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農牧場馬鈴薯,新疆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西山農牧場地處烏魯木齊市南郊的,屬於海拔較高的地區,夏季最熱的月份,平均氣溫也只有20.5℃。但這裡的土地屬沙壤土,透氣性好,適合種植馬鈴薯,生產的馬鈴薯塊形整齊、均勻,大中薯率高,產量高,品質好。
2011年11月2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西山農牧場馬鈴薯”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山農牧場馬鈴薯
- 產地名稱:新疆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
- 品質特點:表皮光滑,白皮白肉,大中薯率高
- 地理標誌: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 批准文號:農業部公告第1675號
- 批准時間:2011年11月22日
產品特點,外在感官,內在品質,安全要求,產地環境,土壤地貌,水文情況,氣候情況,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點
外在感官
西山農牧場馬鈴薯薯形橢圓形,表皮光滑,白皮白肉,芽眼淺,塊形整齊、均勻,大中薯率高,產量高,品質好。
內在品質
西山農牧場馬鈴薯澱粉含量為12—14%。
安全要求
西山農牧場馬鈴薯在生產過程中嚴格按照NY/T1049—2006綠色食品薯芋類蔬菜產品標準的要求進行管理。生產環境質量達到NY/T391—2000產地環境條件標準;投入品嚴格執行NY/T393綠色食品農藥使用準則、NY/T394—2000綠色食品肥料使用準則。
產地環境
土壤地貌
西山農牧場馬鈴薯生產地域地勢較平坦,周圍無工業“三廢”污染,地淨田潔。產區地處低山丘陵和洪積沖積扇平原上,海拔955—1460米,南北高差423米,坡降1.91%,幅度在1.71—2%之間,地勢是南高北低,由西南向東逐漸傾斜。南部地區地勢開闊平坦,東西方向呈波浪狀起伏,形成槽梁相間分布。北部地形比較複雜,有高差幾十米的洪溝,形成丘陵與平原地帶並沿槽子地蜿蜒向北,南北長25千米,東西寬1.9—5.53千米。該區土壤分棕鈣土、草甸土、沼澤土和鹽土。土壤中棕鈣土占92.6%,砂礫石含量較高,全氮含量中等,全磷含量少,鉀素含量豐富,適宜馬鈴薯生長。
水文情況
西山農牧場馬鈴薯產區水資源地表水主要來自烏魯木齊河,年引水徑流量5453.7—7151.7萬立方米。用於灌溉的除從青年渠得到分配的水量外,還由太平渠首從烏魯木齊河引水。地下水水源主要是烏魯木齊河河床滲漏水,其次是灌溉滲漏水和降水補給。由於受地質構造的影響,地區之間很不平衡,地下水埋藏較深,水量豐富、水質較好的水位在產區東部,一般在250—300米。已打井30口。各種水利工程設施基本配套,主要輸水渠道防滲化程度達到90%左右。土壤凍層厚度160厘米左右,凍土期長達6個月之久。
氣候情況
該區屬中溫帶大陸性半乾旱氣候,寒暑變化劇烈,晝夜溫差大,冬暖夏涼,光照充足,熱量少,蒸發大,降水少,春季升溫慢,秋季降溫快,又因地處達坂城風口下沿25千米風區,冬季風大不積雪,春季風多,跑商快。年平均降水量177.4毫米,年平均蒸發量2221毫米,作物生育期平均降水量138.2毫米,年均相對濕度為62%,是最適宜馬鈴薯生長的氣候條件。全年平均日照時數2762.7小時,≥10℃年積溫2693℃,無霜期147天,年際變幅在130—176天之間,能滿足農作物生長需要。該區氣候適合於一年一熟的作物生長,是馬鈴薯的優生地帶。
歷史淵源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十二師西山農牧場位於烏魯木齊市南郊25千米處,地處天山北麓、烏魯木齊河上游洪積扇斜坡平原。1959年,建場初期,西山農牧場主要以種植糧食作物為主,馬鈴薯生產只滿足本場職工自己的需要。
1980年,改革開放以後,隨著城鎮人口的不斷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烏魯木齊政府為滿足城鎮市民的吃菜需求,決定在烏魯木齊市郊發展三大副食品生產基地,西山農牧場被確定為生產基地之一。由於地處天山北麓烏魯木齊南郊,屬山區冷涼氣候,年無霜期147天,夏季涼爽,光照充足,加之土壤砂礫石含量較高,適宜種植馬鈴薯,因此,西山農牧場又被確定為自治區馬鈴薯生產基地,大力發展菜用馬鈴薯。
從2002年開始,西山農牧場確立了大力發展馬鈴薯產業的思路。為了調動職工種植土豆的積極性,團場出台了減免土地承包費用等優惠政策,種植面積逐步擴大。
西山農牧場土豆種植戶傳統上一直採用傳統的方法自繁種子,把當年生產的一部分土豆留做第二年的種薯。但長期自繁導致品種退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土豆的產量和品質。為徹底解決這一問題,提升土豆種植水平,從2004年開始,西山農牧場與石河子大學、甘肅定西旱農中心和兵團農墾科學院建立技術合作關係,研發培育脫毒馬鈴薯繁育技術。自脫毒馬鈴薯繁育中心成立以來,完成了國家科技富民強縣項目《鮮食馬鈴薯良種繁育和高效生產技術集成》,兵團級科技項目《脫毒馬鈴薯快速繁育生產技術示範》《馬鈴薯種植機械化示範與推廣》《脫毒馬鈴薯快速繁育生產示範基地建設》,企業繁育的早熟品種津引8號和晚熟品種紫花白受到種植戶的好評。
到2005年以後,西山農牧場土豆種植面積穩定在1.8萬畝左右,占到全場總播面積的50%。
2006年,西山農牧場註冊馬鈴薯商標――碧泉,開始打造自己的品牌。
2008年,團場成立了脫毒馬鈴薯繁育中心,相繼完成了馬鈴薯種植繁育中的無菌系建立、高溫處理、莖尖剝離、莖尖培養、脫毒苗快繁、網室生產微型薯、隔離區原種繁育和良種繁育等技術體系建設工作,建成了科技研發團隊。
2012年,為了提升土豆種植水平,提高產量,團場對當時的2.6萬畝土地實施滴灌節水改造,土豆畝均單產提高20%左右。
2014年,在脫毒馬鈴薯繁育中心的基礎上建立了西山種業。
2015年,西山農牧場舉辦了首屆土豆美食文化節,吸引了上千名烏昌地區的遊客前來參與。
生產情況
2011年,西山農牧場馬鈴薯種植面積1500公頃,年產土豆6萬噸左右。
2015年,西山農牧場土豆種植面積達到8139.2畝,占全場總播面積的70%。
產品榮譽
西山農牧場馬鈴薯通過國家商標認證;“碧泉”牌馬鈴薯獲國家A級綠色認證。
2011年11月2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西山農牧場馬鈴薯”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西山農牧場馬鈴薯產區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沙區,地處天山北麓、烏魯木齊河上游的洪積扇斜坡平原,東經87°20′37″—87°27′13″,北緯43°31′30″—43°47′30″。東以青年渠老河道為界,西以八鋼公路為界和烏魯木齊縣薩爾達板鄉接壤,西南以老沙渠為界與烏魯木齊縣永豐鄉為鄰,北靠牛毛湖煤礦,南以烏魯木齊河為界與板房溝鄉隔河相望。南北長25千米,東西寬1.9—8千米。有216國道、101省道貫通,距烏魯木齊25千米。產區海拔955—1460米,深居歐亞大陸腹地,屬山區涼冷氣候。西山農牧場馬鈴薯地域保護範圍為西山農牧場十一個連隊和一〇四團五個連隊。
質量技術要求
(1)產地選擇與特殊內容規定:西山農牧場馬鈴薯產地地處天山北麓烏魯木齊南郊,屬山區涼冷氣候,年無霜期147天,夏季涼爽,光照充足,加之土壤砂礫石含量較高,特別適應種植馬鈴薯。該產品全部達到綠色食品標準。
(2)品種選擇與特定要求:根據該地域生態條件、長期試種和綠色食品對品種的要求,選擇出優質、高產、抗病、抗逆性強、熟期適宜的優良品種,其中紫花白和費烏瑞它為主栽品種。
(3)生產過程管理:西山農牧場馬鈴薯嚴格按照栽培技術規程種植,脫毒種薯的運用達到90%以上,充分發揮脫毒薯的優良特性與增產潛力。實行“五統一”生產,即:統一優良品種、統一操作規程、統一投入品種類數量、統一田間管理、統一標準質量。特別在品種、輪作換茬、施肥、合理密植、病蟲害防治等各項田管措施上,按照現代農業要求進行科學跟蹤管理。
1.種植前準備:選擇適宜的茬口地,進行秋灌秋翻或秋翻冬灌,結合翻地將全部有機肥施入土壤中。選用具有本品種特性,薯塊完整、薯形整齊、薯皮幼嫩的健薯脫毒種薯進行播種。種薯薯塊要切成立塊,重量在30—50克,每塊帶1—2個芽眼,多帶薯肉,避免切成薄片、小塊。
2.播種時期:當10厘米地溫穩定通過7—10℃時,即可播種。
3.播種方式:採用馬鈴薯播種機播種,深度10—12厘米,覆膜馬鈴薯播深10厘米。
4.播種密度:
早熟品種:行距60厘米或25—30+55—60厘米寬窄行,畝保苗數5000—6000株。
中晚熟品種:株距20—25厘米,行距70厘米,畝保苗數3500—4000株。
5.中耕培土:出苗至蕾花期中耕1—2次,中耕深度6—12厘米。初花期結合施肥進行培土,要求達到壟高25—30厘米、壟寬25—30厘米。培土時以機械培土為主,人工培土為輔。
6.合理施肥:
基肥:結合播前整地,每畝施入腐熟農家肥2000千克、油渣30千克。
種肥:播種時每畝溝施磷酸二銨20千克、硫酸鉀5—10千克、商品有機肥20千克作種肥。
追肥:現蕾期或初花期視苗情長勢,結合中耕培土,畝施尿素10—15千克、硫酸鉀5—10千克、商品有機肥20—30千克。開花以後一般不再施肥,若後期出現脫肥早衰現象,可結合防病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和微量元素。
7.合理灌溉:一般全生育期需灌水8—10次,初花期追肥培土後立即澆塊莖膨大水,之後每隔7—10天澆一水,塊莖採挖前10—20天停水。灌溉水應符合NY/T391的要求。
8.病蟲害防治:防治環腐病方法,選用脫毒無病種薯;兩把刀切種薯,若切刀被(環腐病)污染,則必須消毒,可用0.1%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5—10分鐘,防止刀切傳病。對個別有金針蟲、地老虎為害的地塊,可採用深翻地,殺死越冬成、幼蟲;每畝用50%的辛硫磷乳油100—150毫升和3千克細沙或細土拌成毒土,播種時施入土壤中。
(4)生產記錄要求:設立專門的記錄員負責農時操作記錄;農藥和肥料使用記錄檔案應完整、真實,並按作物分別記錄使用的農藥和肥料名稱,包括通用名和商品名、登記證號、劑型、防治對象、時間、施用量、次數、安全間隔期;及時做好各類農時操作記錄、產量記錄和產品銷售記錄;記錄妥善保存兩年,以利可追溯性檢查。
(5)採收要求:根據市場行情陸續收穫上市,收穫可採用人工挖或用機械犁,大批量收穫應在生理成熟後,在收穫前2—3天,把薯秧全部割掉並運出田外,然後用機械犁,人工撿的方法收穫,為了收穫充分乾淨,重複犁1—2次。收穫後,塊莖避免暴曬、雨淋和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而變綠。
(6)分級:分為一級、二級2個等級。
(7)包裝:西山農牧場馬鈴薯包裝為10千克紙箱包裝和40千克袋裝包裝。包裝材料符合國家食品包裝衛生要求,並應符合環境保護的要求。包裝材料堅固、清潔、乾燥、無任何昆蟲傳播、真菌污染及不良氣味。
(8)運輸:運輸中應防止日曬、雨淋,運輸工具必須經過清潔消毒,不應與農藥、化肥及其他化學製品等一起運輸,嚴禁與有毒、有異味的物品混裝混運。應符合NY/T1056的要求。
(9)貯藏:選擇重量在100克以上,無機械損傷,無蟲眼、病、爛的塊莖在地窖中貯藏,貯藏溫度1—3℃、濕度85—90%。貯藏前期採用晚上通風,白天閉窖的措施,降低窖溫;後期外界溫度高於窖溫時,目測薯皮出現濕熱現象時或窖溫高於4℃時,及時通風排濕散熱。
專用標誌使用
標誌使用人應在其產品或其包裝上統一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西山農牧場馬鈴薯”名稱和公共標識圖案組合標註型式及橢圓形“碧泉”牌綠色商標等圖案的即時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