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里銀鱗蛛

西里銀鱗蛛

西里銀鱗蛛,Leucauge celebesiana (Walckenaer, 1841),蜘蛛目肖蛸科,銀鱗蛛屬的一個物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里銀鱗蛛
  • 拉丁學名:Leucauge celebesiana (Walckenaer, 1841)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
  • 亞門螯肢亞門
  • :蛛形綱
  • 亞綱:柄腹亞綱
  • 蛛形目
  • :肖蛸科
  • 亞科:銀鱗蛛亞科
  • :銀鱗蛛屬
  • :西里銀鱗蛛
形態特徵,雌蛛,雄蛛,鑑別特徵,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雌蛛

體長7.56~13.14。一雌蛛體長13.14:頭胸部長4.05,寬3.15;腹部長9.72,寬4.77。甲淺黃褐色,兩側緣顏色較深,沿著邊緣著生有很多短而細的黃褐色剛毛。頸溝較明顯,黃褐色。放射溝不十分明顯。中窩深,左右各有一小的深坑。兩眼列均後凹,前眼列的後凹程度較後眼列強,但接近等寬。前中側眼間距大於前中眼間距(0.35:0.10);後中側眼間距大於後中眼間距(0.35:0.18);前、後側眼相接。中眼域長0.50,前邊寬0.40,後邊寬0.50。前側眼=後側眼>後中眼>前中眼(0.18:0.18:0.16:0.15)。
西里銀鱗蛛
西里銀鱗蛛
額高0.20,明顯大於前中眼的直徑。螯肢淺黃褐色,牙溝及其兩側淺黑褐色;前齒堤有3齒;後齒堤4齒。下唇、顎葉和胸板淺黑褐色。胸板前半部具2排垂直著生的黑褐色長剛毛,其中第1排10根,第2排8根。步足黃褐色,各節頂端呈黑褐色。各步足上的刺粗而顏色深,非常顯眼,其中腿節I具6根前側刺。腿節Ⅳ聽毛列的長度約占腿節長的2/5。步足測量:Ⅰ29.61(8.28+9,99+9.09十2.25),Ⅱ22.86(6.75+7.38+6.84+1.89), Ⅲ11.79(3.87+3.33十3.42+1.17),Ⅳ20.52(6.75+6.12+6.12十1.53)。
足式:1,2,4,3。腹部長卵形,銀白色。前端鈍圓,後端稍窄,並向後上方伸展而略微超越紡器。背面中央部位有3條在後端合併的黑褐色縱條紋,中間一條在其中段具3對分支。腹部的側面有2條黑褐色縱條紋,上方一條窄,下方一條較寬,並散布黃白色鱗斑。腹面中央有一較寬的褐色縱帶。紡器淺黑褐色。外雌器黑褐色,前部有一弧形兜,其下方的中央為一盾形中隔,中隔兩側緣的頂端各具一小的圓形插入孔。

雄蛛

體長4.41~6.66。一雄蛛體長6.66:頭胸部長2.88,寬2.34;腹部長4.23,寬1.80。背甲、螯肢、下唇、顎葉、胸板和步足的顏色及眼的排列與雌蛛相近。腿節I具8~10根前側刺。腿節Ⅳ聽毛列的長度約占腿節長的1/2。觸肢和步足測量:觸肢2.43(1.02十0.31十0.41十0.69); 步足Ⅰ30.91 (8.37十10.26十9.94十2.34), Ⅱ21.24 (6.12十6.84十6.57十1.71), Ⅲ9.45 (3.15十2.52十2.70十1.08), Ⅳ16.29(5.31十4.77十4.95十1.26)。
足式同雌蛛。腹部呈長卵形,其上的縱條紋均為黃褐色,僅背面中央部位的左右縱條紋的末端為黑褐色。觸肢的脛節較跗舟短;生殖球窄,引導器捲成筒狀,其頂部中央有兩個角狀導片,跗舟背面基部的距狀突起很短。

鑑別特徵

本種雌蛛體長從7.36~13.14,個體間差別較大。腹部的縱條紋或較粗,或較細,顏色有深有淺,變化較明顯;外雌器的中隔也存在變化,有的中隔較窄,有的中隔較寬,其側緣頂部具一圓形插入孔,但插入孔有的又位於側緣的頂部偏外側;納精囊的第3室呈球形,較小,這些特徵均與大銀鱗蛛 L.magnifica非常近似,兩者很難區別。
筆者觀察、解剖了我國不同地區的很多標本,經認真、詳細比較,發現本種與大銀鱗蛛 L.magnifica 有如下較小的差別:
①中窩側緣深色刻紋的後端頂部彎曲或呈魚鉤形;
②腹部背面的黑褐色縱紋通常相對較粗,腹部側面中央的銀白色縱條紋呈較明顯的弧形;
外雌器的中隔較窄,插入孔通常位於中隔左右側緣的頂部,圓形;
④納精囊的第3室相對較大。雄蛛與大銀鱗蛛的區別明顯,本種雄蛛的觸肢脛節比跗舟短,跗舟背面基部的距狀突起很短;觸肢器的盾板較窄;引導器呈筒狀,頂端中央具2個角狀導片,而不同於後者。
西里銀鱗蛛
西里銀鱗蛛

分布範圍

國外分布:印度,日本,印度尼西亞,紐幾內亞。
國內分布: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廣西、海南、四川、貴州、雲南、西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