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奴隸》是夏曾佑所著作品,出自於《夏曾佑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說奴隸
- 作者:夏曾佑
- 作品出處:夏曾佑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 創作年代:近代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中國人固以無愛國心著名於地球者也,詈之不已,且稱之曰奴隸種性。今試觀於其野:垢身蓬髮食穢臥土之民,奴隸也;游於其校,佔畢讀書懷挾就試之士,奴隸也;登於其朝,小臣腳靴手版,抗塵走俗,大臣匍匐宮廷,承順閹寺,舉奴隸也。夫使吾黨而非中國人,則早確指此種為奴隸之種矣。惟既為此國之人,憤國民之不振,而嫉惡謚之相加,妄欲於十全奴隸種性之中,而求出一二端非奴隸種性之據,沉思既久,而後知吾國之奴隸種性,出於晚近人事所陶鎔,而非自來天性所遺傳也。考上古神(洲)〔州〕之地,有三大種族,最北葷粥族,中為華族,《左傳》:我諸戎起居飲食不與華同,是華為我族至古之號,非今日始用也。南為黎族。三族來源,近人疑黎族與南洋各處之馬來人同族,為神(洲)〔州〕之土著。《尚書·中候》:崑崙之墟,是曰赤縣,旁有八洲,東南為神(洲)〔州〕,是赤縣、神(洲)〔州〕為二物;《史記·孟荀列傳》文未明也。案神洲即釋典之東勝申洲,古人所通稱,猶今日之亞歐斐墨耳,非誕言也。華族則從巴比倫而來,葷粥則在白零海峽未斷時,由美洲紅種分出。諸說雖無確據,然此三種之各不同原,則斷斷如也。其後至黃帝時,華族日強,北逐葷粥,南平三苗,遂全據神(洲)〔州〕之土。葷粥地處荒寒,不便殖民,故但逐之而已,不有其地也。而三苗之地則無不膏腴,為黃帝所必欲得,故商以前華人與三苗為勍敵,周以後乃與葷粥為世仇。其國體,系以華族之人治苗族之人,與古之斯巴達、婆羅門相似,君之與民,種類既殊,故惟恐民之叛亂,而立政設教遂均以嚴杜民權為不二之宗旨。惟此兩種之人,派別相近,同居既久,遂至混淆。其混合之故,想因一夫多妻之制而然,然尚不敢確信。於是舉向所凌蔑異種之法,一一施之於同胞,而恬不為怪。且諸夏者,華族所建之國家,苗族不得已而屬之耳。彼苗族視華族之國家,其如秦人視越人之肥瘠可知,貧賤之人與苗民久處,深化其風,而朝廷復施以待奴隸之政教,於是國家觀念漸歸於烏有矣。其後由晚周而秦而漢,以達於宋、元、明、清,賤丈夫接踵於世,播其謬論,每經一亂,易一姓,則教養奴隸之制精美一分,循至近古,華族人更無絲毫國家思想,不啻洞開重門,延人而為之君。吾嘗發憤曰,中國人只須有三四百能合群之猛獸,便可征服,使俯伏於足下,不必人也。每逢鼎革之際,必有無數人謀抗新朝,然其意,則而不過欲復舊朝耳,故猶之奴隸也。奴隸之習既深,一有非奴隸之學說流入其間,忽明己之不必為奴隸,而奴隸之性自在也。夫奴隸之性,非奴隸即主人,而無平等,故一知己之非奴隸,即誤認己之為主人,遂欲以主人待己,奴隸待人焉。人人自視為主人,視人為奴隸,則其群不可合,延人而為之君,與昔之奴隸無異也。夫奴隸之習,養之者五千年,則脫之者豈能一旦?惟祝此後無賤丈夫加力焉,則終有蛻化之一日耳。
【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作者簡介
夏曾佑(1863—1924),字穗卿,號碎佛,浙江錢塘(今杭州)人。近代學者、詩人、政論家和思想家。1890年考中進士,旋授禮部主事。1894年前後,結識梁啓超、康有為、譚嗣同等維新人士,積極參與維新變法活動。1897年與嚴復、王修植等在天津創辦《國聞報》。1899年,任安徽祁門知縣。1902年卸任後寓居上海,1903年至1905年,任《中外日報》主筆,並致力於編撰《最新中學教科書中國歷史》一書。1906年,隨出洋五大臣赴日本考察憲政,歸國後發表《刊印憲政初綱緣起》,後任學部二等諮議官。中華民國成立後,任教育部社會教育司司長和京師圖書館館長等職。編者簡介楊琥,1965年生,甘肅通渭人。歷史學博士,先後就讀於西北師範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現為北京大學校史館副研究員。主要研究中國近現代思想文化史。選編有《憲政救國之夢:張耀曾先生文存》(2004)、《歷史記憶與歷史解釋:民國名人談五四》(2011)、《夏曾佑集》(2011)等書;參與編注《李大釗全集》(2006、2013)。另在《歷史研究》、《中國學術》、《北京大學學報》、《近代史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若干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