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濕地·洪園

西溪濕地·洪園

西溪濕地·洪園位於杭州市餘杭區,西以繞城輔道為界,北至文二西路延伸段,南達五常大道,東側與西溪國家濕地公園二期相連,是西溪綜合保護工程的"收官之作"。占地面積3.353平方公里,是一個集城市濕地、農耕濕地、文化濕地於一體的國家濕地公園,主打洪氏宗族文化,被譽為“城市水鄉、洪昇故里”,擁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五常龍舟勝會、五常十八般武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溪濕地·洪園
  • 地理位置:浙江省杭州市區西部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占地面積:3.3平方公里
  • 開放時間:早8:30—晚17:30
  • 景點級別: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 門票價格:80元
  • 著名景點:洪氏宗祠、戲曲長廊、東關荷塘等
  • 景區類型:自然景觀
  • 建議遊玩時長:1-2天
  • 適宜遊玩季節:四季皆宜
地理位置,景區簡介,區域規劃,景點介紹,歷史文化,洪氏文化,五常龍舟勝會,五常十八般武藝,旅遊信息,主題活動,交通指南,遊覽路線,票務信息,

地理位置

​西溪濕地·洪園龍舌嘴遊客服務中心

景區簡介

西溪濕地·洪園為西溪國家濕地公園三期工程建設項目,該區域從2007年5月開始建設,2008年10月1日有限開園,2009年春節開始對外試運營,以五常水鄉文化,洪氏文化為內涵,是西溪國家濕地公園中具有濕地水鄉特徵的重要功能區塊,有著獨特而迷人的自然風光和深厚的歷史文化。
從2005年上半年開始,餘杭區用整整兩年時間從規劃層面對西溪國家濕地公園三期工程進行充分論證和精心準備。結合領導、專家學者的各方意見,經過多輪深化與完善,杭州市政府於2007年7月批覆同意《杭州西溪國家濕地公園三期工程控制性詳細規劃》。規劃秉承“生態優先、最小干預、修舊如舊、注重文化、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六大原則,以保護、改善區域生態環境為根本立足點,陸續建成西溪五常民俗文化村、西溪大眾休憩村、西溪農耕文化村和西溪藝術集合村四大“村落”(功能區塊)。

區域規劃

劃分為四大功能區塊。
五常民俗文化村
建築面積約2.5萬平方米。景點包括洪氏宗祠、錢塘望族、戲曲長廊、崑曲視聽室、洪昇紀念館、蕉園琴韻、藏書樓、清平山堂、龍舟勝會、慈航送子、觀音庵等。
西溪農耕文化村
位於西區工程北側,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規劃以濕地農耕漁耕文化體驗為特色的休閒度假村落。
西溪藝術集合村
位於西溪濕地(西區)工程的西南角,建築面積5萬餘平方米,主要有西溪創意中心、藝術創作實踐基地等功能。規劃布局在充分尊重、理解西溪濕地人文自然的基礎上,採用離散村落式結構,建築創作立足對生態、藝術和自然的全新理解,起到引領當代中國建築創作、設計新動向的示範輻射作用。
西溪大眾休憩村
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設計主要體現濕地生態特色、體現濕地生態的發展趨勢、體現人與濕地和諧共處的發展模式,景點內容以生態展示和休閒旅遊為主,包括入口服務區、生態展示區和生態村落區。在這一功能區塊內打造一個省內領先、國內一流的生態節能示範建築。該生態節能示範建築面積約為3000至4000平方米,設計採用前沿的生態技術、節能技術和仿生學建築設計理念等手段(如地源熱、光伏電、光導、污水生態處理等),功能為西溪大眾休憩村的遊客接待中心,並承擔相關生態、節能等科普展示功能。

景點介紹

壽堤
壽堤是西溪三堤中最長的一條,全長約3600米,由南至北“志學、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順、從心”六座橋貫穿其中。兩岸縱橫交錯的水域,百年的樹木碼頭,形成自然天成的生態景色。車行堤上,可見群山疊翠,山影與河港遙相呼應,令人心曠神怡。
洪園餘韻
明代尚書洪鐘晚年歸隱西溪五常,建洪園,洪鐘在西溪築書樓、課子弟、倡文風,閒與老農村翁究晴雨、話桑麻,怡然自樂,成為了西溪隱逸文化的突出代表。今洪園以遺留詩文為藍本在故地重建,有洪府、藏書樓、蘿蔭書屋、槿籬茅舍等景點,小橋流水,花木扶疏,是江南園林與濕地結合的典範。
洪氏宗祠
洪氏宗祠所在地--洪家埭,曾是洪氏家族特別是明代刑部尚書洪鐘等聚族世居之地。自宋至明清名人輩出,尤其是宋明兩代,據載曾出過三宰相、五尚書。洪氏宗祠有聯語云:“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紀祖孫太保五尚書”。洪氏先祖自宋忠宣公洪皓以來至明清,八百年“錢塘望族”,以詩禮傳家,教子有方,久盛不衰。
西溪濕地·洪園
重建的洪氏宗祠占地1200餘平方米,由門屋、享堂和寢殿等組成,展示有杭州洪氏家族的先祖畫像、神祖牌位、家規祖訓、昭告和楹聯匾額等。重建的洪氏宗祠既是一個值得遊覽觀光的重要景區,也為後人追溯洪氏家族發展史,提高西溪濕地的文化內涵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視窗。
錢塘望族
自南宋洪皓始由江西鄱陽遷居杭州開始,歷經宋、明、清三代,在政治學、軍事學、外交、金石學、錢幣學、志怪小說和戲曲等領域都取得巨大的成就。 “錢塘望族”作為洪氏家族文化陳列館,以現代目光闡述了洪氏家族在政治和文化上的偉大建樹。 內容詳實,表現形式多樣,同時還設有寓教於樂的互動遊戲可以參與其中,是一本立體的洪氏家族文化教科書。
荊源訪古
一個古村落——荊源訪古,西溪洪園景區的亮點之一。作為杭州江南明清古建築博物館。“荊源”為當地的鄉土地名,“訪古”是追尋原生態之西溪。在此您就可以看見真正的古建築,它們是主要從浙江、安徽、江西等地移建過來的近50橦的百年老宅子,目前對外開放的有30幾棟建築,屬於典型的明清時期江南徽派建築。通過當地原拆,異地復原的形式這些保留了這些古建,並積極進行了修繕,因此依舊保留了其古色古香的原貌和神韻。所以在這裡您可以不用走遍江南,卻可以盡覽江南建築的特色美景。
四季花海
全新打造的景點,四季具呈現不同的花海,初春是黃燦燦的油菜花海,夏至有虞美人、矢車菊爭艷,接著就是輪到太陽花打主場……除了四季花海外,還有兩條野花小道值得一去:荊源路以一年蓬、美麗月見草、紅花酢漿草等為主,訪溪路是清一色的大花金雞菊。
西溪濕地·洪園
東關荷塘
東關荷塘是西溪濕地·洪園“三個提升年”的核心工程,約百畝的區域分成數個大小不一的荷塘,引進栽種了紅蓮、白蓮等不同品種的優質荷花,更有罕見的並蒂蓮。周圍風景秀麗,樹木繁茂。在這裡,你不僅可以看到大片的蓮花、荷花、鳶尾等水生植物,還能享受池畔綠蔭的自然涼意。
火柿映波
柿基魚塘、桑葚魚塘是幾千年農耕勞作形成的西溪濕地特定地貌。在西溪星羅棋布的池塘塘基上遍布著大大小小的柿樹,光百年以上的就有4000多株。到了秋天柿子紅時,與蘆荻互為映照,蘆白柿紅,令人心醉,遊人不但可以在柿林中浴風徜徉,更可一飽口福。
蒹葭泛月
在五常港東御田裡,四周一望沙汀水懶,蒹葭彌望,有黃橙、紅柿、紫菱、香茶之美,四時皆宜,宜秋更宜月。秋深蒹葭吐絮,遇風吹則漫天飛雪。月夜泛舟蘆港。四望茫無邊際,星光搖曳,皎潔炫目,月明溪動,光盪邊際。
思母橋亭
洪鐘年幼時到學館讀書,因河上石橋坍塌,其母親無論風雨寒暑每天都渡船接送。洪鐘為報母恩,後來出資在昔日母親擺渡接送他讀書的地方建“思母橋”,在橋南輦道旁復置“思母亭”,並撰《思母亭記》文,勒石鐫刻於亭內。
戲曲長廊
中國戲曲源自宋代在浙江溫州和杭州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南戲”。元明以後,中國戲曲進入繁盛時期。元代以雜劇為勝,史稱元曲。明朝中葉,傳奇成為戲曲舞台上的主角,舞台表演日趨完善,中國戲曲至此發展到了頂峰。在佳作輩出的戲曲長河中,洪昇劃時代的巨著《長生殿》是其中璀璨的明珠,它凝聚了中國古典戲曲最優秀的元素,為中國戲曲的壓卷之作。幽曲的長廊將《長生殿》劇本以銅雕連環畫的形式展現在遊客面前,真實展現唐明皇李隆基與宮女楊玉環的愛情故事。圖文並茂的表現方式更能讓遊客真切的感受戲曲《長生殿》的獨特韻味。
觀音精舍
洪園內的觀音庵起於南宋年間,據傳為高宗當時喝茶休憩之所;明代成化年間為洪鐘改建成家廟,作為其夫人周氏清修之所;後來逐漸成為西溪歷代村民求子求孫的送子觀音庵,因屢有靈驗而香火日漸旺盛;如今的觀音精舍即由觀音庵改建而來,集禪修於一體,是修佛學佛的清幽之所。
藝術集合村
由八位當代新銳建築師聯袂打造的城市濕地藝術建築空間聚落,以西溪人文歷史文脈為背景,利用基地脈絡分明、開合有序、野趣橫生的濕地空間格局,凝聚了西溪人文藝術精神內涵。

歷史文化

洪氏文化

洪氏宗譜
洪氏家族,相傳始於遠古時代的共工氏,姓姜,是炎帝的後裔,生活在河南輝縣一帶,後人奉為水神。約至東漢,後裔避仇居敦煌,改姓洪。後支系繁衍,多籍東南。
唐時洪家移居盱眙(今屬江蘇)、徽州、江西鄱陽等地。洪士良的先祖"世世業耕桑",靠農耕為業。到了洪士良時,他則"志操不群",立志於發家致富,要由農耕漸變為農商兼做。
到了南宋,洪皓立功,封為魏國忠宣公,賜第杭州葛嶺,賜田西溪,稱為錢塘洪氏之始。洪皓三子,都官至宰執大臣,始成錢塘望族,明王守仁《謚襄惠兩峰洪公墓志銘》稱:"自宋太祖忠宣公皓賜第於錢塘西湖之葛嶺,三子景伯、景嚴、景廬皆以名德相承,遂為錢塘望族"。
到了元代,杭州洪氏遷居浙江上虞。
元末明初,洪氏家族回遷錢塘西溪,遷居人原名武昌,由明太祖賜名"有恆",被後人稱為西溪始祖。今西溪洪氏後裔仍有五百多人,聚居五常。
洪氏家族歷經宋、明、清三代,800年書香綿延,人才輩出,或為朝庭重臣,或為文化巨子,且大多為政學兼治、文武兼備,在政治、軍事、外交、新史學、金石學、錢幣學、志怪小說和戲曲等領域都取得了後人難以超越的成就,尤其在宋、明兩代最為鼎盛。
歷史名人
洪皓,少有奇節,慷慨有經略四方誌,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進士。建炎三年(1129年),洪皓假禮部尚書出使金國,被扣15年,艱苦備嘗,持節不屈,終得放還,時人稱之為“宋之蘇武”。朝廷有感於他的氣節,賜官徽猷閣直學士、右朝散大夫,封鄱陽郡開國侯,並西湖葛嶺賜建國公府。死後諡號“忠宣”。
洪适,字景伯,洪皓長子。累官至尚書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官至右丞相。主要傳世著作有《隸釋》、《隸韻》、《硯說》、《壺郵》、《盤州文集》等。其中前四部是研究金石和訓詁的作品,對後世影響很大,也是他作為金石大家對後世金石研究的一大貢獻。他與歐陽修、趙明誠並稱宋代金石學三大家。
洪遵,字景嚴,洪皓第二子。擢秘書省正字,累官至翰林學士承旨、同知樞密院事、端明殿學士、提舉太平興國宮,位同宰相。著有《泉志》、《訂正〈史記〉真本凡例》、《翰苑群書》、《翰苑遺事》、《譜雙》等。《泉志》是一部研究中國歷代錢幣的著作,考疑證信,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洪邁,字景廬,洪皓第三子。官至翰林院學士、資政大夫、端明殿學士,官居一品。他是南宋著名文學家,學識淵博,著書極多,文集《野處類稿》、志怪筆記小說《夷堅志》,編纂的《萬首唐人絕句》、筆記《容齋隨筆》等,流傳至今,頗有影響。
洪鐘,字宣之,自號兩峰居士,洪氏族人在明代的傑出代表人物。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進士,弘治十一年(1498年)升任右副都御史,官至刑部尚書,後以功進太子太保。嘉靖三年(1524年)卒,謚“襄惠”。
洪昇,清代卓越的戲曲大家,其代表作《長生殿》與王實甫的《西廂記》、湯顯祖的《牡丹亭》、孔尚任的《桃花扇》共列四大古典名劇。
家規家訓
《洪氏祖訓》以“孝以事親,義以睦族,敬以持己,恕以及物”為核心,以儒家理念立身行道,孝順父母,周濟族人,“於人須泛愛,周窮恤匱,尤親其賢”。
《洪氏家規》:戒游、戒博、戒飲、戒斗、戒色、戒逸六條。
洪鐘《命子作》:“汝父慕清白,遺無金滿籝。望汝成大賢,唯教以一經。經書宜博學,無憚歷艱辛。才以博而堅,業由勤而精”。

五常龍舟勝會

五常龍舟勝會是西溪濕地五常區域居民每年端午節都舉辦的漢族傳統民俗慶典活動。至今約有500年歷史,在2008年6月被國務院批准入選第1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
西溪濕地·洪園
五常的“龍舟勝會”,其龍船有赤膊龍船和彩龍船之分,而彩龍船又可再分為兩種,一種叫“滿天裝”,另一種叫“半天裝”。彩龍船全船都用雕花艙板來進行裝飾,把整條船打扮成亭台樓閣一樣,“滿天裝”則把全船打扮成一個水中的樓閣,並在船上塑有神像,搭有牌坊,“半天裝”艙板則裝飾一半,上面沒有封頂。五常本地的彩龍船很少,主要的龍船大都是平時使用的小農船,要划龍舟時在那些農船上安上一個木雕的龍頭便成了“龍船”,由於除龍頭外沒任何裝飾,故俗稱“赤膊龍船”。“赤膊龍船”在民間又稱“浪湖龍船”,以快、險、靈取勝。

五常十八般武藝

五常十八般武藝源於明朝,據說是自明代正德年間(1513年)曾伴過四代君皇,歷任三個尚書的五常人洪鐘告老返鄉後,在家鄉修廟建橋,造福鄉鄰。因洪鐘曾任刑部尚書一職,也擅習武,精陣法,故回鄉後便在村民中傳授兵器操練法,並結合馬將、步兵的常規兵器和五常鄉村、民間實用物件,演化而成型了西溪五常獨特的十八般木製兵器及操練法,村民們自此世代相傳至今。
其為龍刀、鳳刀、三尖二刃刀、尚陽刀、兄弟刀、金剛傘、大劈鎖、龍魚斧、筆藝抓、文耙、武耙、陽鏜、陰鏜、李公拐、方天戟、金瓜錘、棗逆錘。五常18件兵器中的文、武耙,棗逆錘及大劈鎖由農具改制而成。大劈鎖據說是根據方臘所使鍘刀改進的兵器而成,龍魚斧由程咬金的開山斧改制,陰鏜、陰鏜出自花和尚魯智深的日月鏟,李公拐自然源自八仙過海中鐵拐李手中的傢伙。
今天的五常街道五常社區至今尚保留著200多年前傳下來的兵器。農閒或是晨暮時分,村民們不時會到這裡來操練幾下,那矯健的身姿,一個個都宛若身懷絕技、穿越時空而來的大俠。
2011年,五常十八般武藝被列入第三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旅遊信息

主題活動

  1. 春季遊園會:3月-----4月
  2. 龍舟文化節:6月-----7月
  3. 火柿節:9月-----10月
  4. 乾塘節:11月-----12月

交通指南

A.自駕
  1. 文二西路至繞城五常入口往南沿訪溪路直行1公里即到西區洪園入口;天目山路行至五常大道即到西區龍舌嘴入口;
  2. 城南可通過萬松嶺隧道、玉皇山隧道、九曜山隧道、五老峰隧道、吉慶山隧道、靈溪隧道到達。
B.公交
  1. K356:古盪↔餘杭,西溪濕地西區站下車
  2. 506:武林門北↔餘杭,留下北下車
  3. K193:里山橋↔黃龍公交站,留下北下車
  4. 596:富陽公交站↔汽車西站,留下北下車
  5. 快速公交B4:閒林埠↔火車東站西,留下北下車
C.旅遊直通車
西溪濕地洪園龍舌嘴機場大巴候車廳↔杭州蕭山國際機場

遊覽路線

A.電瓶車
龍舌嘴↔壽堤南↔觀音精舍↔浜口橋↔洪府
B.電瓶船
龍舌嘴碼頭↔西溪大宗休憩村↔西溪藝術集合村↔五常港↔柿子灣↔洪園碼頭

票務信息

A.門票:80元/人
B.電瓶船票:60元/人
C.觀光電瓶車:10元/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