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西津橋宛如臥波長龍,雄偉壯觀,為
永康市區一處著名的風景名勝。據《永康縣誌》載,西津橋建於清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雍正初年由木橋改建石墩,上建橋廊。西津橋其因為迄今為止全國最長的古廊橋而名聞遐邇,被載入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教授主編的《中國橋樑建築史》一書。1987年永康縣人民政府對西津橋進行大規模的原貌修建,
茅以升教授為該橋親書橋名。
現已被選入“
永康十景”之“西津尋夢”,詩曰:“雪瀑涵秋一水回,雙溪流月轉徘徊。 高眠橋上尋殘夢,暇對清溪話舊碑。”
最初,西津橋址為
浮橋,曰下浮橋,後廢。明弘治年間(1488年-1505年)設渡口,名曰“西津渡”。
正德九年(1514年)曾修過一橋,後被洪水沖毀。
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僧“知和”募建木橋。雍正初年(1723年後),倡議捐建石橋,為屋覆之。
乾隆初年(1736年後),縣令張朱梅任上改木為石。嘉慶五年(1800年),再次毀於洪水。 嘉慶十二年(1807年)年重修,建成石橋墩木結構的廊橋,長七十丈,寬一丈五尺,覆屋六十五間。此為現存西津橋之主體。 鹹豐六年(1856年),橋身得到修繕。
西津橋橋廊
相傳民國十一年(1922年)橋的部分木結構橋身曾被洪水沖走。民國十九年(1930年),橋體被大火燒毀,後修繕,拆去二墩三孔。
1950年,西津橋得到修繕。1982年5月,成為縣級重點文物單位。1988年至1989年間,再次對橋進行維修。
1997年8月29日,西津橋成為
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 此後,1997年-1998年 和2005年-2006年有兩次大規模的維修工作。
現狀
西津橋現為嘉慶時期的風格,為南北走向的石橋墩木結構重檐廊橋,全長166.4米,共14墩13孔,覆屋58間。 橋屋上檐各柱之間,順面寬方向每隔一間安有橋凳。西津橋的北面比南面高約0.42米,呈北高南低的走勢。另外,橋身直指上游,弧形向下游微曲,一反“河欲曲,橋務直”的傳統思想,在廊橋一頭遙望不到另一頭,別具一番構思。
橋屋重檐兩坡頂,橋樓
重檐歇山頂。兩端各建有三花山牆橋門和引橋踏跺。 兩岸另修建有亭閣。
楹聯
“
古渡神遊荻葉蘆葦漁帆片片幾聲牧笛聞天外
畫橋重建雕梁朱閣彩輿輪輪兩岸歡歌落樽前
”
“
惠德永存耀千秋
雄姿重展逢盛世
”
——落款:“朱關田書”。
“
往事如煙幾閱桑田幾滄海
遍地似錦半為松石半桃花
”
——落款:“劉江書”。
“
天地一水灘聲遠
地涌三山黛色重
”
——落款:“姜東舒書”。
匾額
橋亭明間西側懸“西津橋”“
茅以升一九八九年五月”。行書。
北次間西側懸“義川普渡”“己已暮春
陳從周題”。行書。
明間東側懸“嘉惠萬代”“一九八九年九月
毛昭晰書”。
隸書。
南次間東側懸“長龍臥波”“成昌題一九八九年八月”。
北次間東側懸:“雙溪流月”“葛東祿一九八九年九月”。
碑誌
八十年代永康縣政府於西津橋南端西側立有一塊碑誌。1998年重修後,橋的南端東側又新立花崗岩制的碑誌一塊, 由碑身和碑座組成。碑身尺寸為100mm×70mm;碑座為須彌式,尺寸為20mm×120mm。刻字
楷體。
民間流傳
與
永康市相鄰的
武義縣亦有一座與西津橋相仿的
姊妹橋,名曰
熟溪橋。 民間有傳說言,彼時西津橋與熟溪橋同時預建,互邀比試誰人所建更長。建造過程中,武義工人自恃河邊寬度占優,便老實砌磚鋪木;而永康工人卻想方設法,最終將橋建成曲折狀。完工後一比較,熟溪橋雖長,一眼便望到了頭;而西津橋雖受河道較窄限制的制約,卻彎彎曲曲,一眼竟望不到彼端,因而獲得了“勝利”。其實,這種傳言畢竟沒有真實性,熟溪橋的建橋史為早於西津橋的南宋。 但可以從中看出人們對西津橋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