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吐

談吐

【基本解釋】[style of conversation] 指言語應對,是人類交流的一種能力表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談吐
  • 外文名:style of conversation
  • 意思:言語應對
  • 拼音:tán tǔ
拼音,引證詳解,基本含義,語言美,談吐原則,交談藝術,交談注意事項,禮儀語言,

拼音

tán tǔ

引證詳解

  1. 猶談論。
    南朝慧皎 《高僧傳·義解三·慧遠》:“遠善屬文章,辭氣清雅,席上談吐,精義簡要。”
    ②《南史·賀革傳》:“子徽,美風儀,能談吐。”
    ③元 無名氏《凍蘇秦》第一折:“我著人去請他來共話,聽其談吐,少開茅塞。”
    ④明 馮夢龍 《喻世明言》第一卷:“他兩個萍水相逢,年相若,貌相似,談吐應對之間,彼此敬慕。”
  2. 指說話時的措詞和態度。
    茅盾《清明前後》第一幕:“從她的談吐中就看得出她是一個好勝心頗高而且也頗有決斷的人。”
    日常生活中講話的水平、特點、風格等。是以一定語言為基礎,對思想文化水平,教養和情趣的反映,言談和舉止,都是人們形成一個人評價的重要根據。

基本含義

語言是人類的交際工具和思維工具,是人們溝通信息、交流思想、聯絡感情、建立友誼的橋樑。語言是我們所知道的最龐大最廣博的藝術。在日常生活中,表達同樣一個意思,在語言上卻有美醜之分、文野之別。
談吐禮儀的目的是通過傳遞尊重、友善、平等的信息,給人以美的感受。
語言禮儀與一般語言的不同在於它不能使用侵犯他人的攻擊性語言,而是通過文明、禮貌的語言建立起情感溝通的紐帶。在使用輕鬆、詼諧、明快、幽默、委婉、莊嚴、讚美的語言所營造的自然、愉快、興奮、親切、可敬和舒暢的氛圍中培植和增進友誼。

語言美

古人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可見擇言選語是何等的重要。令人“三冬”暖,重在語言義涵上。魯迅說:“語言有三美,意美在感心,音美在感觀,形美在感目。”可見語言談吐又是何等的重要。令人“三感”美,貴在語言的表述上。望大家的每句話都能使人心暖“三冬”,情感“三美”。
聲音在語言中的地位相當重要。語言情感的語音表現主要集中在有聲語言上,以聲傳意,以聲傳情。談吐禮儀要求人們在講話時要用有魅力的聲音,給人以美的享受。要使自己說話的聲音充滿魅力,起碼要做到兩點:第一,要在乎自己說話的聲音。第二,每天不斷地練習自己說話的聲音,而且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堅持不懈地努力:
音量大小適中。
講話時聲音不宜過高,音量大到讓人聽清即可,明朗、低沉、愉快的語調最吸引人,放低聲音比提高嗓門聲嘶力竭地喊聽起來讓人感到舒適。所以語調偏高、音尖的人應該設法練習變為低調。當然這要把握適度,聲音太低太輕也不宜讓人聽清楚,那也不好。
語調柔和。
在社交場合中,一般以柔言談吐為宜。儘可能使聲音聽起來柔和,避免粗厲尖硬的講話,以理服人,而不是以聲、以勢壓人。理直氣和更能誠服於人。語言美是心靈美的語言表現。“有善心,才有善言”,因此要掌握柔言談吐,首先應加強個人的思想修養和性格錘鍊。
講話速度快慢適中。
講話時,要依據實際情況的需要調整快慢,講話速度最好不要過快(特別是有分量的談話內容),應儘可能娓娓道來,給他人留下穩健的印象,也給自己留下思考的餘地。
講話時應注意音調的高低起伏、抑揚頓挫以增強講話效果。應避免平鋪直敘過於呆板的音調,這種音調讓人聽著乏味達不到預期的效果。任何一次講話,速度的變化,音調的高低,抑揚頓挫,就像一首交響樂,搭配得當才能和諧動人。
吐字清晰,聲音清亮圓潤,段落分明。
講話時應吐字清晰、段落分明,避免含糊其詞、咬字不清和咬舌的習慣。寧可把講話的速度放慢,也要把話說清楚。
要使自己的聲音美,不僅指嗓音的動聽甜美,更重要的是如何正確發音,使自己的語言保持抑揚頓挫的聲調,快慢適中的速度,自然地表達豐富的思想感情。特別是青少年學生應該在學生時期養成講國語的習慣,訓練自己一口標準流利的國語。有口吃、談吐不清晰習慣的人,要下決心糾正此缺點,較好的方法是練習大聲的朗讀,只要堅持不懈的、科學的勤學苦練,一定會提高自己的談話水平。

談吐原則

明確的目的性原則。
堅持“有意而言,意盡言止”、“話由旨遣”的原則,明確談話目的,是取得成功交談的前提條件。只有目的明確了,才知道應該準備什麼話題和資料,採取何種談話風格,運用哪些技巧,從而做到有的放矢,臨場應變。如果談話目的不明確,漫無邊際,不僅浪費了時間,而且也是失禮的。所以談話之前,預先想一想要獲得的效果並為之努力,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是交談成功的必備條件。
對象性和適應性原則。
談話要有強烈的對象意識,適應語言表達的環境-即適應語境,話因人異,根據談話對象的年齡、性別、職業、社會地位、文化知識水平及思想狀況區別對待。《漢書?藝術志?鄧析》中有文:“夫言有術,與智者言,依於博;與博者言,依於辯;與辯者言,依於要;與貴者言,依於勢;與富者言,依於豪;與貪者言,依於利;與勇者言,依於敢;與愚者言,依於說。”話講得好不好,不僅要看話語是否恰到好處地表達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尤其還要看談話內容是不是符合談話對象的需要,對方是否樂於接受。好朋友碰到了不順心的事,正在煩惱之中,這時,即使開一個很小的玩笑,也可能引起不快,宜表同情,多加勸導;與殘疾人相處,更不宜說有傷對方自尊的話;喜慶場合,談些天災人禍,某人去世等倒霉話題不會受人歡迎;遇到正辦喪事的人,只應講些節哀的勸慰話。總之,交談中多談些對方喜歡聽的話總是相宜的,人喜則語言易入,包括提建議,提出批評更要講究方式、講究藝術,注意環境與場合,讓對方心悅誠服地採納、接受。
分寸性原則。
在人際交往中,談話要有分寸,認清自己的身份,適當考慮措辭,哪些話該說,哪些話不該說,哪些話應該怎樣說才能獲得更好的交談目的,是講究談話禮儀應注意的。同時還要注意講話儘量客觀,實事求是,不誇大其詞,不斷章取義。講話儘量真誠,要有善意,儘量不說刻薄挖苦別人的話,不說刺激傷害別人的話。
忌談話題不談不問。
人家不打聽的訊息,別隨口亂提,人家不提的問題,別信口分析,這也是談吐禮儀要遵循的原則。交談時,一般不要涉及疾病、死亡災禍等不愉快的事情,如果對方主動談起,應誠意地表示關心、同情,說些有節制的勸慰語。不談那些荒誕離奇、黃色淫穢的傳聞。年齡、婚姻、住址、收入、經歷、信仰等屬於個人隱私的問題,交談中一般不該徑直深入詢問。對方不願意回答的問題不要追問,不刨根問底,不經意之間一旦提出對方反感的問題應表示歉意或立即轉移話題。交談時還應注意不直接批評長輩和身份高的人,注意親疏有度,“交淺”不“言深”,是一種交際藝術。

交談藝術

在一切使人喜悅的藝術中,說話的藝術占第一位,只有通過它才能使被鈍化的感官獲得新的樂趣。談吐禮儀是通過最佳化語言來提高表達效果的,這就是談吐藝術。最佳化語言的具體方法可因人、因時,因地而異,其主要方法有:委婉法、幽默法、模糊法和暗示法
委婉法
委婉是一種既溫和婉轉又能清晰明確地表達思想的談話藝術。它的顯著特點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能夠誘導對方去領會你的話,去尋找那言外之意。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委婉含蓄的話,不論是提出自己的看法還是向對方勸說,都能比較適應對方心理上的自尊感,使對方容易贊同,接受你的說法。有些話,意思差不多,說法稍有不同,給人感覺卻大不一樣,如:誰----哪一位?不來----對不起,不能來。不能幹----對不起,我不能做。什麼事----請問你有什麼事?如果不行就算了----如果覺得有困難的話,那就不麻煩你了。前者太直白,後者委婉動聽了許多,讓人容易接受。
幽默法
“幽默”一詞是英語humour的譯音,起源於古羅馬人的拉丁文,形成了古法文,最初是一個醫學術語,指人的體液。這個詞演變為美學範疇的一種特定含義,是十六世紀以後的事情。幽默是在一定的語言條件下,通過語言反常組合來實現的,它與諷刺、否定性滑稽的不同之處在於它所持的是溫和與寬容的態度,而後者則是尖刻、辛辣的,不友好的,幽默和語言禮儀在目的和功能上是一致的。說到笑,人們自然會想到幽默,它是笑的精華,而幽默又不僅僅在於博人一笑,它是一個人智慧的表現,它充滿著敏銳、機智、友善和詼諧,幽默有折射與引伸,有喻世的針砭和諷刺,在會心的笑聲中啟人心智,讓人在笑聲中反省自己,感悟真諦。幽默之所以有力量,是因為幽默本身與智慧密切相關,莎士比亞說:“幽默和風度是智慧的閃現。”有幽默感的人大都是知識修養高、機智、聰慧的人。要成為一個富有幽默感的人不是很容易,要有自信、樂觀、豁達、積極向上的性格,要有真誠善良、成人之美的品質和豐富淵博的知識。但要記住:幽默是生活中的調味品而非食物。幽默多一分便成為油滑,少一分則成為做作。
暗示是一種信號化的刺激,表示“不公開地隱蔽地給人以啟示”。從社會心理學角度來看,暗示是在無對抗的條件下用含蓄、間接的方法對人的心理和行為產生影響。暗示法是通過語言、行為或其他符號把自己的意向傳遞給他人,並引起反應的方法。如某處掛一標牌:此處放腳踏車將被放氣拔氣門芯。用幽默的語言暗示人們此處不能存放腳踏車。暗示法可以通過人的語言形式、表情來施授,也可以通過情境(視覺符號、聲音符號)施授。暗示法是交際語言中很有效的藝術。
模糊法
模糊,是自然界中物體類別之間的一種客觀性,這種客觀性,導致了人們認識中關於對象、類屬、邊界和情態的不確定性。模糊性是語言的基本特徵之一。在自然語言中,句子所使用的詞大部分是模糊詞,如漢語中的概數詞“上下、左右、前後、多少、多日、多次等,副詞馬上、非常、剛剛、永遠、略微”等。時間名詞“拂曉、白天、黃昏、深夜、現在、過去”等等都是模糊詞。模糊法是運用不確定的或不精確的語氣進行交際的辦法。波蘭語文學家沙夫在《語文學引論》一書中說:“交際需要詞語的模糊性,這聽起來似乎是很奇怪的,但是假如我們通過約定的方法完全消除了詞語的模糊性……那么我們就會使我們的語言變成如此貧乏,就會使它的交際和表達的作用受到如此大的限制,而其結果就是摧毀語言的目的,人們交際就很難進行,因此我們用以交際的工具遭到了損害。”

交談注意事項

必須有平等的談話態度
交談時,既不能唯唯諾諾,一切聽命於他人,不敢發表自己的看法,也不能居高臨下,擺出一副高人一等的架子,一個人說了算。即使自己對某一問題掌握了權威的材料,或有精闢的見解,也不能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說話。那樣,會給人留下自以為是,傲慢的印象,而無助於解決實際問題。
必須給別人說話的機會
現實生活中,有人健談,口若懸河;有人木訥,期期艾艾,這種差別是存在的。但是,儘管對方如何木訥,如何不善言辭,既然是交談,就要時刻注意給別人以說話的機會,就不能一個人唱“獨角戲”,只管自己說得痛快,不讓別人插上嘴。相反,當自己談了對某一問題的看法時,就要有意識地“打住話頭”,請對方談談想法、看法。這既是為了深入討論問題,也是對交談對手的尊重。
態度誠懇親切,充滿熱情
談話中要給對方一個認真、和藹、誠懇的感覺。因為說話時的態度是決定談話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談話時交談雙方都互相觀察注意著對方的表情、神態,反應極為敏感,稍有不慎就會使談話不歡而散或陷入僵局。當別人遇到不幸時你去看望安慰,你的表情一定要同情、專注;別人有了成績你去祝賀,你的表情就要真誠、熱情,愉快。如果你三心二意、心不在焉就是失禮,會引起別人的反感。
為了使交談能順利進行,雙方都應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其中,不但要聽,而且要講,要坦率陳述自己的看法,不要老把自己置於“聽眾”的位置,更不要一味的“嗯嗯嗯”地敷衍。唯唯諾諾,低三下四,這不僅是缺少能力,也是缺少教養的表現。

禮儀語言

見面時不理不睬不禮貌,而要打招呼問好。如使用“您好”、“您早”、“早上好”、“早”等問候語;對長者、尊者、上級應謙恭地問候;較熟的人要親切的問候;不太熟的人可熱情點頭微笑打招呼。
尋求別人幫助和請人辦事。首先要說“請”、“勞駕”、“拜託”、“有勞您”等請託語。
對給過幫助、方便和服務過的人套用感謝語,如“謝謝”、“多謝”、“讓您費心了”、“難為您了”等。
當影響、打擾、不利於人時,應向人道歉。“實在對不起”、“很抱歉”、“請原諒”、“打擾您了”、“太不應該了”、“真過意不去”、“不好意思”等。
稱呼語(或稱呼禮儀)
在正式場合稱呼:張小姐、趙先生、李太太、宋經理、周廠長、陳工、於主任、孫科長、王處長;對有聲望的老人尊稱:錢老、陸老、您老;非正式場合稱呼:小劉、老楊、張大姐、王伯伯、易叔叔。
問對方姓、單位禮儀
“貴姓”、“貴公司”、“貴廠”。
當別人讚美自己時,應以感謝來表達。
例如:於先生對張先生說:“你的文章寫的真好。”張先生應有禮貌地說:“謝謝,您過獎了!”或說:“謝謝,您太客氣了。”千萬不要說:“好什麼呀,別諷刺我了。”這種回答令人十分尷尬,是非常不禮貌的回答。
介紹順序原則
將年輕的介紹給年長的;將地位底的介紹給地位高的;把男士介紹給女士;把本公司得人介紹給外公司的人。一般用“請允許我向您介紹……”、“讓我介紹一下……”或“這位是……”等句式,其內容可以有姓名、籍貫、工作單位、職業、職銜、興趣、特長、畢業學校等。
當對方說“謝謝”時,應回說“沒關係”或“不客氣”,“沒什麼”等。
要打斷別人講話前應先說:“對不起,請允許我插一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