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當雄—嘉黎一帶銅鉛鋅銀礦產資源調查評價

《西藏當雄—嘉黎一帶銅鉛鋅銀礦產資源調查評價》是由河南省地質調查院、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擔任主要完成單位,燕長海、杜欣、王亞平、李新法、付少英、劉國印、張哨波、李震、展峰、高明、曹新志、王福全、宋克金、張景超、趙鳳勇擔任主要完成人的一項科技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藏當雄—嘉黎一帶銅鉛鋅銀礦產資源調查評價
  • 主要完成單位:河南省地質調查院、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主要完成人:燕長海、杜欣、王亞平、李新法、付少英、劉國印、張哨波、李震、展峰、高明、曹新志、王福全、宋克金、張景超、趙鳳勇
  • 等級:一等
  • 獲獎序號:20090001
  • 獲獎證書編號:KJ2009-1-1
  • 獎種: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
項目摘要
本項目屬社會公益性地球科學研究領域。 工作區位於青藏高原岡底斯成礦帶北亞帶,銅鉛鋅銀成礦條件良好,但高寒缺氧等艱苦的自然條件致使地質勘查研究程度很低,找礦難度很大。為解決礦產資源緊缺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瓶頸制約,自2000年起,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在該區相繼部署了一批地質礦產勘查與研究項目。通過八年的艱苦努力取得了地質找礦與成礦規律研究方面的重大進展。 1、主要技術內容:首次在本區發現並評價了拉屋和亞貴拉兩個超大型層狀銅鉛鋅銀礦產地,建立了銅鉛鋅銀熱水沉積-岩漿熱液疊加改造成礦模式;提出了研究區存在晚古生代海底噴流沉積成礦系列,和燕山晚期中酸性岩漿成礦系列的新認識;探索出一套適合工作區有效的找礦技術方法組合:“3S”技術 水系沉積物測量優選及縮小找礦靶區,大比例尺地質填圖 土壤化探、激電中梯剖面測量定位含礦地質體,工程驗證圈定礦體。 2、主要技術經濟指標:提交新發現礦產地6處,其中超大型礦產地2處,大型2處。共獲得資源/儲量:鉛鋅737.45萬噸,品位8.40%,銀8332.21噸,品位170.36克/噸,銅42.13萬噸,品位1.03%,金 10.96噸,其中查明的資源/儲量:鉛鋅171.58萬噸,銀1984.58噸,銅4.09萬噸。潛在經濟價值1573.41億元(據2009年8月14日上海礦產品價格)。同時圈定找礦靶區39個,為進一步礦產勘查部署指明了方向,國家已先後實施找礦勘查、科研項目10餘項。 3、套用推廣及效益情況:⑴所建立的成礦模式和找礦模型對區域找礦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後續項目相繼發現了沖給錯、尤卡鄉北等10餘處礦產地;⑵已提交的6處礦產地均有企業跟進實施商業勘查與開發,其中首期投入勘查開發的3個礦產地已建成礦山, 2008年度創利稅1.65億元,提供了一批就業崗位;⑶培養了一批地質科技人才,其中博士5人、碩士10人。公開發表論文6篇,取得一批重要科研成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