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2月1日至2日,在中共中央華南分局書記、廣東省人民政府主席、廣東軍區司令員葉劍英領導下,十五兵團在廣州召開了海南島戰役作戰會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解放海南島戰役作戰會議
- 活動時間:1950年2月1日 至 1950年2月2日
- 主要人員:鄧華、賴傳珠、洪學智、韓先楚等
1950年2月1日至2日,在中共中央華南分局書記、廣東省人民政府主席、廣東軍區司令員葉劍英領導下,十五兵團在廣州召開了海南島戰役作戰會議。
1950年2月1日至2日,在中共中央華南分局書記、廣東省人民政府主席、廣東軍區司令員葉劍英領導下,十五兵團在廣州召開了海南島戰役作戰會議。會議經過會議由十五兵團司令員鄧華主持。參加會議的有十五兵團政委賴傳珠,第一副司令員...
海南島戰役,是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第十五兵團指揮兩個軍 ,對海南島國民黨守軍實施的渡海登島作戰。海南島戰役自1950年3月5日起,至5月1日結束,歷時56天。此戰創造了以木帆船為主,配以部分機帆船進行大規模渡海登入作戰,摧毀敵陸海空“立體防禦”的戰例,也是人民解放軍大規模登島的...
1950年2月1日至2日,第15兵團在廣州召開解放海南島戰役作戰會議,瓊崖縱隊參謀長符振中在會上匯報了瓊崖黨政軍情況、戰役準備情況和國民黨軍的防禦部署,並轉達了瓊崖縱隊司令員馮白駒的兩條建議:一是乘國民黨軍防線不甚嚴密,先偷渡一批兵力,加強瓊崖縱隊的接應力量;二是若第一個辦法行不通,就派一批軍事幹部和...
對於這個決定,韓先楚保留了自己的不同看法。他認為:“如果在穀雨前的5天內即4月20日前,不發動攻打海南島的戰役,就要往後再拖整整一年。因為解放軍的渡海工具基本上是風帆船,非得依靠穀雨前的季風過海不可。”廣州會議結束後,韓先楚回到四十軍,立即召開了軍黨委會。韓先楚在會上提出要求:“關於6月份登入...
為紀念解放海南島70周年,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海南省委宣傳部、海南廣播電視總台聯合攝製了3集文獻紀錄片《解放海南島戰役》,於2020年5月25日起在CCTV-4晚八點檔《國家記憶》欄目播出。劇情簡介 該片全景再現了這場渡海登入作戰的輝煌戰役,精彩呈現了戰地記者拍攝的大量珍貴影像,包括兵團蒐集船隻、培訓水手、海上...
1954年8月27日,周恩來會見朝鮮南日外相時說明:"在台灣問題上,我們總的口號是:解放台灣。但是,這要有步驟地進行,因為中國海軍還未鍛鍊好,各方面的準備還需要時間。"相對於中南空軍,中南海軍更為弱小。海南島前進基地擁有海口、榆林、瓊東、瓊西巡防區,主要作戰力量是一些小炮艇,對付國軍特務滲透都很困難,...
《解放海南島》是一部由中共海南省委宣傳部和瑞雪桃源(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等單位聯合拍攝,郭大群執導,張琳、孫磊主演的革命歷史題材劇,也是海南島解放60周年的獻禮之作,於10月5日在央視一套黃金強檔首播 [1] 。 該劇由女作家郝瑞根據其長篇紀實文學《解放海南島》改編 [2] ,講述在中共軍委的指揮下,由韓先楚...
《木船打兵艦:解放軍第15兵團攻打海南島傳奇》是2015年03月新華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徹。內容簡介 發生於1950年的海南島戰役是中國解放戰爭的收官之作,也是繼鄭成功收復台灣之戰以來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島嶼進攻作戰。它開創了我軍渡海作戰的先河,創造了古今中外戰爭史上從未有過的用原始木船打敗現代化...
在廣東、廣西戰役中,第43軍共殲敵39862人,繳獲各種槍 20268 支(挺)、各種炮442門。參加解放海南 12月中旬,第43軍主力回師雷州半島,準備參加解放海南島的作戰。1950年3月10日,第43軍第128師第383團一營配屬團炮兵連、警衛連、偵察連共1007人,以木船為航渡工具,分乘21條船偷渡海南島,突破敵由陸海空...
解放海南戰役決戰勝利紀念碑占地面積2.5畝,建築面積212平方米。碑高8米,碑基座高1.3米,碑底寬2.8米,碑基平台四周有護欄,為鋼筋水泥結構。該碑建成於1995年4月,由海南省軍區出資建設。光輝歷程 美亭決戰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海部隊在瓊崖縱隊的配合之下,同駐守海南島的國民黨軍隊進行的一次規模最大、最激烈...
解放戰爭時期,是指與土地革命、抗日戰爭相連線的歷史階段,從1945年9月開始,到1949年9月結束。學者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雖然進入了新的歷史時期,但解放戰爭並沒有結束,直到1950年5月解放海南島,至6月大規模作戰行動基本結束,才是解放戰爭的徹底結束。無論是解放戰爭還是解放戰爭時期,均是四年。內容 ...
主要作戰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自組建後,在國共內戰與對外海戰中有所參與。對國民黨軍作戰 1950年4月,海南島解放後,由48個島嶼組成的萬山群島仍被國民黨軍占據,兵力達3000餘人,各類艦船30餘艘。1950年5月2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廣東軍區江防部隊配合陸軍打響了解放萬山群島的戰鬥。海戰歷時72天,共斃傷俘敵700餘人,...
《海南島戰役》是一部全景式描寫解放海南島戰役整個過程的紀實文學。作品以大量確鑿的史實,鮮活生動的事例,以及百餘幅珍貴的圖片,系統而完整地描述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第15兵團在毛澤東主席親自指導下,在中央軍委、第四野戰軍司令部、中共中央華南分局具體指揮下,率領第40、第43軍,在沒有大規模渡海作戰...
塑像中渡海作戰的解放軍戰士高舉鋼槍,寓意渡海作戰任務的勝利完成;瓊崖縱隊戰士高舉紅旗,寓意瓊崖革命23年英勇鬥爭,紅旗不倒。塑像底座正面是國家主席江澤民題詞:“軍民共鑄熱血豐碑,解放海南業績永存”,背面為解放海南島戰役簡介。多媒體演示中心面積1100平方米,分為展廳和幻影成像廳兩部分。展廳主要展示人民解放軍...
1950年2月1日,葉劍英主持制定解放海南島戰役的作戰方針和戰役計畫,在廣州主持召開廣東軍區和十五兵團軍以上幹部會議,研究討論渡海作戰問題。會議制定了“積極偷渡、分批小渡與最後登入相結合”的戰役指導方針。 3月下旬,主持召開廣東軍區第一屆剿匪會議,研究剿匪部署。 4月,主持召開廣東軍區高幹會議,進一步指出剿匪是...
1949年冬,符振中受命渡海到廣州向解放軍第15兵團報告瓊崖的情況,參加1950年2月1日至2日召開的解放海南島戰役作戰會議,在會上匯報瓊崖縱隊接應大軍渡海作戰方案,以及國民黨軍設防情況。他轉達馮白駒的兩條建議:一是乘敵人防線不嚴密,軍心混亂,先偷渡一批兵力,加強瓊崖縱隊的接應力量;二是如果這樣行不通,就派...
鄧華直接組織指揮解放海南島戰役,開創了人民解放軍渡海作戰的先例,創造了用落後的木船戰勝現代兵艦的奇蹟。抗美援朝 決戰上甘嶺 1952年10月14日,志願軍代司令員和政委鄧華直接部署指揮了舉世聞名的上甘嶺戰役,帶領4萬餘將士依託以坑道為骨幹的堅固防禦陣地,同“聯合國軍”6萬餘人鏖戰43天。“聯合國軍”調集大炮...
1949年冬,南下解放大軍席捲兩廣邊陲,白崇禧殘部潰不成軍。張瑞貴自知末日將至,事先委派韋秀英在家鄉作潛伏準備,以圖東山再起。張瑞貴隻身逃亡海南。暴亂密令 為了解放海南島,1950年初,解放大軍主力渡海作戰。十萬大山地區駐軍不足。這時,外逃海南島的張瑞貴,認為這是東山再起的有利時機,取得國民黨當局的支持後,...
此外,團警衛連連長郭洪德帶一個排作戰,也壯烈犧牲。一營先遣渡海登入成功,給守備海南島的敵軍以沉重的打擊,所謂不可攻破的“伯陵防線”被打開了一個缺口,動搖了敵人防守的決心,削弱了敵人的威風,長了我軍的志氣,增強了我軍必勝的信心;還提供了有益的渡海作戰經驗,為主力部隊登入加速解放海南島創造了有...
同年9月,受中共瓊崖區委委派他出 席在北京開的全國政協第一次會議,受周恩來等國家領導人接 見。在解放海南戰役中,參加了葉劍英主持召開的海南戰役作戰會 議,參與四十軍一一八師加強團在澄邁縣玉包港渡海登入作戰取 得成功。接又擔任接應四十軍前線總指揮,率部配合主力作戰, 為瓊崖武裝鬥爭23年...
解放戰爭時期,他在瓊崖縱隊的領導崗位上,獨當一面,成功地指揮了1948年“秋季攻勢”和1949年“春季攻勢”等多次重要的戰役。在我軍解放海南島的作戰中,他協助馮白駒同志指揮瓊崖縱隊,為接應和配合十五兵團解放全島起了重大作用。建國後,吳克之同志在南京軍事學院學習和工作中,刻苦鑽研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軍事...
解放海南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洪學智任中南軍區第十五兵團第一副司令員、廣東軍區副司令員。參與指揮第十五兵團進軍廣西的作戰行動,參與指揮渡海作戰,取得解放海南島戰役的重大勝利。直接指揮廣東剿匪鬥爭,鞏固了廣東治安和社會秩序。1950年5月,指揮發起萬山群島戰役,擊沉敵艦4艘,重傷敵艦隊司令,創造了木帆船打...
該艦隊原有的四艘千噸級護衛艦全部失修,無法出海作戰。只有幾艘百噸級護衛艇、獵潛艇和掃雷艇,能勉強駛到距海南島基地300多公里外的西沙群島海域。當時解放軍航空兵的主力殲-6戰鬥機的航程很短,到達西沙海域留空時間只有10分鐘左右,空中打擊和掩護能力均很差。因此,面對南越政權海軍(獲得了美軍1973年離開西貢...
1949年冬,國民黨軍隊已經幾乎全部失守,李玉堂應邀赴海南島,任海南防衛副總司令兼第一路司令官,嗣兼三十二軍軍長。三十二軍轄五師一獨立旅,兵力四萬餘人。上峰兩度遣人授意李玉堂率部撤退台灣(一次為蔣經國;一次為項傳遠),李玉堂均以未奉正式命令婉拒。解放軍總部派地下工作聯絡員到司令部進行策反起義工作,葉劍英...
曾在平型關伏擊日寇板垣師團,取得了中國抗日戰爭的第一個大勝利,打破了日寇不可戰勝的神話,鼓舞了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必勝的信心。解放戰爭中率領“四野”百萬大軍從東北打到海南島,戰無不勝,所向披靡。其軍事指揮藝術高超、巧妙、靈活,麾下戰將如雲。建國後,歷任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書記、中南軍政委員會主席、中南...
抗日戰爭時期,他率部參加了百團大戰、平型關大戰、冀南、邯鄲等戰役戰鬥。解放戰爭時期,他先後率部參加了四保臨江、攻克四平、遼西會戰、圍困北平、衡寶戰役、兩廣追擊、解放海南島等重大軍事行動和作戰。新中國成立後,他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2004年8月26日在瀋陽逝世,享年91歲。人物經歷 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
有一支是人民解放軍重炮兵部隊中建軍最早的部隊,它在遼瀋戰役中大顯神威,在解放海南島的戰役中痛擊敵艦。現在,他們擁有新式國產的大口徑加農大炮,成為無堅不摧的現代化炮兵。拖著大炮的“五九”式履帶牽引車和九十九輛巨型坦克,組成鋼鐵巨流,發出隆隆的巨響,來到天安門前。“五九”中型坦克,這是我國製造的第一...
其次,五指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為野戰軍渡海作戰解放海南提供了物資和兵源保障。五指山革命根據地包含白沙、保亭、樂東三縣,位於全島的中心,不僅可以同各個游擊根據地連成一片,便於指揮和活動,而且這裡是山區,山髙林密,幅員廣闊,地勢險要,進退自如,易守難攻,同時也是海南的主要產糧地,物產豐富,能為解放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