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秦嶺地區上新世生態環境演變的生物標誌化合物證據

《西秦嶺地區上新世生態環境演變的生物標誌化合物證據》是依託蘭州大學,由彭廷江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秦嶺地區上新世生態環境演變的生物標誌化合物證據
  • 依託單位:蘭州大學
  • 項目負責人:彭廷江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作為晚新生代地質歷史的重要氣候轉型期和未來氣候預測的良好參考期,上新世生態、環境演變過程及其驅動機制一直是地學領域的前沿熱點問題。然而,氣候代用指標的多解和定量研究的缺乏使我國上新世氣候演變過程仍不十分清楚,亟需環境意義更明確的生物標誌化合物方法開展深入的古環境定量研究。本項目擬將針對青藏高原東北緣上新世季風的演化問題和定量研究較少的不足,以西秦嶺地區喇嘛山剖面上新世河湖相沉積為研究對象,系統開展植物葉蠟單體碳同位素和微生物四醚膜類脂物測試分析,定量重建喇嘛山上新世古生態和古溫度演變序列,釐清西秦嶺地區上新世生態環境演變規律;並與周邊地區和海洋記錄進行對比,深入討論區域氣候變化與高原隆升歷史和極地冰量之間的動力學聯繫,進而揭示上新世氣候轉型的可能驅動機制。本研究不僅為深入理解氣候-構造之間的耦合關係提供生物有機地球化學證據,也為氣候變化趨勢預測及環境效應評估提供重要氣候背景。

結題摘要

晚中新世-上新世古環境定量重建對深入理解青藏高原隆升、全球變冷和東亞地區生態環境演化的耦合關係提供獨特視角。依照項目計畫,對西秦嶺地區堯店剖面和喇嘛山剖面(晚中新世-上新世河湖相沉積)開展了系統的生物標誌化合物(正構烷烴、長鏈烯酮和微生物膜類脂物)、有機碳同位素、元素地球化學和孢粉集成研究。並基於前期高精度磁性地層學和古生物年代學框架,建立了西秦嶺地區天水盆地晚中新世-上新世古溫度和古生態等演變歷史,深入探討了區域氣候變化的可能驅動機制。主要獲得以下科學認識:1、定量重建了西秦嶺地區天水盆地晚中新世-上新世以來古溫度歷史。天水盆地晚中新世以來溫度逐漸變冷,晚上新世(3.2Ma和2.8Ma)出現兩次顯著降溫事件,可能與全球M2事件、北極冰蓋擴張事件和高原東北緣強烈隆升有關;2、利用微生物膜類脂物指標揭示了晚中新世-上新世期間兩次顯著乾旱事件(7-6Ma和3.4-3.2Ma左右),2次降溫事件均滯後於古乾旱事件;3、多指標集成研究恢復了喇嘛山古湖晚上新世生態、水位和鹽度演變歷史。3.2-2.8Ma時期氣候冷濕,碳同位素持續正偏,化學風化加強,流域降水增加導致湖水加深,鹽度降低,2.8Ma左右湖泊最深;2.8Ma之後溫度繼續降低,碳同位素顯著負偏,冷乾氣候致使湖泊萎縮、鹽度增大;4、綜合分析天水盆地古氣候記錄與全球其他記錄的異同,認為晚上新世高原東北緣強烈隆升、北極冰蓋擴張和全球變冷共同控制了西秦嶺地區天水盆地上新世生態環境演變。本項目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為開展高原東北緣晚中新世以來古生態和古溫度定量重建等提供重要參考,並對深入理解晚新生代以來青藏高原構造活動和氣候相互耦合作用提供支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