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療"看病貴":醫生行為及其干預機制》主要內容簡介:“看病貴”是一個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的社會綜合症。“看病貴”首先無疑是個醫療費用問題,而醫生是醫療費用閥門,其行為與“看病貴”有著天然的聯繫。醫生行為是通過預防或診斷、檢查檢驗以及治療活動實現自身價值目標的過程。醫生醫療行為具有經濟性(即滿足理性“經濟人”假設並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為目的)和道德性(即滿足“社會人”假設並以追求社會目標或利他目標最大化為目的)二重屬性。經濟性與道德性的矛盾是醫生行為的內在矛盾,在不同付費方式下其外在表現不同。醫生行為雖受到諸種因素影響,但只要我們組合運用制度、技術、市場以及行政手段,便可正向干預醫生行為,有效控制醫療費用,遏制乃至消除“看病貴”。
基本介紹
- 書名:診療"看病貴":醫生行為及其干預機制
- 出版社:光明日報出版社
- 頁數:234頁
- 開本:16
- 作者:周良榮
- 出版日期:2010年3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11206589, 7511206581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診療"看病貴":醫生行為及其干預機制》:高校社科文庫
作者簡介
周良榮,男,1963年8月出生,湖南常寧人,管理學博士,南華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教授、碩士生導師,湖南省青年骨幹教師、優秀教師,入選湖南省“新世紀121人才工程”,兼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武漢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專職研究員,是湖南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社區衛生服務管理”指導專家,主要研究衛生經濟與管理、社會保障,先後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課題等26項研究,獲省級優秀社會科學成果三等獎兩項(政府獎),市級及其他各類獎項12項,出版專著及參編教材4部,在《系統工程》《中華醫院管理》等發表論文70多篇,有多項研究成果被省市政府或相關職能部門採納。
圖書目錄
導論
1 研究背景
2 國內外有關研究評述
2.1 關於醫生行為的研究
2.2 關於醫生行為干預措施的研究
3 研究架構
3.1 研究方法
3.2 主要內容
3.3 技術線路
4 研究的創新與不足
4.1 創新點
4.2 不足之處
第一章 看病貴與醫生行為
1.1 看病貴及其評價指標與方法
1.1.1 看病貴的含義及特點
1.1.2 看病貴的界定方法
1.1.3 看病貴的評價指標與評價方法
1.1.4 看病貴的實證考察
1.2 醫生行為的性質與特點
1.2.1 醫生行為的涵義及分類
1.2.2 醫生行為二重性
1.3 醫生行為的特徵
1.3.1 生產與消費同時進行
1.3.2 專業技術性和壟斷性
1.3.3 主導性
1.3.4 不確定性
1.3.5 公益性
1.3.6 外部性
1.4 醫生行為的理論模型
1.4.1 醫生行為模型的含義
1.4.2 醫生行為模型的構成
1.5 醫生行為模型的歷史影像
1.5.1 醫生職業專門化和嚴格的職業要求
1.5.2 醫生直面收費且收益豐厚
1.5.3 醫生有明確的道德目標與道德操守
1.5.4 醫生和醫療行業實行分類管理
第二章 醫生誘導需求行為
2.1 醫生誘導需求的涵義及存在原因
2.1.1 醫生誘導需求的涵義
2.1.2 醫生誘導需求的原因
2.2 醫生誘導需求的模型
2.2.1 價格剛性模型
2.2.2 目標收入模型
2.2.3 自行決定的無效用模型
2.2.4 利潤最大化模型
2.3 誘導需求的實證研究
2.3.1 手術量隨外科醫生增加而增加
2.3.2 醫療費用隨醫生人口比增長而增長
2.3.3 醫療收費下降但醫療數量增加
2.4 我國醫生誘導需求實證分析
2.4.1 醫生對支付方式的反應
2.4.2 醫生對支付制度的反應
2.5 醫生誘導需求的後果
第三章 影響醫生行為的因素
3.1 醫療衛生保健體制和制度
3.2 患、保、醫博弈中的醫療費用支付方式
3.2.1 按項目付費
3.2.2 按病種費用付費
3.2.3 按人頭付費
3.2.4 按服務人次付費
3.2.5 按住院床日付費
3.2.6 總額預算制
3.2.7 對醫生的直接支付
3.3 聲譽機制
3.4 信息不對稱和代理關係
3.5 監督機制
第四章 醫院醫生行為的制度干預
4.1 醫生行為制度的涵義
4.1.1 制度
4.1.2 醫生行為制度
4.2 我國現行醫生制度的基本特徵
4.2.1 衛生事業屬於社會公益事業
4.2.2政府直接舉辦醫療衛生
4.2.3政府利用政策辦醫院
4.2.4 事業單位走向企業化
4.2.5 醫生嬗變成單一的“經濟人”
4.3 我國現行醫療衛生領域存在的主要問題
4.3.1 財政投入所占的比重近些年來越來越少
4.3.2 衛生績效尤其是公平性較差
4.3.3 醫生工作效率與生產率增長不同步
4.3.4 醫院擁有剩餘索取權和控制支配權
4.3.5 形成了縱橫交錯的“利益地圖”
4.4 制度變遷與醫生行為的正向干預
4.4.1 健康公平與制度效率
4.4.2 正向干預醫生行為的制度設計
第五章 社區醫生行為的制度干預
5.1 社區及社區衛生
5.1.1 社區
5.1.2 社區衛生服務
5.2 外國社區衛生服務制度借鑑
5.2.1 德國、法國、奧地利的社區衛生服務制度
5.2.2 美國的社區衛生服務制度
5.2.3 英國的社區衛生服務制度
5.2.4 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的社區衛生服務制度
5.2.5 泰國、南非的社區衛生服務制度
5.3 城市社區醫生行為的制度干預
5.3.1 社區衛生髮展呼喚醫生人力新制度
5.3.2 “退院轉社”的含義與制度設計
5.3.3 “退院轉社”的可行性
5.3.4 實施“退院轉社”的條件約束
5.4 農村社區醫生行為的制度干預
5.4.1 對現行農村衛生髮展的反思
5.4.2 夯實農村社區衛生的硬體和軟體
5.4.3 鄉村醫生行為干預的制度框架
第六章 醫生行為的技術干預
6.1 循證醫學
6.1.1 循證醫學的涵義
6.1.2運用循證醫學干預醫生行為的必要性
6.1.3 循證醫學干預醫生行為的套用
6.2 臨床路徑
6.2.1 臨床路徑的涵義
6.2.2 臨床路徑的特徵
6.2.3 運用臨床路徑干預醫生行為的目的
6.2.4 實施臨床路徑干預醫生行為的方法
6.3 電子病歷
6.3.1 電子病歷的涵義
6.3.2 電子病歷的特徵和功能
6.3.3 運用電子病歷干預醫生行為的意義
6.3.4 電子病歷干預醫生行為的套用
第七章 醫生行為的市場干預
7.1 政府失靈與非市場失靈
7.1.1 政府失靈
7.1.2 非市場失靈
7.2 較為混沌的市場導致醫生行為扭曲
7.2.1 市場的形成和培育有悖於醫療衛生服務的特殊性
7.2.2 行政權力市場化導致醫生處方權和醫院事權市場化
7.2.3 藥品市場的較為混亂導致有些醫生淪為藥品零售商
7.2.4 醫藥灰市加速成長
7.2.5 醫藥黑市屢禁不止
7.3 市場干預醫生行為的路徑
7.3.1 細分並規範醫藥市場
7.3.2 市場干預醫生行為的方法
第八章 醫生行為的行政干預
8.1 市場失靈的含義
8.2 醫療市場上市場失靈的原因
8.2.1 醫療市場不是標準的市場
8.2.2 醫療服務的公共性
8.2.3 醫療產品的外部性
8.2.4 壟斷
8.3 醫生行為行政干預的現狀分析
8.3.1 針對市場失靈的政府干預
8.3.2 行政干預的含義
8.3.3 現階段行政干預醫生行為的經驗與主要問題
8.4 醫生行為正向行政干預的路徑
8.4.1 合理選擇醫療衛生的干預重點和干預方式
8.4.2 政府擔負公共醫療衛生責任
8.4.3 培育和完善特需醫療市場的市場機制
8.4.4 科學考評醫院和醫生的績效
8.4.5 整頓醫療市場秩序以規範醫療市場
結論
參考文獻
附屬檔案一 醫療保障制度改革建議
附屬檔案二 湖南省城市社區公共衛生服務成本測算報告
後記
1 研究背景
2 國內外有關研究評述
2.1 關於醫生行為的研究
2.2 關於醫生行為干預措施的研究
3 研究架構
3.1 研究方法
3.2 主要內容
3.3 技術線路
4 研究的創新與不足
4.1 創新點
4.2 不足之處
第一章 看病貴與醫生行為
1.1 看病貴及其評價指標與方法
1.1.1 看病貴的含義及特點
1.1.2 看病貴的界定方法
1.1.3 看病貴的評價指標與評價方法
1.1.4 看病貴的實證考察
1.2 醫生行為的性質與特點
1.2.1 醫生行為的涵義及分類
1.2.2 醫生行為二重性
1.3 醫生行為的特徵
1.3.1 生產與消費同時進行
1.3.2 專業技術性和壟斷性
1.3.3 主導性
1.3.4 不確定性
1.3.5 公益性
1.3.6 外部性
1.4 醫生行為的理論模型
1.4.1 醫生行為模型的含義
1.4.2 醫生行為模型的構成
1.5 醫生行為模型的歷史影像
1.5.1 醫生職業專門化和嚴格的職業要求
1.5.2 醫生直面收費且收益豐厚
1.5.3 醫生有明確的道德目標與道德操守
1.5.4 醫生和醫療行業實行分類管理
第二章 醫生誘導需求行為
2.1 醫生誘導需求的涵義及存在原因
2.1.1 醫生誘導需求的涵義
2.1.2 醫生誘導需求的原因
2.2 醫生誘導需求的模型
2.2.1 價格剛性模型
2.2.2 目標收入模型
2.2.3 自行決定的無效用模型
2.2.4 利潤最大化模型
2.3 誘導需求的實證研究
2.3.1 手術量隨外科醫生增加而增加
2.3.2 醫療費用隨醫生人口比增長而增長
2.3.3 醫療收費下降但醫療數量增加
2.4 我國醫生誘導需求實證分析
2.4.1 醫生對支付方式的反應
2.4.2 醫生對支付制度的反應
2.5 醫生誘導需求的後果
第三章 影響醫生行為的因素
3.1 醫療衛生保健體制和制度
3.2 患、保、醫博弈中的醫療費用支付方式
3.2.1 按項目付費
3.2.2 按病種費用付費
3.2.3 按人頭付費
3.2.4 按服務人次付費
3.2.5 按住院床日付費
3.2.6 總額預算制
3.2.7 對醫生的直接支付
3.3 聲譽機制
3.4 信息不對稱和代理關係
3.5 監督機制
第四章 醫院醫生行為的制度干預
4.1 醫生行為制度的涵義
4.1.1 制度
4.1.2 醫生行為制度
4.2 我國現行醫生制度的基本特徵
4.2.1 衛生事業屬於社會公益事業
4.2.2政府直接舉辦醫療衛生
4.2.3政府利用政策辦醫院
4.2.4 事業單位走向企業化
4.2.5 醫生嬗變成單一的“經濟人”
4.3 我國現行醫療衛生領域存在的主要問題
4.3.1 財政投入所占的比重近些年來越來越少
4.3.2 衛生績效尤其是公平性較差
4.3.3 醫生工作效率與生產率增長不同步
4.3.4 醫院擁有剩餘索取權和控制支配權
4.3.5 形成了縱橫交錯的“利益地圖”
4.4 制度變遷與醫生行為的正向干預
4.4.1 健康公平與制度效率
4.4.2 正向干預醫生行為的制度設計
第五章 社區醫生行為的制度干預
5.1 社區及社區衛生
5.1.1 社區
5.1.2 社區衛生服務
5.2 外國社區衛生服務制度借鑑
5.2.1 德國、法國、奧地利的社區衛生服務制度
5.2.2 美國的社區衛生服務制度
5.2.3 英國的社區衛生服務制度
5.2.4 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的社區衛生服務制度
5.2.5 泰國、南非的社區衛生服務制度
5.3 城市社區醫生行為的制度干預
5.3.1 社區衛生髮展呼喚醫生人力新制度
5.3.2 “退院轉社”的含義與制度設計
5.3.3 “退院轉社”的可行性
5.3.4 實施“退院轉社”的條件約束
5.4 農村社區醫生行為的制度干預
5.4.1 對現行農村衛生髮展的反思
5.4.2 夯實農村社區衛生的硬體和軟體
5.4.3 鄉村醫生行為干預的制度框架
第六章 醫生行為的技術干預
6.1 循證醫學
6.1.1 循證醫學的涵義
6.1.2運用循證醫學干預醫生行為的必要性
6.1.3 循證醫學干預醫生行為的套用
6.2 臨床路徑
6.2.1 臨床路徑的涵義
6.2.2 臨床路徑的特徵
6.2.3 運用臨床路徑干預醫生行為的目的
6.2.4 實施臨床路徑干預醫生行為的方法
6.3 電子病歷
6.3.1 電子病歷的涵義
6.3.2 電子病歷的特徵和功能
6.3.3 運用電子病歷干預醫生行為的意義
6.3.4 電子病歷干預醫生行為的套用
第七章 醫生行為的市場干預
7.1 政府失靈與非市場失靈
7.1.1 政府失靈
7.1.2 非市場失靈
7.2 較為混沌的市場導致醫生行為扭曲
7.2.1 市場的形成和培育有悖於醫療衛生服務的特殊性
7.2.2 行政權力市場化導致醫生處方權和醫院事權市場化
7.2.3 藥品市場的較為混亂導致有些醫生淪為藥品零售商
7.2.4 醫藥灰市加速成長
7.2.5 醫藥黑市屢禁不止
7.3 市場干預醫生行為的路徑
7.3.1 細分並規範醫藥市場
7.3.2 市場干預醫生行為的方法
第八章 醫生行為的行政干預
8.1 市場失靈的含義
8.2 醫療市場上市場失靈的原因
8.2.1 醫療市場不是標準的市場
8.2.2 醫療服務的公共性
8.2.3 醫療產品的外部性
8.2.4 壟斷
8.3 醫生行為行政干預的現狀分析
8.3.1 針對市場失靈的政府干預
8.3.2 行政干預的含義
8.3.3 現階段行政干預醫生行為的經驗與主要問題
8.4 醫生行為正向行政干預的路徑
8.4.1 合理選擇醫療衛生的干預重點和干預方式
8.4.2 政府擔負公共醫療衛生責任
8.4.3 培育和完善特需醫療市場的市場機制
8.4.4 科學考評醫院和醫生的績效
8.4.5 整頓醫療市場秩序以規範醫療市場
結論
參考文獻
附屬檔案一 醫療保障制度改革建議
附屬檔案二 湖南省城市社區公共衛生服務成本測算報告
後記
後記
本文是在我的博士論文《醫生行為及其干預機制研究》基礎上修改而成的。
博士論文是在我的導師——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趙曼教授悉心指導下得以完成,凝結著導師的心血與期盼。從論文的選題、資料收集、選修課程、作讀書筆記、擬訂提綱,直到成文定稿,都得到先生的精心指導。先生淵博的學識、堅定的學術信念、嚴謹而又孜孜不倦的治學品格、寬厚博大而又謙遜的人格魅力,是我一生恐怕都難以企及的,也是我得以克服重重困難、堅定前行的原動力。恩師的耳提面命、不憚煩擾令我銘感肺腑。本書出版之際恩師復於百忙之中為之賜序,諄諄教誨,殷殷期盼。飲而思源,恩師的培育之恩,我將永生受益並銘記在心!
我之所以有機會在不惑之年進入夢寐以求的名校學習深造,源於與陳全民教授的邂逅。2003年在宜昌的一次學術會議上,我有幸聆聽了陳教授精彩的學術報告,並萌生了拜師學藝的念頭。懇切交談中,陳教授給了我勇氣和信心,才使我斗膽負笈北上拜師,才有了我畢生最值得珍惜的求學機會和新的人生平台。在此,謹向敬愛的陳教授致以衷心的感謝!還有張中華、鄧大松、王保真、潘金雲等教授,或為我傳道授業解惑,或對我的論文給予指導,這些我都難以忘懷,謹向他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真摯的謝意。
博士論文是在我的導師——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趙曼教授悉心指導下得以完成,凝結著導師的心血與期盼。從論文的選題、資料收集、選修課程、作讀書筆記、擬訂提綱,直到成文定稿,都得到先生的精心指導。先生淵博的學識、堅定的學術信念、嚴謹而又孜孜不倦的治學品格、寬厚博大而又謙遜的人格魅力,是我一生恐怕都難以企及的,也是我得以克服重重困難、堅定前行的原動力。恩師的耳提面命、不憚煩擾令我銘感肺腑。本書出版之際恩師復於百忙之中為之賜序,諄諄教誨,殷殷期盼。飲而思源,恩師的培育之恩,我將永生受益並銘記在心!
我之所以有機會在不惑之年進入夢寐以求的名校學習深造,源於與陳全民教授的邂逅。2003年在宜昌的一次學術會議上,我有幸聆聽了陳教授精彩的學術報告,並萌生了拜師學藝的念頭。懇切交談中,陳教授給了我勇氣和信心,才使我斗膽負笈北上拜師,才有了我畢生最值得珍惜的求學機會和新的人生平台。在此,謹向敬愛的陳教授致以衷心的感謝!還有張中華、鄧大松、王保真、潘金雲等教授,或為我傳道授業解惑,或對我的論文給予指導,這些我都難以忘懷,謹向他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真摯的謝意。
序言
健康是人類社會的基石。人人關注健康,這既是人的本能釋放,也是社會發展的內在要求。人類社會越發展,人們越是關注自身健康、關注生命、生活質量。
健康是一種資本。個人投資健康,可以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和生存質量。國家(政府)投資健康,可以提升國家和民族競爭力,提升國家形象。
健康權是最基本的人權之一。國家保障公民的健康權,業已成為當今世界各國的共識和通常做法。所以,公民的健康問題越來越成為國家問題。
中國人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如此關注自身健康,關注醫藥衛生改革,對醫藥衛生事業發展有如此的訴求和期許。中國政府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在進一步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時如此審視過往,慎重前行,問政於民。
本書作者周良榮博士運用健康經濟學、行為經濟學和公共管理等相關理論,從醫生行為及其干預切入,對我國醫療衛生改革面臨的突出問題進行了探索性研究。其分析視角獨具匠心:從“看病貴”問題導入,以醫生行為目標的二重性為邏輯起點,進而以醫生行為二重性目標分別指向不同目標(患者或政府)優於指向同一目標為主線逐層展開,得出了若干富有啟示意義的研究結論。
健康是一種資本。個人投資健康,可以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和生存質量。國家(政府)投資健康,可以提升國家和民族競爭力,提升國家形象。
健康權是最基本的人權之一。國家保障公民的健康權,業已成為當今世界各國的共識和通常做法。所以,公民的健康問題越來越成為國家問題。
中國人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如此關注自身健康,關注醫藥衛生改革,對醫藥衛生事業發展有如此的訴求和期許。中國政府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在進一步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時如此審視過往,慎重前行,問政於民。
本書作者周良榮博士運用健康經濟學、行為經濟學和公共管理等相關理論,從醫生行為及其干預切入,對我國醫療衛生改革面臨的突出問題進行了探索性研究。其分析視角獨具匠心:從“看病貴”問題導入,以醫生行為目標的二重性為邏輯起點,進而以醫生行為二重性目標分別指向不同目標(患者或政府)優於指向同一目標為主線逐層展開,得出了若干富有啟示意義的研究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