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士文學是與教會文學完全不同的一種世俗文學。它產生於十一到十三世紀。這一時期,由於騎士制度的確立、騎士階層社會地位的提高,產生了他們自己的精神生活和道德準則。他們突破基督教的出世觀念和禁慾主義,要求現世享樂,嚮往世俗的愛情,追求個人英雄主義的騎士榮譽和俠義的扶弱除強的騎士精神以及溫雅知禮的騎士風度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方騎士文學
- 性質:世俗文學
- 產生:十一到十三世紀
- 別稱:宮廷文化
興起背景,文獻介紹,幾種體裁,P.S.,
興起背景
騎士(是10世紀後歐洲社會裡產生的一個新的社會等級。騎士文化是一種頗為奇特的文化。騎士們的生活內容包括:作戰、創作騎士抒情歌曲、尤其是為女主人服務。宮廷是他們受教育,工作和生活的場所,他們創造的文化帶有鮮明的宮廷色彩,所以又被稱為“宮廷文化”。
在戰亂時期,他們追隨領主四處征戰,贏得了比較特殊的政治地位,作為一個階層日益壯大。戰時他們必須拚死作戰,到了和平時期,只要能活著從戰場上回來,他們就免除了衣食之憂,並因無仗可打而無所事事。這種生活方式給他們以大量、充裕的時間,使他們有機會從現實生活中超脫出來,投入到精神生活中。所以騎士們不僅能征善戰,而且不乏才情和靈性,出了不少詩人。許多騎士文武雙全,又時間過剩,熱衷於藝術,具備了藝術創作的基本條件。
文獻介紹
騎士文學是與教會文學完全不同的一種世俗文學。它產生於十一到十三世紀。這一時期,征戰不息的創業時代結束了。由於騎士制度的確立、騎士階層社會地位的提高,產生了他們自己的精神生活和道德準則。他們突破基督教的出世觀念和禁慾主義,要求現世享樂,嚮往世俗的愛情,追求個人英雄主義的騎士榮譽和俠義的扶弱除強的騎士精神以及溫雅知禮的騎士風度等。騎士文學就是這種精神特徵的集中反映。
騎士文學大多取材於民間傳說和史詩,其基本主題大都是封建騎士的建功立志、俠義冒險、崇拜貴婦人及愛情至上等。大致可分兩類:一類以騎士和貴婦人的愛情波折為主要內容,常用抒情詩來表示。法國南部普羅旺斯的“特魯巴杜爾”(即行吟詩人)的情歌即是最有代表性的騎士抒情詩。其中《破曉歌》描寫天將破曉,騎士與貴婦人離別時兩情依依、難捨難分的場面最為精彩。《破曉歌》堪稱普羅旺斯情歌曲精粹,在包辦婚姻的中世紀,“至高無上”的騎士之愛是歷史上第一砍出現的個人之愛。另一類以騎士征戰冒險、建功立業為主要內容,常用騎士傳奇的形式來表示。中古西歐主要國家都有關於亞瑟王傳奇的故事,其它騎士傳奇大多以亞瑟王和他的一百五十個“圓桌騎士”的故事、“聖杯的故事”為基本內容整理改編。所以,不列顛系統的《亞瑟王傳奇》是中古西方騎士傳奇文學中影響最廣、最有代表性的系統。屬於這個系統的騎士傳奇,在英國最傑出的是《高文爵士和緣衣騎士》;法國最典型的騎士傳奇是《郎斯洛》,還有韻文傳奇《布魯特傳奇》。德國的《特里丹和綺瑟》是以後加進不列顛系統的。第二系統是法蘭西系統。法國西部是騎士文學的中心,這兒的行吟詩人稱“特魯維爾”。這個系統的騎士傳奇多取材於查理大帝和他的騎士們的征戰故事,如《羅蘭之歌》等。它與英雄史詩不同之處在於,騎士傳奇並不拘泥於史實,“特魯維爾們”為突出騎士文學冒險、愛情、宗教三大主題可以有目的地進行虛構。第三系統為古代系統,它以古希臘、羅馬的特洛伊戰爭、亞歷山大征戰等古代史詩為題材。騎士文學在文學發展史上的意義表現在,現代長篇小說的種籽已經在這種作品中成熟了。
法國是騎士文學最興盛的地方。主要體裁有抒情詩和敘事詩(詩體傳奇)。騎士抒情詩的中心地是法國南部的普羅旺斯,作者主要是封建主和騎士,也有少數是社會下層出身的人。法國北方騎士文學的主要成就是騎士敘事詩。騎士文學也表現出一定的反封建精神 .
幾種體裁
·Minnesang 騎士戀歌
Minne是一個歐洲文化的專有名詞,在中文中難以找到與之相對應的詞語表達。在杜登詞典里,Minne的含義是:“verehrende, dienende Liebe eines hoefischen Ritters zu einer meist verheirateten,hoehergestellten Frau”。其大意就是,一個騎士對於一位通常已婚的、地位比他高的女性的敬仰和愛慕,騎士隨時隨地願為這位女性效命。一般來講,騎士們視戀人為一切美和德行的化身。對女性的尊重進一步發展成為對女性的崇拜,日耳曼人的這個傳統在騎士文學中得到了延續,又對後來的文化發展產生影響,成為西方文化的一個內涵。
Minnesang可以意譯為“騎士戀歌”或“宮廷抒情詩”,偏重抒情性。內容大多是敘述騎士狂熱地愛上女主人,並且向女主人表達愛慕之情;但女主人往往品德高尚,能夠抵禦情感的誘惑,於是歌者抱怨自己的一腔熱血只換來女主人的冷若冰霜。這種情愛關係的描寫頗見作者的表達能力,因為既不能太露骨,以免引起在場聆聽朗誦的男主人的憤怒,又不能太含蓄,以致失去作品的感染力。
這種主題和表達方式的背後,可以清楚地看到主人與僕人之間的支配與從屬關係。詩人們用委婉,狡猾的方式道出了這種關係——我愛上一個女人,但我得不到她,因為她是領主的妻!——主人聽了當然倍感愜意。
與此同時,也多少流露了一點自我意識的解放,畢竟僕人敢於愛上主人。恩格斯就認為:中世紀封建主的婚姻是一種政治行為,是封建主擴張自己統治的手段,並不是個人之間的愛情;而騎士之愛是個人之愛,具有進步性。
但對於騎士而言,這種主僕之間的愛情到底在多大程度上確有其事,我們不得而知,不過騎士愛戀女主人的故事想必也是一個詩與真的把戲,其浪漫之中不乏作者的想像。
·Hoefisches Epos 騎士史詩
hoefisch意為“宮廷的,騎士社會的”,而Epos源自拉丁文,更早可以追述到希臘文“épos”,意指“史詩,敘事詩”(比如荷馬史詩在德文中就是“die Epen Homers”)。在各種學術書籍中Hoefisches Epos通常譯作“騎士史詩”或“宮廷史詩”。
騎士史詩是自12世紀中期開始,最重要的敘事文體。它描寫理想化的騎士階層的生活,中心人物不是戰爭英雄,而是多愁善感的騎士們。最主要的主題還是愛情。
這一體裁的代表作主要有《帕西法爾》、《托利斯坦與伊索爾德》。
·Heldenepos 英雄史詩
Helden是“英雄”的意思。英雄史詩是騎士史詩發展過程中產生的一種新的體裁。它取材於日耳曼民族的古老傳說,中心人物非騎士,而是古日耳曼的民族英雄。它是一種史實與幻想世界,異教思想與基督教思想的混合。
這方面最具傳奇色彩的作品當屬《尼伯龍根之歌》。
畢竟真正的騎士文學要等騎士階級產生以後才能算,因此我認為《羅蘭之歌》應該算是較早的一本。《羅蘭之歌》最初也是一首口頭吟唱的史詩,後來整理成文,講的是“騎士之祖”,也就是最早的一批騎士之一羅蘭(Roland)騎士的故事。羅蘭是查里曼大帝的侄子,為短暫而輝煌的查里曼帝國的創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勳,與杜朗達爾(Durandal)並稱“查里曼大帝的左右翼將”,如今在巴黎聖母院正門旁邊還立有他們三人的銅像(有我拍的照片為證)。羅蘭曾受查里曼大帝之命,防守不萊梅(今天的德國港口城市),抵抗北歐神話的直接傳承者——以高大、驍勇聞名於世的維京武士。羅蘭血戰五日,雖然傷亡慘重,但是騎士的榮耀使他恥於舉起求援的號角,最後終於全軍覆沒,戰死在不萊梅城下。他這種死要面子的精神經過吟遊詩人的世代歌頌,也成為了騎士精神的一部分。我到不萊梅的時候,先冒雨到市中心瞻仰了羅蘭雕像,發現他是一個面白無須,風度翩翩的美男子,但後來在巴黎看到的銅像卻是鬍子一大把的赳赳武夫,所以到現在我也搞不清他究竟長什麼樣。不過我一直相信,如果羅蘭堅持得住的話,歐洲版圖很可能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查里曼大帝死後,他的第三個兒子路易無力統治龐大的帝國。最終,路易的三個兒子終於簽署了凡爾登條約(843年),根據這項條約,法蘭克帝國被劃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由今日法國的部分地區構成;第二部分包括德國的一個廣大地區;第三部分包括義大利北部和一個橫跨法德邊界的寬闊地帶,既了法蘭西、義大利、德意志的前身。
談西方騎士文學還不能不談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亞瑟王及其圓桌騎士的故事,講述亞瑟王及其手下騎士們的種種冒險事跡,包括勇者斗惡龍等。由於亞瑟王是英國人,所以在英語世界中影響比較深遠。據教過我的英國外教說,英國國旗就來自亞瑟王手下的兩個騎士:一個是聖約翰,另一個我忘了。這兩人去尋找聖杯,在碰到聖杯的一瞬間他們也升天了,成為英國永久的守護神。他們的家徽一個是正十字,一個是斜十字,合起來就是一個米字,所以英國國旗是米字旗。國際上流行的“圓桌會議”據說也來自亞瑟王的大圓桌,這個圓桌還有一個傳說:亞瑟王的叔叔給他造了一張大圓桌,並且對他預言,在圓桌坐滿之前,將會不斷有騎士加入他的行列,他的事業也將因此而蒸蒸日上、威名遠揚,但是一旦坐滿,他的事業就會走下坡路(聽起來象不象《九陰真經》的第一句?),並且最後一個騎士(the last knight)將把他逼上絕路,因此在英語中the last knight並不是什麼好聽的稱呼。
亞瑟王的傳說國內好像很難看到,我看的是英文版的。好萊塢拍的片子倒不少,比較新一點的有《Merlin》和《The First Knight》。前者基本符合一般傳說,內容大意是:Merlin是英國本土的精靈為了抵抗外來宗教--基督教的威脅而創造的一個男巫,但他在成長後擺脫了創造他的精靈,開始為自己所認定的正義而戰,先是將亞瑟王的父親扶上王位,又用法術改變他的容貌,讓他與亞瑟王的母親(當時是另一個領主的妻子)偷情,生下亞瑟王,然後從小對亞瑟王進行培訓,助他取得寶劍,直至幫他登上王位。但是後來Merlin忙中出錯,本來是想給亞瑟王找一個忠實的王都守護者,沒想到一時沒聽清,給他找了個掘墓人(the last knight),這傢伙最終送了亞瑟王的命。而李查·基爾主演的《The First Knight》(中文名《劍俠風流》)則是典型的好萊塢風格,並且與原文出入較大,這裡從略。
大概是從中世紀開始,騎士文學開始泛濫成災,書名花樣翻新,內容卻是一成不變的斗惡龍、救公主(好像中國的那些只會奪寶的垃圾武俠),最後賽萬提思終於忍無可忍,奮筆寫了一本《堂·吉柯德》,將這些灌水之作狠狠地嘲諷一番,導致一段時間內騎士文學絕跡。這段歷史在我看的《堂·吉柯德》的前言中有敘述,各圖書館應該都能找到。
不過經過一段時間後,隨著歷史的發展,騎士文學開始有了新的內容和精神,有種脫胎換骨的感覺。這裡面我最欣賞的是大仲馬和顯克微支的作品。
大仲馬算是一個高產作家,其作品多與法國歷史相關,筆下的騎士也多具有法國紳士的特點,以至於某位朋友對我斷言:“大仲馬的作品是最好的紳士教科書!”。大仲馬的作品我看過一些(大部分出自大學的圖書館),最具有騎士風格的我認為是《火槍手三部曲》、《王后三部曲》和《基督山伯爵》。
《火槍手三部曲》的第一部一般翻譯為《三個火槍手》,但我看過翻得最好、最有武俠味的是巴金校對、出得教早的叫《俠隱記》的版本,才看第一頁就讓我笑了好幾次,看過後再去看“黃金書屋”掃的版本,很有一種看不下去的感覺,還不如看英文版。同一版本的第二、第三部分別叫《續俠隱記》(又譯《德拉費伯爵》、《雙劍勤王錄》)、《小俠隱記》(又譯《波拉治子爵》),從我父母單位的圖書室到我所上過的兩所大學的圖書館都有,就是不明白“黃金書屋”的兄弟們為什麼沒看見。
《俠隱記》講述達達尼昂(達特安)奉父親遺命來到巴黎,憑藉家傳劍法,為功名利祿而奮鬥,卻因誤會而結識了三個火槍手。他們一起為了國王的利益而與紅衣大主教作對,最後為了保護王后的名譽,拚死突破紅衣大主教的層層封鎖,渡海到英國取得鑽飾,然後再一路殺將回來。可惜最後達達尼昂的情人還是被毒死在他的懷裡(電影則是大團圓)。作品中不朽的名言“one for all, all for one”和中國人“兩肋插刀”的意思差不多,不過聽起來總有一種達達尼昂的味道。《續俠隱記》講述達達尼昂終於得到路易十四的賞識,升為火槍隊統領,而這時原三個火槍手中最具有傳統騎士精神的阿托士(德拉費伯爵)卻與最利慾薰心的阿拉密合作,打算聯合拯救英國國王,與革命黨對抗。決戰前夜英國國王授予他們最高榮譽勳章--金羊毛勳章(我個人認為金羊毛典故出自希臘神話)。戰敗後國王被俘,昔日的夥伴們終於團結起來,為拯救國王而奮鬥。可惜種種努力均告失敗,阿托士以滴到額頭上的國王的鮮血發誓,一定光復英國王室。最後大家靠達達尼昂的豪勇,終於達到目標,各人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而達達尼昂發了財後變得神經過敏的一段我現在想起來還想笑。《小俠隱記》比前面兩部加起來還長,被一拍再拍的電影《鐵面人》不論怎么拍,都只取材自其中的一小段,人名也未變。這部作品一直寫到四人年老:對王室最忠心耿耿的阿托士被國王路易十四所背叛,得到了最悽慘的結局;對朋友最忠厚的頗圖士被阿拉密所蒙蔽,牽連進“鐵面人”事件中,最後為救朋友而亡;心機深沉的阿拉密和達達尼昂不僅活到了最後,而且都爬到了權力的頂峰--一個靠秘密教團的力量成了西班牙紅衣大主教、公爵;一個成了伯爵,死的時候手裡還緊握著法國元帥的權杖。
顯克微支是波蘭人,因此作品多與波蘭歷史有關。他雖然不象大仲馬這么有名,但是來頭更大:曾因《君往何方》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君往何方》講述基督死後他的門徒到了羅馬,頂著羅馬暴君尼碌的高壓統治傳播福音的故事。拍成電影(中譯《聖徒妖姬》)也獲得了奧斯卡獎。這部作品和騎士文學關係不大,在這裡扯一下只不過是給諾貝爾文學獎一點面子,其實我想說的還是他的《十字軍騎士》和《洪流三部曲》。
《十字軍騎士》在“黃金書屋”有電子版,我以前還看過連環畫,講述十字軍騎士團東征,用火與劍將基督教帶給了東方的波蘭和立陶宛王國。但在取得壓倒性的勝利、在波蘭享有崇高的特權後,十字軍騎士團開始眷戀世俗的權利,也不斷犯下世俗的惡行,最後終於激起了波蘭人的反抗。波蘭騎士開始披掛起來,聚集到國王的周圍。在多次會戰後終於徹底擊敗十字軍騎士團,光復國土。書中不僅有幾次正統騎士決鬥場面的描寫,還有大會戰的描寫,對當時宮廷騎士風俗的描寫也很細微。
《洪流三部曲》據說當年曾經得到魯迅的高度評價,估計是因為當時中國國情與書中描寫的波蘭國情很相象的緣故。三部曲的第一部是《洪流》,講述波蘭王國王權衰落,東方的俄羅斯帝國乘機東擴,強占了遼闊的烏克蘭原野,西方的瑞典王國也想趁火打劫,開始西進。國難當頭,波蘭騎士的馬刀當然也不是吃素的,開始起來保家衛國,最後活捉瑞典國王,保住了西線。這部作品對波蘭騎兵的描寫較多,尤其是輕靈的馬刀揮舞起來,感覺比巨劍輕快多了。第二部是《火與劍》,接著描寫東線抗俄戰事。這部作品有一段對早期的火炮和跑戰有非常細微的描寫,很有專業意味。第三部我到現在也沒看到,連名字都不知道,如果有高手知道還請多多指教。
到了現代,西方騎士文學與遊戲娛樂產業相結合,又產生了一對聯體嬰兒--RPG遊戲和奇幻文學(或稱玄幻文學)。早期的RPG遊戲是紙上遊戲,很適合全家一起玩:父母用娓娓動聽的聲音朗誦故事,這些故事多半出自英雄史詩或騎士文學,講述英雄、騎士、巫師和龍、怪物、惡魔的鬥爭,或者在遙遠時空所進行的種種冒險;孩子們則根據故事情節,在紙上挪動代表人物的符號,扮演故事中的人物,完成他們的冒險經歷。後來這些用於朗讀、將RPG遊戲串起來的作品逐漸獨立出來,發展成了奇幻文學,如前段時間爆炒的《龍槍編年史》。奇幻文學從騎士文學中吸取了很多東西,但是由於不受現實歷史架構的束縛(因此也稱為“架空歷史小說”),所以內容更加豐富多彩,從遠古的蠻荒時代,一直到《星球大戰》的遙遠未來都可以包括。港台最著名的網站據說是“亞特蘭提絲”BBS,國內則毫無疑問是“龍的天空”,可說“寫手如雲,佳作如雨”,害我每天都去報到。如果喜歡收藏校對版,也可以到“臥虎居”看看,老牌的“星際飛船──晨星號”也很不錯,可惜前段時間剛倒了。
P.S.
1. 介紹完我所知道的騎士文學後,再介紹一點我所知道的騎士風俗--騎士授予制度:青年武士在成為騎士之前,必須先經過見習期,一般是給上級領主當侍從,學習武藝、禮儀。禮儀基本是由領主夫人傳授,所以“lady first”自然成為騎士第一信條。當見習騎士立下功勳,或在比武大會上奪得榮譽後(大多數是隨便考一下),就可以封為騎士。受封時見習騎士跪在地上,領主或國王拔出佩劍,在受封者的左、右肩膀上各輕點一下,有的還要賞賜代表騎士身份的腰帶、馬刺等。在《羅德島戰記》動畫結尾時傭兵王封史帕克的儀式就照此辦理,只是沒看見有賞賜。據說現在英國女王封爵也還是這個套路。騎士在某個宮廷受封后,就成為該宮廷的騎士,有義務為該宮廷服務,或者出外遊歷,參加比武、建立功勳,用自己的名聲來增加宮廷的榮耀。身份更高一點的貴族的身份象徵則是胸前吊著的項鍊一樣的東西,所以在莎士比亞的《亨利五世》中,在宣布兩個叛徒的罪狀後,先把這玩藝扯下來,然後再拉下去。
3. 以前在網上討論西方有沒有武俠作品的時候,曾有人舉國內公映過的電影《唐璜》和《佐羅》,及D版的《王者之劍》、《終極奇兵》、《羅賓漢》(老版的)等為證,但是《唐璜》和原著差太多:唐璜雖然劍法高強,卻總被女人玩弄;其它的我到現在也沒看過文學原著(據說是存在的),所以就不說了。
4. 在《小俠隱記》和《洪流》中,都提到隨著火器的發展,軍事築城術得到長足發展,出現了名為“棱堡”的防禦結構。但是這兩部書都只有名詞,沒有解釋,害我一個葫蘆悶了好幾年。後來到德國漢挪威,住在郊外一家小旅館裡,偶然看到一張古代漢挪威城(漢挪威王國國都)的地圖,突然茅塞頓開,隨即到漢挪威市政廳對著模型研究一番,終於搞懂:築城如果築成平直的四方型,在四個角上容易產生死角,一條邊上的兩個角也難於互相支援,並且矩形的周長較短,不利於防守兵力的展開,卻有利於進攻方兵力的相對集中;而所謂“棱堡”,其實就是為了克服這些弊端提出的造型--將四邊型的角切掉,改為在角上修築外凸的小五邊型堡壘;如果城牆較長,則在城牆上分段修築外凸的小五邊型堡壘(好像分形數學上著名的Coach曲線)。這些堡壘不僅能夠互相支援,或者傳統點叫“互為犄角”,而且增加了城牆的實際周長,便於展開防守兵力,分散進攻兵力,拒敵於國門之外。相對的,東方如中國、韓國的“瓮城”,或者陽春一點的“霓虹門”,則有點“關門打狗”的味道。兩相比較,一個外放,一個內斂,也很有意思。
5. 我感覺北歐神話和維京武士真的是被人遺忘了,相關的電影到現在也才看了一部《The 13th Warrior》(中譯“終極奇兵”),不知哪位高人能指點一下還有沒有其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