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晴村位於建湖縣,這是以在慶豐鎮北秦莊突圍遇難的革命烈士、戲劇家許晴的名字而命名的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許晴村
- 地理位置:建湖縣慶豐鎮
歷史沿革
許晴(1911~1941),原名許多。祖籍安徽省歙縣,出生於江蘇揚州,英名被收錄在2015年8月25日民政部公布的第2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20世紀20年代末畢業於揚州中學,先在南京從事中共地下黨組織的宣傳活動,後去北平參加學生運動。30年代初,在聯華影業公司從事影劇工作,曾和白楊等人拍過電影。在於伶等人組織的“苞莉芭”(俄文“鬥爭”二字的譯音)劇團演出進步話劇。不久,根據黨的指示在北平西單開設卿雲書店,出售進步刊物,同時參加宋之的領導的左翼劇聯活動。1933年,被北平的憲兵3團逮捕,判刑3年。在獄中,他堅信革命終會勝利,改名許晴。曾在卿雲書店當過店員的楊沫,以他的妹妹身份,不時帶許母去探監,支持許晴在獄中的地下鬥爭。1936年冬,獲釋至上海,經於伶介紹在國小校排演兒童戲劇。“八·一三”事變時,他和趙朴初在救濟災區難民委員會工作,後參加上海文化界救亡協會組織的戰地服務團,到李宗仁第5戰區活動,任歌詠組導演,曾在崑山等地街頭演出。1940年11月隨劉少奇來到鹽城,擔任鹽城縣文教科科長,不久調任魯迅藝術學院華中分院教授、戲劇系主任。1941年7月他奉命與丘東平、孟波等率華中魯藝2隊師生轉移,24日拂曉,在今慶豐境內北秦莊與日偽軍相遇,在組織突圍時壯烈犧牲。為了緬懷這位多才多藝的革命烈士、教授、戲劇家,1941年9月建陽縣成立時,中共建陽縣委、縣政府決定將烈士犧牲地命名為許晴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