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停弓刀石武試改設兵校折

《請停弓刀石武試改設兵校折》是康有為所著作品,出自於《康有為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請停弓刀石武試改設兵校折
  • 作者:康有為
  • 作品出處:康有為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 創作年代:近代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奏為請停止弓刀石武試,改設兵校,以整武備、養人才,恭折仰祈聖鑒事:
竊維中國武備不修久矣。頃者東事之敗,割遼、台,承辨故賠巨款,舉國痛心,弱形暴露。各國輕視,瓜分日聞,禍至無日,戒懼難怠。而猶有守舊最奇之制,實為敗軍、割地之由。東敗已閱三年,至今尚不改革,臣工盈朝,竟無人為皇上力言者。臣誠痛異,謹為我皇上陳之。
自嘉、道以來,汽船飛渡,萬國棣通,歐美列強,逼壓鄰集。鴉片戰敗而香港割,熱河遠幸而京師破,諸口通商,形見勢逼,未幾而安南、緬甸、琉球交失矣。乃者會盟聘問,列國交通,亦復以強弱得失互相比校,稍不如人,滅亡隨之。波蘭、歸坑漏印度,尚為多戶束放遠跡;突尼西亞、馬達加斯加之亡,乃其近者。則吾中國今日,已非一統閉關之舊,而為武備政治比校之列國矣。
試問列國之武備如何乎?自普國以小勝法,自是各國效之,舉國民皆為兵。其兵皆入校,炮兵、馬兵、步兵、工醫、輜重各習其科,皆有文學、算數、地圖、兵法之學,不止步伐營陣之法、跳澗逾壘之粗也。至小校至大學與專門,各異科程。其法精密,將帥必自大學出,裨校亦自專校來。未入校者雖有禁幾良奇才大功,不得為裨校。若其講求槍炮,非止堅、輕、遠、準、速而已也。製造之法,精益求精。隔山炮大徑尺許,乃可人攜一段,以逾山越澗。若其大炮長逾十丈,彈大徑尺,長逾三尺,中藏小彈千數,觸物開花,遠擊三十里,震燒二丈,深入八尺。其急炮可攜者一分鐘而數百響,密如跳雨。制槍日精,亦復連響數十。國無大小,皆有自製槍炮,務足其國兵額數,足戰若干年月。舉國一律同式,猶復互校爭勝,舍舊從新,日異月不同,不惜敝一國之力而為之。蓋自普以得賚賜後膛槍勝奧,以克虜伯炮勝法後,各國之練兵制器,講求日精,而後相持莫敢發。此誠亘古所無,而亦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也。
而回視吾國之兵乎?舉國既無兵校,亦無練卒,更無可比東西國者。東事之徵兵也,各省驅乞丐應之,其至奉天,持槍寒慄。其槍皆銹舊朽敗,事急購於外國,則得人廢棄之槍,不堅不輕,不遠不速,即能準何益?增敗而已。或至用舊制台槍,至可怪笑,然猶是火器也。乃者皇上大閱,群臣並侍,戎衛至肅,外人亦持影鏡自遠而來窺。臣嘗竊陪觀,則走馬而前者,乃左挾雕弓而右加羽矢,鉦鼓一鳴,正鵠命中,銀牌賞下,大眾歡呼。外人拓影,傳遍萬國。不知皇上以為遊戲乎?抑以為整武備也?若以為遊戲元祝舟,豈可儼御容、集千官、羅萬騎、陣十萬士卒而為之?若以為整武也,則挾歐人六百年前之軍械、博物院之古玩,以與今克虜伯炮、開花彈敵也,臣未知所為凝付永宙言也。若夫京師旗兵數十萬,講武日習,則皆張鵠於巷,挾矢於野,歐美人亦時旁觀之。臣竊旁視,未嘗不痛心。各省綠營大閱,亦若此矣。歲縻千萬之餉以養此為國防,然乃若是,不重可怪笑哉?
又試遍觀武鄉會試及各省府州縣生童試,此武舉人、生童,皆一國壯佼膂力之勇夫也。以千五百縣合計之,殆百萬人矣。而所日夕習練,敝精費日,師教弟學,破家產,費十數年而為之,以爭此進士、舉人、生員之上賞。得之則仕為將校,總詰兵戎者,則拉弓舉刀抱石之技也。夫武試之制,始於唐之武后,於今千二百年矣,乃在德意志初祖沙立曼未出世夜兵之前。此真博物院之古物,足供考古者。豈今猶可抱巨石以投人、舞大刀而相鬥、鳴長鏑以相驚乎?以此弓刀石而與數十響之後膛槍、開花彈之克虜伯炮相校乎?既必無是理矣。雖今練軍皆用洋槍,無用弓石者。既知不可用,而令數十萬之旗兵,百萬之武舉人、生員、童生,方當壯佼武勇之年,而敝精力,破身家,縻祿食於弓刀石至古舊無用之物,果何為乎?或謂將以收撫武健無賴之徒,無論金田之亂,不能收也。國家有民而教之,豈有收撫無賴之法哉?
今舉國上下,莫不知其無用,然因仍不請改,朝廷亦聽之。坐棄百餘萬武士之勇力年華,歲縻百餘萬人之祿食餉糈,雖或出於國,或出於民,要合計之,其為暴棄百萬之兵,歲棄萬萬之費,乃實事矣。以言兵事,等於古玩兒戲;以言國計,則大為棄民傷財。雖在閉關承平,然猶不可,況當列國競爭之世、東敗償割之後,而仍不肯變計乎?以此為政,不知執政何心,而舉朝卿大夫何事也。竊怪惑之。
伏惟皇上受祖宗付託之重,憂國家土地之割,起臥薪嘗膽之發憤,重整軍經武之遠謀,乞立下明詔,停止弓步石之武試及旗兵習弓矢者。並廣設武備學校,先於京、津,遍於各省。小校大學,次第備置;科程功課,仿德國、日本例。必令入學乃為將校,下令所司議行。其舊武舉人、生員鹹聽入校,其生童願補練兵者聽。仍多派強健才武有志之學生,就學德、日兵校,親與德、日兵士習驗,然後歸教兵學,且統戎旅,兵事乃可得而整理也。伏乞皇上聖鑒。謹奏。
【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作者簡介

康有為(1858年—1927年),原名祖詒,字廣廈,號長素,又號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廣東省南海縣丹灶蘇村人,人稱康南海,中國晚清時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代表人物。康有為出生於封建官僚家庭,光緒五年(1879年)開始接觸西方文化。光緒十四年(1888年),康有為再一次到北京參加順天鄉試,藉機第一次上書光緒帝請求變法,受阻未上達。光緒十七年(1891年)後在廣州設立萬木草堂,收徒講學。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得知《馬關條約》簽訂,聯合1300多名舉人上萬言書,即“公車上書”。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開始進行戊戌變法,變法失敗後逃往日本,自稱持有皇帝的衣帶詔,組織保皇會,鼓吹開明專制,反對革命。辛亥革命後,作為保皇黨領袖,他反對共和制,一直謀劃溥儀復位。民國六年(1917年),康有為和張勛發動復辟,擁立溥儀登基,不久即在當時北洋政府總理段祺瑞的討伐下宣告失敗。康有為晚年始終宣稱忠於清朝,溥儀被馮玉祥逐出紫禁城後,他曾親往天津,到溥儀居住的靜園覲見探望。民國十六年(1927年)病死於青島。康有為作為晚清社會的活躍分子,在倡導維新運動時,體現了歷史前進的方向。但後來,他與袁世凱成為復辟運動的精神領袖。他也是書法家,北京大學教授陳玉龍曾評價:“縱觀20世紀中國書壇,真正憑深厚書法功力勝出,達力可扛鼎境界者,要數康有為、于右任、李志敏、沙孟海等幾人。”
今舉國上下,莫不知其無用,然因仍不請改,朝廷亦聽之。坐棄百餘萬武士之勇力年華,歲縻百餘萬人之祿食餉糈,雖或出於國,或出於民,要合計之,其為暴棄百萬之兵,歲棄萬萬之費,乃實事矣。以言兵事,等於古玩兒戲;以言國計,則大為棄民傷財。雖在閉關承平,然猶不可,況當列國競爭之世、東敗償割之後,而仍不肯變計乎?以此為政,不知執政何心,而舉朝卿大夫何事也。竊怪惑之。
伏惟皇上受祖宗付託之重,憂國家土地之割,起臥薪嘗膽之發憤,重整軍經武之遠謀,乞立下明詔,停止弓步石之武試及旗兵習弓矢者。並廣設武備學校,先於京、津,遍於各省。小校大學,次第備置;科程功課,仿德國、日本例。必令入學乃為將校,下令所司議行。其舊武舉人、生員鹹聽入校,其生童願補練兵者聽。仍多派強健才武有志之學生,就學德、日兵校,親與德、日兵士習驗,然後歸教兵學,且統戎旅,兵事乃可得而整理也。伏乞皇上聖鑒。謹奏。
【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作者簡介

康有為(1858年—1927年),原名祖詒,字廣廈,號長素,又號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廣東省南海縣丹灶蘇村人,人稱康南海,中國晚清時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代表人物。康有為出生於封建官僚家庭,光緒五年(1879年)開始接觸西方文化。光緒十四年(1888年),康有為再一次到北京參加順天鄉試,藉機第一次上書光緒帝請求變法,受阻未上達。光緒十七年(1891年)後在廣州設立萬木草堂,收徒講學。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得知《馬關條約》簽訂,聯合1300多名舉人上萬言書,即“公車上書”。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開始進行戊戌變法,變法失敗後逃往日本,自稱持有皇帝的衣帶詔,組織保皇會,鼓吹開明專制,反對革命。辛亥革命後,作為保皇黨領袖,他反對共和制,一直謀劃溥儀復位。民國六年(1917年),康有為和張勛發動復辟,擁立溥儀登基,不久即在當時北洋政府總理段祺瑞的討伐下宣告失敗。康有為晚年始終宣稱忠於清朝,溥儀被馮玉祥逐出紫禁城後,他曾親往天津,到溥儀居住的靜園覲見探望。民國十六年(1927年)病死於青島。康有為作為晚清社會的活躍分子,在倡導維新運動時,體現了歷史前進的方向。但後來,他與袁世凱成為復辟運動的精神領袖。他也是書法家,北京大學教授陳玉龍曾評價:“縱觀20世紀中國書壇,真正憑深厚書法功力勝出,達力可扛鼎境界者,要數康有為、于右任、李志敏、沙孟海等幾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