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崬

觀音崬位於饒平縣上饒鎮柏峻村和平和西半縣九峰鎮軍溪村交界處。觀音崬一邊是柏峻村,一邊是軍溪村(饒平這邊叫同溪村)。走近軍溪村你就會發現,這裡群山環抱,風光秀麗。村莊背靠美麗的大山,山上有座觀音廟——碧石寺,山因廟得名,叫觀音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觀音崬
  • 地理位置:平和西半縣九峰鎮的軍溪村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瀑布
地理位置,基本介紹,地圖信息,

地理位置

既然是觀音崬,那一定是跟觀音有關的地方。
沒錯,觀音崬位於饒平縣上饒鎮柏峻村和平和西半縣九峰鎮軍溪村交界處。走近軍溪村你就會發現,這裡群山環抱,風光秀麗。村莊背靠美麗的大山,山上有座觀音廟——碧石寺,山因廟得名,叫觀音崬。

基本介紹

村前一條彎彎的小溪穿流而過,依山傍水間把一個村落圍在山腳下。村前良田碧野,山上常年煙霧繚繞,這樣的好地方不正是神仙喜歡的地方么!
村莊依山而落,一座半圓的土樓,灰磚灰瓦灰椽條。秋陽之下,這裡的人們你看不到奔波與焦慮的神色,農閒的人們過著舒心的日子。老人在曬太陽,孩子在嘻戲、捉迷藏。
沿溪而上,來到一個山澗邊,幾棵大松柏遮住了背後的山窠,山窠藏沃野,有良田百頃。金秋時節,彎彎的梯田翻波浪,村人把這裡叫穀倉。溪流至此突然形成落差,一汪清洌的潭水映在眼前。潭水之上,一簾溪流掛在石壁上,村里人喜歡把這裡叫成瀑布。如果你是一個田園詩人,在這裡也可大聲吟詩: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何況這裡還有一個更為美麗的傳說。相傳在明嘉靖年間,有一天,有位相貌美麗端莊的女子,蹲在溪澗邊洗衣,最後被村里人看見了,她就化著一條彩綢,飛到那山頂上去,這裡就留下了觀音洗衣的傳說。不管這傳說是真是假,人們總願尋著這傳說,源著觀音那條彩綢一路追去。
在這靠近山頂的地方,就是那條彩綢飄落的地方,明嘉靖年間,人們在這裡建起了一座寺廟——碧石寺。從此,香火在這裡燃起,寺廟雖不成規模,但在這深山密林山頂,就是一項偉大的人心工程。是人對觀音懷有十二分的信仰,才能在石壁間鑿出一間廟,為後來人留下一座安頓心靈的地方。如今十里八鄉的人們都會來這裡許願,許下心間一片美好。
從碧石寺有條小路直通山頂。路邊佳木蔥籠,漫山滴翠。秋來登高,山風颯颯,滿地蘆花。登上山頂,有一岩石突兀其上,形象鳴蛙,近旁還有一石,形似神龜,此地也就名為神龜神蛙相伴地方。
蒼茫大地,一山橫臥,遂有爭雄勢。觀音崬是閩南第一高峰大芹山的余脈,遠遠望去,與大芹山、靈通山遙相呼應。群山延綿之外,廣東的大埔、饒平皆收眼底,饒平的柏峻水庫就像一面鏡子映在眼前。山川險勝之地,俯瞰平川,攻守之勢形立。在那烽火連天的歲月,一九二七年秋,朱德率領南昌起義部隊,途經廣東饒平到觀音崬腳下的柏崧關進入平和,並攻克平和縣城九峰,取道閩西向井岡山挺進。這支英雄部隊在平和僅停留四天,但沿途播灑下的革命火種,次年便在這與觀音崬相鄰的另一座山腳下長樂鄉那地方,燃起熊熊的革命烈火。以中共平和臨時縣委書記朱積壘為平和暴動總指揮,回響中共中央“八七”會議號召,率領福建工農革命軍獨立第一團共一千多名長樂鄉農民,分十個大隊,拿起步槍、馬槍、大刀、長矛,聯絡永定、德平、大埔三縣農軍,舉行武裝暴動,攻占平和縣城九峰鎮,打響了福建農民武裝鬥爭第一槍。當時中共福建臨時省委高度讚揚為:“福建暴動的先聲”,它標誌著福建從此走上武裝鬥爭土地革命建立根據地的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的新階段。上世紀三四十年代,觀音崬一帶便成了紅三團的革命根據地,在這裡曾發生過無數次大大小小的戰鬥。
山風漸漸吹遠了歷史的槍聲,在這裡再也聽不到當年英雄的吶喊,但蕭蕭林木的根系吸滿當年英雄的鮮血,那一叢一叢的山花才那么的火紅。
歷史的槍聲雖不再響起,站在觀音崬頂,秋風獵獵,逶迤群山已不見當年的烽火連天,漫山滴翠的山色,似乎湮沒了所有的歷史與傳說。坐在這裡,不禁思緒萬千。閩南多山,為何歷史選擇這名不見經傳觀音崬一帶作為革命的根據地,這是歷史的偶然還是必然?難道是這裡獨特地利條件所決定的?不盡然也!
一方山水養育一方人,一方人有一方人的性格。山下老人那副安詳、富足、無爭的神態下,蘊涵著內心水一般的柔軟、山一般的剛毅。歲月的鉛洗和一方山水的浸潤讓他們養成不張揚、不驕橫、外柔內剛、堅忍不拔的性格。這是大山的性格,也是山里人的性格,平和人的性格。這種性格在平凡歲月中,如水一般安靜,像山一樣沉默,你看不出他有性格;但這種安靜與沉默蓄積起來的力量,遇到歷史的選擇時,能像火山一樣地爆發。有了這種性格,這裡的人們才會挺著山一般的脊樑把革命周旋到底。
寫下觀音崬,它依然是一個與中國革命息息相關的地方。

地圖信息

地址: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