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特徵
西瓜褐色腐敗病病原為辣椒疫霉(學名:
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屬
鞭毛菌亞門真菌。病菌在
PDA培養基上形成乳白色圓形菌落,菌絲較稀疏,菌絲無分隔,無色透明,直徑3.7微米,培養4天后產生橢圓形或卵形遊動孢子囊,遊動孢子囊多具1乳突,個別2個,遊動孢子囊大小38微米×17.8微米,內含大量
遊動孢子;遊動孢子卵形或圓形,直徑4.1微米;
厚垣孢子多在菌絲的中部形成,近圓形,直徑24.1微米。
為害症狀
西瓜褐色腐敗病在西瓜的苗期、成株期均可發生:
該病擴展迅速,即使很大的西瓜,也會在2~3天腐敗掉,損失嚴重。
侵染循環
北方寒冷地區該菌以卵孢子在病殘體上和土壤中越冬,種子上不能越冬,菌絲因耐寒性差也不能成為初侵染源;在南方溫暖地區病菌主要以卵孢子、厚垣孢子在病殘體或土壤及種子上越冬,其中土壤中病殘體帶菌率高,是主要初侵染源。條件適宜時,越冬後的病菌經雨水飛濺或灌溉水傳到莖基部或近地面果實上,引起發病。重複侵染主要來自病部產生的孢子囊,借雨水傳播為害。
流行規律
西瓜褐色腐敗病在田間溫度為25~30℃,相對濕度高於85%時發病重。一般雨季或大雨後天氣突然轉晴,氣溫急劇上升,病害易流行。土壤濕度95%以上,持續4~6小時,病菌即完成侵染,2~3天就可完成一代,易積水的菜地,定植過密,通風透光不良發病重。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選用耐濕品種。如鄭雜7號、早佳、京欣1號、蜜桂(湘西瓜3號)、皖雜1號、綠園2號等耐濕品種。
施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有機肥,採用配方施肥技術,減少化肥施用量。前茬收穫後及時翻地。
採用營養缽育苗的,移栽時用雙多懸浮劑(西瓜重茬劑)300~350倍液灌穴,每穴400~450毫升,每畝用藥1千克。
對於直播的,分別在播種和5~6片真葉時,用上述藥液600~700倍液澆灌,隔7~10天1次,共灌2次,總用量1千克。
加強管理,雨後及時排水。
藥劑防治
棚室保護地可選用煙霧法或粉塵法。採用煙霧法時,在發病初期,每畝用45%百菌清煙劑200~250克分放在棚內4~5處,用香或捲菸等暗火點燃,發煙時間棚,熏l夜,次晨通風,隔7天熏1次,可單獨使用,也可與粉塵法、噴霧法交替輪換使用。粉上法於發病初期傍晚用噴粉器噴撤5%百菌清粉塵劑或10%多百粉塵劑、10%防霉靈粉塵劑。每畝/1千克,隔9~11天1次。採用噴霧法時,在發現中心病株後選用70%乙膦·錳鋅
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劑800倍液、15%莊園樂水劑200倍液、30%綠得保懸浮劑500倍液、56%靠山水分散微顆粒劑800倍液,對上述殺菌劑有抗藥性的地區可改用72%克霜氰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72%杜邦克露可濕性粉劑或72%霜脲錳鋅(克抗靈)可濕性粉劑800~900倍液、18%甲霜胺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每畝噴對好的藥液50升,隔10天左右1次,連續防治2~3次。
西瓜褐色腐敗病與
西瓜白粉病混發時,可用72%克霜氰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加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
西瓜褐色腐敗病與
西瓜炭疽病混發時可用72%克霜氰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加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噴灑可兼防兩病。對72%克露、克霜氰、霜脲錳鋅(克抗靈)及58%瑞毒霉產生抗藥性的地區可改用69%安克錳鋅可濕性粉劑或
水分散粒劑1000倍液,每667 平方米用量90~100克。生產上使用綠得寶、靠山等銅劑時,應避免在露水未乾或陰雨天用藥,以免產生藥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