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篇互文視角下的演講修辭性敘事研究》是2016年3月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家勤。
基本介紹
- 書名:語篇互文視角下的演講修辭性敘事研究
- 作者:楊家勤
- 出版社: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 出版時間:2016年3月
- 頁數:194 頁
- 定價:40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1920981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語篇互文視角下的演講修辭性敘事研究》擬實現以下幾個方面的拓展。
1.整合和調適已有涉修辭的敘事理論體系 國外目前關於敘事修辭的研究尚存在命名不統一和概念界定不明確等問題。中國敘事修辭學者慣用“修辭性敘事”一詞指稱所有與修辭有關的敘事理論,無論韋恩·布思的“小說修辭”理論、詹姆斯·費倫的“作為修辭的敘事”,還是麥克·卡恩斯的“修辭敘事學”在國內都被釋義為“修辭性敘事”。實際上,三個概念之間存在顯*的差異。此外,上述理論皆以偏概全,以文學敘事替代所有的敘事,忽略演講等非敘事語篇中的修辭性敘事。基於上述觀察,本作品將對已有相關理論進行梳理,嘗試調整“敘事修辭”理論體系,以容納非敘事主導型語篇中的修辭性敘事和敘事主導型語篇中的所有涉修辭現象。
2.建構修辭性敘事理論框架 修辭性敘事是與語篇敘事相對作為一種修辭手段的敘事。修辭性敘事目的不再僅限於傳遞信息,輔助實現一個非敘事語篇的主旨是其*為重要的功能;其在修辭功能、形成機制和結構模式等方面明顯不同於語篇敘事。語篇敘事修辭所追求的是某種社會教育功能,而修辭性敘事功能主要體現在敘事之後效果對其上位語篇主旨的服務方面。為了提高敘事說服效果,修辭性敘事者一般依據實用主義原理,選擇與勸說目的一致的真實事件,並根據現實世界的主觀可為性和認識互動論等原理把所選事件組織起來。由於受到其上位語篇體裁形式等因素的制約,修辭性敘事的模式可能相對不完整。
3.探究演講敘事模式 作為修辭性敘事的一種,由於受到演講勸服語體和演講修辭情景等因素的影響,演講敘事在修辭功能、語篇結構和形成機制等方面顯然區別於一般的修辭性敘事。在功能方面,演講敘事除了有論證說明功能外,還有語篇導向和情感訴諸等功能;在語篇結構方面,演講敘事在簡化事件情節的同時卻有意凸顯演講者情感、態度等因素,左右客群情態,控制其選擇方向;演講敘事素材的選擇組織和遣詞造句等皆遵循目的性、經濟性和趨利避害等原則。
本作品關注發生在非敘事性論辯、說明和演講等互文性語篇中的修辭性敘事,以政治演講類語篇中的修辭性敘事作為主要素材,對“修辭性敘事”做了較全面的探索,擬實現相關理論的建構,拓寬敘事學研究範疇,並為解讀和建構演講等實用性語篇所包含的互文性敘事語段提供有價值的借鑑和參考。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緒論
引言
第一節 題解、研究背景、目的和意義
一、題解
二、研究背景
三、研究目的和意義
第二節 相關研究述評
一、現代演講學關於敘事的研究
二、修辭學視角的敘事研究
三、敘事學領域涉修辭研究
四、成就與問題
第三節 研究思路、方法和研究理論架構
一、研究思路和方法
二、理論框架
第四節 重難點和創新點
一、重難點
二、創新點
小 結
第二章 作為修辭的敘事與敘事修辭
第一節 敘事修辭理論的三個階段和兩種觀點
一、三個階段
二、敘事的修辭屬性辨析
第二節 敘事修辭領域代表性理論
一、韋恩·布思的小說修辭學
二、熱拉爾·熱奈特的敘事技巧理論
三、西蒙·查特曼的敘事話語理論
四、戴衛·赫爾曼和其他敘事學者
五、國內敘事修辭理論研究現狀概述
六、早期的敘事修辭理論概論
第三節 《作為修辭的敘事》和《修辭敘事學》
一、《作為修辭的敘事》
二、《修辭敘事學》
三、《修辭敘事學》與《作為修辭的敘事》
第四節 敘事修辭理論體系:整合與調適
一、已有敘事修辭理論成就簡評
二、主要問題
三、敘事修辭理論的框架體系
小結
第三章 修辭性敘事理論建構
第一節 概念
第二節 修辭性敘事理論的哲學基礎
一、修辭學與哲學的歷史淵源
二、敘事修辭理論的哲學氣質
三、實用主義哲學與修辭性敘事
四、建構主義哲學與修辭性敘事
第三節 修辭性敘事運行的語言學理論基礎
一、語篇語言學理論基礎
二、修辭性敘事與言語行為理論
第四節 修辭性敘事與其他敘事
一、學科敘事:虛構敘事與紀實敘事
二、跨語篇層次敘事
小結
第四章 作為修辭的演講敘事
第一節 演講與演講敘事
一、演講的勸說本質
二、體裁互文性的演講語篇
三、情景修辭性演講
第二節 演講敘事的修辭性功能研究
一、作為語篇導向的敘事
二、作為佐證的敘事
三、作為情感訴諸的敘事
四、三種功能在演講語篇中的分布研究
第三節 演講敘事結構模式分析
一、敘事結構理論
二、演講語篇中的敘事模式
三、演講敘事的結構性缺損
四、情節的簡化
第四節 演講敘事的取材傾向性特色
一、米勒的啟示
二、取材傾向性原則
二、誥言選擇的傾同性
第五節 演講敘事與修辭性敘事
小結
第五章 總結
一、本研究主要內容回顧
二、本研究研究的局限性
三、展望
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