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區新農村建設中環境經濟協同模式研究

西部地區新農村建設中環境經濟協同模式研究

《西部地區新農村建設中環境經濟協同模式研究》是陳潤羊等創作的經濟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17年12月。

該書通過搭建環境經濟學、農業經濟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等多科學交叉融合的平台,在環境保護與經濟成長理論關係的探討上,構建了系統論與協同論有機統一的理論體系。該書關照現實重大問題的核心觀點,對於實現鄉村振興戰略中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的總要求,提供了理論支持。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西部地區新農村建設中環境經濟協同模式研究
  • 作者:陳潤羊等
  • 首版時間:2017年12月
  • 字數:400千字
  • 類別:經濟學著作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突出新農村建設中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協同的主題,探究了鄉村振興中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關係的可行途徑與模式,系統回答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環境經濟協同的目標、主體、策略、手段和領域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問題。

作品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七章 西部地區新農村建設中環境經濟協同的總體模式
第二章 研究進展與核心概念
第八章 西部地區新農村建設中環境經濟協同的機制
第三章 西部地區新農村建設的路徑選擇
第九章 西部地區新農村建設中環境經濟協同的區域模式
第四章 西部地區新農村建設中環境保護的戰略
第十章 西部地區新農村建設中環境經濟協同的戰略
第五章 西部地區新農村建設中環境經濟協同的體系
第十一章 西部地區新農村建設中環境經濟協同的制度
第六章 西部地區新農村環境經濟耦合協調的水平評價
第十二章 西部地區新農村建設中環境經濟協同的對策

創作背景

黨的十九大做出了“鄉村振興戰略”和“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的重大部署,並指出:“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環境資源約束日益趨緊是中國農村和農業現代化面臨的巨大挑戰,農村環保更是環保工作短板中的短板。“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的鄉村振興目標如何才能實現,已經成為事關美麗中國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問題。基於此,《西部地區新農村建設中環境經濟協同模式研究》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思想

該書認為,農村環境問題不同於城市和工業的點源污染,而是表現為面源污染,因此不能用解決城市環境問題的模式去應對點多面廣、規模效益低下的農村環境問題。該書以西部地區為例,認為由於特殊的自然地理條件以及過度和不當開發等人為因素,損害了原本就脆弱的生態系統,導致農村地區生態破壞問題突出、環境污染問題嚴重。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以往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會以新的方式呈現出來,與此同時一些新環境問題亦會不斷凸顯,這都要求鄉村振興更加關注環境問題。
該書認為,農村系統是由人口、環境、經濟、社會、科技、資源等子系統構成的一個複合系統,其中環境系統是經濟發展的基礎和約束條件,經濟系統是環境保護的變力和促動因素,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存在著客觀的規律性聯繫,而環境承載力是環境經濟協同的基本約束和臨界點。這樣的分析框架,在闡明了“金山銀山”與“綠水青山”辯證統一關係的基礎上,在理論上論證了鄉村振興中美麗鄉村建設的基本趨向。該書搭建了環境科學與工程、環境經濟學、農業經濟學等學科的交叉融合平台,在綠色發展理論和協調發展理論的構建上進行了積極地探索,指出了美麗鄉村何以振興、如何振興、靠誰振興、振興什麼等涉及鄉村振興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
該書闡述了西部地區新農村建設中經濟系統與環境系統的相互關係,建構了環境經濟協同發展的體系,詳述了西部地區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環境保護的戰略選擇,同時提出了西部地區環境經濟協同發展的模式,即“環境優先—四位一體—協同推進”模式。儘管這個模式是針對西部地區提出來的,西部地區也的確有其特殊性,但這個模式不只適用於西部地區,對全國鄉村都有一般性研究與實踐意義。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西部地區新農村建設中環境經濟協同模式研究》
2017年12月
經濟科學出版社
978-7-5141-8514-0

作者簡介

陳潤羊,男,漢族,先後畢業於西北師範大學、東華理工大學,獲理學學士、工學碩士。現任蘭州財經大學農林經濟管理學院教授。研究領域:主要從事環境經濟與區域發展、三農問題與城鄉關係等領域的研究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