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將上海時務報改為官報折代宋伯魯作》是康有為所著作品,出自於《康有為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請將上海時務報改為官報折代宋伯魯作
- 作者:康有為
- 作品出處:康有為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 創作年代:近代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為請將上海《時務報》改為官報,進呈御覽,並頒發各省官署學堂,以廣耳目而開風氣,恭折仰祈聖鑒事:
竊臣聞為政之道,貴通不貴塞,貴新不貴陳,而欲求通、欲求新,則報館為急務矣。昔日本維新之始,遣伊藤博文等遊歷歐美,討論變法次第,及歸則首請設官報局於東京,報章一依西例。而伊藤自著筆記,乃至舉西人一切富強之原,皆歸功於報館。
臣竊查泰西各國報館之多,美國至一萬八千餘種,英、德各一萬三千餘種,法國九千餘種,俄國五千餘種,日本二千餘種。大抵報館愈多者其民愈智,其國愈富且強。其中如英之《泰晤士報》,美之《地球報》,法之《巴黎時報》,俄之《森彼得時報》,日本之《東京報》、《每日報》,皆國家所立,號為官報,風行天下。《泰晤士報》每日印行至七八萬張,他報稱是。各國上自君主,中及士大夫,下逮婦女傭匠,無人不閱報,無日不閱報。而其國家政府或舉行新政,遇有疑難,輒旁采報館之言以取決焉。其重之也如此。
臣竊考之,報館之益,蓋有四端:首列論說,指陳時事,常足以匡政府所不逮,備朝廷之採擇,其善一也;臚陳各省利弊,民隱得以上達,其善二也;翻譯萬國近事,藉鑒敵情,其善三也;或每日一出,或間日一出,或旬日一出,所載皆新政之事,其善四也。故德相俾士麥之言曰:“與其閱奏疏,不如閱報,奏疏多避忌而報皆徵實也;與其閱書,不如閱報,書乃陳跡而報皆新事也。”此報館與民智國運相關之大原也。
竊見一月以來,屢奉明詔,力舉新政,雷厲風行,天下懸望。臣惟唐虞有明目達聰之典,三代有謗木諫鼓之條;自古創業定難之君,必賴廣聽兼納之益。況今萬國交通,時局大異,變法之始,條理至繁;雖皇上聖明天亶,然欲坐一室而知四海,舍閱報無由。中外諸臣,半屬守舊,不諳外務,無以奉行新政,欲變法而誘導之,亦舍閱報無由。至於各省學堂生徒,造就之為他日之用者,尤必以周知四國為當務之急,又不待言矣。惟中國前此一統,閉關不講外事,故只有邸鈔,奉揚綸音,記載奏牘,而其他未之及。乙未以後,始有《官書局匯報》,然未能悉用西國體例,多所忌諱,無有論說。所譯西報,率多刪節,平淡無奇,似不足以啟沃聖聽,發揚耳目。且視各國官報規模相去遠甚,非所以崇國體、廣民智也。
臣竊見廣東舉人梁啓超,嘗在上海設一《時務報》,一依西報體例,議論明達,翻譯詳明。其中論說皆按切時勢,參酌中外,切實可行;所譯西報,詳言兵制、學校、農礦、工商各政,條理粲然。迭經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山西巡撫胡聘之、湖南巡撫陳寶箴、浙江巡撫廖壽豐、安徽巡撫鄧華熙、江蘇學政龍湛霖、貴州學政嚴修、江西布政使翁曾桂等通札各屬及書院諸生悉行閱看,或令自行購買,或由善後局撥款購送。兩年以來,民間風氣大開,通達時務之才漸漸間出,惟《時務報》之功為最多,此天下之公言也。
聞自去歲九月,該舉人應陳寶箴之聘為湖南學堂總教習,未遑兼顧。局中辦事人辦理不善,致經費不繼,主筆告退,將就廢歇,良可惋惜。臣恭讀邸抄,該舉人既蒙皇上破格召見,並著辦理譯書局事務,準其來往京、滬。臣以為譯書譯報,事本一貫,其關係之重,二者不容偏畸;其措辦之力,一身似可兼任。擬請明降諭旨,將上海《時務報》改為《時務官報》,責成該舉人督同向來主筆人等實力辦理,無得諉卸苟且塞責。其中論說、翻譯各件,仍照舊核實,無得瞻顧忌諱。每出報一本,皆先進呈御覽,然後印行。仍請旨飭各督撫,通札所屬文武實缺候補各員一律購閱。依張之洞所定原例,其報費先由各善後局墊出,令各員隨後歸還。其京官及各學堂諸生,亦皆須購閱,以增聞見。
其官報則移設京都,以上海為分局,皆歸併譯書局中,相輔而行。梁啓超仍飭往來京、滬,總持其事。至各省民間設立之報館,言論或有可觀,體律有未盡善,且間有議論悖謬、記載不實者,皆先送官報局,責令梁啓超悉心稽核,撮其精善進呈,以備聖覽。其有悖謬不實,並令糾禁。其官報局開辦及稽核各報詳細章程,即令該舉人妥擬,呈總理衙門代奏察行。似此廣觀聽,於新政裨補,量非淺鮮。
至上海《時務報》創辦之始,本由諸官紳捐資而成。既因辦理失人,漸慮不支,今若改為官局,似應量撥官款,以資經費。查上海道洋務局開銷,人浮於事,其坐領薪水、無事可辦之員甚多。此項糜費,每歲不下數萬,而大率為位置冗員、應酬情面之用。與其浪費以養閒曹,不如量移以辦新政。擬請飭下兩江督臣,札令該道裁減洋務閒員,撙節糜資,每月提撥五百兩為京師時務官報局之用。可否之處,出自聖裁。如蒙採擇,乞立下明詔,風示海內,俾知皇上之聖,猶且好察邇言,周知四海,拳拳以閱報為重。則天下官吏士民,莫不濯磨於新學,勸厲於實用矣。臣為開廣風氣起見,是否有當,伏乞皇上聖鑒。謹奏。
【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作者簡介
康有為(1858年—1927年),原名祖詒,字廣廈,號長素,又號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廣東省南海縣丹灶蘇村人,人稱康南海,中國晚清時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代表人物。康有為出生於封建官僚家庭,光緒五年(1879年)開始接觸西方文化。光緒十四年(1888年),康有為再一次到北京參加順天鄉試,藉機第一次上書光緒帝請求變法,受阻未上達。光緒十七年(1891年)後在廣州設立萬木草堂,收徒講學。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得知《馬關條約》簽訂,聯合1300多名舉人上萬言書,即“公車上書”。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開始進行戊戌變法,變法失敗後逃往日本,自稱持有皇帝的衣帶詔,組織保皇會,鼓吹開明專制,反對革命。辛亥革命後,作為保皇黨領袖,他反對共和制,一直謀劃溥儀復位。民國六年(1917年),康有為和張勛發動復辟,擁立溥儀登基,不久即在當時北洋政府總理段祺瑞的討伐下宣告失敗。康有為晚年始終宣稱忠於清朝,溥儀被馮玉祥逐出紫禁城後,他曾親往天津,到溥儀居住的靜園覲見探望。民國十六年(1927年)病死於青島。康有為作為晚清社會的活躍分子,在倡導維新運動時,體現了歷史前進的方向。但後來,他與袁世凱成為復辟運動的精神領袖。他也是書法家,北京大學教授陳玉龍曾評價:“縱觀20世紀中國書壇,真正憑深厚書法功力勝出,達力可扛鼎境界者,要數康有為、于右任、李志敏、沙孟海等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