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1:5萬仲巴縣城北地區4幅區調

《西藏1:5萬仲巴縣城北地區4幅區調》是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李亞林、魏玉帥、陳曦、戴緊根、孟俊、胡濱、王成善、賀娟、李鑫、梁慧敏、鐘瀚霆、侯雲嶺、王勁鑄、趙斌、趙勇為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藏1:5萬仲巴縣城北地區4幅區調
  • 第一完成單位: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主要完成人:李亞林、魏玉帥、陳曦、戴緊根、孟俊、胡濱、王成善、賀娟、李鑫、梁慧敏、鐘瀚霆、侯雲嶺、王勁鑄、趙斌、趙勇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20180095
成果名稱
西藏1:5萬仲巴縣城北地區4幅區調
第一完成單位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主要完成人
李亞林、魏玉帥、陳曦、戴緊根、孟俊、胡濱、王成善、賀娟、李鑫、梁慧敏、鐘瀚霆、侯雲嶺、王勁鑄、趙斌、趙勇
研究起始日期
2010-01-01
研究終止日期
2012-12-01
主題詞
混雜岩;特提斯喜馬拉雅;仲巴微陸塊;五萬區調;西藏

成果摘要

本項目通過三年野外地質調查,在高質量完成了調查任務的同時,在混雜岩區填圖方法、地質理論、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在地質調查方面主要系統建立了測區地層格架,在混雜岩帶建立5個放射蟲化石帶基礎上準確約束了特提斯構造古地理格局,新發現早三疊世裂谷-初始洋盆岩漿記錄,確定了測區4期主要變形與造山過程的關係,新發現金屬和非金屬礦(化)點5處;建立了混雜岩區的填圖方法與技術,為我國同類地區地質填圖提供了理論指導和範例;提出仲巴地體為早三疊世由大印度裂解出的微陸塊,並在60ma發生微陸塊-歐亞大陸碰撞以及50ma印度-歐亞大陸碰撞;基於印度-歐亞兩階段碰撞模型,建立了青藏高原地殼縮短與高原生長的關係,提出西藏高原新生代以來經歷了4階段向外生長過程。本項目成果已在國際國內知名刊物發表論文24篇,提升了我國雅魯藏布江縫合帶研究的國際地位和優勢;混雜岩區填圖方法在青藏地區填圖中被廣泛採納和套用;同時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34名,大多成為青藏高原地質調查與研究骨幹,項目成為“產、學、研”結合的典範。,本項目通過三年野外地質調查,在高質量完成了調查任務的同時,在混雜岩區填圖方法、地質理論、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在地質調查方面主要系統建立了測區地層格架,在混雜岩帶建立5個放射蟲化石帶基礎上準確約束了特提斯構造古地理格局,新發現早三疊世裂谷-初始洋盆岩漿記錄,確定了測區4期主要變形與造山過程的關係,新發現金屬和非金屬礦(化)點5處;建立了混雜岩區的填圖方法與技術,為我國同類地區地質填圖提供了理論指導和範例;提出仲巴地體為早三疊世由大印度裂解出的微陸塊,並在60ma發生微陸塊-歐亞大陸碰撞以及50ma印度-歐亞大陸碰撞;基於印度-歐亞兩階段碰撞模型,建立了青藏高原地殼縮短與高原生長的關係,提出西藏高原新生代以來經歷了4階段向外生長過程。本項目成果已在國際國內知名刊物發表論文24篇,提升了我國雅魯藏布江縫合帶研究的國際地位和優勢;混雜岩區填圖方法在青藏地區填圖中被廣泛採納和套用;同時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34名,大多成為青藏高原地質調查與研究骨幹,項目成為“產、學、研”結合的典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