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導演:讓·雅克·阿諾
- 編劇:貝姬·約翰斯頓
- 主演:布拉德·皮特
- 製片人:Iain Smith、Jean-Jacques Annaud、John H. Williams
- 對白語言:英語、德語、國語、藏語、印地語
- 中文名:西藏七年
- 外文名:Seven Years in Tibet
- 其它譯名:在西藏七年
- 出品時間:1997年
- 製片地區:美國、英國
- 拍攝地點:中國西藏、阿根廷、尼泊爾
- 拍攝日期:1996年9月30日至1997年3月7日
- 類型:人物傳記片
- 片長:136分鐘
- 上映時間:1997年9月13日(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 分級:美國:PG-13
- 色彩:彩色
- imdb編碼:tt0120102
演職員,電影視頻,劇情簡介,演職員表,演員表,職員表,角色介紹,音樂原聲,獲獎記錄,影片評價,影片爭議,
劇情簡介
在二戰時期,奧地利登山家哈雷決心離開故鄉和懷孕四個多月的妻子,到世界最高峰喜馬拉雅山去登山。哈雷離家的原因是對孩子的出生有一種恐懼感,所以逃避。對於哈雷來說,登山是一種“絕對簡單”的感覺,他逃遁在這種感覺中,希望能找到自我。成功與富有都不能使他感覺快樂,他仍然在尋找。在火車站和懷孕的妻子告別的時候,哈雷在記者的鎂光燈下強顏歡笑,甚至連一句告別話都沒有,他迫不及待地登上遠行的列車,他只是想儘快逃避現實。在離天最近的高原,哈雷度過了枯燥乏味的幾個月,他把生活的一切都記在了日記里。惡劣的天氣,使喜馬拉雅的頂峰可望不可及。這時,哈雷忽然想要回家了,他想看看應該已經出世的兒子。可是,戰爭使他成了戰俘,他被滯留在印度的集中營里。一次又一次越獄,一次又一次失敗,日子一年一年地過去,哈雷看著妻子的照片,算著兒子的年齡,等待著戰爭結束。但他最先盼來的卻是妻子從奧地利寄來的離婚協定書。妻子告訴他,等兒子大了,會告訴兒子,他父親在喜馬拉雅失蹤了。此刻的哈雷真的是一無所有了。終於,哈雷越獄成功,可他惟一能去的地方只有西藏,此時的西藏,已是一片和平的淨土。一路上,哈雷風餐露宿,運氣好的時候,從廟裡抓些供奉著的食物,運氣不好的時候,殺了搶來代步的馬在荒漠上生吃。為了生存,他什麼都可以做。
西藏人視異族如鬼神,並不歡迎外來的哈雷和他的同伴。他們只好裝成去拉薩朝聖的信徒,只是為了能活下去。為了生存,他們甚至和富人家的狗搶食,當時還不滿10歲的達賴喇嘛破例讓這兩個外國人留在了拉薩。西藏的文化和哈雷熟悉的西方文化完全不同,哈雷發現,藏人對宗教的虔誠不僅僅是一步三叩的朝聖。哈雷為達賴建造電影院,挖地基的時候,為了不傷害地里的蚯蚓,喇嘛們不惜勞神費力地為蚯蚓搬家,還為這些小生靈念經。哈雷在拉薩過起了十分平靜的日子,年輕的達賴讓哈雷想念起自己從未見過面的兒子。他不斷地給兒子寫信,告訴他自己還活著,活在天邊的西藏。終於,兒子回信了,但信中沒有絲毫對父親的懷念,只是希望哈雷不要再擾亂他的生活。這封信對哈雷的打擊無比沉重。這時,戰爭已經結束,但哈雷打消了回國的念頭。哈雷向達賴介紹西方文化,達賴讓哈雷學會愛,兩個截然不同的人,竟成了終生的朋友。但是,平靜的日子很快被解放西藏的戰鬥打斷。達賴出生地的寺廟被毀,無數喇嘛喪生。在中國共產黨看來,宗教是麻醉藥,中國共產黨要解放中毒的西藏人民。在解放西藏的戰鬥中,幾千名藏民死於非命。哈雷要離開拉薩了,他要達賴一起走,達賴卻說他是喇嘛,要與他的信徒在一起。哈雷只好獨自離開。當他回頭時,只見達賴站在布達拉宮的頂上眺望著。哈雷帶著達賴最鐘愛的音樂盒返回了奧地利。西藏七年,哈雷所得到的不僅是達賴喇嘛終生的友誼,還有他一直在尋找的自我。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配音 |
---|---|---|
哈雷 | 布拉德·皮特 | ---- |
奧弗施奈特 | 大衛·休里斯 | ---- |
達賴喇嘛(14歲) | Jamyang Jamtsho Wangchuk | ---- |
達賴喇嘛(8歲) | Sonam Wangchuk | ---- |
達賴喇嘛(4歲) | Dorjee Tsering | ---- |
哈雷的妻子 | 茵格保加·達坤耐特 | ---- |
Ngawang Jigme | 黃榮亮 | ---- |
Kungo Tsarong | 岩松信 | ---- |
Regent | 丹尼·鄧宗帕 | ---- |
Amban | 黃自強 | ---- |
Pema Lhaki | Lhakpa Tsamchoe | ---- |
Great Mother | Jetsun Pema | ---- |
Tashi | Ama Ashe Dongtse | ---- |
張經武 | 瑞克·楊 | ---- |
張伯倫勳爵 | Ngawang Chojor | ---- |
英國軍官 | Duncan Fraser | ---- |
納粹官員 | Benedick Blythe | ---- |
Lutz Chicken | Tom Raudaschl | ---- |
Hans Lobenhoffer | Wolfgang Tonninger | ---- |
The Garpon | Samdup Dhargyal | ---- |
Garpon's Agen | Chemchok | ---- |
Declaration Monk Official | Tenzin Jangchub | ---- |
西藏將軍 | Angphurba Sherpa | ---- |
Bsrcy Guide | Tsering Wangdue | ---- |
Bsrcy Guide | Yama Ngudup Cheshatsang | ---- |
Vendor Ice-Skates | Kalsang Dhundop Lungtok | ---- |
Jacket Vendor | Sonam Bidhartsang | ---- |
Watch Vendor | Lama Champa Tsondu | ---- |
Ling Rinpoche | Geshe Lobsang Nyma | ---- |
Trijang Rinpoche | Geshe Yeshi Tsultrim | ---- |
Attendant | Lama Champa Chandu | ---- |
夏爾巴人 | Pemba Norbu Sherpa | ---- |
信使 | Karma Apo-Tsang | ---- |
Jokhang Monk Official | Ngawang Tenzingyatso | ---- |
軍事指導員 | Choeden Tsering | ---- |
Monk Head of Security | Lama Jampa Lekshe | ---- |
Head of Security's Aide | Lama Thupten Nugdup | ---- |
Marchese | Daniel Tedeschi | ---- |
Horst Immerhof | Gerardo Ebert | ---- |
Younger Rolf Harrer | Sebastian Zevalia | ---- |
Older Rolf Harrer | Philipp Kriechbaum | ---- |
藏人 | Lobsang Gendun Rinpoche | ---- |
藏人 | Tenzin Gyaltsen Rinpoche | ---- |
藏人 | Sharpa Tulku Rinpoche | ---- |
藏人 | Zongra Tulku Rinpoche | ---- |
職員表
製作人 | 原著 | 導演 | 編劇 | 攝影 | 配樂 | 剪輯 | 選角導演 | 藝術指導 | 美術設計 | 造型設計 | 服裝設計 | 視覺特效 | 錄音 |
---|---|---|---|---|---|---|---|---|---|---|---|---|---|
Iain Smith Jean-Jacques Annaud John H. Williams David Nichols(執行) Michael Besman(執行) Richard Goodwin(執行) Alisa Tager(副) | 海因里希·哈勒 | 讓·雅克·阿諾 | 貝姬·約翰斯頓 | Robert Fraisse | 約翰·威廉士 | Noelle Boisson | Francine Maisler Priscilla John | George Richardson Pierre Queffelean | At Hoang | Set Decorator | Enrico Sabbatini | Dean Lockwood | Ken Weston |
(參考資料來源)
角色演員介紹
- 哈雷演員:布拉德·皮特奧地利登山運動員,來到印度攀登喜馬拉雅山,卻因戰爭被滯留在印度的集中營里。越獄成功後的他來到西藏結識了藏人達賴喇嘛,在西藏的七年,哈雷所得到的不僅是達賴喇嘛終生的友誼,還有他一直在尋找的自我。
- 奧弗施奈特演員:大衛·休里斯奧地利登山運動員,和哈雷一同來到印度攀登喜馬拉雅山。但由於德國和英國的宣戰,他和哈雷在登山時被印度的英國殖民軍抓獲並囚禁了五年,最終成功地逃往西藏,後被達賴喇嘛收留。
- 達賴喇嘛演員:Jamyang Jamtsho Wangchuk(14歲)哈雷在西藏認識的藏人男孩,當時還不滿十歲的他破例收留了哈雷。是他教會哈雷學會愛,兩人也因此成為終生的朋友。當哈雷回國時,他送給哈雷一個八音盒作為臨別的禮物。
- 哈雷的妻子演員:茵格保加·達坤耐特哈雷的妻子,在她懷孕四個多月時,丈夫決心離開她和孩子到喜馬拉雅山去登山。她一年又一年地等待著丈夫回來,可丈夫卻從未回來過,最終她向丈夫寄去了離婚協定書。
(參考資料來源)
音樂原聲
專輯信息專輯類型:原聲帶、影視音樂 歌手:約翰·威廉士 唱片公司:Sony 發行日期:1997年10月8日 | 曲目 1、《Leaving Ingrid》 2、《Peter's Rescue》 3、《Harrer's Journey》 4、《The Invasion》 5、《Reflections》 6、《Premonitions》 7、《Approaching the Summit》 8、《Palace Invitation》 9、《Heinrich's Odyssey》 10、《Quiet Moments》 11、《Regaining a Son》 |
獲獎記錄
時間 | 屆次 | 獎項 | 獲獎方 | 備註 |
---|---|---|---|---|
1998年1月18日 | 第55屆美國電視電影金球獎 | 最佳電影配樂 | 約翰·威廉士 | 提名 |
1998年3月6日 | 第21屆日本電影學院獎 | 最佳外語片 | 《西藏七年》 | 提名 |
影片評價
《西藏七年》沿用了貝納爾多·貝托魯奇導演的電影《末代皇帝》中出現的所謂“東方主義”——即西方人怎樣啟蒙年輕的生活在黑暗和愚昧中的東方人,教給他們知識,帶給他們光明。哈雷是一位只對大山有感情,對人卻沒有愛情的登山家,當他見到達賴之後,受到感化,才變成了一個善良的人,這本是電影的主題,但故事並沒有圍繞這個主題展開,最後卻變成了解放軍鎮壓西藏,所以,電影的主題是分裂的。影片根據現象學見解的啟示,故意按照類化推斷的邏輯,製造為其政治目的服務的負效應,使觀眾在不知不覺的狀態下,被引入判斷錯誤的圈套。在影片中,西藏被描寫為受到中國侵略的獨立國家,達賴則被塑造成酷愛和平、既有神秘和宗教哲理色彩、又具有純真無邪天性的聖者。觀眾從影片中似乎如臨其境般地獲取了史實,其實卻是一半屬於極端片面、一半屬於編導者故意捏造的所謂“史實”。影片在敘事策略上不是單刀直入,而是從主人公哈雷進入西藏開始敘述,花去四分之一篇幅描述他如何在惡劣的條件下,與死亡搏鬥,又如何中途被英國人逮捕和越獄,如何最後越獄成功之後再攀登喜馬拉雅雪峰,把哈雷塑造成令人讚美和愛憐的形象。從表現手法看,《西藏七年》值得電影創作者借鑑。但是以藝術手法作為掩護,肆意歪曲和捏造歷史事實,愚弄觀眾、損害別國及人民的利益,則是好萊塢的恥辱(《禁之影》評)。
影片爭議
西藏長期以來就是中國的一個組成部分,這是最基本的史實,《西藏七年》不僅不敢向公眾公布這一事實,反而偷梁換柱,把“蒙藏委員會駐藏代表處”篡改為相當於駐外大使館的“中華民國駐藏代表處”,藉此把西藏界定為中國之外的獨立國家。在1959年民主改革之前,西藏一直是農奴制度,95%的藏人沒有土地和人身自由,農奴主可以自設私獄,對農奴施行酷刑,片中的達賴本人就是最大的農奴主。當時的藏人分為九級三等,下等人賤如草芥,一條人命只值一根草繩。但影片卻迴避這些史實,而去描述達賴的天真和人性,用以代表達賴人格和行為的全部,這完全是歪曲史實的表現。影片把實有其人的張經武等中共軍方代表描寫得蠻橫無理,對藏族和佛教沒有一絲一毫的尊重,這無疑也是捏造,完全違背了中國共產黨的民族政策。影片結束時的字幕表明,自中共統治西藏以來,大約有百萬藏民被殺害,這更是彌天大謊。十年動亂中,中國共產黨的政策確有失誤之處,但中國共產黨已認識和批判了這些錯誤,截止到1994年,中央政府已在西藏恢復修建了1500多座寺廟。在經濟、教育和人口生育等方面,中央政府還對西藏實行了更加優厚的特權政策。《西藏七年》在結尾處只講毀壞西藏廟宇,避而不提其全國性的政治背景,不提中央政府在糾正過去失誤方面的巨大努力,更不提西藏百萬農奴的翻身解放,這是對史實的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