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羌塘改則地區高壓麻粒岩的研究及其構造意義

西藏羌塘改則地區高壓麻粒岩的研究及其構造意義

《西藏羌塘改則地區高壓麻粒岩的研究及其構造意義》是依託吉林大學,由董永勝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藏羌塘改則地區高壓麻粒岩的研究及其構造意義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董永勝
  • 依託單位:吉林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藏北羌塘中部的高壓麻粒岩出露於龍木錯-雙湖-瀾滄江板塊縫合帶中,是青藏高原內部新發現的唯一具高壓特徵的高級變質岩石。本項目以高壓麻粒岩為研究主體,以高壓麻粒岩形成的構造事件為研究目標,開展高壓麻粒岩及其原岩的精細調查。具體研究高壓麻粒岩(岩石類型組合)的空間分布、規模以及岩石學和變質作用特徵;以先進的實驗測試技術為依託獲得高壓麻粒岩的岩石化學、地球化學、同位素年代學等準確數據,確定高壓麻粒岩的原岩性質、變質條件、原岩年齡、變質年齡,建立其變質作用演化的PTt軌跡,最終探討高壓麻粒岩的成因與折返機制。該項研究必將豐富和深化青藏高原特別是羌塘地塊的變質作用及構造演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

結題摘要

青藏高原羌塘地塊是早古生代岡瓦拉大陸北緣的重要組成部分,羌塘中部志留紀高壓麻粒岩的發現和研究對揭示岡瓦納北緣構造演化具有重要意義。項目通過對西藏羌塘改則地區高壓麻粒岩的野外地質調查和室內岩石學、礦物學、變質作用、地球化學和同位素年代學研究,查明其主要呈大小不一的透鏡體產於改則北部岡瑪錯和香桃湖一帶的斜長角閃片(麻)岩中,地球化學具有N-MORB稀土元素特徵,同時強烈虧損Nb、Ta、Zr和Hf等高場強元素,顯示了典型SSZ型蛇綠岩特點,與縫合帶內寒武紀-早奧陶世蛇綠岩特徵一致,原岩結晶年齡為481 ± 10和 500 ± 5 Ma,主期變質年齡為427~422Ma,峰後期中壓麻粒岩相退變時代為392~389Ma,晚期角閃岩相退變發生在365~355Ma之間;礦物學及變質作用研究顯示,高壓麻粒岩經歷了三期變質演化階段:①峰期基性高壓麻粒岩相變質階段(M1),礦物組合為單斜輝石+斜長石+石榴石+石英,變質條件為T=830–860 °C ,P= 1.25–1.45 GPa;②峰後期中壓麻粒岩相階段(M2),主要礦物組合為紫蘇輝石+斜長石±角閃石±磁鐵礦,變質條件為T=810–830 °C ,P=0.65~0.85 GPa;③晚期角閃岩相變質階段(M3),礦物組合為斜長石+角閃石,變質條件為T=590–650 °C ,P=0.62–0.85 GPa。據此構建的高壓麻粒岩變質作用演化P-T軌跡為順時針近型式,峰期後具等溫降壓特點。研究結果表明龍木錯-雙湖板塊縫合帶可能為一複合造山帶:早古生代的原特提斯洋在志留紀末期洋殼俯衝形成了高壓麻粒岩,並在早泥盆世經歷了一個快速折返的過程,暗示可能由於俯衝板塊的斷離或造山帶的垮塌,區域內動力學機制發生反轉而進入伸展構造背景,並最終導致了晚古生代古特提斯洋的形成與發展,後者於晚三疊世末期閉合。上述成果對重新認識龍木錯-雙湖板塊縫合帶的構造演化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