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群島中新世藻類的造礁作用與生物礁演變特徵

《西沙群島中新世藻類的造礁作用與生物礁演變特徵》是由地質礦產部海洋地質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地質礦產部華北石油地質局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許紅、王玉淨、蔡峰、章炳高、勾韻嫻擔任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沙群島中新世藻類的造礁作用與生物礁演變特徵
  • 成果登記號:19980079[08707]
  • 第一完成單位:地質礦產部海洋地質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地質礦產部華北石油地質局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19980079[08707]
項目名稱
西沙群島中新世藻類的造礁作用與生物礁演變特徵
第一完成單位
地質礦產部海洋地質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地質礦產部華北石油地質局
主要完成人
許紅、王玉淨、蔡峰、章炳高、勾韻嫻
研究起始日期
1993-01-01
研究終止日期
1995-12-31
主題詞
礁;演變;中新世;藻類;南海;西沙群島
任務來源
D

成果摘要

"西沙群島中新世藻類的造礁作用與生物礁演變特徵"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6061。共發現描述藻類9屬43種,介形類24屬44種,有孔蟲31屬53種等物門類化石,建立了鈣藻2個化石帶,有孔蟲1個帶、2個亞帶和介形類確劃分了西琛一井中新世藻礁9個生物化石群落和4個生物礁發育演化期生物群落與生物礁發展過程的相互關係。對藻礁的造礁作用進行詳細的4種機械作用下鈣藻埋藏特徵,3種鈣藻埋藏類型,3種生物礁結構相和類型主其相應的岩石類型,即南海奇石藻藻架岩、障積岩;仙掌藻節片岩、綑紮岩。證明鈣藻植物群是西琛一井主要的造礁造岩生物。對南海個代表性藻礁剖面(惠州33-1-1井、鶯六井和西琛一井)進行成礁基積環境、造礁生物、化石群落、岩石類型、成岩作用與岩石物性等比較南海北部二種成礁模式。對西沙群島西琛一井、西永一井和南沙群島萬北部隆起區生物礁岩石物性和儲油性特徵及其剖面變化規律進行了分析出了具體建議。通過對西琛一井和南中國海地區沉積學、岩石學、古生髮育史的研究,證實中新世時曾發生過大規模的海退事件,造成生物礁裸露地表。該成果首次提出“南中國海事件”這一新的學術觀點,並把海鹽度危機的Messinian事件相對比,認為受這一事件影響,南海海平.51m。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