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上聽不到的文學傳奇》是2017年浙江教育出版社集團有限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夏烈,雨歌。本書以現行中學語文教材中的重要指示單元為主線,講述學生感興趣的歷史趣聞和人物趣事,並配以大量珍貴精美插圖,不但可以讓學生感受藝術本身的魅力,拓展知識,開闊視野,提升人文素養,還能從側面鞏固其課堂學習成果,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想看、愛看、看了有益”。對於教師來說,這些素材可以作為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用以豐富教學內容,增強課堂的趣味性;對於學有餘力的學生來說,這套書可以像一位導師一樣,引導他們進一步探索、學習、思考。
基本介紹
- 書名:課堂上聽不到的文學傳奇
- 作者:夏烈、雨歌
- 出版社: 浙江教育出版社集團有限公司
- ISBN:9787553664613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文學,是人類通往特別的宇宙、世界的途徑,是人類文明中創造力的高級的顯現。這一點,過去我們教文學的時候大約不這樣講。
為什麼不這樣講?一個原因是我們把任何“造物”都分了類,變成一門門功課、一本本教科書加以學習,為了檢驗學習的效果,又用考試制度來溫故知新直至評定人生的等級。後來的學習者,尤其是匍匐在考試制度下的心靈,就無法回到事物的整體,去體量和思考“造物”本身的神奇,懷著原始心探究其中的規律。這些,都使得曾經的一點合理性逐漸走向傲慢、偏見、不合理——因為文學原來不是這樣的,人也不是這樣的,如果有美好的未來也必不是這樣的。
作為文學的開始——寫作,是普惠的、民主的、平等的。文學及其寫作的好處在於鼓勵每一個人、每一個有了識字斷文基礎的個體(在口傳時代,則用說講和記憶,賦予代表人物以文學家的榮譽),都可以舉起筆(而今是敲敲鍵盤,做一枚寫文的“鍵盤俠”),構思一個故事,傾注自己的情感和想像。
“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是自然的韻律;“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是人與雲的故事;“出門一笑大江橫,我輩豈是蓬蒿人”,是我在大江面前的情緒和情懷;“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是推己及人的同情心和同理心的壯大……同樣的,卡夫卡有變形而壓抑的世界,魯迅有黑暗而高冷的天空,沈從文有野蠻而唯美的回憶,卡爾維諾有輕逸而綿密的未來知覺……一個個文學家的個體書寫,建築了風格迥異的了不起的無數小世界,讓閱讀者身臨其境、嘆為觀止,長久地遊歷或選擇居住在其中。而所有作家們的優秀構建,又是連續的、綿延的、互相勾連的巨型宇宙,讓我們知道千萬年來人所造的平行宇宙的信息,它們已足夠巧奪天工,成其為獨特的魔法世界以及和現實相接的那個9又4分之3車站,懂得它的魔法學校的學生就能一舉穿越。
如果說作品人物是文學那魔法世界的永恆造物,那么作家其實也獲得了永恆的生存權——他們在現實物理空間的生命反而是有限的。人們在穿越到魔法世界去領略文學之美的同時,也會好奇創造者作家們的生平活動,於是,我們發現作家們大多連自己的故事都波瀾起伏,堪比小說:屈原為什麼要唱著“離騷”投入汨羅江?奇怪而有趣的《世說新語》中的晉人究竟遭遇了什麼殘酷的刺激,且為什麼魯迅稱之為“人的自覺”“文的自覺”?像傑克•倫敦這樣的水手和流浪漢,像聖•艾克絮佩里這樣的飛行員怎么成為大作家並留下經典文本的?還有,當代作家史鐵生的殘疾給他了怎樣的生命補償,使得他的作品發展出與眾不同的基調?……依舊是一個個小世界,讓我們記下了作家的傳奇生命,甚至延展出作家與社會與作品等等關係的很多研究、闡述,成為人類自我理解的重要成果。
但這些都是過往的教科書不寫的。文學教材是一個時期為求統一所形成的基礎也是一般的定本,常常流落為知識點的學習。那么,審美呢?精神呢?魔法呢?傳奇呢?我少年的時候似乎還有不少這樣的與文學作品、作家傳奇、普及賞析相關的書,使我覺得文學很有趣。相反,如果僅僅只有教科書和論文的文學教育邏輯,肯定是枯燥可怖的,難怪我們今天很多年輕人只能從網路小說和影視開始尋找閱讀觀賞的趣味。
希望本書能對青少年了解文學內外的世界有一點幫助。
圖書目錄
1 《詩經》與《離騷》
一卷思無邪,濁清文可鑑。《詩經》是我國現實主義詩歌的開山之作,《離騷》則開闢了中國文學史上浪漫主義的先河。“國風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誹而不亂,若《離騷》者可謂兼之矣!”
2 孔孟與老莊
中國哲學,進有孔孟之儒家,匡扶社稷,退有老莊之道家,逍遙獨處。木心曾說過:“中國的倫理觀是孔孟的,藝術觀是老莊的。”孔孟的入世,是追求“治天下”的人類理想,老莊的出世,則是追求“無人為”的宇宙哲學。他們共同形成中國哲學的最高山峰,有他們在,中國哲學史,開門見山。孔孟與老莊的文學作品,有著幾乎等同於哲學力量的影響力。
3 《世說新語》與晉人的美
漢末魏晉六朝是中國政治上最混亂、社會上最苦痛的時代,然而卻是精神史上極自由、極解放,最富於智慧、最濃於熱情的一個時代。《世說新語》一書以簡勁的筆墨畫出它的精神面貌、若干人物的性格、時代的色彩和空氣。文筆的簡約玄澹尤能傳神。
4 張岱的夢
“功名耶落空,富貴耶如夢。忠臣耶怕痛,鋤頭耶怕重。”這便是張岱。
5 “劍氣簫心”龔自珍
“舉國方沉酣太平,而彼輩若不勝其憂危,恆相與指天畫地,規天下大計。”詩與人為一,他對死氣沉沉的社會砰然一擊,驚醒很多世人的沉夢,促使人們向真、向善、向美、向勇。
6 朱自清與聞一多的風骨
“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聞一多拍案而起,橫眉怒對國民黨的手槍,寧可倒下去,不願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我們應當寫聞一多頌,寫朱自清頌,他們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
7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沈從文
沈從文一生都自命為“鄉下人”, 因了這樣“鄉下人”的身份,沈從文用小說和散文構築了一個獨異的“湘西世界”。他以藝術家的感情接近人生,以看似輕淡的筆墨,點出令人心靈顫抖的故事。
8 緣緣堂主人豐子愷
豐子愷的散文,大都是敘述他自己親身經歷的生活和日常接觸的人事。他的漫畫,風格簡易樸實,意境雋永含蓄,是溝通文學與繪畫的一座橋樑。他總是以溫柔悲憫的心來看待事物,發散在他的筆下,就變成平易的文字和純真的畫風。
9 “人民藝術家”老舍
北京文化孕育了老舍的創作,而老舍筆下的市民世界又最能體現北京文化,老舍的小說有序而完整的構建了一個藝術上的“北平世界”。 朱光潛說:“全世界得到公認的中國新文學家也只有沈從文與老舍。”
10 重新發現端木蕻良與蕭紅
這種對故鄉的深切和充沛的情感支撐著端木的創作。這一點與蕭紅是相通的。二人在文學上有著許多的一致性,並在寫作實踐中相互影響。端木蕻良,是一個需要我們重新發現和認識的作家。
11 百年楊絳的百味人生
楊絳沉定簡潔的語言,看起來平平淡淡,無陰無晴。然而平淡不是貧乏,陰晴隱於其中,經過漂洗的苦心經營的樸素中,有著本色的絢爛華麗。
12 生命哲人史鐵生
我們從史鐵生的文字里看得到一個人內心無一日止息的起伏,同時也在這個人內心的起伏中解讀了寧靜。當你想起他,當你讀他,當你以他的精神生活下去的時候,就是對他最好的紀念。
13 人文主義的文學巨匠莎士比亞
在那個時代之前,沒有人像莎士比亞一般,能夠如此深刻地認識到人自身,洞察到人類如此深邃且複雜的心靈,展現出社會如此真實而廣闊的圖景。“他不屬於一個時代,而屬於所有的世紀”。
14 浪漫而悲傷的詩人濟慈
一個是短暫、灰暗的現實世界,一個是永恆、美妙的理想王國,在生命的光和影、凝滯和流動、蒼白與絢爛中遊走神思,濟慈以他天才的想像,寫出了神秘浪漫、華美不朽的頌歌。
15 文字雕刻的法國作家群像
每到星期天,從中午一點到七點,他家一直都有客人來。門鈴一響,他就立刻把一塊很薄的紅紗毯蓋到辦公桌上,把桌上的稿紙、書、筆、字典所有工作用的東西都遮了起來。他總是親自去開門,因為傭人幾乎每個星期日都要回家的。
第一個來到的往往是伊萬•屠格涅夫。……
16 群星璀璨的俄國文壇
俄國文學在19世紀異軍突起,這些文學作品是非常多元化的,含有豐富甚至相互對立的價值觀,獨具俄國特色的分裂與矛盾,是世界文學非常寶貴的組成部分。
17 曠野中的水手傑克•倫敦
傾其一生,傑克•倫敦似乎都決意在不同的文化與社會之間穿檢並從其內部來對它們進行描述,而貫穿其中的則是他對生命的永恆的熱愛以及對生命意義的無盡的探索與追求。
18 茨威格的昨日世界
“一戰”後的20餘年,是茨威格創造力最旺盛的時期,他的主要作品,大多是這一時期的產物。然而,納粹的迫害使他失去家園,過上了流亡的生活,他意識到,自己40年來的理想——人性與精神的團結一致——已經化為泡影。
19 黎巴嫩文壇驕子紀伯倫
文學與繪畫是紀伯倫藝術生命的雙翼,而愛與美則是紀伯倫作品的主旋律。他的作品永遠都是如此淡雅雋永,飽含哲理和對人生的思索,有如天籟之音,既有理性思考的嚴肅與冷峻,又有詠嘆調式的浪漫與抒情。
20 飛行員聖埃克絮佩里的童話世界
小王子一頭金髮,身著長袍,既無國籍,也無家園,生活在人類社會之外,具有隨意遊走星際的超能力,不受任何陳規陋習的束縛,充滿好奇的雙眸看到的是孩童的天真無邪。聖埃克絮佩里就像小王子一樣,用他的文字和圖畫在每個讀者的心裡埋下了自己的影子。
21 日本科幻的領路人星新一
明快與陰沉相襯托,美好與恐怖相伴隨,這構成了星新一小說中尖刻的諷刺和深邃的內涵。“引人發笑”固然是星新一的“拿手好戲”,而讓讀者從這冷雋的幽默中領悟出某種內在的寓意,“引人深思”,才是作家真正的追求。
作者簡介
夏烈
國內70後文學評論家代表人物之一。出版人,策劃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文學創作一級。曾任浙江人民出版社、浙江文藝出版社編輯、杭州市文聯《西湖》文學月刊社長助理,杭報經典學堂每周競寫欄目的出題嘉賓、盛大文學研究所所長,杭州師範大學動漫學院副院長、杭州師範大學藝術教育研究院研究員。現為浙江省作家協會類型文學創作委員會主任,浙江省網路作家協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杭州市作家協會副秘書長,杭州師範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院院長,杭州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