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許堡古堡
- 地理位置:山西省大同縣許堡村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現狀,防禦,布局,發展歷史,
現狀
城牆被打開豁口 城磚被扒下蓋房
位於大同縣東部的許堡村,距大同市區40公里。一座明代的邊陲重鎮,如今只剩高大的夯土城牆,村裡的孩子們都喜歡背著家人,爬上城牆玩耍。
據專家考證,許堡村的城郭是明朝後期修築的,當時明朝屢遭北寇騷擾,統治者便在許堡等地設兵戍守。直到明嘉靖三十年(公元1551年)改建為民堡,萬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至萬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城牆修建完畢。
世世代代住在城堡里的村民們,對每天出門都會看到的土城牆習以為常,也從沒有覺得這有什麼稀罕。村裡的老人們回憶,民國時期,城郭、廟宇、殿閣等保存尚好。但到了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廟宇被拆除,城牆被拆開許多壑口,城牆外砌的石條、古磚皆被扒去它用。城牆上的青磚被扒下來蓋房、壘牆,如今站在城牆上一看,大城堡里蓋起了許許多多的小城堡。而城牆只剩裸露的牆體,斷壁殘垣使古堡城牆面目全非。
但是,城堡大門仍然保存完好,拱門上方的磚雕依稀可見。許堡古堡是明朝防禦體系的一部分,為明長城的配套工程。城門開關有時間限制,專人看管,只要城門一閉,人畜便無法出入堡內。但是,為了方便堡內居民進出,城牆在上世紀已經被打開了多個豁口。
防禦
明代邊陲重鎮 城牆上可並行兩輛車
許堡村是遠近聞名的“塞外教師村”,村里不乏文化人。大家查閱資料,又在村里做了大量調查,終於搞清楚了這座塞外孤城的前世今生。
城牆周長1500米,南北長於東西,呈長方形。古堡向南開有正門,城頭石銘“許家莊堡”。當時,城牆高12米,夯土牆體外層包以磚石。城牆底層四層條石,堡門底層六層條石。城牆上面鋪以方磚,其寬度可並行兩輛古代花軲轆車。不僅如此,城牆外沿建有50厘米寬、212厘米高的女兒牆,用以蔽身。女兒牆在古代時也稱 “女牆”,包涵著窺視之義,是仿照女子“睥睨”之形態,指城牆頂上的小牆,建於城牆頂的內側,一般比垛口低,起攔護作用,是在城牆壁上再設的另一道牆。女兒牆上設有垛口,每個垛口上嵌有外大內小的箭眼孔,可置箭或搶射殺來犯之敵。城牆外輪廓凸凹相間,排列有序,凸出部分為城牆墩子,每邊計3個,外加角墩4個,共16個。
古堡最有特色的是正面南門設有瓮城,其主要功能是為了加強防務。瓮城是古代城池中依附於城門,與城牆連為一體的附屬建築,當敵人攻入瓮城時,如將主城門和瓮城門關閉,守軍即可對敵形成“瓮中捉鱉”之勢。瓮城多是半圓形,而許堡的瓮城卻是不常見的長方形。
村東2公里處,火山噴發形成的肖家窯頭圪塔,山頂建有烽火台,與村西的“八里舖”、“九里舖”等烽火台構成古代從許堡到大同的重要軍事防禦體系,與古堡一起佐證了許堡是古代大同地區的軍事重鎮。
布局
8條居民巷 20餘座廟宇
瓮城開有東西兩門,東門城頭石銘“迎恩”,西門城頭石銘“息警”,站在城門下清晰可見。老人們說,距東門東面150米、西門西面150米處分別建有東西土關門,構成東西關街,既有居民區,又是防務圈。東西土關門頂上分別建有三官廟和觀音廟。東土關城門上方石銘“保障”,西土關城門上方石銘“團圓”。東西城門與東西土關門的石銘文字合起來的意思為“上迎皇恩,下息兵警,保障人民安居樂業”。
古堡以文昌閣為中心,分作上街和下街,從南街照壁到北街龍王廟樂樓,一條馬路直穿南北,馬路兩邊為對稱的8條居民巷。上街、下街、東西關、小堡和官道是古堡的五個居民區。
北城牆中軸線頂上,東城牆與南城牆交接處的頂上分別建有禎王廟和奎星閣,結構造型精美,瑰麗壯觀。村里老人們根據回憶繪製的古堡復原圖上,古堡內外共建廟宇20餘座。但如今廟宇地基有的被用來蓋了窯院或加工廠,有的變為廢墟,雜草叢生。
發展歷史
抗擊清兵 許堡內許姓家族全部犧牲
許堡村,據堡門城頭上的石銘記載,其原名稱為“許家莊堡”。但是,如今村內卻沒有一戶人家姓許。究其原因,村民們講了這樣一段歷史。
在明代,許堡村多為許姓,順治六年 (公元1649年),清兵入關,占據大同,取道許堡入北京,駐守許堡的大將郭二馮誓不歸降,力阻清兵入京。已經打到居庸關的順治得知後,返攻回來。許堡的許姓家族擁戴郭二馮的義舉,自願組織起來與官兵一同守城。大同雖失,但十萬清兵卻於許堡無奈。順治大怒,又增調十萬兵勇強攻。許姓家族燒房屋,斷後路,決心與清軍決一死戰,婦女老人為避受辱,紛紛跳進烈火中自焚。城外清兵屍體堆積如山,城內官民越戰越勇。但一月後,終因寡不敵眾,彈盡糧絕,許堡城失陷,順治一怒,傳令將百姓殺光斬盡,方圓百里之姓許的也遭株連。從此,許堡變成一座空城,直到康熙年間,才陸續有移民落戶許堡。
村民們帶記者來到村北街西南部,這裡的地面較周圍低了許多,據說就是明末駐守許堡大將郭二馮的住址。地面較低是因為城破被擒後滅門,挖地三尺所致。
如今,許堡的居民主要以張、戴、郭、牛、劉姓為多,另有其他姓氏,但唯獨沒有許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