁翁者間不容髮之機。年來吾人所懼者,皆恐即欲自強亦無暇日,今幸有此意所不料之暇,真為天之所賜矣。若當此暇時發憤自強,先具能自樹立之概,則將來無論日俄如何結局,我皆有一可以待之之理,此不必即有實力也,肯綮窾竅之間,有毫釐千里之別焉,在及時圖之而已。若悠悠忽忽以得認中立為得意,臥薪厝火,且相娛嬉,則即使日俄交戰十年,於我無益,而且戰局愈長,事變愈夥,以我國之地位決不能保全中立。諸君不見高麗乎?固已失其中立之地步矣。夫使自不居於中立固屬冒險,然其事尚利害相均,若待他人勒令不許中立,則有百害而無一利必矣。且政府之意,豈不曰懼開罪於俄乎?然即告中立,實已開罪於俄矣。倘不中立,亦不過如此也。自去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以來,日俄兵力之良窳,我國人心之向背,不可謂尚未見端倪,竊願吾國人見機而作,不俟終日以措國家於磬石之安也。
【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作者簡介

夏曾佑(1863—1924),字穗卿,號碎佛,浙江錢塘(今杭州)人。近代學者、詩人、政論家和思想家。1890年考中進士,旋授禮部主事。1894年前後,結識梁啓超、康有為、譚嗣同等維新人士,積極參與維新變法活動。1897年與嚴復、王修植等在天津創辦《國聞報》。1899年,任安徽祁門知縣。1902年卸任後寓居上海,1903年至1905年,任《中外日報》主筆,並致力於編撰《最新中學教科書中國歷史》一書。1906年,隨出洋五大臣赴日本考察憲政,歸國後發表《刊印憲政初綱緣起》,後任學部二等諮議官。中華民國成立後,任教育部社會教育司司長和京師圖書館館長等職。編者簡介楊琥,1965年生,甘肅通渭人。歷史學博士,先後就讀於西北師範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現為北京大學校史館副研究員。主要研究中國近現代思想文化史。選編有《憲政救國之夢:張耀曾先生文存》(2004)、《歷史記憶與歷史解釋:民國名人談五四》(2011)、《夏曾佑集》(2011)等書;參與編注《李大釗全集》(2006、2013)。另在《歷史研究》、《中國學術》、《北京大學學報》、《近代史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若干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