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吻與訴說

親吻與訴說

《親吻與訴說》是英國作家阿蘭·德波頓創作的長篇小說,1995年出版。

該書實際上是以傳記的形式寫的小說,或者可以說是以小說的形式寫的傳記。在前者的意義上,該書遵循著西方小說寫作的通例,只不過書並沒有以女主人公伊薩貝爾命名而已;而在後一意義上,該書又對西方歷史久遠的傳記寫作有所批評、挑戰和探索,同時不乏對當代西方生活的洞見,很能引起普通人性的共鳴。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親吻與訴說
  • 外文名稱:kiss and tell
  • 文學體裁:長篇小說
  • 作者:【英】阿蘭·德波頓
  • 首版時間:1995年
  • 字數:150000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人物介紹,作品鑑賞,作品主題,藝術特色,作品評價,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故事敘述人是位男子,曾經和一位名叫迪維娜的女子同居過6個月,後分手。一天,他收到迪維娜的一封來信,指責他缺乏自我意識,同時又如此自我迷戀,說他是以專橫跋扈、自以為是的態度對待一切,而不關心別的任何東西。幾周后,在一家書店裡,他偶然翻到一本維根斯坦的傳記。在這本傳記的護封中央部位,他讀到該書一位批評家的如下一段話:“一個人很少會對另一個人如此感興趣。傳記作家中也很少有人對傳記的主人公表示過如此同情。作者從心理、性、交際等各個角度審視維根斯坦的一生,在此過程中再現了本世紀最複雜的思想家的內心世界。”
敘述人“我”有感於這段話中的“同情”二字以及迪維娜的指責,突然意識到理解別人是個最普通但複雜而又有趣的過程,意識到傳統“傳記關注的是非凡生命,它所掩蓋的則是任何平凡生命的非凡之處”:在一種為普遍人性作傳的衝動驅使下,“我”決心給下一個走進“我”生活的人寫傳,這個人就是“我”在一次晚會上結識的伊薩貝爾·簡·羅傑斯,也就是《親吻與訴說》女主人公。
“我”與伊薩貝爾相識後,開始約會,次數逐漸頻繁。“我”就這樣得以從最(親)近的距離,“窺視”伊薩貝爾的日常生活行為的方方面面,傾聽其不經意中吐露的對過往情事的回憶以及她對生活諸多面相的看法。在這過程中,“我”也不斷修正著自己對傳統傳記寫作的看法和批評。“寫好人生也許和過好人生一樣難,”作者在書的扉頁上引用了利頓·斯特雷奇的這句名言;意圖突顯理解人性,為人作傳,而且是為自己親近的活人作傳之艱難,進而挑戰、懷疑絕大多數傳統傳記描述傳主生平的真實可靠性。
最後,伊薩貝爾由於厭倦了被人窺探和了解,對“我”說:“我想我們應當停一段時間再見面。”人渴望理解,可又懼怕被人徹底理解,這大概可算是人性的一大悖論。

作品目錄

一 早年
四 廚房傳記
七 另一個人眼裡的世界
十 尋找結局
二 最初的約會
五 回憶
八 男人和女人
十一 後來
三 家譜
六 隱私
九 心理學

創作背景

傳統的西方傳記一般都寫偉人、名人,在大多數情況又都是死人,作者與傳主既無一面之緣,那么傳主肖像的描繪也就只能依靠傳下來的一些硬邦邦的歷史資料或傳主所寫的H記之類,乃至傳記作者道聽途說來的軼聞了。如此寫出的傳記其真實性究竟如何;究竟在何種程度上能接近傳主的真實生活,特別是其精神生活,這些就都成了一個個的問號。更有甚者,在這些傳記里,普通人生活中所存在的普遍人性掩而不彰,好像人類歷史只是由為數不多的偉人、名人創造的。於是像愷撒、拿破崙、希特勒、史達林、邱吉爾、歌德、司湯達、巴爾扎克、瑪麗蓮·夢露、W·H·奧登這樣的人物,就“頑強而貪心地攫取了傳記的地盤”。
不滿於這種傳記寫作的狀況,德波頓試圖從這塊被攫取的傳記地盤中劃撥一部分給極普通的女子——伊薩貝爾。作者在反思傳統傳記寫作的同時,也探討著一種小說人物的新的寫法,於是有了這部介乎於傳記和小說之間的《親吻與訴說》。

人物介紹

“我”
作為小說作者化身的敘述人“我”,由於能自由灑脫地出入於文史,故他對哲學、藝術,乃至對傳統傳記和小說中的人物塑造也不乏批評之高見;他對普遍人性的洞察力尤其能說服感染讀者,使作為該書讀者也能從中學會一些理解的藝術——學會理解別人的同時,也努力理解著自己。
伊薩貝爾
《親吻與訴說》的故事敘述人“我”,以戀人的身份,得以從最親近的距離,“窺探”伊薩貝爾這位平凡女子的日常生活,傾聽其不經意中吐露的對過往情事的回憶以及她對生活各種面相的看法。她以她的訴說和日常行為舉止,在心理、性、人際交往、個人嗜好等方面所透露出的信息,經“我”那自然流暢的敘述和細緻入微的精神分析,在讀者面前凸顯出了一個很可觸摸得到的鮮活的女子形象。

作品鑑賞

作品主題

這部頗為怪異的小說其實正是身為傳記哲學家及實踐家的“我”以“同情”、移情的目光和智解力去打量揣測人性最深邃隱秘的部分。其結果實際上塑造了一個鮮活的女子形象。人性中本來既有偉大善良的一面,也有卑瑣陰暗的一面。絕大多數傳統的傳記在給偉人、名人立傳時,往往著意突顯前者而忽略後者,這大概是因為傳記作者無法親近傳主,對傳主的生活一無所知,或者是因為流傳下來的材料比較缺乏,作者的想像力不夠等原因所致。於是傳主的形象往往大都大於生活。《親吻與訴說》中的伊薩貝爾則不是這樣。她以她的訴說和日常行為舉止,在心理、性、人際交往、個人嗜好等方面所透露出的信息,因“我”自然流暢的敘述和細緻人微的性格分析,著實能在讀者面前活畫出一個可觸摸得到的形象。
這個二十幾歲的女子在倫敦一家文具公司工作,任生產助理。在談及自己自9歲起的性經歷時,竟然能“像官員宣布選舉結果”一樣莊嚴地宣布道:“喔,我很可能和17個人接過吻。至於上過床的,那就少多了,大概有9個或10個吧。”女主人公伊薩貝爾對自己性經歷的坦誠回憶和敘述,是會令耳朵比較稚嫩的東方人感到驚訝的。她的訴說所直接面對的聽眾——“我”,可以說是她的新結識的情人,而她竟能如此坦陳,這種訴說和傾聽的關係,恐怕也是聽慣了東方愛情故事的人所不熟悉的。與普通煽情小說在描述情愛時的那種火上澆油的筆法不同,《親吻與訴說》在寫伊薩貝爾的性經歷時,除女主人公那冷靜的自我敘述外,還配有一張圖表,上面開列著與其有過性接觸的所有17個人的名字,標註著是否接過吻,上過床,以及發生類似關係時伊薩貝爾的年齡。其細節或者由伊薩貝爾在與“我”談話時自己敘述,或者由“我”以轉述人的身份來敘述,並加以精神分析,整合著她的“性史”。
在全書中,涉及伊薩貝爾情愛生活的部分寫得機智、詼諧、幽默;有時故事敘述人那調侃的筆觸略帶格言警句味道。比如在說及愛情的盲目時,“我”評論道:“人們在感情生活中最容易誤解別人,這是因為,愛上一個人時最容易相信他的聰明,也最不能夠忘記他的邪惡行為。愛情狀態是一種誤解別人、寫糟糕傳記的專橫標誌。”再比如,在議論到人類本己的愛情需要時說:“我們被騙得只承認我們的部分願望,其中占主要地位的是希望能有一張臉可供親吻,而與此同時卻把我們對戶外運動或對早期現代史的熱情忘得一乾二淨。這些願望中也包括我們希望與他人分享的東西。但我們可以犧牲掉這些願望,以摟抱取而代之,就像政府為了打仗而關閉芭蕾學校或遊樂中心一樣。”
《親吻與訴說》中的伊薩貝爾對自己的性愛經歷雖然這么坦誠布公,但她有她內心較為隱秘的部分,不願意輕易告人。“人人都有不可告人的隱私,”敘述者“我”評論道,“因為大家都猜想,如果讓別人知道了他們的某些事情,別人就不會愛他們了。”這就注定了人與人之間,特別是男人和女人之間,要隔著一道有形無形的屏障,使他們之間的相互理解變得更加困難。更有甚者,“一個心理學的基本見解使這一個問題複雜化了。無論我們對朋友或同事的了解是多么不夠,我們注定最不了解的人還是我們自己。”這種蘇格拉底式的關於人類本性的斷語,使人與人問的相互理解更加成了問題。人類曾發明過名目繁多的種種學問,筆跡學、手相學、簽名學、精神分析學,等等,並一直試圖藉助這些五花八門的玩意兒,釋夢、猜謎般地希望窺破人類性格中的隱秘部分。“我”也正是依仗著這些學問,結合著伊薩貝爾的自我回憶,去進一步接近她的深層心理,以求探測她的心路歷程。敘述人“我”對伊薩貝爾的音樂趣味、飲食習慣及其對各種徵婚廣告的態度,也都是從心理分析的角度去加以揣測。那份據稱普魯斯特曾經回答過,而在時髦巴黎人沙龍中也頗為流行過的調查問卷,在伊薩貝爾答來似乎也很能說明其性格的方方面面,將她的回答視為其性格素描不能說不合適。
與《愛情筆記》和《愛上浪漫》有所不同,《親吻與訴說》寫的雖然也是一個愛情故事,但德波頓處理的題材範圍有了變化。他引入了對傳統傳記寫作的議論和批評,並藉此探索普通人性的非凡之處。
傳統的西方傳記通常寫的都是偉人、名人,當然大多數又都是死人。而《親吻與訴說》的傳主——伊薩貝爾,則是個隨時都可能闖入“我”的生活的“下一個女人”。她平凡得不能再平凡,是父親克里斯托弗與母親拉維尼婭苟合的產物。母親原來愛的是克里斯托弗的朋友雅克,可雅克“對這位臉上長著雀斑的學語言的”劍橋大學女生並沒多大興趣。只是為了引起雅克的嫉妒,她才注意上了克里斯托弗,而克里斯托弗只是為證明自己“到了二十來歲仍舊性慾旺盛”,在離劍橋大學開車只需幾分鐘的一塊牧場上和拉維尼婭雲雨了一番。雅克知道後,木已成舟,“兩億五千萬個精子已經在拉維尼婭的體內游完了第一圈;有好幾百個接近了輸卵管深處的一個卵子,其中一個僥倖破壁而入”。伊薩貝爾就這樣來到了世上。
人生到這世上來大都是很偶然的,其後的人生沒準多半也很荒誕。德波頓是個機智幽默的作家,但他不僅能將這機智幽默不經意地用來揭示人的生存之荒誕,更能將其用於謳歌普遍人性的偉大。再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一旦生到這世上來,就會有他的美好追求,包括愛情和幸福,與偉人的追求本質上不一定有什麼兩樣。
這部以傳記的形式、看去頗為怪異的小說,其實是身為傳記哲學家及實踐家的“我”以“同情”兼移情的目光和智解力,去打量揣測普通人性中潛藏著的最深邃隱秘的部分。

藝術特色

《親吻與訴說》選用第一人稱“我”作為作品中的具體人物,“我”的所見所聞、所想所感占據著文本的中心地位:我的行為舉止構成小說的情節,我所見到的周圍景物成為了小說的背景環境,我的思想情緒變化造成了小說的起伏波動,我的內心矛盾衝突演進為小說的高潮。作者選取第一人稱敘事視角,意味著他已經決定了敘述者與故事同質的身份。這樣的視角下,小說敘述性減少了,小說的故事性趨於淡化,而小說人物“我”的某種細微的感觸、跳躍的思緒、特殊的精神狀態得到表現,主觀色彩是濃烈的,感情力量也顯得極為強烈。
無論是作為傳記還是作為小說來讀,《親吻與訴說》一書都是很能引人入勝的。伊薩貝爾和“我”的對話,“我”的敘述及評論,大約各占一半。對話部分既像戲劇台詞,又像精神分析醫生與精神病人之問的對談;敘述及評論部分也一點不枯燥。
這本書篇幅不長,但卻像一部小百科全書,西方各種學問及其領域的大師名字俯拾即是,他們的學問中站得住腳站不住腳的地方,作者的代言人“我”都能揮灑自如地加以點評,並將其點化為種種生活的智慧,頗能使這些在無知的迷霧中探索人性的人們得到照亮,使讀者對人類庸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卑俗、瑣屑的一面多幾份寬容。
《親吻與訴說》沒有一般意義上的情節和故事,更沒有不少西方經典小說所常有的戲劇衝突,有的只是兩人間的敘談,以及“我”對敘談涉及伊薩貝爾性格和傳記寫作的議論。正是在這種敘談中,在伊薩貝爾那普魯斯特瞬間式回憶中,女主人公的自身形象才漸趨凸顯出來;她的父母、妹妹和弟弟、以往的情人,也才以或豐滿或簡略的形象,一一站到讀者的面前。而“我”則自始至終像個刺探隱秘者,為寫成一部傳記,以種種心理分析的方法揣度研究著“我”所能聽見看見的女主人公言行的每一個細節,但所成就的到底還是一部頗為耐看的小說,儘管原書中有那么多的插圖和照片,書後還有個索引。
和在《愛情筆記》以及《愛上浪漫》中一樣,作者德波頓能自由灑脫地出入於文學、歷史、哲學和精神分析學,以敘述人“我”作為代言人,批評不少傳統傳記和傳統小說中寫人方法之不實,展示自己對人類性格的非凡洞察力。作者在反思傳統傳記寫作的同時,也在探討著小說人物的一種新的寫法。

作品評價

這是一本寫作技藝高超,內容博大精深,引人入勝的書。”——《閒話報》
“妙趣橫生,令人捧腹,深奧微妙……一本引人入勝的讀物。”——《觀察家》周刊
“特別吸引人……德波頓通過具有誘惑力的寫作藝術探索了人類由於無法相互理解而產生的悲喜劇,旨在使我們對自己不那么陌生。”——《星期日泰晤士報》
“內容豐富,充滿智慧。筆法細膩……對於那些對自己的特質缺乏自信的人來說,這本書是絕好的靈丹妙藥。”——《星期日獨立報》

作者簡介

阿蘭·德波頓(Alain de Botton),英國作家,生於1969年,畢業於劍橋大學,現住倫敦。著有小說《愛情筆記》(1993)、《愛上浪漫》(1994)、《親吻與述說》(1995)及散文作品《擁抱逝水年華》(1997)、《哲學的慰藉》(2000)、《旅行的藝術》(2002)、《身份的焦慮》(2004)、《無聊的魅力》(2005)、《幸福的建築》(2007)、《工作頌歌》(2009)、《機場裡的小旅行》(2009)、《寫給無神論者》(2012)。他的作品已被譯成二十幾種文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