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聽藝術

視聽藝術

視聽藝術包括廣播電影電視等。表現在畫面、聲音、色彩等維度。經過幾次的技術革命,現在的視聽藝術正處於蓬勃發展之中,其標誌就是影視技術的數位化、小型化、家庭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視聽藝術
  • 包括廣播電影電視
  • 影響:它使在技術上電影和電視合二為一
  • 技術革命:2次
  • 標誌影視技術的數位化、小型化
  • 表現 :畫面、聲音、色彩等維度
介紹,技術革命,第一次,第二次,影響,

介紹

電影電視都是技術的產物,技術上的每一次重大進步都豐富了電影和電視的表現手段,甚至使它產生質的變化。1927年,有聲電影正式誕生。第二年,電視試驗成功。“純視覺的電影與純聽覺的廣播於1928年相交,前者獲得了聲音,後者獲得了畫面。兩者都變成了視聽藝術。” 這是視聽藝術的第一次技術革命。這次革命為電影引入了一個新的表現維度——聲音,它使電影美學發生了質的變化,同時創造了一種新的大眾傳播媒介
第二次技術革命於電影而言發生在30年代,於電視而言發生在50年,它為視聽藝術又提供了一個新的表現維度——色彩。這次革命雖不及上一次深刻,但使視聽藝術(尤其是電影)的呈現形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至此,視聽藝術已基本符合了巴贊“完整電影神話”的要求,人們很難想像得出還有哪個表現維度遺落在視聽藝術之外。 所以有些電影理論家認為:“四十年代中期以後,電影技術已經不能對電影藝術發生本質性的影響了,因為電影的表現手段已經非常成熟。電影在技術上不會再有革命性的變化了。” 然而,這個斷言稍嫌匆忙。事實上,視聽藝術的第三次技術革命已經來臨,正處於蓬勃發展之中。其標誌就是影視技術的數位化、小型化、家庭化。

技術革命

第一次

電影電視都是技術的產物,技術上的每一次重大進步都豐富了電影和電視的表現手段,甚至使它產生質的變化。1927年,有聲電影正式誕生。第二年,電視試驗成功。“純視覺的電影與純聽覺的廣播於1928年相交,前者獲得了聲音,後者獲得了畫面。兩者都變成了視聽藝術。” 這是視聽藝術的第一次技術革命。這次革命為電影引入了一個新的表現維度——聲音,它使電影美學發生了質的變化,同時創造了一種新的大眾傳播媒介

第二次

第二次技術革命於電影而言發生在30年代,於電視而言發生在50年,它為視聽藝術又提供了一個新的表現維度——色彩。這次革命雖不及上一次深刻,但使視聽藝術(尤其是電影)的呈現形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至此,視聽藝術已基本符合了巴贊“完整電影神話”的要求,人們很難想像得出還有哪個表現維度遺落在視聽藝術之外。 所以有些電影理論家認為:“四十年代中期以後,電影技術已經不能對電影藝術發生本質性的影響了,因為電影的表現手段已經非常成熟。電影在技術上不會再有革命性的變化了。” ?然而,這個斷言稍嫌匆忙。事實上,視聽藝術的第三次技術革命已經來臨,正處於蓬勃發展之中。其標誌就是影視技術的數位化、小型化、家庭化。

影響

視聽藝術—音樂美國未來學家阿爾溫·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已經預言了數位化時代的到來,這場涉及到人類生活各方面的新技術革命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視聽藝術產生重大的影響。
首先,它使在技術上各有其源的電影和電視合二為一。電影和電視是否相互獨立這樣一個眾說不一的問題失去了存在的根基。電影機將被攝物的光信號轉化成化學信號記錄在膠片上,電視攝像機將被攝物的光信號轉化成磁信號記錄在磁帶上,而數字式照相機(攝像機)則將光信號轉化為數位訊號記錄在磁碟上。在後期創作中電影在剪輯台上處理具體的物質(膠片),電視在編輯機上處理的影像的電磁模擬信號,而與數字式照相機配套的後期設備則是計算機,它處理的是影像的數位訊號。全部後期製作,包括畫面剪輯,聲音合成,文字合成以及特技製作,都將在計算機上完成。然後,計算機可以將製成的作品以不同的方式輸出:輸出到膠片上,經傳統工藝沖洗、拷貝,發行到電影院——電影;輸出到磁帶上,由電視台播出——電視;輸出到磁碟(或光碟)上,批量拷貝——CD視盤。於是,電影和電視就成了一個統一的視聽藝術的不同輸出方式。
其次,由於數位化省略了剪輯台和編輯機等大量後期環節,使物質性的成本降低,因而將使影視工業的成本進一步降低。
視聽藝術工作室其三,由於數位訊號在計算機的處理十分方便,變形、移植、刪改極為容易,使視聽藝術顯現出更為充分的視聽可能性。美國《魔鬼終結者》、《未來戰士》、《侏羅紀公園》等科幻片沒有數位化是不可能的,《辛德勒名單》中黑白背景中的紅衣女孩也是數位化的產物; 還有現在電視節目中越來越讓人眼花繚繞的三維卡通片也是一個例證。
但是,單是數位化自身不足以給視聽藝術的呈現形態或其美學本體帶來革命性的變化。這是因為數位化並未給視聽藝術提供像聲音、色彩這樣的獨立表現維度,而只是使這些原有的表現維度呈現得更為充分和豐富;它使我們的製作更加靈活、方便、快捷,卻並未使其發生質的變化。對於大多數視聽藝術甚至於對於大多數故事片來說,數位化所能提供的特技手段並不是必需的 。在數位化的同時,小型化也在發展著,如數位化進入視聽藝術是從後期製作開始的,小型化則首先從攝錄器材開始,體積變小,重量減少。按邵牧君對電影史技術主義傳統和寫實主義傳統的劃分方法,顯然,數位化會首先受到技術主義者的歡迎,而小型化則為寫實主義者提供了更便利的武器,可以使他們深入更廣闊的領域,如極地、高山,當然也可以更方便地偷拍。同時,小型化將使更多的女性擔任起攝像這個從前由於體力原因難於勝任的工作,產生更多的女性視角下的活動影像。
數位化不能使視聽藝術的呈現形態發生革命性的變化,小型化也不能達到這一點,真正使視聽藝術的呈現形態發生革命性的變化的是影視設備的家庭化。家庭化有兩個前提:足夠小的體積和足夠低的價格。這兩個條件已開始滿足。許多家庭已經把“掌中寶”視為高檔相機的自然延伸。目前,家庭化和數位化雖未發生緊密的聯繫,但數字式照相機的商業化已經開始,數字式攝像機的前景也是可以想像的。可以預計,當數字式攝像機和多媒體技術普及之後,一台稍加補充配置的家用電腦將承擔編輯機的功能。那時,一個個人將能在家庭中獨自完成一部視聽藝術作品。數位化、小型化以及前二次技術都從技術上使視聽藝術獲得了更豐富的表現能力,而家庭化則從另一個角度使視聽藝術呈現了新的面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