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期的徐州護城石堤,位於鼓樓區解放北路西側,樹人中學南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解放北路護城石堤
- 類別:古遺址
文物歷史,文物特徵,
文物歷史
2004 年在基建工程中發現。南北走向,石塊壘砌,大部分已經遭到破壞。從宋代開始,徐州多次被水淹,從明初不斷在城區周圍構築黃河大堤,同時,為了使大堤更為牢固,還在大堤外側加築石砌護堤。此處黃河護堤即形成於這一時期。該處遺址位於古徐州城郭的最北端,北臨故黃河(1194-1855年的黃河河道),每當洪水自西邊上游沖漫過來,這裡首當其衝,為一處護城石堤的重要遺址。古城徐州,作為軍事重鎮和洪水走廊,飽經戰火與洪水洗禮。從宋代開始,便水患不斷,作為軍事重鎮,古徐州由內外兩重城牆保護著,作為洪水走廊,明清時期為防黃河水患,徐州城外加築護城石堤作為防護,並將外城牆與護城大堤合為一體,避免了重複建設、勞民傷財,發揮出工程的綜合效用,也成為徐州飽經水患之災的見證。除在解放北路外,還相繼在民主南路時代廣場、蘇堤路天山綠洲、慶雲橋南首等工程施工中,均發現規模宏大的護城石堤遺蹟,囊括古城的東、南、西、北。
文物特徵
尤其在慶雲橋南首發現的護城石堤,保存較為完好,現有200多米長,牆體為17層巨石砌成,現露出地面的為6-7層。每塊巨石長1-2米,寬50公分,重達幾噸,所有條石皆為精雕細鑿、方方正正的巨石,之間由江米汁加石灰灌縫,間或用鑄有“欽工”字樣的鐵楔子相扣,條石內部用大青磚襯裡,(有的城磚上還印有年號、匠人姓名等),中央用土夯實,固若金湯,以備不虞。由此可見徐州古城牆(護城石堤)規模之宏大,砌建之堅固,兼負著防洪和防禦的雙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