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001:激情藏在安靜的角落》是2015年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Lens。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簡介
繼《目客》之後,《視覺》系列主題書也是Lens雜誌另作開發的升級之作,與《目客》不同的是:
1.更加突出影像,注重視覺體驗,將原來Lens雜誌素有口碑的影像閱讀調性發揮到極致;
2.內容架構延續Lens雜誌成熟的內容架構,繼續深度關注現實與人性,並升級閱讀體 驗。
3.定位:人文影像讀物 + 定義影像之美 + 傳遞人性溫暖。
作為一本一流品質的人文影像讀物,《視覺》定義影像之美,以多元視角介紹世界文化精粹和生活方式。
《視覺001:激情藏在安靜的角落》圍繞一組組視覺感強烈的影像,訴說一系列關於日常和非日常的家庭記憶、普通或獨特的個體經歷的故事,這些人和故事穿越國家地理的界限而無隔閡,有親密,又有距離,有激情,又有掩飾,那是人性與愛最真實的顯露,那些安靜的角落恰恰隱藏著激情。透過獨特的影像和文字,看到豐富的人性與生活。
~~~~~~~~~~~~~~~~~~~~~~~~~~~~~
看點:
▶ Lens團隊2015年推出兩本MOOK主題讀物:《目客》,側重主題閱讀,雙月出版;《視覺》,側重影像閱讀,單月出版。《目客》和《視覺》從世界範圍採集最有個性和豐滿的內容,聚焦人性、情感、生活,延續Lens雜誌素有口碑的影像閱讀調性,創造視覺、思維、想像力被充分調動的紙上閱讀新體驗。
▶ 《視覺》突出強烈的影像閱讀調性,更突出圖文的完美結合,通過設計強化視覺體驗。
▶ 四色全彩印刷,高清圖片,精良紙張和裝幀工藝,每一冊讀可以作為精緻收藏品。
▶ 在閱讀體驗上去雜誌化,同時強化多元、豐富的內容張力。
▶ 獨特視角的影像 + 不一樣的故事閱讀。
▶ 讀者:接受過良好教育、對世界有好奇心、對生活質量有高要求,在乎個人體驗,追求精神與物質相合,有固定文化消費習慣的你,無論你是文藝青年、學者,還是高端白領、企業家,《視覺》都可以成為你的陪伴讀物。
▶ 基於Lens雜誌10年的品牌積累,固定用戶群和口碑影響力。Lens好友來自文化、藝術、經濟等領域,均為意見領袖和影響力的人群,如經濟學家吳敬璉,文化學者劉樹勇,畫家陳丹青,美食家蔡瀾,作家阿來、李洱、畢飛宇,企業家田溯寧、黃怒波,正安創始人梁冬,導演吳念真、許鞍華、陸川、張一白、顧長衛,公眾人物周迅、姚晨、沈星、桂綸鎂、何韻詩、鄭秀文、尚雯婕、老狼、許巍、李健,蔡康永、劉若英、袁泉、宋柯等。
~~~~~~~~~~~~~~~~~~~~~~~~~~~~~
評論:
這是中國最好的一本雜誌。沒有之一。 ——陳丹青(畫家)
我自己花錢訂這本雜誌, 其他雜誌都是別人送的。
——吳敬璉 (經濟學家)
這是我唯一全本讀完並 收藏的雜誌。
——劉樹勇(老樹畫畫:文化學者/教授)
世界觀改變世界。 Lens 是一本推動世界觀變革的雜誌。
——梁冬
我來大陸,有兩個驚 喜。一是看到一本報紙叫南方周末,另一個是 遇見一本雜誌叫 Lens。
——吳念真(導演)
一本幫助高端人群發現更大世界的讀物。 ——張亮(知乎創始人)
我喜歡這本雜誌,我是 Lens 的讀者。 ——周迅(演員)
作者簡介
Lens,2005年創刊至今已經10年,持續且穩定地刊登優質影像閱讀內容,近10年時間,擁有超過30萬核心客群群、超過31萬的微博冬粉、30萬微信冬粉,其中不乏有政商學藝媒等多領域的精英和意見領袖。Lens品牌已被公認為中國最有品質和品味的影像閱讀品牌。
目錄
1.“當臉上沒有笑容時,事情更容易展現本質”
是一組攝影師羅齊爾對自己家庭超過35年的照片記錄。他將這些照片稱之為“家庭音樂”。“當我第一次翻看這些圖片時,感到很震撼,我的大部分人生竟包含在這小小的圖冊里”,“我用15分鐘就看完了孩子的成長,這感覺很奇妙,但也有點傷感。” 時間在這裡展示了它迷人的魔力。
2.所有關於家庭的回憶,全部活在斷裂的想像里
采寫的是京劇大師周信芳的小兒子周英華的故事。“我12歲就離開了中國,從此再也沒有見過我的父親。在我的記憶里,幾乎沒有我的父親的日常生活形象。”周英華說。曾經斷裂的記憶在50年後才得到彌補。
3.他的缺席帶來了一種浪漫的憂鬱
羅莎莉回憶了她的父母、法國電影大師雅克·德米和阿涅斯·瓦爾達的家庭生活,及德米去世後瓦爾達的晚年生活。
4.滑板青年獵奇之旅
一群年輕人的滑板手,憑藉著最初的好奇,來到東方國家,表演滑板,也與這裡的生活產生了有趣的互動。最精彩的,還是他們對自己看到的細節,那些極富幽默感的解讀。
5.用微笑迎接我們的人,留下很多牽掛的人
一群牧羊人的故事,寫了一個傳統與現代、鄉村與都市糾葛的故事,又有著生命輪迴的微妙之感。整組故事既有一種“國家地理”式的探索性,又充滿了詩意。
6.“不是我拍下了照片,而是那個場景扼住了我的喉嚨”
采寫的是美國攝影大師伊娃·魯賓斯坦,她的父親正是鋼琴大師阿圖爾·魯賓斯坦。伊娃已經80多歲了,在紐約,大部分時候自己一個人生活。她藉助影像,分享了她的人生遊歷。
7.拼貼赫拉巴爾
以捷克作家赫拉巴爾的後半生為主,在他廣為人知的文學成就之外,呈現了他膽怯、脆弱、感性的一面。他的林中小屋,他的貓,他暗戀的女子,他至今未能揭開的自殺之謎……
8.溫故1915
那是“一戰”剛剛展開的時刻,技術的進步往往伴隨著對罪惡的助力。那也是許多創造性的思潮登台的時刻。但這些都不是重點,重要的是,我們在這些一百年前的人身上,看到的是我們自己的影子,仍然可以感知到溫度的往日生活。
是一組攝影師羅齊爾對自己家庭超過35年的照片記錄。他將這些照片稱之為“家庭音樂”。“當我第一次翻看這些圖片時,感到很震撼,我的大部分人生竟包含在這小小的圖冊里”,“我用15分鐘就看完了孩子的成長,這感覺很奇妙,但也有點傷感。” 時間在這裡展示了它迷人的魔力。
2.所有關於家庭的回憶,全部活在斷裂的想像里
采寫的是京劇大師周信芳的小兒子周英華的故事。“我12歲就離開了中國,從此再也沒有見過我的父親。在我的記憶里,幾乎沒有我的父親的日常生活形象。”周英華說。曾經斷裂的記憶在50年後才得到彌補。
3.他的缺席帶來了一種浪漫的憂鬱
羅莎莉回憶了她的父母、法國電影大師雅克·德米和阿涅斯·瓦爾達的家庭生活,及德米去世後瓦爾達的晚年生活。
4.滑板青年獵奇之旅
一群年輕人的滑板手,憑藉著最初的好奇,來到東方國家,表演滑板,也與這裡的生活產生了有趣的互動。最精彩的,還是他們對自己看到的細節,那些極富幽默感的解讀。
5.用微笑迎接我們的人,留下很多牽掛的人
一群牧羊人的故事,寫了一個傳統與現代、鄉村與都市糾葛的故事,又有著生命輪迴的微妙之感。整組故事既有一種“國家地理”式的探索性,又充滿了詩意。
6.“不是我拍下了照片,而是那個場景扼住了我的喉嚨”
采寫的是美國攝影大師伊娃·魯賓斯坦,她的父親正是鋼琴大師阿圖爾·魯賓斯坦。伊娃已經80多歲了,在紐約,大部分時候自己一個人生活。她藉助影像,分享了她的人生遊歷。
7.拼貼赫拉巴爾
以捷克作家赫拉巴爾的後半生為主,在他廣為人知的文學成就之外,呈現了他膽怯、脆弱、感性的一面。他的林中小屋,他的貓,他暗戀的女子,他至今未能揭開的自殺之謎……
8.溫故1915
那是“一戰”剛剛展開的時刻,技術的進步往往伴隨著對罪惡的助力。那也是許多創造性的思潮登台的時刻。但這些都不是重點,重要的是,我們在這些一百年前的人身上,看到的是我們自己的影子,仍然可以感知到溫度的往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