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鮎,學名:Silurus gilberti (Hora,1938),為鮎科鮎屬的一種魚類。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西江鮎
- 拉丁學名:Silurus gilberti (Hora,1938)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綱: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目:鮎形目
- 科:鮎科
- 屬:鮎屬
- 種:西江鮎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生長環境,
形態特徵
背鰭4;臀鰭55-61;胸鰭Ⅰ-10-13;腹鰭Ⅰ-8-9;尾鰭14-18。鰓耙5-6。脊椎骨5+51-54。
體長為體高的5.5-7.2(6.2)倍,為頭長的5.4-6.4(5.8)倍,為上頜須長的2.5-3.1(2.9)倍。頭長為吻長的2.4-3.0(2.7)倍,為眼徑的8.0-12.0(10.0)倍,為眼間距的1.4-1.9(1.7)倍。
體長形,前部較短,後部較長而側扁。頭鈍寬。吻平扁。口大,亞前位,上頜略突出於下頜,上、下頜及齶部均有齒帶,齒呈絨毛狀。眼小,位於頭前部之側上位。眼間較寬。前鼻孔與後鼻分離,前鼻孔接近於吻端。須3對;上頜須1對,較長,有的可達臀鰭起點;下頜須2對,但有的個體有3條,其長可達胸鰭基。側線完全,位於體例中央。肛門近於腹鰭。鰾1室。
背鰭短小。胸鰭硬刺短而弱,被以皮膜。後緣具細鋸齒,幼魚不及成魚明顯。腹鰭腹位。臀鰭長,連於尾鰭。尾鰭略內凹,上葉略長於下葉。
體棕褐色,腹部色淺。
體延長,前部較短,後部較長而側扁。頭圓鈍且寬,頭頂被以皮膜。眼小,側上位。前後鼻孔相隔較遠,前鼻孔呈短管狀。口較大,次下位。上頜略突出於下頜。上、下頜及犁骨均具絨毛狀細齒,形成齒帶。須3對,頜須特長,後伸可超過臀鰭起點。鰓孔大。鰓蓋膜不與鰓峽相連。背鰭短小,無骨質硬刺。無脂鰭。胸鰭硬刺短而弱,前緣光滑,後緣具弱鋸齒,被以皮膜。尾鰭微內凹,上葉略長。生活時體呈褐色,體側、腹面色淺。
分布範圍
珠江水系和海南島。
生長環境
生活在山溪多礫石處。淡水生。個體不大,常見體長80—180mm,數量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