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最具成長力的教師》主要分為:教師專業成長研究報告;“最具成長力教師”媒體記錄;教育名家談教師成長几部分,主要內容包括:教師專業發展的可行途徑、教師專業發展的主要階段、教師專業發展的核心品質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誰是最具成長力教師/中原教育崛起叢書
- 作者:教育時報社 劉肖
- 出版社:教育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年12月1日
- 頁數:210 頁
- 開本:16 開
- ISBN:9787504161239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媒體推薦,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誰是最具成長力的教師》由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序一
生命因你而動聽
序二
從今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教師專業成長研究報告
教師專業發展的可行途徑
教師專業發展的主要階段
教師專業發展的核心品質
“最具成長力教師”媒體記錄
范通戰:歸真教育的實踐者
李慧香:在鄉土氣息里成長
侯長纓:來,跟我踏上幸福之旅
武艷艷:十年的歷練與堅守
卞洪建:“管理語文”的理念和行動
張存敬:沒有失敗,只有暫時不成功
顧宇燕:為語文課堂擎一盞詩意的燈
趙渝:來自心靈深處的語文味
李保國:讓學生陶醉於生物課堂
袁景立:做一名優秀的數學教師
何丹龍:一位教師的成長DNA
劉本舉:成長就是不斷追尋存在的意義
韓素靜:語文教師要有一顆“文學心”
劉娟娟:快樂著語文的快樂
張占營:那年春天,教育人生再次起程
姜峰基:學科有邊界,學習無邊界
毛廣文:成為社會悅納的人
劉忠偉:生命在堅守中綻放
王艷梅:學習力是第一生產力
宋君:我走過幸福的三個五年
庫亞鴿:像南瓜一樣默默成長
李進有:名校里的“牛師”
張潔:做極具感召力的教師
孫曉娜:給未來成長的力量
胡靜:我要成為最佳的我
付以華:“童畫”世界的追夢人
姚俊松:日臻成熟的理想主義者
趙新亞:美麗著數學的美麗
趙莉莉:給學生一間潤澤的教室
張文娟:上有意思的政治課
165趙惠:你是這樣的人
教育名家談教師成長
肖川:教師應有積極的心態
劉鐵芳:偉大的教育者都是偉大的讀書者
高萬祥:做中國最好的教師
武鳳霞:讓生命在行走中綻放
劉良華:教師的三項修煉
魏勇:用課堂教學回答錢學森之問
薛瑞萍:老師,請讀起來
餘映潮:我的發展觀
陳大偉:教師成長最重要的能力就是思想力
韓軍:把你的生命摺疊51次
孟素琴:如何突破專業發展的瓶頸
張文質:教師怎樣走才會成功
後記
這一尊獎盃,頒給未來
媒體推薦
教師專業成長的標誌並不是獲得各種各樣的榮譽,而是教師對於教育教學有自己的見解,形成自己的一套思想體系。不可能人人都成為魏書生、李鎮西,但是你一定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
——首屆河南最具成長力教師 范通戰
在我看來,評選活動湧現出的最具成長力教師,就是最好的教師——河南最好的教師,中國最好的教師。他們是未來的教育專家、教育家。在他們身上,我讀懂了什麼叫幸福。他們的成長告訴我們,教師真正的幸福,一定源於個體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實
——著名特級教師 高萬祥
誰是最具成長力的教師?答案並不僅限於書中所展現的這些執著的教師。《誰是最具成長力教師》這本書傳達著這樣一種理念:作為教師,我們總在成長中。此刻,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成長的動力,發掘自己成長的潛力,建構自己成長的實力,轉化成優質教育實踐的活力,做最好的自己。
——湖南師範大學教授 劉鐵芳
後記
當一家教育媒體試圖去分析教師專業成長的路徑,去儘量客觀、科學地劃分教師專業成長的階段,以及就這些階段呈現的特點,去總結和歸納具有成長力的教師所具有的、相同的成長品質的時候,他們其實是正在做一種可謂之連結未來的工作。
連結未來,無論是基於教師群體成長態勢與教育媒體平台及時有效跟進研究的連結,還是教師個體基於自身發展階段的起承轉合,或者是自身發展途徑與品質的選擇、添加甚而修復的一種連結,都是一個在情感上需要各界呵護、在實踐中需要不斷完善的過程。
我們慶幸,在這樣的連結歷史與未來的過程中,在教師群體連結成長的困惑與喜悅的一個個瞬間,我們教育媒體在場。
教育媒體在參與中與教師群體一起感知成長的力量,同時充分展現教壇精英的成長品質,為的是期待更多的教師受到啟發,從而在不斷摸索連結自我成長的實踐中行動起來,以高亢的聲音告訴教育:成長,我們一線教師在場!連結人物與讀者:彰顯媒體責任
“成就新型教師”,這是《教育時報·課改導刊》寫在報頭上的一句話,是一種辦報思想,是一種編輯指向,也是一種時刻印記在教育媒體人行動中的職業追求。在實踐中,我們深深感到,這簡單的六個字,是需要花很長的時間、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去詮釋的。
成就新型教師,如何去成就,從教育媒體的角度,專業引領不可或缺。從理論層面去引領,及時有效地傳播符合教育規律的各種經典及教育理論;從實踐層面來引領,就需要集納大量成功的教學實踐案例、大批優秀的教師代表,讓來自一線的鮮活的教育案例去喚醒依然在迷茫或者踟躕的教育者,借鑑他人成功典範,構築自身成長的體系。
“河南最具成長力教師”評選活動,就是用實踐案例彰顯優秀教師專業成長品質,呼喚更多教師謀求專業成長的一個成功策劃,如今已經得到成千上萬教師的回響和認同。
2008年10月8日,“河南最具成長力教師”大型公益評選活動正式啟動,到目前為止已成功舉辦三屆,第四屆評選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拉伸關注的視角,回望這項具有探索、創新意義的公益評選活動,過程中的點點滴滴,讓人感受到的都是青年教師成長的信息、群體發展的態勢。千餘名候選人在自我專業發展道路上表現出來的昂揚與向上令人矚目。我們最大的感受是,所有的評選環節設計,所有為這些環節努力的參與者,都在無言地作出某種表達。現在想來,那也許就是我們在以見證者的姿態,來表達對這些成長者的尊敬。
在評選活動的通告中我們這樣寫道:“我們將不遺餘力地通過多種途徑,發現本土那些具有成長潛力的老師,把他們推到前台,並期待著他們走得更遠。作為專業教育新聞媒體,這正是我們的使命。能組織和參與這樣的工作,也是專業教育媒體的無上光榮。”
我們始終認為,成長中的教師、“潛在的名師”,他們可能沒有獲得過很高的榮譽,但卻受到學生的喜愛;他們可能沒有形成自己完整的教育方法和思想體系,但卻有著獨特的做法和思路;他們可能目前還沒有什麼名氣,但卻在平凡而常新的教育生活中從未停止過有益的探索,一步步邁向更高的教育境界,乃至在一定範圍內成為大家學習的榜樣……
來自中原大地三尺講台上的近千名教師參與了前三屆的“河南最具成長力教師”評選活動,有100名優秀青年教師登上這一平台,展現了自己數年的教學實踐過程,也展現了作為優秀教師的成長和思考。
為了展現這些優秀教師的成長點滴和初現的教育思想,《教育時報》通過多種途徑發現“河南最具成長力教師”:主題徵文,記者實地採訪候選人並在《誰是最具成長力教師》欄目刊發報導。每一屆評選活動均長達數月。這些優秀的青年教師代表涵蓋河南省18個省轄市,三屆評選中還有山東、江蘇、湖北、廣東、重慶等地的教師來稿來信參與。
向上的教師總是在尋找所有的發展路徑,從一封封記錄著教師成長足跡的信件中,編輯們感受到的不僅僅是他們參與的熱情,更多的是這些教師或厚重或別樣的成長探索。
在採訪活動中與這些優秀的教師相遇,我們發現很多老師都在路上奔跑,他們奔跑的姿勢和畫面是那樣的動人。用紙張記錄他們奔跑的路徑,告知更多渴望成長的教師,這樣的使命感十分強烈。我們相信:身邊的榜樣的感召力是巨大的,身邊榜樣的成長足跡是可以被充分觀摩和研究的。
正如《教育時報》總編輯劉肖在“河南最具成長力教師”頒獎典禮上提到的:“最具成長力教師”的報導和評選,就是要在教師專業發展起步的時候,由媒體和老師們一起來梳理成長的收穫、講述成長的故事、探尋成長的軌跡。作為河南唯一的教育專業報,我們致力於將河南本土的優秀教師推到一個廣闊的平台上,讓全社會去感知他們的優秀所在、去剖析他們身上共同的成長因素。這也是《教育時報》致力於“做中原教育崛起的發言人”的一個具體體現。
將這些青年教師的成長故事原生態地搬上報紙的平台,讓廣大的讀者能夠及時閱讀到這些案例並思考成長的途徑,第一階段的連結工作得以建立。媒體的傳播功能得到實現,媒體傳播價值也在優秀的“成長力教師”與讀者之間悄然衍生。連結思想與行動:拓寬交流路徑
優秀的“成長力教師”的成長案例與廣大教師的連結,在時空上便於實現,而“成長力教師”、讀者與先進教育思想的連結,則需要創設合適的情境,去激發“成長力教師”、讀者與專家潛在的思想火花進發,找到共性的東西,通過梳理和碰撞產生新的認知。
在策劃推出“河南最具成長力教師”評選活動之初,我們就構想了評選活動的框架:
第一步,通過採訪挖掘優秀的具有成長力的教師,通過報紙平台刊發這些教師的成長案例,供廣大讀者學習和參照,實現第一層級的傳播。
第二步,通過評選座談會、評審逐一點評選候選人成長亮點、研討教師專業化成長的系列問題,形成共識和階段性成果及時發布,實現第二層級傳播。
第三步,舉辦一場非常隆重的頒獎典禮和主題式觀摩研討會,集中展示“成長力教師”的風采,讓世人了解他們。在隆重而又務實的頒獎典禮和研討會上,專家、教師,編者、讀者濟濟一堂,共同感知成長的感動與密碼,實現第三層級傳播。
第四步,發揮成長力教師榜樣引領的作用,在一定範圍內舉行專場報告會或觀摩課,帶給更多的教師專業成長的參照;及時分階段整理出版反映成長力教師事跡的特刊、圖書,追求第四層級的傳播效應。
有了多維度的活動作載體,系列的思想碰撞和生成就有了可能。
比如,在評選期間,評選活動設定了三類評審。專家評審、讀者評審、成長力教師評審。這樣,既能在學術層面進行考量,也能在實踐技藝上得到呼應,還能對參選人員本人進行伴隨性成長曆練。專家與人物之間、讀者與人物之間、人物與人物之間都會自然形成一種思想連結的契機。
專家與人物的思想連結,發生在專家閱讀人物成長故事文本的瞬間,理論與鮮活教育案例彼此印證。隨後,專家的點評會在第一時間發布在報紙上,人物閱讀到教育專家對於自己成長的點評和提醒,會進一步完善自身成長的實踐。
專家評審中既有全國知名專家、河南高校專家,也有中原課改名師。這樣一個綜合性的專家評審隊伍,既有放眼全國的教育視角,有師範院校教授的專業考量,也有河南省本土優秀名師的區域性實踐感知。在評選中,專家評審保證了評選的科學性。在評選過程中,很多專家評審認真研究參選教師的材料,從中生髮出很多令人深思的成長感言。專家評審武鳳霞在評選感言中提出:“一個有思想的教師一定是最具發展潛力的教師。很多老師在為建構自己的教育思想尋找一個支點。我們有理由相信,yl要老師們圍繞這個支點不停地思考-和實踐,總有一天能用它撬動教學這塊巨石的一角。教育家就是這樣在目標的誘惑下,在一路圍繞支點思考和實踐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
讀者與人物的思想連結更多的是一種實踐層面的相互印證和啟發,同時,讀者與人物會在情感共鳴、教育方法的探討等層面實現思想連結。讀者評審、河南師範大學附中的胡玉亮老師說:“通過這一平台的影響,不僅有助於打造河南省的教育品牌,促進豫派本土專家的成熟,而且從這個平台上必將走出更多的優秀教師,湧現出更多的教壇新秀、杏壇才俊,形成一個河南省優秀教師群體。通過專家引領和‘最具成長力教師’以個人經歷傳遞成長的聲音,詮釋了教師專業成長與人生幸福的關係,有助於規劃教師的職業生涯。在最佳化教育資源的同時,又開發了教育潛能。”
來自河北省廣宗縣第二中學的趙文芳老師在觀摩“河南最具成長力教師”頒獎典禮和研討會之後說:在會上,我們欣賞著十位“最具成長力教師”光鮮的形象,分享著他們的成長故事,感受著他們的優雅、智慧、快樂和幸福……原來,教師生涯還可以這樣度過,似乎一雙有力的手為我們的心靈打開了一扇窗,窗外是青山秀水、溪流潺潺伴著蟬鳴鳥啼的世界!
而人物之間的互相連結則是最值得書寫的,每一位候選的教師一方面要在閱讀其他候選老師的案例中找到優秀的成長因子,進行自我觀照,形成思想的連結,還要投出自己寶貴的一票,對成長魅力的所在作出正確的判斷,同時,他們還要與上屆或下屆的成長力教師在評選環節、頒獎環節、研討環節進行思想連結,從而實現新的自我成長思想與實踐的梳理,這十分有意義。連結過去與未來:延伸成長意義
這一尊獎盃,頒給未來。
——這是首屆“河南最具成長力教師”頒獎典禮報導的題目,它科學精準地描述了“河南最具成長力教師”評選活動的精神,得到了廣大教師的深度認同。
記錄這些優秀青年教師的過去,用現場的方式展示他們的成長魅力,與教育專家、媒體和優秀的同伴一起思考成長,期許一個更加開闊的未來。獎盃不會成為籠罩在頭上的沉重光環,而是吹響了進一步前行的號角。
2010年7月,省教育廳師範教育處尹洪斌處長在參加這一中原教育盛事時說:“舉辦這樣一個頒獎典禮和觀摩研討會,是一個很好的工作載體和創新機制,它不僅為教師專業成長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習交流平台,而且能夠讓我們追尋獲獎教師的心路歷程,聆聽專家的精彩演講,感受專家和獲獎老師的風采。這對於正在成長中的廣大教師來說,也是一個很好的激勵和鞭策。”
肖川、高萬祥、武鳳霞、劉鐵芳、劉良華、魏勇、薛瑞萍、餘映潮、張文質、韓軍、陳大偉、孟素琴等專家學者,對“成長力教師”的專業成長曆程都曾進行過精彩的現場點評,並圍繞教師專業成長的熱點、難點問題作學術報告。專家們認為,這一獎項,更多意義上是頒給未來的,期待著這些優秀的教師在專業成長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更快、更穩,同時,也期待有更多的優秀教師湧現出來。
“這是一場非常有意義的頒獎會,這是一場非常有學術價值的研討會,對青年教師的成長具有積極的指導作用。《教育時報》勇於承擔這一責任,讓我心生敬意。”評選活動的專家評審、湖北省荊州市教科院教研員餘映潮先生說。
張文質說:“我一直在關注《教育時報》的這個活動,一直期盼能夠被邀請到會與老師們一起分享成長的喜悅。”韓軍老師則要求:“請求組委會給我頒一個‘成長力教師’獎狀,因為在我起步的時候,多么渴望能收到這樣美好的獎項。”
站在台前的是優秀的“成長力教師”和專家的引領的身姿,是值得歌頌和研究的中原優秀教師群體,連結他們的是現在的教育媒體,站在台下和報紙前面的是千百萬基層青年教師,他們專業化成長的願望與行動昭示著未來中原教師成長、中原教育崛起的力量。
每次評選活動揭曉典禮和觀摩會,河南省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廣大一線教師都表現出了極大的學習和成長熱情。很多市、縣教育局和中國小校積極組織當地教師參加會議。一些教師不顧路途偏遠,多次往編輯部打電話,要求參加 這次盛典。與此同時,新疆、甘肅、重慶、黑龍江、河北、山東、安徽、湖北等地學校也組織教師來中原“學習河南教師的成長經驗”……
安陽的一位趙老師說:“報社組織這樣的活動,真是功德無量的事情。千餘人的會場鴉雀無聲的狀態,說明了我們是多么需要這樣的活動。這樣的活動給了我們多么大的啟發和震動!我們都感到收穫很大,在現場心裏面就想著,今後自己也一定要做‘最具成長力教師’。”
每一屆報告會之後,報社通過出版特刊、專題講座、舉辦座談會、成立成長共同體、跟蹤性徵文等活動,進一步延伸對於往屆“成長力教師”的關注,期盼他們走得更遠;同時,進一步尋找著中原優秀的“成長力教師”並進行報導,塑造優秀教師群像,不斷完善評選細節,創設更科學的評選設定,讓優秀的青年教師完美綻放。在人物的連結上,在上下屆評選設定的連結上,在成長理念的連結上,我們和廣大教育工作者一起不遺餘力地去創新。
讓我們再次點擊前三屆“河南最具成長力教師”評選活動中曾被關注過 的教師:趙惠、范通戰、李慧香、侯長纓、武艷艷、卞洪建、張存敬、顧宇燕、趙渝、李保國、袁景立,何丹龍、劉本舉、韓素靜、劉娟娟、張占營、姜 峰基、毛廣文、劉忠偉、王艷梅、宋君,庫亞鴿、李進有、張潔、孫曉娜、胡靜、付以華、姚俊松、趙新亞、趙莉莉、張文娟,還有與之同行的70位優秀教師,我們還將關注更多的優秀青年教師,他們就在你的身邊,包括正在閱讀這本書的你……
對《誰是最具成長力教師》這本書,我們著意於對教師專業成長過程的 解析,著意於對教師專業成長品質的追尋,但更多的是著意於未來,期許這些教師在專業發展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期許更多的優秀青年教師在教壇真正地實現師生教育生命的共同成長。
回望,那一尊獎盃頒給未來;展望,這一部書籍獻給未來。若如是,無上榮光!
序言
在浩如煙海的圖書之中再添上一本,不算什麼重要的成就,況且這本《誰是最具成長力教師》記錄的還是除了特定區域之外並不太為人知曉的一個非組織化的群體。他們雖然被命名為“河南最具成長力教師”,其實也就是再普通不過的一些“個人”,就在你身邊,就在你的學校,甚至就是的好朋友。在獲得這樣一種命名之前,他們更多是被自己命名和學生命名的,但不管怎么說,我們現在普遍缺少的就是特別張狂的教師,我是從正面、積極的意義上理解這個“張狂”的。不過話說回來,在各種宰制和重壓之中,作為一個教師又如何有可能成為令訝異的因其張狂而仍得到普遍認可的“民間英雄”?我且把這樣的期待轉向對教師而言更恰切的另一格:他們真實、自然,誠懇而有耐心,他們熱愛自己的工作,默默地改善與改變自己,他們像樹一樣,終究變得富有活力、引人注目,讓人稱道。 我常常想,就這個時代而言,“教師”實在算不上什麼好職業——這裡我選擇的是常識性的社會評價。把教師工作與艱辛、困難、忙碌、瑣碎、壓力重重等各種令人望而卻步的辭彙並置,其實也是再恰當不過的。美國曾有一位音樂學院畢業的學生,想找一個既能餬口又不影響自己作曲的工作,他選擇了中學教師,結果終其一生就無法寫出什麼像樣的曲子來,因為他所有的時間幾乎都耗費在學生身上,而這樣的“耗費”大概是大多數教師的宿命,——“這不是你的錯,這是你的命。”這裡的“命”放大一點生說,也就是使命與天職。對好教師而言,這樣的選擇以及因其如此選擇而獲得的生命的歸依感與涵泳生命之中的幸福體驗,往往會強化了我們對自己的職業其實就是一種“命業”的認同。 剛才提到的美國教師的故事,來自一部有趣又感人至深的電影——《生命因你而動聽》,這裡我要繼續說幾句教師這個職業。我說的仍是與我要評論的這本書具有重要的相關性,——教師這個職業,當然離不開一個人必要的才華與能力,但是對教師而言,更有意義的評價往往不在於他所謂的“才華”本身,而是他有的才華、堅守、付出等等所投注的方向,也就是說,“教師”工作實際上是一種必須不斷對象化的“成全性”的工作,再高明的教師,指的不是他寫了多少論文,獲了什麼獎,有什麼樣的榮譽——儘管這些也可能是一種標誌——而是,他是怎樣把自己的才華與熱情不斷地貫注於工作之中,無數的兒童又是如何因為這樣的啟迪、點醒與感召“生命因你而動聽”,所謂的成全的真義恰恰在於這裡。也可以說,教師成長的故事,也因此美妙地轉化成了學生成長的故事,只有那些心地良善、不斷用心於教育理解力與生命智慧的教師,才有無數感人肺腑的教育故事,他們的教育自傳是以自己生命寫就的,同時又可以在學生那裡得到餘音繚繞的迴響。 我曾榮幸地參與了教育時報社主持的“河南最具成長力教師”的評選工作,並有幸結識了其中不少入選的教師。我寫下的這些文字,正是源我從他們身上受到的感動。我們所從事的都是早就被“固定化”甚至“格式化”小職業,也許根本就不能期待任何的“奇蹟”,但仍可以從這一“小職業”中創造更大的格局。只問耕耘、不問收穫,也是基礎教育的特點,一個人耐心地盡到了本份,這樣的本份恰恰就可能是很多人難以企及的境界。而這些堅守底層、努力奮鬥而又自得其樂、最終大概能自成一格的教師,何嘗不就是一個個極啟發意義的教育範本? 也許我還要說,用這樣比較“民間”的評選方式去發現、肯定和呼應這些教師業已產生重要意義的勞動,並通過一本書——他們以自己的名字、生命的業績、某種共同的價值觀——集結在一起,也是令人欣慰的,我們不再懼怕孤單,我們仍是個體戶、單幹者,我們也已彼此相知,並走到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