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基的拐角處立置的石構件稱為角柱石。角柱石位於角石之下。清代時台基變矮,所以角柱直接放置在階條石下面,而不用角石。 基本介紹 中文名:角柱石解釋:台基的拐角處立置的石構件時代:宋代文獻:《營式造法》 定義,歷史,相關概念, 定義台基的拐角處立置的石構件。歷史宋代的《營式造法》中規定:“造角柱之制,其長視階高,每長一尺則方四柱;柱隨加長,至方一尺六止。其柱首接角石處合縫,令與角石通平”。這個規定不但確定了角柱石的尺寸與比例,而且還說明它位於角石之下。清代時台基變矮,所以角柱直接放置在階條石下面,而不用角石。相關概念山牆兩端,處在建築轉角處的柱子稱為角柱。位於角柱石之上,壓闌石之下,比角柱石大,略呈正方形的稱為角石。角石上常雕刻有龍、鳳、獅子等形象。清代時的台基上沒有這種構件。左右角柱石之間的部分稱為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