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中華文明:漢並天下》是2013年1月1日廣東旅遊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默。
基本介紹
- 書名:話說中華文明:漢並天下
- 作者:李默
- 出版日期:2013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807664116
- 外文名:The Chinese Civilization
- 出版社:廣東旅遊出版社
- 頁數:152頁
- 開本:16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話說中華文明:漢並天下》是一部全景式圖文並茂記錄中國文明歷史的大書。出版者窮數年之力,會集各方力量——專家、學者、編輯、學術顧問們,在浩如煙海的歷史檔案、資料、著作中,探珍問寶,追尋中華文明在悠悠歷史長河中的燦爛之光。總結歷史、展望未來,這就是本套書的意義和使命。《話說中華文明:漢並天下》作者總結和回顧中華文明的全貌,在內容和形式上都開創一個新的局面。在內容結構上,既具有一定的深度,又具有相當的廣博性,既有嚴謹、準確的學術價值,又有活潑、流暢的可讀性。在兩千頁的範圍內容納了中華文明的各個方面,綜合了大規模學術著作的系統性、嚴密性,和普及讀物的全面性、簡易性,它既可作為大型工具書檢索中華文明的各個成分,又可作為通俗的讀物進行瀏覽。
《話說中華文明:漢並天下》是《話說中華文明》系列之一,該系列全景式圖文並茂的記錄了中國文明歷史,與考古密切相聯,追尋中華文明在歷史長河中的燦爛之光,它可稱為真正的“紙一博物館”,文字、圖片彼此相當,將中華文明人類歷史上締造的最光輝絢麗的文明呈現在讀者面前。
圖書目錄
西漢
趙過創代田法與耦犁
漢發明畜力播種機耬車
蘇武歸漢
漢代玻璃工藝承前啟後
博山爐流行
茂陵陸續修建
傅介子誘殺樓蘭王
霍光立宣帝
中國最早的數學著作《周髀算經》成書
漢與烏孫共擊匈奴·匈奴大衰
青銅兵器退出歷史舞台
中國竹簡帛書達到高峰期
“農商”本末之爭持續不斷
“蓋天說”出現
弩的改進
《尚書》夏侯學傳世
霍光病死·霍氏滅族
始置西域都護
束綜提花機發明套用
紡車和織機出現
《鹽鐵論》編成
鄭吉還屯渠犁
張敞畫眉
趙充國擊西羌
紡織技術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
漢代紡織品種更為豐富
佛教寺廟壁畫進入新疆
匈奴五單于爭立·單于入漢稱臣
馮夫人錦車持節定烏孫
畫功臣於麒麟閣
西漢出現透光鏡
石渠閣會議召開·經學各流派興盛
漆器工藝普及中國
漢代宮苑興盛
炒鋼發明
漢闕雄偉
漢宣帝去世
漢以糧資助匈奴
經濟思想家貢禹去世
律學家京房大獄死
漢代灰陶極盛
郅支單于敗死
漢匈和親·昭君出塞
漢代開始畫鬥神
中醫臨床診治經典《難經》問世
漢代針灸療法流行
漢代銅車馬精美·中國車輿技術發達
《急就篇》編成
王氏五侯·外戚政治抬頭
西夷之亂平息
揚雄作《反離騷》
燒溝漢墓壁畫代表中國早期壁畫
《別錄》《七略》開創中國目錄學
西漢壁畫的主題:升仙驅邪
漢代科學技術發明領先世界
中國古代計時器發展成熟
王莽發跡
趙飛燕專寵·班婕妤奉長信宮
揚雄作《甘泉》、《羽獵》、《長楊》賦
西漢末天下多亂
胡風舞流入中原
漢代明器陶樓反映建築式樣
隸書定型——漢字進入今文字時代
豪門重女樂·舞蹈成為獨立表演藝術
中國最早的傳統農書《汜勝之書》成
汜勝之推行區田法
師丹主張限制占田
《太玄經》成書
賈讓提出治河三策
古文經立於學官
梅福請封孔丘之後
《山海經》基本完成
劉歆造《三統曆》
槐市興起
佛教傳入中國
漢哀帝死·王莽秉政
王莽誅除異己
王莽托古改制·攝位篡漢
新朝
王莽改制
揚雄作《劇秦美新》
行五均、賒貸及六篼之法
最早的遊標卡尺出現
王莽更地名、官名·分合郡縣
揚雄著成《方言》、《法言》
新朝四改幣制以失敗告終
對匈戰爭全面發動
綠林軍起義
赤眉軍起義
劉績劉秀起兵
劉玄稱帝
劉秀敗莽軍主力於昆陽
王莽起九廟以鎮國
劉玄殺劉績移都洛陽
漢代禮制建築受到重視
王莽死·新朝覆滅
劉歆謀反事泄自殺
劉秀巡河北·擊王郎、銅馬
趙過創代田法與耦犁
漢發明畜力播種機耬車
蘇武歸漢
漢代玻璃工藝承前啟後
博山爐流行
茂陵陸續修建
傅介子誘殺樓蘭王
霍光立宣帝
中國最早的數學著作《周髀算經》成書
漢與烏孫共擊匈奴·匈奴大衰
青銅兵器退出歷史舞台
中國竹簡帛書達到高峰期
“農商”本末之爭持續不斷
“蓋天說”出現
弩的改進
《尚書》夏侯學傳世
霍光病死·霍氏滅族
始置西域都護
束綜提花機發明套用
紡車和織機出現
《鹽鐵論》編成
鄭吉還屯渠犁
張敞畫眉
趙充國擊西羌
紡織技術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
漢代紡織品種更為豐富
佛教寺廟壁畫進入新疆
匈奴五單于爭立·單于入漢稱臣
馮夫人錦車持節定烏孫
畫功臣於麒麟閣
西漢出現透光鏡
石渠閣會議召開·經學各流派興盛
漆器工藝普及中國
漢代宮苑興盛
炒鋼發明
漢闕雄偉
漢宣帝去世
漢以糧資助匈奴
經濟思想家貢禹去世
律學家京房大獄死
漢代灰陶極盛
郅支單于敗死
漢匈和親·昭君出塞
漢代開始畫鬥神
中醫臨床診治經典《難經》問世
漢代針灸療法流行
漢代銅車馬精美·中國車輿技術發達
《急就篇》編成
王氏五侯·外戚政治抬頭
西夷之亂平息
揚雄作《反離騷》
燒溝漢墓壁畫代表中國早期壁畫
《別錄》《七略》開創中國目錄學
西漢壁畫的主題:升仙驅邪
漢代科學技術發明領先世界
中國古代計時器發展成熟
王莽發跡
趙飛燕專寵·班婕妤奉長信宮
揚雄作《甘泉》、《羽獵》、《長楊》賦
西漢末天下多亂
胡風舞流入中原
漢代明器陶樓反映建築式樣
隸書定型——漢字進入今文字時代
豪門重女樂·舞蹈成為獨立表演藝術
中國最早的傳統農書《汜勝之書》成
汜勝之推行區田法
師丹主張限制占田
《太玄經》成書
賈讓提出治河三策
古文經立於學官
梅福請封孔丘之後
《山海經》基本完成
劉歆造《三統曆》
槐市興起
佛教傳入中國
漢哀帝死·王莽秉政
王莽誅除異己
王莽托古改制·攝位篡漢
新朝
王莽改制
揚雄作《劇秦美新》
行五均、賒貸及六篼之法
最早的遊標卡尺出現
王莽更地名、官名·分合郡縣
揚雄著成《方言》、《法言》
新朝四改幣制以失敗告終
對匈戰爭全面發動
綠林軍起義
赤眉軍起義
劉績劉秀起兵
劉玄稱帝
劉秀敗莽軍主力於昆陽
王莽起九廟以鎮國
劉玄殺劉績移都洛陽
漢代禮制建築受到重視
王莽死·新朝覆滅
劉歆謀反事泄自殺
劉秀巡河北·擊王郎、銅馬
序言
《話說中華文明》是一部全景式圖文並茂記錄中國文明歷史的大書。出版者窮數年之力,會集各方力量——專家、學者、編輯、學術顧問們,在浩如煙海的歷史檔案、資料、著作中,探珍問寶,追尋中華文明在悠悠歷史長河中的燦爛之光。此書的出版,凝聚了編撰者的心血,學術顧問們的智慧。尤其是李學勤先生,親自動筆寫下了序言,更增加了本書沉甸甸的份量。
中華文明的歷史充滿了輝煌與苦難,成就和挫折。它的歷史無處不在,決定著我們中國人今天的思想和感情。當今的中國和中國人是中華文明的歷史造就的,是中華文明的歷史的延伸,也是它的一個組成部分,中華文明的歷史之河奔流到現在。
中華文明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文明之一,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主要構成。中華文明豐富、深刻、輝煌、博大,在人類文明中的骨幹作用和領導作用人所共知。在人類文明的發源時期,中華文明就是四大古國之一,是地球上文化的策源地之一。在人類文明的早期,中華文明成為文明在東方的支柱,公元前後200年間,人類的漢帝國與羅馬帝國這兩隻鐵手攫住了地球。在歐洲進入中世紀的時候,中華文明更成為人類文明最主要的領導,它的文明統治東亞,傳遍世界。進入近代,中華文明處於自身的重壓和西方的欺凌下,但中國人民的鬥爭史和奮起精神是人類文明歷史中不可缺少的一頁。
五千年的中華文明為人類貢獻出了從思想家孔子到科學技術的四大發明、從唐詩宋詞到長城運河的偉大創造,貢獻出了從諸子百家到宋明理學,從商周銅器到明清文學的深刻內涵,也貢獻出了從五霸七強到三國紛爭、從文景之治到十大武功的輝煌歷史。中華文明的歷史絢爛多彩,在人類文明的歷史長河中永放光芒。
中華文明也是人類歷史上最獨特的文明,沒有哪一個文明像中華文明這樣持久,這樣統一一致。世界上其它文明不但互相交錯,其創造者也都與高加索體質的人種有關,它們是姐妹文明。在人類歷史中,只有中華文明才是獨特的,它的創造者是中國土地上的中國人民,與其它任何地方的人民都沒有關係,它的文化是統一一致的文化,可以不依賴於其它任何文明而生存,但中華文明也絕不是封閉的,它接受他人的文化,也承擔自己對於人類的責任。
人類進入新世紀,中國的社會經濟發展令世人矚目。人們對於世界未來的政治和經濟結構的估計無不以東亞和太平洋為中心,而尤以中國為重點。
經濟起飛只是當代中國的一個方面,中國的精神文明的建設尤為刻不容緩。如果中國要自覺地發展中華文明,要有意識地使中國的發展具有世界意義,就必須發展強有力的精神文化,這樣才能使中華文明的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才能形成中國和中華文明釣全面現代化。
而中國的精神文化的發展植根於中華文明的偉大傳統之中。進入近代之後,在西方文化的衝擊下,對於中國文化的價值產生大量的情緒化和激烈衝突的論調。“五-四”運動打倒孔家店的口號具有衝破封建束縛的時代意義,對中國文化的發展有不容否認的正面意義,與文化虛無主義是完全不同的。文化虛無主義者否定中國傳統文化,在現代化的旗幟下主張全盤西化;而復古主義則沉迷於中國文化的古董,走進反進步、反科學的泥潭。
歷史的發展則超越了所有這些論點,產生這些論調的一百多年來的中國近代史已經結束。歷史要求中國發展,要求中國走在全世界發展的前列。西化論和復古論都已過時,歷史已經要求世界超越西方,中國可以承擔起世界的命運,而中國的現實和世界的歷史都說明,中國的使命在於它的發展前進,而非倒退。
中華文明走出迷惘的時代,我們這一代處在一個偉大而具有挑戰的歷史階段。
總結歷史、展望未來,這就是《話說中華文明》的意義和使命。我們創作《話說中華文明》,力求總結和回顧中華文明的全貌,在內容和形式上都開創一個新的局面。在內容結構上,既具有一定的深度,又具有相當的廣博性,既有嚴謹、準確的學術價值,又有活潑、流暢的可讀性。我們在兩千頁的範圍內容納了中華文明的各個方面,使它綜合了大規模學術著作的系統性、嚴密性,和普及讀物的全面性、簡易性,它既可作為大型工具書檢索中華文明的各個成分,又可作為通俗的讀物進行瀏覽。
我們從上世紀90年代初起就開始思考中華文明的歷史和現實問題,並逐漸形成了編著《話說中華文明》的構想。在開展這項龐大的文化工程之始,我們就聘請了國內權威學者李學勤、羅哲文、俞偉超、曾憲通、彭卿雲諸先生擔任學術顧問,他們對計畫作了充分討論,並審閱了大量初稿。我們聘請了廣州、香港地區的社會科學學者、大學教師、研究生以及我社編輯人員幾十人擔任稿件的撰寫工作。
通過創作這部書,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也感受到了它的內在缺陷。中華文明具有輝煌的時期,也有苦難的年代,有它燦爛的成就,也有其不足的方面。中華文明在自身中能夠吸取充分的經驗和教訓,就能夠使自身健康壯大,成長發展。
通過創作這部書,我們也深深感受到了出版事業的使命和重任。我們希望這部書能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起到它所應當起的作用。為中華文明的反省、前進和奮起作一點貢獻。
中華文明的歷史充滿了輝煌與苦難,成就和挫折。它的歷史無處不在,決定著我們中國人今天的思想和感情。當今的中國和中國人是中華文明的歷史造就的,是中華文明的歷史的延伸,也是它的一個組成部分,中華文明的歷史之河奔流到現在。
中華文明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文明之一,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主要構成。中華文明豐富、深刻、輝煌、博大,在人類文明中的骨幹作用和領導作用人所共知。在人類文明的發源時期,中華文明就是四大古國之一,是地球上文化的策源地之一。在人類文明的早期,中華文明成為文明在東方的支柱,公元前後200年間,人類的漢帝國與羅馬帝國這兩隻鐵手攫住了地球。在歐洲進入中世紀的時候,中華文明更成為人類文明最主要的領導,它的文明統治東亞,傳遍世界。進入近代,中華文明處於自身的重壓和西方的欺凌下,但中國人民的鬥爭史和奮起精神是人類文明歷史中不可缺少的一頁。
五千年的中華文明為人類貢獻出了從思想家孔子到科學技術的四大發明、從唐詩宋詞到長城運河的偉大創造,貢獻出了從諸子百家到宋明理學,從商周銅器到明清文學的深刻內涵,也貢獻出了從五霸七強到三國紛爭、從文景之治到十大武功的輝煌歷史。中華文明的歷史絢爛多彩,在人類文明的歷史長河中永放光芒。
中華文明也是人類歷史上最獨特的文明,沒有哪一個文明像中華文明這樣持久,這樣統一一致。世界上其它文明不但互相交錯,其創造者也都與高加索體質的人種有關,它們是姐妹文明。在人類歷史中,只有中華文明才是獨特的,它的創造者是中國土地上的中國人民,與其它任何地方的人民都沒有關係,它的文化是統一一致的文化,可以不依賴於其它任何文明而生存,但中華文明也絕不是封閉的,它接受他人的文化,也承擔自己對於人類的責任。
人類進入新世紀,中國的社會經濟發展令世人矚目。人們對於世界未來的政治和經濟結構的估計無不以東亞和太平洋為中心,而尤以中國為重點。
經濟起飛只是當代中國的一個方面,中國的精神文明的建設尤為刻不容緩。如果中國要自覺地發展中華文明,要有意識地使中國的發展具有世界意義,就必須發展強有力的精神文化,這樣才能使中華文明的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才能形成中國和中華文明釣全面現代化。
而中國的精神文化的發展植根於中華文明的偉大傳統之中。進入近代之後,在西方文化的衝擊下,對於中國文化的價值產生大量的情緒化和激烈衝突的論調。“五-四”運動打倒孔家店的口號具有衝破封建束縛的時代意義,對中國文化的發展有不容否認的正面意義,與文化虛無主義是完全不同的。文化虛無主義者否定中國傳統文化,在現代化的旗幟下主張全盤西化;而復古主義則沉迷於中國文化的古董,走進反進步、反科學的泥潭。
歷史的發展則超越了所有這些論點,產生這些論調的一百多年來的中國近代史已經結束。歷史要求中國發展,要求中國走在全世界發展的前列。西化論和復古論都已過時,歷史已經要求世界超越西方,中國可以承擔起世界的命運,而中國的現實和世界的歷史都說明,中國的使命在於它的發展前進,而非倒退。
中華文明走出迷惘的時代,我們這一代處在一個偉大而具有挑戰的歷史階段。
總結歷史、展望未來,這就是《話說中華文明》的意義和使命。我們創作《話說中華文明》,力求總結和回顧中華文明的全貌,在內容和形式上都開創一個新的局面。在內容結構上,既具有一定的深度,又具有相當的廣博性,既有嚴謹、準確的學術價值,又有活潑、流暢的可讀性。我們在兩千頁的範圍內容納了中華文明的各個方面,使它綜合了大規模學術著作的系統性、嚴密性,和普及讀物的全面性、簡易性,它既可作為大型工具書檢索中華文明的各個成分,又可作為通俗的讀物進行瀏覽。
我們從上世紀90年代初起就開始思考中華文明的歷史和現實問題,並逐漸形成了編著《話說中華文明》的構想。在開展這項龐大的文化工程之始,我們就聘請了國內權威學者李學勤、羅哲文、俞偉超、曾憲通、彭卿雲諸先生擔任學術顧問,他們對計畫作了充分討論,並審閱了大量初稿。我們聘請了廣州、香港地區的社會科學學者、大學教師、研究生以及我社編輯人員幾十人擔任稿件的撰寫工作。
通過創作這部書,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也感受到了它的內在缺陷。中華文明具有輝煌的時期,也有苦難的年代,有它燦爛的成就,也有其不足的方面。中華文明在自身中能夠吸取充分的經驗和教訓,就能夠使自身健康壯大,成長發展。
通過創作這部書,我們也深深感受到了出版事業的使命和重任。我們希望這部書能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起到它所應當起的作用。為中華文明的反省、前進和奮起作一點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