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似光嘴貝(新種)是發現於西藏自治區那曲地區申扎縣的晚石炭世時期化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藏似光嘴貝(新種)
- 外文名:Leiorhynchoidea xizangensis sp. nov.
- 形成時代:晚石炭世
- 產地:西藏自治區那曲地區申扎縣
西藏似光嘴貝(新種)是發現於西藏自治區那曲地區申扎縣的晚石炭世時期化石。
西藏似光嘴貝(新種)是發現於西藏自治區那曲地區申扎縣的晚石炭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殼中等寬約17-20mm,殼長約17-19mm。背殼凸隆顯著,腹殼緩凸,中槽前部寬淺,中隆前部成舌突狀突隆。中槽內4-5條、中隆上4-5條放...
唐古拉“似光嘴貝”是發現於西藏自治區那曲地區聶榮縣當曲以北格爾木縣唐古拉區臥勤曲的早石炭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此種幼體較扁平,前舌甚短,leiorhynchoideaquadracostatavanuxem的外形與此種相近,但輪廓略呈三角形,因殼內不清,無法比較。因leiorhynchoidea的隔板槽內也具細脊,背中隔板高強,故暫為此屬。...
西藏似光嘴貝(Leiorhynchoides Xizangensis Yang)是採集於那曲市申札縣的化石標本。特徵描述 殼中等寬約17-20mm,殼長約17-19mm。背殼凸隆顯著,腹殼緩凸,中糟前部寬淺,中隆前部呈舌狀凸隆。中槽內4-5條、中隆上4-5條放射褶,兩側翼各5-7條放射褶。主要用途 形態學研究和地層劃分對比。
簡單紋嘴貝是產於昌都地區江達縣瑪曲郭倫多以東5公里的晚三疊世(T3)的化石。特徵描述 此種接近高加索西北部諾利~瑞顛倒是非階所產的r.triaticausdagys,因此種較複雜的類型,與後者的殼褶較簡單的類型一致,主要區別是後者的貝體較大,殼寬為新種的一倍,殼長短於殼寬,殼褶更複雜一些。產地 昌都地區江達縣瑪曲...
凹槽四川小嘴貝(新屬、新種)是發現於四川省攀枝花市鹽邊縣岩口彝族鄉乾海子的石炭紀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殼體小至中等大小,殼寬14.75~22.15毫米,殼長14~20.75毫米,殼厚7.75~14毫米,殼長稍小於殼寬,輪廓近於圓形。腹殼平緩,背殼強烈凸隆,幼體標本背殼折曲較小,成年殼體折曲強烈,呈脊樑,兩側急劇...
川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 Don)是百合科,貝母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可達50厘米。葉對生,葉片條形至條狀披針形,花通常單朵,紫色至黃綠色,每花有葉狀苞片,苞片狹長,花葯近基著,蒴果長棱上有狹翅。5-7月開花,8-10月結果。主要分布於中國西藏、雲南和四川,也見於甘肅、青海、寧夏、陝西和山西,也...
鱗舌形貝屬(Lingulepis,大致限於晚寒武世)外形不同於其他舌形貝類,形態更像淚滴。舌形貝類是提供環境信息的有用化石;對於地層對比作用不大;是寒武紀腕足動物群的重要成員。生物起源 包括現存和古代絕滅類型的一類腕足動物。最初見於寒武系,很可能起源於寒武紀以前。結構分析 貝類軟體動物的外套膜,具有一種特殊...
中亞高山地區的動物,可以我國青藏高原和其鄰近的山地動物為代表,由於地勢高寒,故動物種甚少,主要有野氂牛、高山西藏羚羊、亞洲野羊、西藏褐熊、狐、雪豹(大山貓)等。地中海亞區 本區包括地中海周圍地區,動物界具有過渡性,代表動物有小亞細亞和高加索高山中的摩甫倫羊、岩羚羊、山羊、鹿、熊、山貓等。印度-馬來...
蟲草菌為麥角菌科的一個屬,它包括許多種,如冬蟲夏草、蟬草、珊瑚蟲草、羌螂草、蛹草、半翅目蟲草、黃蜂草等。中國蟲草種類繁多,資源十分豐富。現今世界資源較清楚的有139種,中國已知有58種。冬蟲夏草主產區為四川、青海、貴州、雲南、西藏、甘肅等地高山原野。而四川的甘孜、阿壩、涼山三州蟲草產量占全國的60%...
2012年桑樹桑黃新種發布後,桑黃在中國的知名度逐年提高,也帶動桑黃採集活絡,從早期中國年採收約1-2噸,前幾年3-5噸,這幾年每年採集量達到5噸以上。野生桑黃在西藏南部及東南部產量較多,雲南、四川、湖南、湖北、陝西山區也有些產量,河南、甘肅、浙江最近也零星採獲。野生桑黃在中國經過多年的採收後,產量逐...
單人腳踏車重裝騎行西藏,到達雲南迪慶州,剛好下大雨找到露營地 20:25 收藏 434 100 迪慶藏族自治州,簡稱“迪慶州” [38],雲南省轄民族自治州,首府香格里拉市,位於雲南省西北部,滇、藏、川三省區交界處,介於東經98°20′~100°19′,北緯26°52′~29°16′之間,屬溫帶和寒溫帶季風氣候,具有明顯的低緯度高原季風...
喙鯨相當難以觀察,其中數種尚未發現活體,僅少數物種有較深入的研究資料。關於喙鯨的分類一直是暫時性與未定,常有新種發表或舊種的改正,現生種總計有6屬20餘種。喙鯨分類表 貝喙鯨屬(槌鯨屬) Berardius 阿氏貝喙鯨(南槌鯨) Arnoux's Beaked Whale, B. arnouxii 貝氏喙鯨(北槌鯨) Baird's...
蛞蝓廣泛分布於全球,包括歐洲、美洲、亞洲等。在中國,它們主要分布在西南、東南地區,以及西藏、新疆和內蒙古等地。生活習性 覓食行為 蛞蝓是一種食性廣泛的動物,可以攝食多種植物,包括葉、花、果實、幼芽、莖和根等。它們尤其喜歡鮮嫩多汁的植物,如黃瓜、番茄、柿子椒等蔬菜,以及白茱、油菜、菠菜等綠葉蔬菜。但...
中國浙江、湖北、西藏均有發現。為一世界性屬。產于海相地層。背景資料 除大部分現生者外,許多化石軟骨魚也屬此類。它們的鰭基變得狹窄,口裂也顯得橫寬,鰓裂5-7對。早石炭世的櫛棘鯊被認為是本目的最早代表,它的許多特徵與裂口鯊相似,如雙接頜骨、鰭基較寬、牙齒主尖高側尖低,但櫛棘鯊兩個背鰭前端有...
三疊紀早期—全新世;多數生活在深水中海底上。有時在4,000公尺(13,000呎)處,深海種,世界性分布。種群分類 象牙貝(elephant's tooth)或齒貝(tooth shell)。掘足綱(Scaphopoda)海產貝類。屬(角貝屬〔Dentalium〕為最常見的代表屬)350多種。經濟價值 古代曾被當作貨幣。大的貝殼可作菸嘴,或裝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