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西猯
- 拉丁學名:Tayassuidae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綱:哺乳綱
- 目:偶蹄目
- 亞目:豬形亞目
- 科:西猯科
- 分布區域:美洲
介紹,新種西猯,行為方式,生活狀況,
介紹
西猯科現存有3種。西猯又稱頸鎖猯,麝猯,體型較小,頸部有白環,分布廣泛,是西猯科最常見的種類,分布於從美國西南部到中南美洲的廣大地區,從森林到半荒漠地區都能見到。白唇猯分布於墨西哥南部到阿根廷北部一帶,體型較大,成大群活動,戰鬥力強,幾乎沒有動物敢於招惹它們。草原猯分布於南美洲查科草原,原本認為是已經滅絕的動物,但是在20世紀70年代在查科草原重新發現,是美洲最後發現的大型動物,也是西猯科最珍貴的種類。草原猯尾較長,而其他兩種猯均尾極短。
新種西猯
荷蘭一位科學家宣布,在巴西境內的亞馬遜河東南地區發現了一種像豬似的新種西猯。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西猯,大小與大狗差不多。此新物種被命名為巨大西猯(Pecari maximus),是在一處盆地發現的,經荷蘭環境科學萊頓中心通過基因分析,證實是一種與眾不同的新物種。
雖然相對科學來說它是新的,但當地人對它已經耳熟能詳。圖皮印第安人稱它為“Caitetu Munde”,意思是“成雙入對的大野豬”。荷蘭萊頓大學的生物學家馬克·范·羅斯曼倫最近在這一地區進行過實地考察,看到過這種不同尋常的哺乳動物。他說:“有一天我正在觀看猴子,我看到3隻西猯在我面前靜靜地走過,來去無聲。之後,我問當地人我看到的是什麼,不過詢問時,你得向他們表示你真的看到了東西,然後問他們你看到的是什麼。否則,他們是不會告訴你的。對他們來說,這很正常,因為它將成為他們最好獵取的動物。”
此發現發表在10月29日出版的《伯納爾動物學報》(《Bonner zoologische Beitrage》)上。西猯是一種像豬似的有蹄哺乳動物,具有又長又黑的濃密鬃毛,與豬和河馬是近親。至今,科學家只知道3種西猯,它們是領西猯、白嘴西猯和草原西猯。通過測量新種西猯的身體和骨架,證實新種西猯比其它西猯品種要大些。這種巨大西猯有更長的腿,且皮毛花紋也完全與眾不同,范·羅斯曼倫說。
行為方式
而且,新種西猯的行為方式也不同於其家族成員――白嘴西猯和領西猯。這些物種非常愛群居,通常是一群群的發現它們,甚至有的白嘴西猯一群多達數百隻。而新種西猯只發現它們成雙入對或以小家庭出現,小家庭帶有一二個孩子。此外,其它西猯以地上的種子和根莖為食,而新種西猯主要吃水果,很少有掘地挖根的行為。再者,其它西猯通過腺體分泌一種氣味,彼此給自己的領地打上標記,做到互不侵犯。然而,新種西猯卻沒有氣味,范·羅斯曼倫說,“我認為這是另一種適用來自大型貓科捕食動物壓力的進化方式。通過進化,它們不再發出這種難聞的氣味,從而避免猛獸的捕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