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現代史

西洋現代史

美國政治及歷史學者,專於“二戰”時期法國維希政權、納粹主義及歐洲史。1932年生於維吉尼亞州的列剋星敦市。先後獲得牛津大學碩士、哈佛大學博士學位。曾任教於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紐約大學石溪分校,後進入哥倫比亞大學任教,為該校歷史系社會科學梅隆講座榮休教授。其主要著作有:開創性的《維希法國:老衛隊和新秩序,1940-1944》(Vichy France: Old Guard and New Order,1940-1944,2001),《法國農民的法西斯主義思緒》(French Peasant Fascism,1996),《法西斯主義剖析》(The Anatomy of Fascism,2004)。他還是對“法西斯主義”一詞做出權威界定者之一。2009年4月,法國政府授予其“法國榮譽軍團勳章”。

基本介紹

  • 書名:西洋現代史
  • 作者:羅伯特·帕克斯頓(Robert O. Paxton)
  • 譯者:陳美君 陳美如
  • ISBN:978-7-5100-3939-3/C·181
  • 頁數:43 
  • 定價:88.00元
  • 出版社: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後浪出版諮詢(北京)有限公司
  • 出版時間:2011年11月
  • 裝幀:787×1092毫米  1/16 
  • 開本:787×1092毫米  1/16 
  • 字數:930千 
著譯者簡介,內容簡介,目錄,內容賞讀,

著譯者簡介

羅伯特·帕克斯頓(Robert O. Paxton)
陳美君,台灣中原大學碩士。現為專職翻譯,譯作眾多。

內容簡介

20世紀的歐洲經歷了非凡的成就以及巨大的不幸,對全世界、全人類影響極深。本書論述時間為1914—2004年。本書結合歐洲文化背景,以一種比較的視角揭示了歐洲的權力、財富、創造力及其轉移:發端於歐洲、持續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充滿了血腥、毀謗與浩劫,而戰後短短二十年中歐洲又經歷了布爾什維克革命、法西斯主義的興起和肆虐以及經濟大蕭條……續之以波及範圍更廣、更加血腥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本書還論及了普京在俄羅斯的崛起、冷戰後民族主義爭鬥、巴爾幹半島的科索沃危機、歐洲一體化以及“9·11事件”之後的美伊戰爭等。
作者深入淺出的闡述能夠讓讀者了解這些重要事件的演變過程。本書所配圖片和地圖,使本書更具可讀性,對於研究20世紀歐洲歷史的讀者頗有助益。

目錄

序言 羅伯特·帕克斯頓 1
譯者序 3
第1章 極盛時期的歐洲:1914年 3
1.1 歐洲與世界 5
歐洲的商人、旅客與投資者 5
帝國主義 6
歐洲的藝術家與科學家 9
1.2 歐洲風光:城市與鄉村 10
城市生活 10
東歐的鄉村生活 12
1.3 富人與窮人 13
階級與社會階層 13
窮 人 14
富 人 15
中產階級 16
提升社會地位 19
1.4 婦女與家庭 20
控制生育 20
婦女的地位 21
1.5 政治體系與民眾運動 23
君主政體 24
議會的作用 25
社會主義運動 26
民族主義 28
1.6 傳承的信念 29
自由主義 29
保守主義 32
有組織的宗教 33
1.7 邁向新的覺醒 34
科學的革命 34
藝術與思想的革命 35
“文化革命”的反應 38
第2章 戰爭來臨 41
2.1 1914年的7月危機 43
巴爾幹半島:沒落的帝國與興盛的民族主義 43
德國的“空白支票” 48
奧地利對塞爾維亞的最後通牒 49
2.2 戰爭升級:從局部戰爭到大陸戰爭 51
俄國的動員 51
法國的意向 52
德國宣戰 52
施里芬計畫 53
英國參戰 54
2.3 戰爭起因的長期觀點 57
主權與國家的榮譽 57
帝國主義的動機 58
國內紛爭 59
聯盟體系 60
戰爭機器 60
行使選擇權 61
第3章 馬恩河戰役及其之後:1914至1917年 63
3.1 戰爭熱 65
社會主義者的兩難困境 66
戰爭與社會和平 67
3.2 第一次馬恩河戰役 68
3.3 東方戰線 70
坦能堡與馬蘇里亞恩湖:1914年 70
奧地利前線:1914至1915年 71
3.4 尋求西方戰線的突破 72
“攻破壕溝” 73
主要攻勢:凡爾登、索姆與香檳 74
新式武器 76
3.5 不斷擴大的戰爭 78
3.6 海 戰 80
3.7 美國參戰 81
第4章 總體戰的影響 83
4.1 適應消耗戰 85
4.2 戰時政府:比較觀察 86
英 國 86
法 國 88
德 國 89
俄 國 91
奧匈帝國 92
義大利 94
4.3 社會衝擊 94
婦女的地位 95
有組織勞工的地位 96
社會分裂 97
4.4 經濟衝擊 98
戰爭獲利者 98
通貨膨脹的影響 98
4.5 對國內秩序的衝擊 100
罷工活動 100
自由主義與社會主義者對戰爭的評論 101
警察的權力 103
輿論的控制 103
4.6 對知識分子的衝擊 104
第5章 革命:1917至1920年 109
5.1 俄國革命:1917年 111
“二月革命” 111
臨時政府與蘇維埃 112
“十月革命” 116
5.2 布爾什維克政權 118
列寧的“和平、土地與麵包” 118
建立新的獨裁政府 119
內 戰 122
5.3 西歐的革命活動:1917年 124
5.4 德國革命:1918至1919年 126
邁向革命 127
社會主義者的爭權 128
社會主義革命的失敗 129
5.5 奧匈帝國的瓦解:1918至1919年 131
王朝忠誠的崩潰 132
建立新國家 133
庫恩政權 135
5.6 英國、法國、義大利:1919至1920年的動盪 136
5.7 事件的餘波與結果 139
成功與失敗:比較性的觀點 139
第三國際與歐洲“左派”的分裂 140
第6章 巴黎和平解決方案 145
6.1 背景:交易、利益與意識形態 147
戰爭目的 147
“十四點原則” 147
戰時的條約與承諾 148
列強的國家利益 150
對布爾什維克主義的恐懼 151
6.2 解決方案 152
6.3 《國際聯盟憲章》 153
6.4 西歐的解決方案 155
分離萊茵地區的企圖 156
領土變更 156
德國的“非軍事化” 156
賠 款 157
6.5 東歐的解決方案 160
領土變更 160
邊境問題 160
各民族的不平等待遇 164
東歐解決方案的評價 166
6.6 和平解決方案的實施 168
高壓政治的年代:1919至1924年 169
和解的年代:1924至1929年 172
洛迦諾時代:道威斯計畫與《洛迦諾公約》 173
裁軍失敗 177
6.7 新外交? 179
公眾涉入 179
共產主義的威脅 181
外交機器 182
第7章 革命對抗革命:法西斯主義 185
7.1 義大利的法西斯主義 187
墨索里尼:從工團主義到法西斯主義 187
早期的法西斯主義 188
法西斯主義的新路線 189
政府的危機 190
“進軍羅馬” 191
墨索里尼的個人統治 193
7.2 德國的國家社會主義 194
戰後的反革命民團主義 195
希特勒的崛起 196
納粹黨 197
1923年的“啤酒館暴動” 198
7.3 匈牙利的反革命運動 199
7.4 近觀法西斯主義 201
法西斯主義的意義 201
法西斯主義的根源 203
第8章 “常態”:20世紀20年代的歐洲 209
8.1 回歸“常態” 211
新自由主義經濟:解散戰時政府 211
新自由主義政治:議會民主制度的擴展 212
8.2 英 國 213
三黨體制 214
第一個工黨政府:1924年 215
回歸保守黨的“常態” 216
8.3 法 國 219
左翼聯盟 219
彭加勒:回歸“常態” 221
8.4 魏瑪德國 222
魏瑪共和國的重擔 222
“魏瑪聯盟” 223
“大聯盟” 225
8.5 東 歐 228
農村優勢與農民的不滿 229
少數民族的問題 231
8.6 伊比利亞半島 233
8.7 法西斯義大利 234
8.8 穩定世界裡的革命俄國 236
布爾什維克的挑戰 236
“工業化的爭論” 237
鞏固獨裁政治 238
史達林的崛起 239
8.9 脆弱的穩定:評價新自由主義 240
第9章 兩次大戰之間的大眾文化與高級文化 243
9.1 大眾文化:無線電與電影的年代 245
大眾傳播媒體的技術基礎 245
創造閱聽大眾 246
無線電廣播與電影的政治用途 247
大眾媒體的控制 248
廣告的角色 249
9.2 新式的休閒活動 250
有組織的娛樂活動 251
體育活動 252
旅 行 253
9.3 大眾文化與休閒生活的影響 254
9.4 兩次大戰之間的高級文化 257
實驗美學的價值 258
新的憂慮 260
9.5 兩次大戰之間的文化背景 263
藝術家的社會地位 263
尋找大眾閱聽人 264
學術界與學者的世界 2267
反對實驗藝術 269
第10章 經濟大蕭條及其影響:1929至1936年 273
10.1 經濟大蕭條的源起與過程 277
國內危機 277
國際金融危機 278
10.2 補救經濟蕭條 279
自由主義經濟學 279
社會主義經濟學 280
新的經濟解決方案 281
“回歸土地”的呼聲 282
10.3 自由主義國家在經濟蕭條時期的政治 282
斯堪的那維亞半島的國家 282
英 國 283
法 國 285
魏瑪德國 289
10.4 權力主義國家在經濟蕭條時期的政治 291
納粹德國 291
統合主義義大利 293
蘇聯的“二次革命” 295
10.5 結 論 299
第11章 20世紀30年代的權力主義與法西斯主義的擴展 301
11.1 德國:國家社會主義掌權 303
納粹主義的復甦:1929至1932年 303
魏瑪共和國的結束:總統制政府,1930至1933年 305
掌權後的革命:1933至1939年 309
11.2 教權主義的權力主義 314
葡萄牙:薩拉查 315
基督教社會的奧地利:陶爾斐斯與舒施尼格 316
西班牙:佛朗哥與長槍黨 318
11.3 東歐的法西斯主義 319
匈牙利與保加利亞 319
羅馬尼亞 320
11.4 西歐的法西斯主義少數派 322
法 國 322
英 國 324
低地國家與斯堪的那維亞半島 326
11.5 法西斯主義的魅力 328
第12章 人民陣線年代:1934至1939年 331
12.1 從“階級對抗”到人民陣線 334
共產黨的策略“階級對抗”:1928至1934年 334
共產國際策略的逆轉:1934年 336
自由主義者的反動 337
社會主義者的反動 338
12.2 法國的人民陣線 339
勃魯姆內閣的成立 340
法國的新政 341
12.3 西班牙:民主、革命與內戰 345
第二共和國的產物 345
共和政府的政治階段 346
內 戰 348
12.4 歐洲知識分子與人民陣線 351
12.5 人民陣線之後的歐洲“左派” 352
第13章 巴黎和約之毀:侵略主義與綏靖主義,1933至1939年 355
13.1 希特勒的初步行動 357
在奧地利的挫敗 358
第一次違反凡爾賽和約 359
13.2 萊茵河地區的軍備重整:1936年3月359
13.3 義大利的轉變 362
占領衣索比亞 362
與西方國家的決裂 363
聯盟的模式 364
13.4 希特勒的東歐計畫 364
優秀種族的生存空間 365
經濟考慮 366
德奧合併:納粹目標初試 366
13.5 捷克斯洛伐克與綏靖政策:1938年 368
捷克斯洛伐克的不穩定局勢 368
綏靖政策 369
捷克斯洛伐克與日俱增的危機 371
《慕尼黑協定》 372
選擇戰爭 375
13.6 波蘭危機:陷入戰爭,1939年 376
綏靖政策的拋棄 376
《納粹─蘇維埃條約》 377
13.7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因 380
第14章 希特勒的歐洲:占領、合作、反抗,1939至1942年 383
14.1 1939年衝突的本質 385
14.2 東線戰爭:1939至1940年 387
波蘭的閃電戰 387
俄羅斯在東歐的斬獲:1939至1940年 387
14.3 西線戰爭:1940年 388
法國淪陷 389
不列顛戰役 391
14.4 東線戰爭:1941至1942年 393
巴爾幹半島的閃電戰 393
攻擊蘇聯 394
14.5 希特勒的“新秩序” 396
納粹的戰爭經濟 398
占領區的政策 398
黨衛軍 399
屠殺猶太人 399
14.6 合 作 402
意識形態的合作 402
為民族與經濟利益而合作 403
消極的默認 404
14.7 抵 抗 406
德國境外的抵抗活動 407
德國境內的抵抗運動 409
抵抗運動對軍事行動的影響 411
抵抗運動對知識分子的影響 411
第15章 從熱戰到冷戰:1942至1949年 415
15.1 西方的美國霸權 417
策劃第二戰場 417
開闢第二戰場:北非與義大利 420
“攻擊開始日”與突擊德國 421
15.2 東方的蘇聯霸權 423
蘇聯的倖存 424
蘇聯的西進 427
15.3 三巨頭與歐洲的未來 427
匯集政治議題 428
德黑蘭會議:1943年11月 429
蘇聯在巴爾幹的行動 430
雅爾達會議:1945年2月 431
波茨坦會議:1945年7月 434
15.4 冷戰之起源 436
蘇聯的和平目標 436
美國的和平目標 437
對立的起因 438
15.5 冷戰的第一回合 441
波 蘭 441
德 國 443
15.6 分裂為兩大陣營的世界:1947至1949年 446
第16章 毀壞與重建:1945至1953年451
16.1 重建工作 454
新領袖與新政黨 454
經濟恢復與社會變化 456
16.2 英國的工黨政府:1945至1951年 458
貝弗里奇報告書:“充分就業” 459
不列顛福利國 459
經濟失調 460
16.3 法蘭西的第四共和國 461
尋找領導者 462
國有化與計畫 463
16.4 戰後的義大利 464
政治權力之爭 464
重 建 465
16.5 兩個德國 466
分裂的國家 467
西德的“經濟奇蹟” 468
16.6 蘇聯的重建與正統 469
第17章 從史達林到赫魯雪夫的蘇聯集團 471
17.1 蘇聯:從經濟蕭條到“去史達林化” 473
17.2 1945至1953年的東歐:成為蘇維埃附庸的繼任國 474
民族陣線政權:1945至1947年 475
蘇聯的控制程度 477
蘇聯在東歐的鎮壓行動 479
人民民主國家 480
強制集體化 481
17.3 蘇聯的權力鬥爭:1953至1957年 481
“去史達林化”與“解凍時期”:1956至1964年 482
17.4 東歐——解凍時期與叛亂:1953至1956年 485
17.5 赫魯雪夫的垮台:1964年 487
第18章 冷戰中的歐洲:處於超級強國之間,1947至1961年 491
18.1 蘑菇雲下的歐洲 493
18.2 西歐:冷戰時期的國內與國際政治 494
共產黨的孤立 494
歐洲“左派”的分裂 496
中間派與保守派政府 497
殖民戰爭 499
18.3 西歐:整合運動 502
歐洲聯盟的締造師 502
歐洲聯合的要求 503
防禦同盟: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建立 504
歐洲統一的難題 504
政治統一的嘗試:歐洲理事會 506
經濟統一:歐洲煤鋼共同體與共同市場 507
18.4 蘇聯在東歐的還擊 510
第19章 “新歐洲”:西方的消費社會與大眾文化,1953至1973年 513
19.1 消費社會 516
財富分配 517
社會流動 519
19.2 消費社會的政治:1953至1968年 521
“意識形態的終結” 521
共識政治 522
19.3 “新歐洲”的大眾文化與高級文化 524
大眾文化 524
藝 術 525
宗教復興 527
科學成就 528
19.4 消費社會中的不滿:1968年及以後 529
學生的不滿 529
工人的不滿 532
新女權主義與婦女解放運動 533
落入恐怖主義 533
第20章 冷戰緩和:獨立的萌芽,1962至1975年 537
20.1 冷戰:從解凍到緩和 539
20.2 共產主義世界裡的多元中心主義 541
中蘇關係破裂 541
東歐的民族共產主義 542
20.3 戴高樂主義與西方的“第三勢力” 544
20.4 共同市場的轉向 547
20.5 美國與歐洲的經濟競爭 549
20.6 “緩和”的不同版本 553
第21章 勃列日涅夫時代的蘇聯集團 559
21.1 蘇聯的問題 561
21.2 混亂的東歐:從“捷克斯洛伐克的春天”到勃列日涅夫的政策,1968至1985年 564
東歐的不滿 564
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的春天” 564
波蘭:動盪與“團結工會” 567
匈牙利:卡達爾的“匈牙利共產主義” 569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工業力量與無所不在的警察 569
羅馬尼亞、南斯拉夫、保加利亞:專制與民族主義 570
21.3 勃列日涅夫的遺產:不景氣與飛彈 571
第22章 西歐:後工業化社會與“滯脹”,1973至1989年 575
22.1 經濟壓力:石油、工作、貿易 577
“後工業化”社會? 579
移民與新右派 579
22.2 壓力下的福利國家 582
北部歐洲:保守主義復興 582
地中海沿岸地區的歐洲:“左派”掌權,同時轉變 585
22.3 經濟衰退時的歐洲共同體 593
22.4 智識與精神的確定性受到挑戰 595
一個時代的終結:穩健與降低期待 597
第23章 1989年的革命及以後 601
23.1 戈巴契夫的實驗:1985至1991年 603
倒塌的多米諾骨牌:1989年的東歐 604
德國重新統一,冷戰結束 607
蘇聯的垮台 609
23.2 那天早晨以後 611
處於困境中的俄羅斯 611
中東歐:創建民主,創造市場 616
新德國 619
南斯拉夫內戰 620
23.3 西歐對1989年革命的反應 625
歐洲聯盟:深入與擴展之間 625
西歐:極右翼與“新中間” 629
23.4 結語 911事件之後的歐洲與美國 632
延伸閱讀634
出版後記670

內容賞讀

第一章
極盛時期的歐洲:1914
歐洲與世界
無論如何,歐洲之所以能夠掌控1914年的世界,並不是因為她的人口數量,而是因為她的活力(dynamism)。法國詩人兼散文家瓦雷里(Paul Valéry)寫道:“當世界大部分地區依然恪守傳統的時候,這個位於亞洲大陸一隅的小海角……明顯地與眾不同。”
在任何歐洲精神所及之處,觸目可見的是最廣泛的需求、最頂峰的成就、最雄厚的資本、最豐富的產量、最龐大的野心、最極致的權力、最根本的自然界改觀,以及最繁榮的通訊與交易。①
19世紀時,歐洲人已經成為地球上第一批將自己的自然環境改變得幾乎讓人認不出來的人群。他們以蒸汽驅動的工廠、巨大的城市以及狂熱的火車旅行,取代了緩慢推移的農耕、一成不變的鄉村和依賴雙腳的出行方式。截至1914年,雖然日本和美國的工業發展迅速,但是歐洲在經濟上依然保有決定性的領導地位。歐洲不但生產全球56%的煤(雖然美國一國的產量就占38%),而且鋼鐵的產量也占全世界的60%(美國的產量為32%)。此外,歐洲的出口占全球的62%(而美國只占14%)。做一個歐洲人,意味著你生活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工業體系之中:它不但形成最早,而且依然保持龍頭老大的地位。
歐洲的商人、旅客與投資者
世界上的其他國家正逐漸陷入以歐洲為中心的單一世界經濟。無論在什麼情況下,只要不是用簡單的以物易物來進行交易,歐洲人的商業習慣就會發揮作用。因為政府承諾貨幣與黃金以固定匯率自由兌換的國際金本位制,所以商品可以很容易地以某種貨幣出售,而以另一種貨幣付款。世界各國的公司通常會將國際賬戶設在倫敦。因為自1821年起,就可以自由地以英鎊兌換黃金(大部分已開發國家在1870年以後,也追隨英國人採用金本位制),同時也因為英國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最便宜而且最有經驗的票據交換所、保險經紀人,以及貨運代理商,所以倫敦事實上已經逐漸成為一個穩定、統一的世界貿易體系中的核心城市。1914年時,美國公司的國外賬戶票據兌換業務,有70%是在倫敦處理。英國商號的船舶噸數,占世界船舶噸數的70%。
自由的國際貿易是這種“古典自由”(classical-liberal)體系的拱頂石。從1860年到1879年這段短暫的時期內,世界主要的貿易國家幾乎都沒有徵收外國貨物的關稅,而且實際上幾乎沒有其他類型的貿易限制。政府規章很少對國際間人和貨物的流動做出規範。
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在20世紀20年代時,無限眷戀地回顧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以倫敦為中心的世界經濟。他回憶道:
倫敦的居民可以一面在床上啜飲早茶,一面打電話向全世界訂購符合自己所需數量、質量要求的各種產品,而且理所當然地預期貨物可以早早送上門來;他可以在同時,以相同的方式,將他的財富投入自然資源以及世界上任何地方的新事業,而且不費吹灰之力、毫不費事地分享他們預期的成果與利益;或者他可以根據自己的想像和認識,將自己的財富安全,繫於任一大陸的任一富裕城市市民的優良信譽上。
只要他願意,就可以立即使用便宜而且舒適的運輸方法,到達任何國家或氣候適宜的地方,不需要準備護照或辦理其他的正式手續。他可以派遣僕人到附近的銀行取用合用的貴金屬;只要身懷鑄幣就可以遠行外國,不必事先了解國外的宗教、語言或習俗;若略受干涉,他就會認為自己受到侵犯,而且大驚小怪。不過,最重要的是,他認為這種狀態是正常、必然而且永恆的,任何偏離這種狀況的事件,都是異常、令人憤慨而且可以避免的。①
活力十足的歐洲人不只以到世界各地貿易或旅行為滿足,也在世界各地投資。1914年時,歐洲人在發達地區及發展中地區的投資,已占世界對外投資的83%,如加拿大的礦業、美國的鐵路、南美的電力公司、塞內加爾的花生種植園、埃及的棉花農場、南非的金礦、上海的貿易公司等。1914年時,拉丁美洲的國家裡,只有智利擁有自己的鐵路。即使是新興的美洲巨人美國,也欠歐洲投資人很多債務。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歐洲人在美洲的投資總計將近70億美元,但是美國人在歐洲的投資總額卻只有上述數據的1/10。②
帝國主義
但是,除非歐洲人有辦法強迫當地政府保護他們與他們的資產,否則他們不能安心地在國外貿易、旅行或投資。在現代化的國家裡,外交壓力可能就足以保護從事商業活動或旅行的歐洲人。19世紀中期,有很多英國的貿易商與投資人,滿足於所謂的“非正式帝國”(informal empire)或者“自由貿易帝國主義”(free-trade imperialism)。但是,歐洲人在未開發地區的活動越頻繁,所冒的風險就越高,例如強盜、懷有敵意的族群或當地統治者的突發奇想所帶來的威脅。19世紀末期,歐洲人越來越多地選擇通過完全控制當地的政治和軍事,來保衛他們的市場和原料渠道,並回收他們的投資。
在19世紀末期,歐洲帝國主義——即建立帝國——並不是一件新鮮事。早在15世紀,歐洲人就已經開始在世界各海洋沿岸建立前哨基地。① 16與17世紀時,他們已經在拉丁美洲與亞洲建造了有利可圖的礦場以及貿易站。在上海等城市,以及奧斯曼帝國等國,他們強迫當地統治者授予他們“治外法權”(capitulations),即歐洲公民只受其本國法律管轄的權利。但是,這些努力與19世紀末期的行動相比顯得微不足道:他們直接占領了整個世界的土地。從19世紀50年代到1911年間,歐洲人在幾乎所有的未開發地區都建立了殖民地。除了賴比瑞亞和衣索比亞之外,他們瓜分了所有的非洲土地。19世紀80年代,法國人完成了征服印度支那的霸業。1897年之後,歐洲人開始劃分在中國的勢力範圍。1914年時,英帝國的版圖是本土面積的140倍;比利時是80倍;荷蘭是60倍;而法國則是20倍。隨著西伯利亞大鐵路(1891-1903建成)的完工,俄羅斯帝國崛起,成為太平洋地區的一大強國。至於晚期才參與角逐的德國,至1885年時也建立了相對來說比較狹小的帝國,其版圖包括東非、西南非以及中國沿海地區,在歐洲比較不發達的地區投資,而且在1900年以後迅速地組建了一支強大的艦隊。只有日本設法阻擋了這股歐洲風潮,他們成功地採用了歐洲的工業技術,從而得以在1894年收回了1858年時被外國攫取的“治外法權”。
如何解釋19世紀末期歐洲帝國主義突然的蓬勃發展,是歷史爭論的核心問題。有些歷史學家相信,帝國主義基本上是一種文化現象:對傳教士而言,是為了傳教熱誠;對工程師而言,是為了建橋;對士兵而言,則是為了榮譽。在印度支那,的確有些天主教傳教士會請求法國海軍的協助;但漸漸地這些海軍軍官卻逾越本分,在19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之間,在印度支那建立起法國的統治權。
其他一些帝國主義的信徒確信,經濟驅力才是根本。他們指出,1881年當法國的債券持有人面臨資產的損失時,法國占領了突尼西亞;1882年,當歐洲投資人不能再向揮霍無度的埃及統治者伊斯梅爾(Khedive Ismail)收取貸款利息時,英國占領了埃及。有些殖民地的建立幾乎純粹是基於商業目的:1879年,格爾迪(George Goldie)爵士的聯合非洲公司(United African Company),將英國駐軍延伸到現今的奈及利亞。義大利在1911年從奧斯曼帝國手中占領了利比亞,使其南部的過剩人口得以擁有一方樂土,並且掙得榮譽。
根據單純的貿易或殖民要求,無法對帝國主義做出令人完全滿意的解釋。首先,從1885年到1914年之間,各國所掠奪的領土相當不適合歐洲殖民。此外,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貿易,更勝於與本國殖民地的貿易。帝國主義的經濟學解釋,建立在一個更為基本的判斷上——資本主義的內在缺陷。英國的自由主義經濟學家霍布森(John A. Hobson)被發生於南非的布爾戰爭(1899—1902)所激怒,首度以系統性的方式,將帝國主義歸咎於資本主義的矛盾。霍布森認為,低工資與財富分配不均,使歐洲工人的購買力偏低,資本家只能搜尋比較富裕以及投資回報率比較高的海外市場,才能倖免於周期性發生的蕭條。①
在《帝國主義: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1917)一書中,俄國馬克思主義者列寧將霍布森的論點進一步闡發。列寧相信,在競爭與更加昂貴的技術導致利潤下滑時,資本家必定轉向壟斷。當壟斷者互相爭奪海外的最後機會時,資本主義國家必然會走向戰爭,而且遲早會在衝突中彼此毀滅。列寧撰寫該書時,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不過,列寧嚴重低估了資本家在先進國家持續投資的程度,即使是在1885年到1914年、帝國主義發展得如火如荼的時候,資本家在先進國家也進行了大量的投資。然而,沒有任何一種對帝國主義的解釋,可以忽視經濟目的。
不論是出於哪些動機的綜合作用,一旦帝國主義開始擴張,當最後可獲得的領土已經搶奪到手時,它會呈現一種自我維持的態勢。分析了19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之間帝國主義逐步擴張的情形後,羅納德·羅賓遜(Ronald Robinson)與約翰·加拉格爾(John Gallagher)斷言,在英國政府占領埃及的決策中,戰略考慮是最主要的原因。根據這種說法,英國為了保護其在印度的利益,所以在1882年取得埃及的控制權。換句話說,殖民地的存在,開創了控制進出該地通道的戰略性需要。①批判這個理論的人指出,英國控制印度的原因,即使不是全部,也大半是基於經濟因素。無論如何,1914年時,帝國主義的最終結果是創造了一個西方列強在各大洲角逐競爭的世界。在1908年美國的羅伯特·皮爾里(Robert Peary)到達北極、1911年羅納德·阿蒙森(Ronald Amundsen)在南極豎起挪威國旗之後,可以說世界上已經沒有任何一個角落不受帝國主義的影響。
1914年,由於歐洲人幾乎壟斷了現代的軍事武裝,所以他們能夠保衛自己的世界帝國。由歐洲軍官統率並且裝備精良的殖民地軍隊,輕鬆地就能擊敗東方、回教王國與非洲部落——在當時他們要以本國的武力,取得長期凌駕於歐洲人的優勢,幾乎是不可能的事,1896年衣索比亞人在阿杜瓦(Adowa)大敗義大利軍隊,是唯一的例外。英帝國的詩人吉卜林(Rudyard Kipling)之所以能夠寬容大量地對待苦戰的蘇丹戰士:
而,在酩酊大醉之前,蘇丹士兵……
你衝破了一個英國方陣。②
是因為到那時為止,英國人最後總是可以得到想要的東西。
歐洲以外正在興起的工業勢力,從來沒有打算依照歐洲的規模來建立軍隊。舉例來說,在19世紀80年代,美國軍隊的主要功能只是鎮壓印第安的反抗者。在當時除了彼此之外,世界上並沒有可以與法國、德國、奧匈帝國(Austria Hungary)及俄羅斯龐大陸軍一爭高下的軍隊。因此,美國在1898年從西班牙手中強奪菲律賓,以及日本於1905年挫敗俄羅斯,對很多歐洲人來說是非常令他們震驚的。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