訛誤,指古籍中的文字錯誤;字句上的疏漏差誤。語出南朝 任昉 《為王金紫謝齊武帝示序啟》:“而年世浸遠,篇牘訛誤,朽編落簡,見誣前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訛誤
- 外文名:corruption
- 拼音:é wù
- 解釋:訛悞
基本資料,引證解釋,
基本資料
詞目:訛誤
拼音:é wù
注音:ㄜˊ ㄨˋ
英文:error in text
引證解釋
亦作“ 訛悞 ”。亦作“譌誤”。錯誤。多指文字、記載方面。
南朝 梁 任昉 《為王金紫謝齊武帝示序啟》:“而年世浸遠,篇牘訛誤,朽編落簡,見誣前淑。” 宋 呂陶 《尚書屯田郎中常公墓志銘》:“公考驗圖券,詳辨訛誤。”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嬰寧》:“但念無以階進,欲呼姨氏,顧從無還往,懼有訛悞。”章炳麟 《國故論衡·辨詩》:“此乃 秦 音通轉,非為譌誤。”
校勘術語:如《戰國策·趙策四》“左師觸讋願見太后”。“讋”字,《史記·趙世家》及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帛書《戰國策》均作“龍言”。則“讋”字系以上二字直行刻寫誤合所致。其他如“魚魯”、“豕亥”,因形近而誤,還有因音近而誤,本是一字誤作二字,因重文疊句作‘礭’而誤等種種情況。校改訛誤是校勘的內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