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性頌

《詩性頌》是英國詩人威廉·柯林斯創作的抒情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詩性頌
  • 外文名:Ode on the Poetical Character
  • 作者:威廉·柯林斯
  • 創作年代:1746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威廉·柯林斯著名的抒情詩之一。這首抒情詩長期以來受到評論界的漠視。近年來,評論界對它的關注有所提升,因為現在這首詩歌論述了詩歌與創造性想像力的關係。“這是一首輓歌,”A.S.P.伍德豪斯如是說,“這首詩的主題是創造性想像力和詩人對這種想像力的熱情追求。”在詩節中,詩人對詩歌創作作了類比:將古羅馬拳擊手戴的用皮條編制、常裝有鐵或鉛塊的手套,或者只有純潔之人才能佩戴的維納斯腰帶,與浩瀚的幻想力或者創造性想像力進行了類比。在這首長短句交替的古代抒情詩中,創造世界的行為被描寫成為神聖想像力的傑作。這首詩中,柯林斯的暗示別出心裁。如批評家哈羅德·布盧姆和諾斯洛浦·弗萊指出的那樣,在這首長短句交替的抒情詩中,“詩人誕生於類似於上帝與想像力交合之時,”或者是上帝與幻想結合的產物。這種對文本的解讀在某種程度上使擬人手法更加生動、富有生命力,而這種解讀只有在威廉·布萊克的作品中才能遇到。詩人的創造性行為是神聖的,與創造世界形成類比,從而詩人在神聖的行為中誕生了。在第二詩節中,彌爾頓‘被譽為是那種有資格佩戴幻想腰帶的詩人。柯林斯將自己刻畫成為正在追求彌爾頓、斯賓塞之“引導步伐”——他們都是詩人的預言家。他在字裡行間流露出從埃德蒙德·沃勒和蒲柏風格隱退的意圖——然而“徒勞無功”,因為他生活在一個感傷的時代。儘管柯林斯謳歌了詩人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但是其創作理論還是植根於現實生活的,因為藝術家無法掙脫他所處的時代,其創作必然打上時代的烙印。

作者簡介

威廉·柯林斯(William Collins,1721--1759),十八世紀最偉大的抒情詩人之一,出生於文切斯特,父親是位富有的商人,曾兩次當選市長。1733年柯林斯入文切斯特大學,原打算攻讀神學,後結識了自己一生的好友約瑟夫·沃頓,開始了詩歌創作生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