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年代記、編年史,以及王朝史、戰爭史等相比,西歐中世紀傳記直接關注人物個體,在記述史實細節、 彌補其他類史著內容的不足等方面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從總體上看,西歐中世紀的傳記可以劃分為兩大類:一類為世俗人物題材,以帝王為主;另一類是宗教人物題材,包括教皇、主教和聖徒,以聖徒傳記數量居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歐中世紀傳記
- 屬性:西歐中世紀文學
歷史背景
西歐中世紀的傳記題材與功能
與年代記、編年史,以及王朝史、戰爭史等相比,西歐中世紀傳記直接關注人物個體,在記述史實細節、彌補其他類史著內容的不足等方面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從總體上看,西歐中世紀的傳記可以劃分為兩大類:一類為世俗人物題材,以帝王為主;另一類是宗教人物題材,包括教皇、主教和聖徒,以聖徒傳記數量居多。
關於中世紀世俗人物題材傳記,帝王傳記具有一定的典型性。這時的帝王傳記沿襲古典傳統,其中古羅馬歷史學家斯韋托尼烏斯所著的《羅馬十二帝王傳》在中世紀得以流傳,並對傳記寫作起到範本作用:從梳理家族譜系和祖先事跡開始,隨後敘述傳主的出身和教育,接著按時間順序講述其一生的事跡,也關注其外貌特徵、脾氣秉性、婚姻和家庭生活、死後的安葬、道德評價等方面的內容。艾因哈德模仿斯韋托尼烏斯的方法撰寫了《查理大帝傳》,該傳記成為西歐世俗人物傳記從古典過渡到中世紀的標誌,對其後的帝王傳記寫作產生了深遠影響。
繼《查理大帝傳》之後,又有《虔誠者路易傳》《阿爾弗烈德傳》《懺悔者愛德華傳》《路易六世傳》《腓特烈大帝傳》《聖路易傳》等帝王傳記。此外,也出現了《法蘭克諸王史》《不列顛諸王史》等傳記集。為帝王立傳成為中世紀西歐各封建國家的普遍現象,特別是對傑出的君主,總會有人為其立傳,其中也不乏王室的支持。每個帝王的傳記,既記錄了其本人的經歷和政績,也反映了當時社會政治現象和宮廷生活等內容。西歐中世紀的帝王傳記從總體上而言可信度較高,但也存在一些真實性問題,如《阿爾弗烈德傳》被認為系後人杜撰,《路易六世傳》《聖路易傳》等則被認為存在過多的阿諛之辭。
與古典時代和文藝復興以後的世俗人物題材傳記相比,西歐中世紀帝王傳有其明顯的時代特徵:大量的說教和高調錶現宗教道德內容,在一定程度上遮掩了歷史的真實。一些帝王傳記之所以充滿阿諛之辭,主要是為了彰顯其信仰和道德的重要性。其中儒安維爾所著的《聖路易傳》,把聖徒、君主以及歷史內容融匯在一起,成為這樣的典型。
從實際歷程來看,中世紀西歐世俗人物題材的傳記,經歷了不同的變化階段。在12世紀以後,除了帝王,其他等級的許多世俗人物也開始成為傳主。傳記的書寫方式不僅用拉丁文,也開始使用各國語言或地方方言。據記載,在曾為英格蘭四任君主效力的彭布羅科伯爵威廉·馬歇爾死後不久,其子聘請一位著名行吟詩人用法文詩歌體寫作《威廉·馬歇爾傳》。這部一萬九千多行的傳記被視為首部騎士傳記作品。作者詳細描述了馬歇爾一生嚴格遵守騎士規則的各種事跡,把世俗貴族的理想與社會現實結合,大力弘揚騎士精神。該傳記改變了此前中世紀世俗傳記中純粹的基督教道德標準,騎士精神也成為臧否人物的準則。此外,由於受文學影響,一些騎士的傳記帶有浪漫傳奇色彩,如《特瑞斯坦傳》等亞瑟王傳奇系列人物的事跡,既有歷史真實又有文學虛構,即使像《羅蘭之歌》這樣的史詩類作品,也都把歷史真實與文學虛構摻雜在一起了。
在12至13世紀法國普羅旺斯抒情詩興起後,許多詩人把自己的傳記附在其作品之後。據統計,約有100多位詩人的傳記由此得以保留下來,成為研究該類詩歌和作者身份的重要文獻。隨著學校教育的興起,一些學者也開始寫自傳,如法國一位教師阿伯拉德的《我的災難史》,就講述了其悲慘的戀愛經歷,對彼特拉克和盧梭等人都產生了重要影響。
關於中世紀宗教人物題材傳記,主教群體是主要傳主。由於主教和教皇們的顯赫地位和特殊身份,他們的事跡受到社會廣泛關注,並得以記錄下來。大約在公元395年,聖哲羅姆所著的傳記集,從聖彼得和保羅開始,逐一寫到他自己為止。該傳記集得到後人的效仿和續寫。到9世紀,教皇約翰八世之前的歷屆教皇傳記被匯集成《教皇本紀》。教皇利奧九世後,此項工作繼續展開。到12世紀,《教皇本紀》續寫內容擴大,且放棄了以往僅記載教皇行事目錄的寫法。在德國,由於主教勢力強大,他們的傳記較多,為研究當時的歷史留下了重要文獻資料,諸如《大主教白魯諾傳》是研究奧托一世時代的主要資料;《希爾德斯海姆主教本韋德傳》則記載了本韋德在建築藝術方面的成就,成為研究中世紀德國建築藝術的重要文獻。
另外,聖徒傳令人矚目,可以說是中世紀宗教人物傳記題材的集中體現。對聖徒行跡的記錄可追溯到《聖經》中的人物和基督教早期的殉教者身上,他們的受難經歷被當時人記錄或後人追記下來。教會從早期便開始為那些殉教者編寫名錄。古羅馬教會史學家尤希比烏斯編寫的《殉教者傳》,儘管夾雜許多奇異和怪誕情節,但仍被視為聖徒傳的開創者。在早期聖徒傳中,公元397年薩爾匹阿斯·塞維魯寫成的《聖馬丁傳》,曾得到廣泛傳閱。教皇格雷戈里一世那部備受讀者喜愛的《聖本尼狄克特傳》,就對塞維魯多有仿效。公元9世紀時聖徒傳就有了成熟的寫作體例和風格,12世紀以後用民族和地方語言撰寫的聖徒傳則不斷湧現。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時期女聖徒傳記日益增多。13世紀時教會為了更有效地普及和宣傳聖徒的事跡,便把聖徒傳編輯成集,並壓縮其內容,以便於在各種場合方便閱讀和使用。到了14、15世紀,這樣的工作仍在繼續,不過有些聖徒傳被改用散文體重新編輯成集,其內容的真實性也隨之受到影響。
聖徒傳記數量巨大,所涉及的人物身份也十分複雜,有男人、女人,也有教皇、君主,還有各等級貴族和下層百姓。他們的傳記對社會的影響甚大。聖徒傳的一項重要功能就是用基督教思想引導世人的行為。聖徒的墓地、遺骸和遺物等都會成為民眾狂熱朝拜和蒐集供奉的對象,宗教信仰藉此得到進一步強化。教會也把重要聖徒的傳記用於晨禱、晚禱、唱詩等宗教儀式中,修道院學校也把聖徒傳記當作教材。聖徒們的出生日或殉教日被教會神職人員記錄在日曆上,每年都紀念他們。聖徒傳的題材與功能決定了在其產生之初便存在著歷史與宗教、真實與虛構、現實與超自然的矛盾問題。儘管有些聖徒的事跡可信度較高,但許多傳記充斥著道聽途說和編造的內容。中世紀人們對聖徒的崇拜以及渴望得到他們救助的情感,均被帶到傳記寫作中,因而聖徒傳記夾雜著神跡和魔幻等內容,也缺乏準確的時間概念。另外,這些傳記全部秉持一個標準,即用聖經話語對聖徒精神及其具體行為進行記載。
因此,我們在閱讀中世紀西歐聖徒傳記時,需謹慎審視聖徒傳的內容,同時也要重視其所記載的社會史內容。許多聖徒傳記記錄了下層社會的一些真實情況,這恰恰是當時僅注重上層社會歷史的著作所忽略的。在描述聖徒醫療神跡的過程中,這些傳記還保留了許多疾病、瘟疫、醫療衛生條件等方面的內容。此外,這些傳記還對當時的社會政治生活、外族入侵、戰爭等方面內容進行了不同程度的記載。
西歐中世紀是“信仰時代”,基督教觀念貫穿於此時的傳記寫作之中,無論是世俗的還是宗教的傳主,他們均以聖徒為典範。因而,在當時,傳記具有突出的社會教化功能。至於傳記中夾雜著不真實的神跡內容,是傳記學從屬於神學的寫照,也是當時歷史文化的真實反映。只有到了文藝復興以後,傳記學才逐步回歸到現代科學史學陣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