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廢漕運改以漕款築鐵路折

《請廢漕運改以漕款築鐵路折》是康有為所著作品,出自於《康有為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請廢漕運改以漕款築鐵路折
  • 作者:康有為
  • 作品出處:康有為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 創作年代:近代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奏為請停廢漕運,改以漕款,廣築鐵路以通運輸,恭折仰祈聖鑒事:
竊漕運之制,為中國大政,所以充太倉而供玉食,實京師而備不虞。自京城之東,遠延通州,倉廒連百,高牆櫛比,運夫相屬,肩背比接。其自通州,至於江淮,通以運河,迢遞數千里,閘官閘夫相望,高檣大舸相繼,運船以數千計,船丁運夫以數萬計,設衛所官數百以守之,各省置糧道坐糧廳以司之,南置漕運總督、北置倉場總督兩大臣以統之。其漕米則民納於縣,縣上於糧道,乃船通於運河,而後連檣繼進,循閘而上,累時費月,乃達通州。搬丁二萬人,背置倉中,然後次第運至京師。在昔歲四百萬石,近用海運,乃減至百餘萬石。道、鹹時馮桂芬考之,謂米每石運至京師者,費凡二十一兩。而歲時頒發臣工、兵丁俸餉,積年久遠,米率朽腐不可食。京朝官僚,皆另糴新米以供朝夕,所領俸米付之米商,每石僅易銀三錢。推聖朝之厚意,所以惠臣工、兵士者,至優渥矣。然寡食之者,亦以年年積運,藏之有餘,太倉之粟,既多且久,遂至碎朽散敗,不可食也。此其弊政,不自今日,上自漢之蕭何,迄今二千年矣。在當時為積粟備患、轉運之良方,在今日為萬國騰笑奇謬之弊政。中國政治之失固多,而未有若漕運之甚者矣。
方今四海交通,萬國轉運。但能通商,善其交易,則民食所重,商賈自趨,不勞官之自為轉運也。故各國人月食麥面牛羊雞卵糖,而萬國都會城邑,未聞千倉萬箱,官畜食品者。雖其國主,皆購於市;其官俸兵餉,皆發金錢,而不必為思患預防之計也。古者城守,預計糧食,故吾國有積粟之大政,不止京邑也,凡各省府縣皆重倉儲。夫各國豈無兵患,以實事算,比吾尤多。然不為積粟之計者,以方今兵爭至劇,取決於一月數日間,非如古者可嬰城為累年守也,故積之而無用也。
積粟者,預算難定,不足則非儲備之本義,有餘則朽腐為大患,徒暴天物,而鮮民食,甚無謂也。況乃遭運張大官,置群吏,如此其重也;築數千之倉,修千里之河,置數千之船,如此其繁且巨也。衛兵、船夫、倉丁、運夫各數萬人,及其婦女、子孫數十萬人,如此其冗多且也,而其實不過京師一米店之事耳。倉場、漕運兩總督,不過南北兩支店司事耳。何足以煩聖朝大政哉?
萬國每聞漕政,既驚且笑,或者不解,以為地球絕怪之事,騰其嘲譏,畫為圖畫,不可聽睹。臣竊思之,亦不怪外人之嗤點也。然吏事繁冗,外人譏嘲,猶不足計。若夫理財之要,最忌虛糜。方今上下交困之時,尤不宜以有用之巨款,銷之無用之地。試以馮桂芬所計,漕運每米一石,費銀二十一兩,則四百萬石,應八千四百萬兩。臣未官戶部,難得實數。近多折省,姑以半計,亦應二百萬石,須四千二百萬兩。以京師現今米價計之,最精之米,不過五兩;以糙計之,僅三兩餘。以百官兵丁所應發俸餉,不過百萬石。每石折給四兩,比之俸米發交米店者,石易銀三錢,過十餘倍矣。群臣既得厚祿,可養廉恥,感激天恩。其曷有極?此外應歲餘三千八百萬兩,以十年之通,應有三萬萬八千萬兩。專用以興築鐵路,同為運輸之政,而得失相去遠矣。
夫鐵路縮萬里為咫尺,循山川如圖畫,收遠邊為比鄰,以開民智,富民生,闢地利,通商業,起工藝,省兵驛,固邊防,莫不由之。凡各國文化富厚兵力之所及,皆視鐵路之所通達以為衡。況吾中國地大物博,比於全歐,地大而無鐵路通之則荒,物博而無鐵路通之則棄。若皆開鐵路,使地利皆通辟,物產皆發揚,以吾國之廣土積民,大地莫強焉。豈待城下之盟,設京師之備,為積粟十年之儲哉?今蘆漢、津鎮之路,皆已議築。以臣統計之,南自江、浙、閩、粵,而通桂、滇、川、蜀,北自燕、晉、秦、隴而至蜀,乃入藏焉;北自遼、蒙,直抵伊犁,而內達於隴,凡三大道皆國築之,若自居庸出張家口,北至庫倫,南接蘆漢,乃經道矣。即以漕運之款,通十年之期,可築成矣。蓋款雖不足,以其築成之半,可押數萬萬以成之。且內地各道人煙輻輳,必有餘資,可以補邊道之不及,則十年之內,全國交通,運於咫尺,地利大辟,物產繁滋,比之空運數百萬石之米,徒全糜而無溢利,其相去之道里何啻萬億。
況強敵比鄰,狡焉思啟,既鐵道四達,調兵運餉,旦夕可至,自有以建威銷萌,所關尤大。體國經野,百年之計,未有過此。若垂俞允,即以漕運總督缺為鐵路總督,運丁、倉丁、船夫、衛兵充車路工,在一轉移間耳。以皇上之明,較其得失,當不俟再計矣。乞立下明詔停廢漕運,盡裁漕官,其衛所官兵,或改充巡警,或改充屯田,下所司議行。伏惟皇上聖鑒。謹奏。
【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作者簡介

康有為(1858年—1927年),原名祖詒,字廣廈,號長素,又號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廣東省南海縣丹灶蘇村人,人稱康南海,中國晚清時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代表人物。康有為出生於封建官僚家庭,光緒五年(1879年)開始接觸西方文化。光緒十四年(1888年),康有為再一次到北京參加順天鄉試,藉機第一次上書光緒帝請求變法,受阻未上達。光緒十七年(1891年)後在廣州設立萬木草堂,收徒講學。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得知《馬關條約》簽訂,聯合1300多名舉人上萬言書,即“公車上書”。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開始進行戊戌變法,變法失敗後逃往日本,自稱持有皇帝的衣帶詔,組織保皇會,鼓吹開明專制,反對革命。辛亥革命後,作為保皇黨領袖,他反對共和制,一直謀劃溥儀復位。民國六年(1917年),康有為和張勛發動復辟,擁立溥儀登基,不久即在當時北洋政府總理段祺瑞的討伐下宣告失敗。康有為晚年始終宣稱忠於清朝,溥儀被馮玉祥逐出紫禁城後,他曾親往天津,到溥儀居住的靜園覲見探望。民國十六年(1927年)病死於青島。康有為作為晚清社會的活躍分子,在倡導維新運動時,體現了歷史前進的方向。但後來,他與袁世凱成為復辟運動的精神領袖。他也是書法家,北京大學教授陳玉龍曾評價:“縱觀20世紀中國書壇,真正憑深厚書法功力勝出,達力可扛鼎境界者,要數康有為、于右任、李志敏、沙孟海等幾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