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民族學

《說民族學》是蔡元培所著作品,出自於《蔡元培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說民族學
  • 作者:蔡元培
  • 作品出處:蔡元培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作品原文,出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民族學是一種考察各民族的文化而從事於記錄或比較的學問。偏於記錄的,名為記錄的民族學,西文大多數作Ethnographie,而德文又作Beschreibende Völkerkunde。偏於比較的,西文作Ethnologie,而德文又作Vergleichende Völkerkunde。Ethno源於希臘文的Ethnos,就是民族。Graphie源於希臘文的Graphein,就是記錄。Logie源於希臘文的Logos,就是學。德文多數民族作Völker,學作Kunde,記錄作beschreiben,比較作vergleichen,所以聯合起來成上列的三種名詞。但是德文Völkerkunde的少數作Volkskunde,乃從英文的Folklore出來。英文這一個名詞,是一八四六年頃學者W.G.Thomas所創作,用以代通用的Popular antiquities的名詞,是民俗學的意義。後來漸漸為各國所採用,並無改變;惟有德國人照本國字義改為Völkerkunde,也惟有德國人用他的民族學多數作為考察各民族文化的學問的總名(英文Folklore一字,並無多數字),而又可加以記錄、比較等語詞。今此篇用民族學為總名,而加以記錄的與比較的等詞,是依傍德國語法的。
記錄的民族學,發端甚早。我國有一書,相傳為禹益所作,當然不確;然為漢以前的書,是無可疑。這部書固然以地理為主,而且有許多古代神話的材料,但就中很有民族學的記載。例如,於每章末段,必記自某山以至某山,凡若干里,其神狀怎樣,其祠禮怎樣;那都是記山間居民宗教的狀況。他所記神狀有龍身人面、人面牛身,與四足一臂、八足二首等語。所記祠禮,用動物,有毛、肥牲、毛牷、百犧、太牢、羊、牝羊、白狗、黑犬、白雞、雄雞、雌雞、毛采等;用糈,有稌米、稷米等;用酒,有酒百尊;用礦物,有玉、璋、璧、珪、瑜、璆等;用器,有燭、鈐、兵、桑封、白菅為席等;儀節有瘞、投、祈、禳、齋百日、獻血、乾舞、冕舞等。而之首,記“其山北人皆生食不火之食”;之首,又記“此皆不火食”;又於宗教以外,記及飲食法。是各民族的記載,但神話分子太多,就中較為可信的,如記形體,有“結匈國其為人結匈”,“周僥國其為人短小”,“黑齒國其為人黑齒”,“毛民國其為人身生毛”(案:這是蝦夷),“勞民國其為人面目手足盡黑”(案:這是非洲黑種)等。記食物,有“黑齒國人,食稻啖蛇”,“玄股國人衣魚食 ”等。記服飾,有“周僥國人冠帶”,“丈夫國人、君子國人衣冠帶劍”等。記品性,有“君子國人好讓不爭”等。至於,近人頗疑是等所述,用以釋的,就中所含民族學的分子,是姓氏與食物兩項:如記“胡不與之國,列姓”,“大人之國,厘姓”等。又記“ 國黍食”;“中容人食獸木實”;“盈民之國於姓,黍食”,“又有人方食木葉”,“不死之國,阿姓,甘木是食”;“蜮民之國,桑姓,射蜮是食”;“北容之國,食魚”;“先民之國食谷”;“苗民厘姓食肉”等。這可以算是一部最古而材料較富的書。後來如有“匈奴”、“西南夷”等列傳,此後專史,都有這一類的列傳。又如唐樊綽的,宋的,元的,明鄺露的等等,也算是這一類的專書。但或為好奇心所驅使,或為政略上的副產品,不能認為科學的記錄。在歐洲,自希臘歷史家Herodotur記埃及人的風俗,羅馬的大將該撒記高盧人不列顛人風俗,也是這種記錄的開端。此後類似這一類的書,也是很多,然而真正可以認為記錄的民俗學的,大抵為十九世紀後半紀以後出版的。因為那時候比較的民俗學已有點成績;而苦於材料不足,乃先用記錄的工作,為比較的預備。現在的記錄與從前的不同,就是事實要從實地考查上得來。有時以私人的結合,深入自然民族的部落,經極苦的旅行,冒極大的危險,緣此而犧牲生命的也常有,幸而達到目的,就有一種詳確的報告。有時借政府的經費,組織探險隊,行大規模的購置與發掘。大約普通的實物,可以購置或交換;通行的傳說或歌謠,可由譯人解說;外著的風俗,可用照像器攝取;若含有神秘性質的儀式與意義,就不是習他們的語言,知他們的習尚,與他們狎處,決不能窺得真相了。所以每一學者所考察的總不過一部分。我們只要一翻這一類著述的目錄,就看得出來。有以地方為範圍的,如Erekert的高加索與其各民族;Brunentritt的斐列濱民族記的一種試驗等是。有以一或數民族為範圍的,如Haarhoff的南非之Bantu族,Steinen的巴西中部之自然民族等是。有以一器物為範圍的,如Ankesmann的非洲人之樂器,Woule的非洲人之箭等是。有以一事件為範圍的,如Sarfert的北美土人之家屋與村落,Weddell的西藏之佛教等是。有以一洲的普通文化為範圍的,如Ankesmann的非洲之文化範圍與現象,Graebner的南洋之文化範圍與現實等是。關於合各洲各民族而匯集前人的記錄以成書,如Euschan所印的,乃集眾編成的,除Euschan自任澳洲與南洋外,歐亞二洲,屬於Byhan,美洲屬於Kriekerberg,非洲屬於Euschan,緒言屬於Lasch。可以見得不是容易的事業了。
【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出處

此文出自《蔡元培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作者簡介

蔡元培(1868—1940),字孑民,浙江紹興人。 早年投身科舉,26歲被取為進士,隨即被授為翰林院庶吉士。戊戌變法失敗後,南下從事新教育事業。1902年在上海發起成立中國教育會,1904年創建革命團體——光復會,1905年加入同盟會,被委任為同盟會上海分會會長。1907年赴德國留學。中華民國成立後,出任南京臨時政府教育部總長。二次革命失敗後流亡歐洲,1916年底被任命為北京大學校長,對北大進行整頓和改革。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先後擔任大學院院長、中央研究院院長等職。1932年底與宋慶齡、楊杏佛等在上海組織中國民權保障同盟,任副會長。抗日戰爭爆發後,避居香港,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