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伯安(1904—1976),蘇州十大名中醫之一。祖籍吳縣黃埭(今蘇州相城區黃埭鎮),父親許良卿年輕時遷居蘇州葑門外紅板橋堍,以教書、行醫為業;母親吳氏,吳縣郭巷湯堡村人(湯堡吳氏系會元、進士、明太僕寺卿吳默之後)。許伯安幼承家傳,後又從兼通中西醫的徐勤安醫師學習。由於他對技術精益求精,且能博採眾長,故逐漸成為葑門一帶遠近聞名的醫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許伯安
- 籍貫:吳縣黃埭
- 出生日期:1904年
- 逝世日期:1976年
- 職業:醫生
- 出生地:江蘇蘇州
重要事件,個人生活,
重要事件
許醫生醫術全面,內外科諸病多能治療,吳縣、吳江、常熟甚至浙江等地均有病人慕名前來求治。他尤其擅長治傷寒症,有一個叫陸小弟的防夜受風寒,後發展為傷寒病,四處求醫無效,在許醫生的調治下卻獲得痊癒。為感謝許的救命之恩,陸小弟特地贈給許家一塊黃楊木質大匾,上書“良醫”兩個大字,小字部分則書明贈匾原由。抗戰時期,郭巷浮橋村有一個叫王水火的人,他和他的妹妹均得了傷寒症,請了幾個郎中均未看好,後來請許醫生出診,不久就治好了。
在治病過程中,許醫生既能吸收祖國醫學的精髓,又不排斥西醫的合理內涵,對於某些急性病,他能採用打針等辦法治療,效果立竿見影。郭巷馬村何阿夯,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冬患重病,已經奄奄一息,家人連夜把許醫生請去,許給他打了針,又開了藥方,讓病人家屬連夜抓藥煎服,至次日清晨,何阿夯已能抬起頭顱,一個星期後痊癒。因為許醫生醫術高明,所以許多大廠如蘇綸廠、第一絲廠、太和麵粉廠、嘉美克紐扣廠等均聘請他為特約醫生,一些著名人士如李根源、張善孖、吳湖帆、趙子云等也均邀請他去治病。他熱心為工農民眾治病,家門口常常是車水馬龍。當他出診經過盤門一帶時,成年人都向他打招呼,小孩們還向他鞠躬,可見其影響和人們對他的尊敬。
許醫生聲譽雀起後,仍謙虛謹慎地治病救人,從不驕傲自滿。他每天回家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翻閱醫書,仔細揣摩當天開出的藥方是否有應該修改之處。在他五十餘年的行醫生涯中,被他治好的病人不計其數,家中懸掛的治癒病人送來的匾額多達二、三十塊,上面書有“仁心仁術”、“功侔良相”、“懸壺救人”等內容,對許醫生作出了高度的評價。
許醫生不僅醫術高明,而且醫德高尚。他治病從不計較報酬,對於貧苦百姓,他常常不收診費,有時還為他們支付藥費。郭巷東漊里長工王某,1949年患傷寒症,把許醫生請去,因無錢支付診費,只能拿出一石米來。許見其家境貧寒,不但未收一粒米,還為他支付了藥費。類似的例子舉不勝舉。另外,他還經常施粥、施棺給窮人,每年施捨的棺材平均達20口。民國十九年(1930年)前後,朝天橋橋面突然斷裂,許醫生獨力重建。又為紅板橋安裝上鐵欄桿,他還曾出資一千餘銀元鋪設了橫街東半段彈石路面。二十八年(1939年)秋,他又與當地幾位士紳發起並出資在肖堡場建造了一所立達國小(後改名為葑門國小),教育質量甚高。以後他每年均要捐款給學校作為辦學經費,直至國小收歸公有。
解放後,他積極回響黨中央關於走集體化道路的號召,於1956年5月組建了葑門聯合診所(蘇州工業園區婁葑醫院前身),並擔任了所長職務。當時上級定給他的工資是290元,他卻主動減至200元。在聯合診所里,他繼續救死扶傷,並幫助普通醫生提高醫術,受到一致好評,曾多次被選為滄浪區和蘇州市人民代表。1976年10月7日,許醫生因中風搶救無效去世。
個人生活
許醫生對子女、學生要求嚴格,七個子女均培養到大學畢業並能熱忱為黨工作;孫輩均已成長,在海內外各能發揮專業和特長;學生中也有不少人能繼承師風,熱心為人民服務。弟嘉祥,原蘇大化學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