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西社地圖,西社歷史,地方原名,現名歷史,西社地域,自然資源,人口數據,西社華僑,社會事業,西社治理,西社鄉話史,風景名勝,西社頂下娘宮,西社頂娘宮,西社下娘宮,西社鄉,西社片區,西社西南,西社新北,西社西湖,西社新考,西社新鄉,西社溪東,西社雙溪,西社人物,逢年過節,西社祠堂,西社姓氏,黃氏,蔡氏,戴氏,尤氏,李氏,林氏,潘氏,葉氏,鄭氏,
西社地圖
廣東省揭陽市普寧西社
西社歷史
普寧舊時有這樣一句話“一野洪陽方,二野果隴莊,三野北山許,四野西社黃”
這四個野就是舊時對普寧的影響力十分大的四個大家族,乃至如今依然是普寧十分重要的四大勢力
地方原名
西社原名西畲。相傳黃氏於明嘉靖年間(1522年——1566年)從福建省遷此創村。始創村於溪西岸長埔龍西面的坡地上,故名西畲。
現名歷史
在後來因村里結社,遂改為西社。聚落呈塊狀分布。
西社地域
西社位於位於廣東省普寧市占隴鎮,距離在市區流沙東南4.7公里,普寧市高鐵站橫跨西社,地處國道G324線廣汕公路南側(公路跨西社約2.2公里,公路兩邊全為西社勢力範圍),大南山之北麓,有發源於大南山脈摩天頂的練江支流花柳園溪(或稱益嶺水、白馬溪)貫鄉北去匯入練江,又有伯爺溝、後湖溝、下陂溝(已廢)三流於鄉中迂迴向東西伸延,還有東南的橫溪、大壩仔水匯聚於雙溪嘴。鄉中水流豐沛,綠樹成蔭,可謂山明水秀,地靈人傑,是宜居福地,占隴流沙一帶有俗諺:前獵後獵,唔如西社馬柵。
自然資源
西社鄉南側有十分壯觀的桔園生態基地,竹蔗園等
如此壯觀的景觀得益於練江的支流對此的哺育,
農業主種水稻、番薯、花生、蔬菜等作物。
人口數據
西社現有總人口約23000人,海外華僑15000人左右(數年前的數據)。
西社華僑
西社屬僑鄉, 舊社會由於人多地少,加上連年災荒、戰亂等原因,部分族親被迫離開家鄉漂泊異國他鄉謀求生路,尋求發展。主要有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香港、澳門等地。華僑及港、澳同胞捐建學校、橋樑、村道多宗。這些族親在異國他鄉也多有建樹,有的為當地宗人謀福祉,有的成為當地社會名流,為故鄉增光。
社會事業
西社人十分重視教育事業,村中共有國小七所,中學一所。
西社中學在鄉里的成功人士及廣大華僑的捐助之下,建成
新學校,投資近3千萬(黃洪生在新學校建設中捐助三百萬
元榮獲普寧市鐵山蘭花獎)
普寧西社中學:(屬全西社7個村所有)
西社西湖學校:(西社西湖)
西社新北學校:(西社新北)
西社新考學校:(西社新考)
西社新鄉學校:(西社新鄉)
西社雙溪國小:(西社雙溪)
西社溪東國小:(西社溪東)
西社西南學校:(西社西南)
西社治理
西社鄉內共有一個聯環隊 七個聯隊
西社社區派出所警務室(聯環隊)
西社西南辦公樓
西社西湖辦公樓
西社新北辦公樓
西社新考辦公樓
西社新鄉辦公樓
西社溪東辦公樓
西社雙溪辦公樓
西社鄉話史
先祖元安公於清嘉慶年間從潮陽大布遷移來普寧西社,據傳說是先寄居南門黃姓宗親處,後到周圍觀察,見水湖溝老鄉水源豐沛,土地肥沃,魚蝦跳躍,是個好地方便定居下來。但原住大布為何要遷移?其原因有多種說法:有從地理輕重厚薄玄學論的,有姓氏大小強弱論的......但在封建社會裡,除了明末初(明永曆15年,即清順治18年至康熙22年,公元1661年至1683年)清政府實行“遷界徒民”政策劃定沿海50里為無人區,強迫農民、漁民遷移內地外,其他分散或成族遷移,就西社鄉的歷史來說,遷來可概為四大類,反映了移民的滄桑史。
一,為生活計外出為傭。這方面雖不是很多,卻有其代表性。因古代也是貧富懸賞,富人僱工買俾,窮人打工當奴婢是常事,一些條件允許便定居下來。如南門斯可公清順治7年(1650年)出生於福建漳浦油車園二房,康熙初年因生活所迫流落到載瑞屯(今流沙六斗埔)佘員外為傭(當長工,俗叫“春哥”),他為人勤勞樸實,得到了佘員外厚愛,便將其女佘慈惠許配給他,婚後生育四個兒子,但妻子早喪,故斯可除留第四子君逑於六斗埔外,帶3個兒子來西社再婚定居,在西社再生下二子,300多年來,斯可已發展成本鄉一盛族。另外,在南門及其他村,也有一些成族被貶稱為“春哥房”(長工)的,即先祖從前來此當“長工”後,被留作“後嗣”或繼承,這也屬移民性質。
二,為謀發展,異地而居。這方面占大多數,即原居地多屬比較貧窮的山區,或者平原經濟比較單調,發展前景較差的地方,便尋找一些條件較好的,有發展前途的地方謀求發展門路,改變自身環境。如我祖元安公就可能屬於這一類。又如南門君德公,明朝年間從福建遷來潮陽隱賞,但隱賞屬山區,經濟以耕為主,清康熙初年遷移先來溪東仔,後移入南門現頂娘宮後,其中一族瑞祖於鹹豐4年(1854年)創建新興圍(後新厝)。南門斯可公來西社定居60年後,原在福建油車園的三房遠聲公,四房龍輝公,以及詔猶和福建漳浦白衣鄉的一族也於乾隆年奶奶間先後遷來西社南門,現統稱為“福建祠系” ,其先祖認為油車園屬山區,是“山飛水走”的地方沒有發展 前途而遷來。
三,戰亂遭災,逃難遷移。這方面有一定比例。據《普寧大事記》載:從明朝嘉靖43年至康熙26年(1564-1687年)123年間,普寧這地方大型戰爭有7次,清朝又有劉公顯、陳娘康、許阿梅、林挺、吳乾等農民起義,連年戰爭不斷,以致流離失所,舉家舉族遭害被迫遷移,年代較近的如本村的宏義祖和新鄉的殿颺祖系,均在清鹹豐年間,據今有150年左右。宏義祖系原住下溪仔(今華溪),戰亂中一夜被清兵殺害29人而舉族遷來西社,其中部分住西社俗稱“埔仔房” ,部分住考寨加入“和祖派”。新鄉的殿颺祖系原為郭厝寮黃氏,全族9戶,鹹豐5年(1855年)北山許阿梅起義反清,郭厝寮作為“軍寨” ,農曆8月23日黃姓9戶中被清兵砍去頭顱3人,其中一個連屍首都找不到,多名婦女被搶,於是乘風雨交加之當夜,除一戶老弱未逃外,其餘8戶扶老攜幼避過清兵崗哨爬稻田出村。其中一戶往今池尾之高埕,其餘7戶逃來西社水湖溝新鄉,後繼承棉山系11世祖文三公之長房稱“殿祖” ,俗稱“郭厝寮房”。今住新鄉、考寨二村,留在當地一戶阿雲解放後失嗣。
四,小姓弱族,避開歧視。這方面雖然不多,但也有代表性。如本村東湖祖系,先祖因避戰亂從省城遷來潮州鵝公山(今麒麟鎮徑水村),後代故全族投靠橋柱舊地村外祖家,但橋柱全族純為陳姓,故其外祖認為若不改姓陳,該祖“單鳥入群”,今後難以立足會被人家歧視,故於清鹹豐2年(1852年)舉族遷移來西社投靠宗親而定居。
從上述的遷徒移民中,先祖多採用投靠同姓宗親的方式,起到了敦親睦族、團結互助的作用。遠聲、龍輝、詔猶,白衣鄉,君德、元安、元聞、東湖、宏義、殿颺等祖系都屬這一種。
風景名勝
古樟樹,位於珍珠娘廟後,是西社一大勝景,其樹冠有一半以上覆蓋了廟頂,被稱為“娘傘”。該樹植於何時已無從考證,其主幹周長約有8米,高20餘米,據說在10公里外的流沙高處用肉眼都能看到該樹。其樹齡應有600年以上,是目前普寧市乃至整個粵東地區現存最大的樟樹。在1946年建黃氏聲祖祠清地基時,發現樟根伸延到該地(相距300米以上);還有傳說公社化後,南門大池積肥,也發現有香味的樟根深到池裡,可見此樹生命力之強!自民國初年至上個世紀80年代,常有外人前來以高價購買或其他另有居心之人動古樟樹的主意,但均被幹部及民眾斷然拒絕,這全鄉上下對古樟樹的珍視,使其逃過一次次厄運之心,難能可貴!
西社頂下娘宮
西社頂娘宮
珍珠娘廟,位於南門丁心橋頭,俗稱“頂娘宮”或“頂四娘宮”,建於1866年,當時主持人黃徽厚,財政黃隆進,神廟大門匾額“珍珠娘廟”四個大字為黃徽琢所書,時年71歲,黃隆進任建廟財政時年28歲,其孫輩至今還保存有其任職時所用算盤一個。該廟在抗日時期曾辦“西社一分校”,進步教師楊祿英等就在此活動,解放戰爭時期該校還建立黨支部。70年代,西南新校舍建成,該廟不再辦學,1987年海內外捐資重修。
蘇州街巷,又名蘇州巷。是南門頂娘宮後通向後壁下的一條巷,東西走向,全長約100米,寬約2米左右。相傳,公元1755年(清乾隆20年前後),南門先祖在此經營做蘇州生意,蘇州客商也常來往,故名“蘇州巷”。時娘宮前溪水較深,貨船從海上可駁木船沿練江直上經下村、六營、陂頭直達頂娘宮前碼頭卸貨。該巷是當時較有名氣的商業場地,設有貨棧及倉庫,又有商人開當鋪、糖鋪、舊衣店、釀酒作坊及裁縫店等,均屬商業經營性質,少數為加工性質。現因年代久遠,房屋多已倒塌,但翻新的仍住有二戶人家,作當鋪的小樓雖己磚漏但該樓仍在。
西社下娘宮
位於西湖西北方向西社大溪墘的慈悲娘廟,俗稱“下娘宮”或“四鄉娘宮” ,該廟在全鄉的廟宇中規模可算最大,有正殿、東西廳、廂房以及後厝包的廳房等,建築風格獨具一色,經考證,該廟建於清乾隆四十九年歲次甲辰(公元1784年)。清光緒五年(1879年)和公元1955年、1986年共3次重修。2000年在原地依原狀重建。
下娘宮在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戰爭時期(1925至1929年)曾是普寧縣第五區區委會、五區農民協會,西社鄉農民協會,鄉蘇維埃政府駐地。 中央農民部秘書澎湃曾二次於宮前民眾大會上發表演說,宣傳革命道理,元安祖裔黃乙品、號立朗於1925年至1926年逝世前任西社鄉農民協會副主席,經常到設於下娘宮的農會處辦公。據《中共普寧黨史資料》載: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戰爭時期,西社鄉是普寧縣9個革命根據地之一,黨和區、鄉農會領導人經常於此領導區、鄉人民的革命鬥爭。故下娘宮是一處具有光輝傳統的革命聖地,值得發揚光大。娘宮前右側原有一株幾百年古榕樹,20世紀60年代因“車子化運動”被砍了,近年新栽培的一株正在茁壯成長。
西社鄉
體制的沿革,明、清兩朝,縣以下無政權建制。縣以下為都,每都10甲,都、甲頭由地方士紳充任,承包該地域內的催糧、拘捕、調解,無俸。清乾隆十年《普寧縣誌》卷之一“疆輿圖”標有西輋和溪東仔,同卷之“鄉寨”條則記載“水湖溝”,與西輋、溪東仔同屬滅水都,時溪東仔設“鄉約所”,但非政府建制可能是近鄰約定集會的場所(全縣10個)。1912年民國初肇,政權仍為省、縣兩級,村或聯村設保正1至2人,負責催收田賦、供軍餉和民事調解等。民國10年(1921年)普寧縣始設區、鄉,全縣分9個區162個鄉。時水湖溝老鄉隸屬於“普寧縣第5區西社鄉”。鄉設“團局”。大革命時期的1925年起成立區、鄉農會,“西社鄉農民協會”設於下娘宮,區農會主席黃昌盛兼任西社鄉農會主席,副主席黃立朝(名乙品,西社水湖溝老鄉人,1926年逝世)。從1921年起,西社鄉轄南門(包括新興圍),北門(包括新東圍)水湖溝老鄉,水湖溝新鄉,考寨(包括花柳園),溪東仔,雙溪嘴。民國23年(1934年)起全國實行保甲制度。一般是每保10甲,每甲10戶,但有很大的伸縮性,時西社鄉編為9個保,保設保長一人負責催收田賦(地稅谷和田畝錢)供兵員(派兵,催收壯丁錢),和民事調解等。但保以下由房系指定“糧帶”,負責該房系“皇糧科派”,實際是為保長服務。時西社鄉9個保,即南門包雙溪嘴4個保,因雙溪嘴只有81戶不夠一個保編制,便合南門寨內北四條巷為一個保,但歷任保長均是南門人。該村的新興圍和井仔為1保,其餘斯、聲祖及“同德堂”為2個保。水湖溝老鄉,水湖溝新鄉,考寨(含花柳園),溪東仔各1個保。最大為水湖溝老鄉232戶,最小的是新鄉100戶。民國27年(1938年)1月至民國34年(1945年)10月西社和入橫鄉,1945年11月又擴為四維鄉。但保田制度不變。從1938年1月至1949年解放時,西社歷史政區9個保便設立“聯保辦事處”,設主任和財政部,但有時又稱“自治會”。1949年5月普寧初解放,五區武政工作隊在興文中學召開全五區士珅大會,宣布廢除鄉、保長職務,成立新的“四維鄉人民政府”,鄉長正王仰唐(隴頭後樓人)副黃接香(西社新鄉人)。但從8月份開始,先後又有國民黨的喻奇英、台灣新軍、胡璉等國民黨軍竄擾普寧,尤其9月份起胡璉兵丁勒糧時,“老保長”都避了,此時西社又有幾個“官癮”特大的自薦起來充當“前面撞胸,後面捶背”的鄉、保長來,(因此時鄉民都逃難到外地,國民黨軍隊向這些鄉、保長要兵、要糧,故這些鄉、保長成了“風箱老鼠”)解放后土改期間,這些人多數被批判洗臉擦黑。
解放後,1949年11月由南五區政府和四維鄉人民政府主持西社各村的建政工作,西社南門取名“西南” ,北門取名“新北” ,水湖溝老鄉取名“西湖” ,新鄉和考寨取名“新考” ,溪東仔取名“溪東” ,雙溪嘴取名“雙溪” ,各村成立村人民政府,1950年12月22日土地改革開始,西社土改工作隊首任隊長盧孝善(潮陽人),各村農民協會取代村政權。1952年3月成立“普寧縣第六區西社鄉農民” ,領導各村農會。1952年11月成立“普寧縣西社鄉人民政府” ,轄西南、新北、西湖、新考、溪東、雙溪6個自然村。1956年7月 改稱“西社鄉人民委員會” 。1957年1月西社鄉合入“南城鄉” ,但各村為“農業生產合作社” ,從低級到高級,1958年西社原全鄉合併為“軍埠鄉燎原農業生產合作社” ,各村為“聯隊” ,1958年10月人民公社會運動,政社合一,西社稱“超美人民公社109戰鬥團” ,村為聯隊。1961年3月體制下放,西社分為西南、新北、西湖、新考、新鄉、溪東,雙溪7個生產大隊。1963年2月7個生產大隊合併為“西社生產大隊”(各村為聯隊)。1983年12月公社體制改為區,區屬縣派出機構,西社又恢復為一級鄉政權“普寧縣西社鄉政府”下轄7個村民委員會。1987年區改鎮,3月又改稱“西社村民委員會” ,村一級為“經濟聯合社” 。1991年4月村委會下移,西社改稱為“西社管理區”下轄7個村民委員會。因各村又稱“經濟聯合社”獨立核算,由於西社7個村屬歷史政區,2000年在取消管理區建制後,保留了“中共西社總支委員會” ,各村的名稱一律冠上“西社” ,即西社西南村、西社新北村、西社西湖村、西社新考村、西社新鄉村、西社溪東村、西社雙溪村,村為村民委員會,如“西社西湖村民委員會” 。
西社片區
西社西南
原名南門,俗稱大寨或南北門寨,由新興圍(後新厝),同德堂,桔園頭等組成,據傳其建築格局近似古都西安城,有“二門九街八巷六座落”——南北各有二個寨門;房屋共九街(後陰城/後寨包不計街),其中成座的五街,平房(寨包/厝包)向南、向北各二街,共四街;縱有八條巷;南北四街朝向中間的五街,中間五街和後陰城均向西,每街都是六座。老寨的建築時間上有先後,南北向四街較為整齊,正座五街則分金略有不同,形成了中間四條巷及後陰城的巷道寬窄不一,但對整個格局卻沒有改變。
從玄學的角度上講,老寨有“四臣輔一主,五臟配六腑”之說法:向西五街中,中間一街寬度較大,為“五間過”,是整個寨的中街,稱為“主”,其餘兩邊四街按一般的祠堂和四點金(第一座落)、下山虎(後五座落)格式建築,稱為“臣”。另一說法是:中間五街為“主”,兩邊南北四街為“臣”。而“五臟配六腑”,指的是中間五街,稱“五臟”,每街配六座,稱“六腑”。另又有“八卦——前面月眉池,中央戊己土,厝座合生老”之說法:因老寨牆外是一個橫貫全局的月眉型大池,整個建築群的中街正座是“萬塘公祠”,把該祠建於中央則有為土能落地生根之意,同時每街厝都固定為六座,堪稱“吉可綿萬古,貴則不可言矣”,也有稱“萬塘公祠是瓜兜(根頭),寨母是瓜斗,藤蔓可延及四街六巷各個角落”,以“生、老、病、死、苦”排列,六為“生”,故稱“合生老”。
老寨南北寨門結構不同,南門直出向南,內外直通且寬闊,屋頂為平頂又較高,寨門左前方約百米處原池仔頭有古龍眼樹——“皇帝龍眼”。北寨門的建築形式為房屋雙卸型,內門向北而外門向西,面前是位於月眉型池墘的一棵古榕樹。在老寨前右方的炮樓(村民戲稱“臨江樓”)及後巷的小炮樓,是上個世紀20年代(1927-1929)建的。
老寨中,有萬塘公祠、黃氏六房祠、黃氏祖祠(石鼓祠、友祖祠)、黃氏斯祖祠、黃氏元祖祠(元祖客廳),共五座。
從玄學的角度上講,老寨有“四臣輔一主,五臟配六腑”之說法:向西五街中,中間一街寬度較大,為“五間過”,是整個寨的中街,稱為“主”,其餘兩邊四街按一般的祠堂和四點金(第一座落)、下山虎(後五座落)格式建築,稱為“臣”。另一說法是:中間五街為“主”,兩邊南北四街為“臣”。而“五臟配六腑”,指的是中間五街,稱“五臟”,每街配六座,稱“六腑”。另又有“八卦——前面月眉池,中央戊己土,厝座合生老”之說法:因老寨牆外是一個橫貫全局的月眉型大池,整個建築群的中街正座是“萬塘公祠”,把該祠建於中央則有為土能落地生根之意,同時每街厝都固定為六座,堪稱“吉可綿萬古,貴則不可言矣”,也有稱“萬塘公祠是瓜兜(根頭),寨母是瓜斗,藤蔓可延及四街六巷各個角落”,以“生、老、病、死、苦”排列,六為“生”,故稱“合生老”。
老寨南北寨門結構不同,南門直出向南,內外直通且寬闊,屋頂為平頂又較高,寨門左前方約百米處原池仔頭有古龍眼樹——“皇帝龍眼”。北寨門的建築形式為房屋雙卸型,內門向北而外門向西,面前是位於月眉型池墘的一棵古榕樹。在老寨前右方的炮樓(村民戲稱“臨江樓”)及後巷的小炮樓,是上個世紀20年代(1927-1929)建的。
老寨中,有萬塘公祠、黃氏六房祠、黃氏祖祠(石鼓祠、友祖祠)、黃氏斯祖祠、黃氏元祖祠(元祖客廳),共五座。
西社新北
原名北門,由新山圍(前新厝),埔頭園、灰路腳等組成。村民多數出外經商務工,部分留守以農為業。大部分村民新住宅集中在西社老寨北側,取新寨的“新”,老寨北側的“北”為村名。村聚落呈條塊狀分布,建築多為貝灰三合土潮式民居,有部分現代新建鋼筋水泥結構樓房。有耕地680畝,主產水稻、甘薯、蔬菜等作物。有糖果、服裝等加工業。屬革命老區。國道324線廣汕公路於村北經過。廈深高鐵從村東經過。
西社西湖
原名老鄉,古稱水湖(牛)溝老鄉,它是以歷史政區西社鄉的“西”字和水湖溝的“湖”字組成,位於324國道的兩旁。
水湖溝是何姓氏創始未見歷史記載,只能根據民間傳說和部分遺址進行分析探討。按傳說,最先可能是魏、蔡,然後才是尤、林、黃,或者是蔡、尤同一時期。現村西北有“魏厝埔”,此埔究竟是先民居住遺址還是只做死人葬地已分不清,也無從考證,但已魏姓冠名不變,說明魏姓有密切關係。又尤姓原在寨內西南角有一口水井,傳說對尤不利,如尤與油同音,油屬液體水質,天天被汲取,數量有一定限度,發展受限制,故他遷。只有部分移居新鄉仍姓尤。林氏在水湖溝曾盛極一時,曾有過“十八擔書囊”(18人教書)和“十八支飯犁”(借用犁7音,撈飯用具),反映了該姓氏文化層次較高和有18家殷富吃乾飯的經濟基礎。也說明水湖溝這地方的自然條件有一定的優越性,故元安祖“擇地而居”才舉家遷移來此定居,繁衍生息。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口增多,元安祖派下茂順公又有“九子二十九孫”之稱,經濟也大大超過林氏,於是林氏便大部分遷移到惠來縣葵潭,只有部分留居新鄉。
西社新考
原名考寨,考寨有花柳園之稱,清中葉,村的花柳園處已形成圩集,鹽市頗盛,時有蘇州人往返經商。曾設有當鋪、糖鋪、舊衣鋪、裁縫店、釀酒坊等,有傳統糖果加工、竹器編織、家具木器製作、服裝加工、印染、五金塑膠、醃製等行業。長於制酒餅(酵母)和酥糖,飲譽潮汕。 前村中有蘇州街、花柳園、大樟樹等勝景。
西社新鄉
原來也名新鄉,位於老鄉(西湖)南面。“壬辰十七西社新鄉營娘媽 ”,在每年正月十七日,由新鄉鄉眾於本鄉珍珠娘媽廟中,請娘媽神出宮,開始在寨內各處巡遊;接著營至雙溪村口,與等待接蓮駕的雙溪鄉眾會契約游;在營走雙溪嘴各處之後,便到其村內臨時搭建的神廠,停轎供鄉眾奉拜。約8點半時候,由西社新鄉新順少年英歌隊起舞跳加冠請神,然後青壯們抬起神轎開始出遊。隊伍在珍珠娘媽宮出發,巡遊至老寨內,繞走一圈,回到宮側神廠,然後就開始往雙溪嘴去。整個游神的隨行隊伍有:一、機車、小車開道,二、鳴鑼清道,三、英歌隊,四、男孫旗,五、彩旗,六、娘媽大燈籠,七、娘媽香爐,八、金童玉女,十、娘媽神轎,十一、八音隊,十二、彩旗,十三、全村長老等。另外,雙溪嘴匯合隊伍有:八音隊、花籃、男孫旗、儀仗隊、村長老等。
西社溪東
俗稱溪東仔,因地處西社大溪(花柳園溪、白馬溪、益嶺溪)之東而得名。在清乾隆年紀修的《普寧縣誌》有幾處記載:一是溪東仔圩是普寧11個圩市之一,名曰“溪東仔圩”;二是用在十二年(1734),在此地建有“雲落司新署”,記三進十六間,因周圍無居民環居,在建成之後沒有到此辦公,雲落司仍駐烏石;三是溪東仔是普寧前往惠來的一條重要的交通要道,縣誌記載有從縣城南門出發,經陂烏火燒溪、大壩、北山觀音堂、跌馬溪(白馬溪)、溪東仔、庵林(藍)、潘岱、鹽嶺過惠來;四是乾隆年間,全縣設就個鄉約所,溪東仔圩便是其中之一。由此可見,溪東仔在明清年代具有重要的地理位置,也是一個歷史較久的村落,元宵佳節十分盛行跳火堆,迎老爺,掛燈屏等活動,每到正月十五一連好幾天的活動,十分熱鬧。
西社雙溪
俗稱雙溪嘴,姓氏為潘、葉、鄭,與溪東仔在後與西社合鄉,才促使舊時的“西社黃”有了另外九個姓氏,交通便利,廣汕公路拐彎沿其村道直開可通往普寧大道,產業也十分多,應為西社廠家分布較為喔密集之地,其中恆興布業組織的“西社恆興籃球隊’‘時常與各村進行友誼賽,位於西社的東南邊,與溪東緊接。
西社人物
西社是香港亞洲小姐張家瑩和台灣歌手黃文章的故鄉
2014年10月1日西社舉行的“鄉鄉樂起來”國慶晚會
張家瑩和黃文章回鄉同台演出。
也是清末普寧著名老中醫黃子和及民國時名中醫
黃震天的故鄉。香港漫畫家黃玉郎祖居地。
逢年過節
在普寧說到過年當然少不了當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英歌舞”。
西社現保留下(包括後又興起)的有英歌舞隊四支:西社西南
英歌隊,西社新考英歌隊,西社新北少年英歌隊,西社新鄉少
年英歌隊,在西社正月初一初二,正月十五十六十七進行表演
。元宵在西社西湖,新北,新鄉,雙溪,溪東還有迎老爺迎關
爺珍珠娘娘等傳統民俗
西社祠堂
萬塘公祠報本堂
報本堂位於老寨中街正座,奉一世祖萬塘公神主、二世祖益昆公神主,為全西社鄉黃氏共祀之先祖。祠堂於乾隆三年由舉人陳大卿(本姓黃)倡建。上個世紀50年代之前為全鄉最高學府“萬塘學堂”,原“西社公校”的教學場地。在抗日時期曾作普寧政府臨時辦公之地。萬塘公祠與鄉中其他祠堂不同之處:沒有大門樓——三山頂,也沒有祠名匾額。 據聞,原祠堂中懸有金字匾額二塊,一是明朝黃士俊狀元匾:“特授肇慶府知縣中憲大夫狀元士俊”;另一是清代黃仁勇武進士匾。至於此二匾與萬塘公的親緣關係如何,何時掛匾於祠,難以考證。
據一些民間資料記載,萬塘公為明朝人,但西社諸黃氏宗親第一代來到西社定居者多屬清代,在可考的各世系中,暫無任何一宗族世系可明白無疑與萬塘公連上嫡傳關係。據汕頭珠浦族譜記載,在萬塘公所在的明初年代,其孫中已有二人移居廣東南海縣、一人移居福建、一人移居海陽縣、一人移居山東。而西社黃氏各世系中可查考者,為明嘉靖至清康雍乾年代之間由閩遷潮或由廣州遷潮,迂迴遷徙來到西社定居,此較之萬塘公明初年代,相隔二三百年之久,這期間的遷徙,應有合乎嫡傳關係的道理。加之珠浦族譜記載:“明嘉靖之康熙該處屢遭戰亂及倭禍,族人星分各處(多數內遷潮府各地),鄉成荒野”。又萬塘公及益昆公之墓均在今大南山灰寨村後山(俗稱狀元墳)。所以,極有可能經過迂迴曲折,其部分後裔果遷居西社。
此外,在西社鄉中有這樣的傳說:萬塘公是垾塘鄉人,其子孫葬辦好萬塘公墓後,風水先生說該墓所處是上好風水寶地,但旱塘地理尚嫌輕薄配不上,子孫宜向西遷移,另擇佳地定居。當要遷移時,恰有一嬰兒常常啼哭,風水先生又說向西遷徙中,當此小兒不再啼哭,便是可定居立業之地。當時舉家遷移,其父一端用籮盛兒子,一端用籮盛鍋鼎等物,挑著向西行。坐在一端籮中的兒子便是後來發跡的狀元黃士俊,所以灰寨的萬塘公墓有“狀元墳”之稱,另外一籮盛有鼎,是故又有“擔鼎公”之典故。黃士俊中了狀元之後前來普寧尋找祭拜萬塘公墓,並置田委託西社宗親為其祭祀,並籌款建公祠。每年三月三日,為萬塘公掃墓拜祀日。
萬塘公輩序:敦篤式賢親,榮和奕元功,造化傳芳遠,百代永朝宗。(此輩序原為統一全鄉黃氏輩序而作,後因各種原因而沒實行成功。)
萬塘公祠兩側,北為黃氏六房祠,南為石鼓祠
黃氏祖祠,敬愛堂。位於老寨中右街第一座。因門口設有一對石鼓,故又稱石鼓祠。為福建祠世系斯可公之次子——君友公之祠堂。建於清乾隆34年(1769),1987年第三次重修。
黃氏六房祠,贊成堂,位於萬塘公祠左側。因鳳元公有六個兒子,故稱。奉祀一世君德公至鳳元公嫡系共五代神主。相傳建於清雍正年間。清光緒8年(1882)重修,公元1987年第二次重修。
君德公世系,是黃氏較早定居於西社的一支,俗稱樓派。繁衍至今已有14代(第16世)。現後裔分居於新興圍(後新厝)、南門井仔、同德、考寨一部分。據現存資料載:君德公世系是從福建漳浦縣雲霄鄉遷來潮陽穩賞村,是文遠公之第三子世壽公之後裔。文遠公第二子世祿公居於普寧龍秋(龍秋族譜)。君德公傳至第三世就有部分遷來普寧西社。
在六房祠大門匾額回照上刻有靖海舊家四字,其義是昭告後人,祖宗源流來自靖海——惠來縣靖海鎮。在1998年時候,根據西社黃崇哲先生追尋考證,查閱龍秋鄉族譜,發現與現有資料不符——上段文字所述內容不能作為信據。是故,又根據靖海舊家四字繼續尋蹤。爾後在《惠來黃氏周山統宗世譜》中追溯到可續接之祖源——靖海草美村和舊厝村黃氏。周山十二世鑑湖公於明萬曆6年(1578)攜陳氏及二子自前湖遷居草美,後因時局混亂,又經明末清初戰亂,族人被迫多次遷徙,而星分各地——君德公便是其中內遷潮陽深山溝穩賞村之一的後裔,是鑑湖公之孫。
君德(生於明萬曆13年,1585)有一子:耀嵩;三世長房瑞祥(居穩賞)、次房瑞華(遷西社)、三房瑞欽(遷西社);瑞華有二子:鳳光、鳳元(建有六房祠、元祖祠/元祖廳);鳳元有六子:科泉、士仲、士泰、科盛(後裔建有“瑞祖祠”)、科祥、親文。
傳說,君德公世系與溪東蔡氏是姑表親關係。鳳元公自穩賞村遷來西社初時,是先定居於溪東,與蔡氏同村,爾後才遷居南門老寨內。蔡氏三世宸眷公於康熙初年從惠來點埔遷來溪東,故鳳元來溪東便有投親因素,蔡氏二世祖曾有陳洞移居靖海才有姻親條件。
君德祖系輩序:書表:雲應士昌大,宏立拜家庭,崇善光太運,佑啟有昭明。(自第三世啟用)。
君德公世系,是黃氏較早定居於西社的一支,俗稱樓派。繁衍至今已有14代(第16世)。現後裔分居於新興圍(後新厝)、南門井仔、同德、考寨一部分。據現存資料載:君德公世系是從福建漳浦縣雲霄鄉遷來潮陽穩賞村,是文遠公之第三子世壽公之後裔。文遠公第二子世祿公居於普寧龍秋(龍秋族譜)。君德公傳至第三世就有部分遷來普寧西社。
在六房祠大門匾額回照上刻有靖海舊家四字,其義是昭告後人,祖宗源流來自靖海——惠來縣靖海鎮。在1998年時候,根據西社黃崇哲先生追尋考證,查閱龍秋鄉族譜,發現與現有資料不符——上段文字所述內容不能作為信據。是故,又根據靖海舊家四字繼續尋蹤。爾後在《惠來黃氏周山統宗世譜》中追溯到可續接之祖源——靖海草美村和舊厝村黃氏。周山十二世鑑湖公於明萬曆6年(1578)攜陳氏及二子自前湖遷居草美,後因時局混亂,又經明末清初戰亂,族人被迫多次遷徙,而星分各地——君德公便是其中內遷潮陽深山溝穩賞村之一的後裔,是鑑湖公之孫。
君德(生於明萬曆13年,1585)有一子:耀嵩;三世長房瑞祥(居穩賞)、次房瑞華(遷西社)、三房瑞欽(遷西社);瑞華有二子:鳳光、鳳元(建有六房祠、元祖祠/元祖廳);鳳元有六子:科泉、士仲、士泰、科盛(後裔建有“瑞祖祠”)、科祥、親文。
傳說,君德公世系與溪東蔡氏是姑表親關係。鳳元公自穩賞村遷來西社初時,是先定居於溪東,與蔡氏同村,爾後才遷居南門老寨內。蔡氏三世宸眷公於康熙初年從惠來點埔遷來溪東,故鳳元來溪東便有投親因素,蔡氏二世祖曾有陳洞移居靖海才有姻親條件。
君德祖系輩序:書表:雲應士昌大,宏立拜家庭,崇善光太運,佑啟有昭明。(自第三世啟用)。
同德厝局中的黃氏峭祖祠同德堂
西社黃氏峭祖祠,位於大寨南門外西之十八嶺。祠匾為同德堂,取全鄉同心同德之意。該處不僅是全鄉性的祠堂,且打破宗族界限,外村人也可在該處買地建屋。黃氏峭祖祠籌建於民國十三年(1924),時南門印尼歸僑黃昌盛(亞雍)因在外國受盡壓迫剝削之苦,感到鄉人必須團結一致親如一家之必要而發動籌建。第一次東征軍勝利後,1925年春彭湃的農運宣傳隊員蔡維漢、李存嘉來到西社,黃昌盛偕其侄黃壽山積極協助蔡維漢做好組織農會的宣傳和籌備工作。當年五月普寧五區農民協會在西社花柳園成立,黃昌盛被推選為五區農會主任(農會長),黃壽山負責區農會的宣傳工作。時同德堂的籌建工作已有一定的基礎,如選址買地問題,資金是全鄉黃氏宗族都可到該祠祀神主,所用建款則按神主攤派,故各村都參加,以南門最多,其次為北門,依次為考寨、老鄉、新鄉。黃昌盛被推選為建祠理事長,榮利(二龍巧)為財政,理事南門有四電、亞溪、天益等。該祠於1926年動工興建,1927年竣工晉主。區農會成立便確定該祠為普寧五區農會處。當時正值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戰爭,鬥爭很激烈夕故作為共產黨領導的農會辦公處,於1928年1月15日被五區保全隊長陳龍波帶一百多人所焚燒,同時被燒的還有黃昌盛的“隱耕”下山虎厝一座及黃亞溪、黃壽山之房屋。此後,黃壽山犧牲,黃昌盛被迫避往香港。民國二十二年(1933)鄉人再度集資修建,時國內革命戰爭處於極為嚴峻階段,為避免再次被焚,故於竣工入祠之時,特請原豐順縣長、宗親馬柵黃偉卿主禮(據傳說,時黃旭初部駐於赤水繼續剿共,請黃偉卿主禮是對其施以影響。黃偉卿於1926年周恩來主政東江時被任命為豐順縣縣長)。並於祠的拜亭正中豎一牌匾:署理豐順縣縣長,裔孫黃偉卿。該祠在抗日戰爭時曾辦為國小校,也曾作為宣傳抗日的暑校和夜校,農業合作化時期曾作為農業生產合作社的社址。解放後破四舊時祠內遭毀,近年進行重修重光。
三山國王廟,即西社古廟
俗稱大宮老爺,西社鄉中南門、北門、考寨、新興圍、花柳園等村民均來此朝拜,包括喪事報地頭。
黃氏祖祠光裕堂
為汝德公之專此,據聞已建有200餘年。1992年重修。
西社有多支黃氏世系,汝德公世系後裔大多居住在新北村埔頭園、灰路腳、新山圍及南門一部分。先分有:文耀、賜軒、志伍、良心四個祖系。據考,汝德公為宋峭山公之第十三代,生於福建漳浦縣同古寨,光裕堂三山門匾額回照上刻有“同古流芳”四字,以昭祖源。據傳,其先祖約與14世紀末或15世紀初由閩遷粵,後幾經遷徙來到普邑西社定居。由於年代久遠,族譜失傳,暫未能考明各繫上那一世分房,亦未能考明各系是何時遷居西社。光裕堂於清嘉慶戊辰年(1808)接受族親黃仁勇送“狀元”匾額一塊;道光癸未年(1832)接受族親送“廣西道督察院”匾額一塊,今祠中均有此匾(不知新制或舊存)。
汝德公世系輩序:文學大興,家道有成,蘭玉偉起,芳聲震騰。隆恩永錫,萬邦耀增,篤守經業,克佐太平。(書表此輩序包括光草洋村黃姓。自第十五世啟用。)
西社有多支黃氏世系,汝德公世系後裔大多居住在新北村埔頭園、灰路腳、新山圍及南門一部分。先分有:文耀、賜軒、志伍、良心四個祖系。據考,汝德公為宋峭山公之第十三代,生於福建漳浦縣同古寨,光裕堂三山門匾額回照上刻有“同古流芳”四字,以昭祖源。據傳,其先祖約與14世紀末或15世紀初由閩遷粵,後幾經遷徙來到普邑西社定居。由於年代久遠,族譜失傳,暫未能考明各繫上那一世分房,亦未能考明各系是何時遷居西社。光裕堂於清嘉慶戊辰年(1808)接受族親黃仁勇送“狀元”匾額一塊;道光癸未年(1832)接受族親送“廣西道督察院”匾額一塊,今祠中均有此匾(不知新制或舊存)。
汝德公世系輩序:文學大興,家道有成,蘭玉偉起,芳聲震騰。隆恩永錫,萬邦耀增,篤守經業,克佐太平。(書表此輩序包括光草洋村黃姓。自第十五世啟用。)
黃氏明祖祠修德堂
為遠聲祖系徵明公之祠,建於民國十二年。黃氏春祖祠承先堂,為斯可祖系詔春公之祠,建於民國十年。
黃氏秀祖祠毓秀堂
為福建祠世系斯可公系後裔允秀公(四世)之祠,建於民國16年。
黃氏岳祖祠尊親堂
為龍輝公系岳公之專祠,建於清末民國初。
黃氏聲祖祠
建於民國35年,為福建祠世系遠聲公之祠。
西社姓氏
西社屬多姓雜居之村落,在古時居民姓氏曾多達二十餘個,如林、賴、尤、彭、魏、柳、楊等姓。經過明清戰亂及其他原因,各姓氏遷徙移民,如今的西社共有九個姓:除了溪東村為蔡、戴、尤、李、林五姓,雙溪村為潘、葉、鄭三姓,餘下五個村落均為黃氏一姓。截至上個世紀90年代末的記載,西社共有祠堂37座,其中黃氏27座、蔡氏5座、戴氏4座、潘氏1座。
黃氏
各世系不一,但均屬峭山公之後裔:
一、福建祠世系:斯可公系、遠聲公系、龍輝公系、詔猷公系。福建祠,是南門斯可、遠聲、龍輝、詔猷諸祖後裔於光緒26年在頂娘宮後所合建之祠,該祠無門匾額,僅口傳而知。因以上各系均先後從福建漳浦油車園前來,故稱福建祠系。其中南門斯可公生於明永曆4年,即順治7年(1650),約於清康熙29年前後(1690)遷入西社;遠聲公生於清乾隆3年(1738),約於乾隆23年(1758)遷來西社。
二、君德公世系。該系是較早遷居西社的一支,俗稱樓派。繁衍至今有十四代人,列第十六世,分居新興圍即後新厝、南門井仔、同德、考寨一部分。據載,君德公從福建漳浦雲霄鄉前來潮陽穩賞村,是文遠公第三子世壽公之後裔,文遠公第二子世祿公居普寧龍秋。君德公傳至第三世就有部分後裔前來西社定居。
三、汝德公世系。汝德公為黃峭山公第十三代孫,生於福建漳浦同古寨。明嘉靖年間入粵,隨後遷來西社。現新北村中建有專祠光裕堂奉之。新北埔頭園、灰路腳、新山圍及南門一部分,即為其後裔。分下有文耀、賜軒、志伍、良心四個祖系。
四、棉山公世系。綿山公於明嘉靖年間從潮陽高堂移居普寧班湖,後裔再遷居西社,其中的郭厝寮房於清鹹豐5年(1855)遷入。後裔主居考寨、新鄉,及湖心洋部分。
五、宗思堂世系:樂園公系、東湖公系、宏義公系。樂園公,名亞吉,俗稱小坑祖系,因先祖曾居小坑而得名,於清嘉慶13年(1808)遷入。其派系第十三世元安公於西湖寨外建有一新祠永思堂,因有五房頭,又稱五房祠。東湖公是舊地房之五世祖,生於明嘉靖年間,因避亂下潮州普寧嶺後麒麟埔徑仔鵝公山居住,再遷橋柱舊地村,後於清鹹豐2年又移西社水湖溝老鄉(西湖),俗稱舊地房。據傳宏義祖繫於康熙年間由潮陽司馬浦下水路遷居普寧華溪,至清末再遷西社,分為二支分別定居於西湖及考寨。
六、松洲公世系。後裔主要居住於南門同德,也有部分在考寨。據傳遷自潮陽隱賞鄉。
七、南祖祠世系。據介紹,南祖派系在清末於花柳園孤爺廟後建祠崇仁堂,後廢又重建,祠奉祀武略將軍為始祖,傳今有十八代。
八、和祖各宗族。考寨先賢把瑞庭公系、松洲公系、宏義公系、瑞欽公系和乳名”地豆五“等五系合稱為”和祖“,現於寨內西側建有黃氏和祖祠懷遠堂。
黃氏各先祖遷居西社時間不一且多數無史料記載,而可查且有較為可靠說法的分別是:南門斯可公生於明永曆4年,即順治7年(1650),約於清康熙29年前後(1690)遷入西社;遠聲公生於清乾隆3年(1738),約於乾隆23年(1758)遷來西社;老鄉樂園祖繫於清嘉慶13年(1808)遷入;東湖祖系(舊地房)於清鹹豐2年(1852)遷入;棉山公世系的郭厝寮房於清鹹豐5年(1855)遷入。另外一些派系遷入具體時間未能考證,但按其子孫繁衍代數推算,汝德公系、君德公系、棉山公系都已經十二至十五代,應也有三百年以上的歷史了。
蔡氏
祖祠,守先堂,奉祀一世始祖守吾公。該祠俗稱“老書齋”。溪東蔡氏,乃蔡襄公之後裔。蔡襄公之20代孫守吾公(溪東蔡氏一世祖)於明萬曆末年(1610年前後)與王家表親由福建遷來普寧麒麟陳洞;二世東圓公與王家表親後代遷居惠來靖海所(今仙庵鎮點浦);守吾公之孫宸眷公(三世)於清康熙初年(1661年後)遷居西社溪東仔,同來還有王家表親、黃家表親(君德公世系)。宸眷公有三子:熙瑞(寨內房)、熙榮(寨外房)、熙明(後裔移居下四府之三招竹)。熙瑞之孫天爵公(五世)於清乾隆51年中明經進士,在溪東寨門前豎有官旗夾,後“破四舊”被毀。輩序:守東宸希,周國宗庭,位育應運,和業濟世。(族表)
戴氏
祖祠,追遠堂。建於何時今無從考證。民國17年(1928)5月4日戰亂被燒,1933年第一次重修,1986年第二次重修。
溪東戴氏,據傳是潮陽海門遷來(年代未考),一世祖號顏道,為潮陽海門武爵將軍。族表輩序:X顏春和,贊秉庭元,乃致盛進,永榮福祿,積德象賢,文人蔚起,裕後光前。書表輩序:惟祖有德,世澤孔長,書香煥發,科甲聯芳。
溪東戴氏,據傳是潮陽海門遷來(年代未考),一世祖號顏道,為潮陽海門武爵將軍。族表輩序:X顏春和,贊秉庭元,乃致盛進,永榮福祿,積德象賢,文人蔚起,裕後光前。書表輩序:惟祖有德,世澤孔長,書香煥發,科甲聯芳。
尤氏
是溪東巨族,原姓沈,遷自福建,明朝已定居溪東。一般尤氏建房會書寫“吳興舊家”。輩序族表:光早承宗厚,繼守兆禎祥,文章高烈國,詩書用傳揚
李氏
1993年版《西社鄉史話》記載:溪東村的李氏始祖為李順,據介紹,該祖與今華溪村的李氏同宗。先祖是從洪陽遷移來此。華溪村李氏一世祖開宏公,是由福建莆田遷徙而來。經莆田李氏文化研究會會長李金星先生協助,查莆田李氏世系,發現36世有李順,在明末外遷,與華溪村李氏一世祖開宏公(32世)都是莆田白塘長房世系,是同宗。如果西社溪東李氏是明末清初遷入,則相吻合。李順公由莆田遷普寧縣城洪陽,再沿著普寧至惠來的官道遷至溪東圩,定居了下來。世系:25、文森(白塘長房)——26、有度——27、龍——28、暘童——29、悌——30、宗嵒——31、藏——32、承章——33、萬鎰——34、鴻時——35、翠——36、順;25、文森(白塘長房)——26、有度——27、虎——28、臻——29、琮——30、世定——31、繼聰——32、開宏——……
林氏
林氏
林氏
為林奇祖、林榮祖之後裔。林氏先民在西社原為巨族,是較早定居於西社之一的姓氏。傳說林氏來自占隴玉溪(曲溪林),也有說是池尾高程。待考。輩序族表:仁義存敬愛,世德紹周家,祖宗留美蔭,繼啟振芳銘。
潘氏
據介紹,潘姓原有二系,即揭陽潘與北山潘之別,清朝末年二系合建潘氏祖祠,並把原來彼此不同的輩序統一起來,形成一個整體。揭陽潘,即先祖來自揭陽東潮鄉,該系與今大壩鎮漁莊湖潘氏也有族親關係,遷移來雙溪時間未考,但應該比北山潘為早。其世系因年代久遠,只能從七世開始,即七世君,八世茂,九世義、十世孝,如孝金祖、孝萬祖,據南門黃振得保存的《西社村全鄉歸圓》田畝簿就列上面二祖之公田。北山潘的潘字上面少一撇,何因未解。其先祖原居今流沙之北山村,故名。今北山仍有潛氏祖祠一座。該祖一世潘子行生於北山、卒於北山,墓葬今南經白暮洋村,雙溪稱一世祖。二世潘啟祥,其父去世後隨母遷來雙溪嘴開基創業,稱二世祖,墓葬雙溪嘴寨後。第三世“日”輩,如日榮公,日陛公,第四世為“之”輩,如之朝公等。潘氏二系從九十多年前合建祠堂起又把輩序統一為“孝友順天倫,我生智基香”,和“之友順天倫,我生智基香”,即“友”為二系統一的第一個輩序,現最小一輩為“生”。以每代三十年推算,北山潘遷來雙溪應有二百年的歷史。潘氏過去多以農為業,也有出洋謀生。
葉氏
舊繁體字為“葉”。據介紹歲雙溪村葉姓先祖為今占隴鎮之朴兜村,屬朴兜村三房,與今軍埠鎮蓮塘壇之沙堆村屬同一房系。相傳是朴兜村在建寨內老祠時,左邊開了子孫門,右邊則沒有,三房族入從玄學的觀點認為對三房有虧,於是,三房子孫遂外遷,其中一部分遷沙堆,故沙堆村過去曾稱新朴兜和小朴兜。其餘則遷居雙溪嘴開基創業,繁衍生息。至於何時迂來未能查考,初來時在寨內有一公室。據黃振得保存田畝簿記有公田的有仁智祖,仁陛祖、義旺祖、義輔祖、忠正祖、白植祖。這與其輩序基本吻合。據香港潮州朴兜葉族同鄉會編印該族的族表為“其基進仁義,忠朝成育良,興賢宗秀士,志達永嘉昌。今雙溪葉氏輩序與朴兜完全相同。
鄭氏
據介紹,一世祖為鄭榮美祖,出生於福建,後遷移來潮陽棉城,在潮陽住十五年,公先逝,祖媽攜三個兒子遷移來雙溪,其中二個後去石珠柯並分別改姓黃和巫。留住雙溪村的仍用原姓鄭。現其祖媽墓葬於石珠柯,前雙溪鄭氏子孫曾去掃墓。鄭與石珠柯二姓實為同源。鄭氏現行族表為:元侯有邦德。雙溪鄭氏的族表與橫溪鄭氏相同,雖同姓但並非橫溪鄭,更不屬沙隴鄭,這與社會上曾流傳雙溪鄭氏是從上述二地遷來實為誤傳。至於追朔前輩與橫溪、沙隴是否有族親關係未能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