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

【酉集上】【言字部】詖 ·康熙筆畫:12 ·部外筆畫:5

《唐韻》《集韻》《韻會》彼義切,陂去聲。《說文》辯論也。《廣雅》慧也。《玉篇》佞諂也。《廣韻》譣詖也。《詩·周南·卷耳序》內有進賢之志,而無險詖私謁之心。《釋文》詖,妄加人以罪也。崔云:險詖,不正也。《孟子》詖辭知其所蔽。《注》詖,偏陂也。《前漢·敘傳》趙敬險詖。《師古注》詖,辯也。一曰佞也。 又《正韻》兵媚切,悲去聲。義同。又《六書故》與陂通。《荀子·成相篇》讒人罔極,險陂傾側。《注》陂與詖同。又《廣韻》彼為切《集韻》《韻會》班糜切,音陂。又《正韻》逋眉切,音悲。又《集韻》滂禾切,音坡。義同。

考證:〔《詩·周南·卷耳序》內有進賢之志,而無險詖私謁之心。《箋》詖,妄加人以罪也。〕謹照塬書箋改釋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詖
  • 拼音:bì
  • 釋義:見“
  • 筆畫:12
中國漢字,說文解字,

中國漢字

拼音:bì 聲母:b
部首:言部 部首筆畫:7筆
筆畫:5劃 總筆畫數:12筆
筆順:捺橫橫橫豎折橫折撇豎折捺
簡要解釋:
見“詖”。
鄭碼:SXI,U:8A56,GBK:D476
筆畫數:12,部首:言,筆順編號:411125153254

說文解字

【卷叄】【言部】詖
辯論也。古文以為頗字。從言皮聲。彼義切
辨論也。此詖字正義。皮,剝取獸革也,析也。凡從皮之字皆有分析之意。故詖為辨論也。古文為頗字。此古文同音假借也。頗,偏也。從言。皮聲。彼義切古音在十五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