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片,位於湖南省邵陽市地區隆回縣六都寨鎮西北部。1995年以前為獨立鄉,1995後併入六都寨鎮,成為六都寨下屬片級行政單位。“片”,介於鄉鎮和村、居委會之間,小於鄉鎮大於村、居委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西山片
- 所屬地區:湖南省邵陽市地區隆回縣
- 下轄地區:13個小組,135個自然村
- 地理位置:湖南邵陽
- 人口:9000餘人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適宜人居住
- 性質:小於鄉鎮大於村、居委會
地理位置,歷史經濟,改革發展,人物,景點傳說,胡氏,周氏,
地理位置
位於湖南省邵陽市地區隆回縣六都寨鎮西北部。境內多山地丘陵,屬雪峰山脈南段邊緣地帶,同時地處雲貴高原與江南丘陵交界處。東與六都寨鎮和七江接壤,南與丁山和國營大東山林場毗連,西與西洋江蘇河和大水田鄉交界,北與司門前鎮金潭為鄰。轄13個小組,135個自然村,共2000餘戶,9000餘人,均系漢族。西山片先下轄西山村、劉家村、中心村、楊家村、臘樹村、觀音村、大東山村、橫衝村、平溪村、楊梅坳村、馬蹄印村、文定村等自然村。
歷史經濟
西山片1995年以前為獨立鄉,1995後併入六都寨鎮,成為六都寨下屬片級行政單位。“片”,介於鄉鎮和村、居委會之間,小於鄉鎮大於村、居委會。西山片人口8000多人,下轄十幾個行政村,經濟發展相對落後,經濟以農業第一產業為主。西山片屬相對偏遠山區,交通運輸不便,但隨著2007年-2009年西山至六都寨水泥公路的修建,交通運輸條件有所改善。
西山片解放初期屬第二區,1952年屬第一區,建有西山、楊家、蠟樹3個鄉,1956年合併為西山鄉。1958年屬六都寨公社,1961年劃出建立西山公社。
西山片總面積49平方公里,折合73593畝,屬頁岩山區。龐家山、大東山等山脈逶迤綿亘,山峰重疊,平均海拔800米以上,山間形成峽谷山沖和小田壠。山多田少,耕地只有5014畝(其中水田3817畝,旱土1197畝),占總面積7%,林地53600畝,占76%,宜林荒山5600畝,占8%。
根據山區特點,該片實行糧林並舉方針。近年來,封山育林,加強社隊林場,林業逐步得到恢復。境內有杉、松、檫、栗等用材林,山蒼子、油茶、油桐等經濟林,以及楠竹、薪炭林等,資源豐富。糧食作物有稻穀、紅薯、小麥、玉米等,曾有企業林場、經濟場、畜牧場、農機修配廠和以竹木製品為主的加工廠等。1978年修通了從六都寨至西山的公路,全長15公里,改變了過去肩挑背負,交通閉塞的局面。1982年起每天通客班車。1995年,西山鄉劃入六都寨鎮,西山片得稱呼由此而來。2009年,西山至六都寨的水泥馬路修通。
改革發展
改革開放後,西山的經濟文化建設取得了很大的進步。近年來,西山籌資1000萬餘元修建了六都寨至西水泥馬路;2010年在原西山車站內設定“農家書屋”,大大解決了民眾的農閒文化生活;移動通訊也順利開通,大大方便了民眾與外界的聯繫。
進入新時期以來,西山片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先後成功的開發了原西山車站開發小區和鍋底盆開發小區,利用片內豐富的水裡資源,先後投資1000萬餘元修建西山村水電站和文定水電站,並拉入六都寨水庫電網運營;集體經濟發展較快,現在以形成西山村糧食生產協會和劉家村竹木種植協會;在片區內大力發展金銀花種植和水稻、紅薯等傳統農業的種植。
教育事業發展快速,政府將原來的西山國小(聯校)、西山中學合併組建西山學校,投資30萬新修建教學樓一棟,硬化學校操場,添置教學用具,用以改善辦學條件;近年來,考入“211”、“985”全國重點名校的學生日益增多,考入其他本科院校和大專院校的學生亦更多。
人物
革命烈士:胡昌來
湖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隆回二中教師、鄉土詩人:李卓群
隆回縣物價局局長 :李小笑
隆回山界鄉黨委書記:胡擁軍
隆回雨山鄉黨委書記:胡國勝
隆回教育局青少年活動中心主任、縣演講家協會主席、湖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胡昌龍
景點傳說
磨頭:位西山中心,原西山公社、鄉車站、鄉衛生院駐地。傳說此地有一仙石,形似磨盤,時常蹦跳,原稱磨跳,後演變成磨頭。
白石印:傳說村內有一白色大石似印,故名。
楊梅垴:垴上多楊梅樹。
李木山:過去多板栗樹,方言“栗”、“李”近音,故名。
鵝公田:地形似鵝公。
梓桂屋場:以人名命名。
劉家村:大隊駐地,是西山片最開闊,最平整的平原地帶,也是最先使用水電發電,最先修建水泥硬化路,進行農改,自來水安裝,進行果場種植和金銀花種植的村,本村以廖姓為主。
金竹沖:村處山沖多楠竹,老竹呈金色,故名
野鹿沖:曾有野鹿出沒。
鹽籮畲:傳說此地有個山洞出鹽,有人用籮封阻出鹽口,村處其下,名鹽籮下,後演變今名。
草鞋田:相傳有人編草鞋賣,買了一丘田,故名。
雨壇山:過去信神,在此地立壇求雨,故名。
師娘界:傳說有一師娘在山界立過法壇。
煙竹坪:此處有黑竹,可做菸袋桿。
天龍山:村前一山,形似龍從天降。
貫十嶺:傳說有人在嶺上挖出十貫錢。
野牛塘:相傳有野牛在塘里洗澡。片村,含陳家院子和大樹底下二自然村。
油榨沖:村處山坡,路狹坡陡,走路累得出汗,象榨油一樣,故名。
馬蹄印:四周皆山,中間為凼,形似馬蹄。
胡氏
媯滿有德於周,卒後,周武王謚胡公。子孫因謚為姓。第一世祖胡安命字樂天於唐憲宗元和五年(公元810)由邵陽城佘湖山徙居城西竹山灣。元末兵亂其裔孫胡英敏有五子遷移各地,草率成家:長子龍遷隆回四都七家鋪;次子溪徙居隆回一都富石廟;四子源承守基址;五子文改居抱田;三子新徙居武岡州長溪鄉。胡新曾孫胡思衡由武岡徙居隆回六都西山馬蹄印開文定堂之基。胡姓集中在西山、文定、坪溪、群光四部。
周氏
一、西山片周姓分布
主要集中在信立村和群光村,周姓大多是解放前從六都寨鎮周家村遷入。
二、周姓起源
周姓源自東周平王少子烈封汝南,俁始以國為姓,改姬姓為周氏。再往上溯為黃帝之子玄囂之後裔。
周惠名世叔為汝南世系始祖,周氏汝南郡由此而來,三國時的周瑜為周氏廬陵(亦屬汝南郡)直系始祖。
周氏遷湘始祖為周誠字名山,於五代年間(公元901—960年)從江西泰和縣圳河江徙居寶慶武岡紫陽(今隆回紫陽)落藉。葬三閣司五里牌。
周氏遷六都寨始祖為周儒祿字佑予。由邁跡塘(今石門邁跡塘)卜居堯里(今六都寨周家村)對河江(今白田村)。儒祿公子孫分布很廣,雲南、四川、廣東等地都有。在本縣主要分布在六都寨、羊古坳、荷香橋及新邵縣迎光橋。
周氏乾溪族始祖周天一於明代遷入六都寨馬坪。為乾溪周氏始遷祖,在本地現有後裔上千人。
紫陽為周氏發祥之地,次遷邁跡塘再到白田。周氏有寶慶八房之稱:乾溪、堯里、武岡、栗灘、庫里、高坪、洪橋、筱溪。
堯里周家的總祠修在白田,今已不存。儒祿公後裔為3100餘人。本縣周旺、高坪周姓均為堯里周姓宗親。
周姓的班輩排序為:以志宗祖承,文才思彥上,天秀明漠烈。榮先維繼述,裕後樂英賢,秩序本生定,彝倫在人全。顯揚由今紹,奕葉普相傳。家乘恪遵守,祥發永錦延。欽公和朝公裔班字略有區別,這裡以欽公裔堯里周姓為準。
現在,西山還有烈字輩,而六都寨已發至秩字班。
周姓為六都寨境內第三大姓。主要聚居在本鎮白田、周家、朝陽、飛蛾、馬坪、田山、長裕、港口及西山坪溪等村。
三、周氏班行
宗祖承,文才思彥上;天秀明謨烈,榮先維繼述。
樂英賢,秩序本生定;彝倫在人全,顯揚由今綸。
普相傳,家乘恪遵守,祥發永綿延。
摘自《周氏五修家譜》乾隆三十八年撰)
四、周姓全國概述
1、在《百家姓》里,周姓居第五位。按現在人口統計,周姓為中國第九大姓。周姓也是中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有很多姓氏甚至都是從周姓發源的。相傳周人的祖先后稷本來居住在邰(今陝西武功縣西南),夏末時公劉又遷往幽地居住。商朝後期,遊牧民族戎和狄族不斷侵襲周人,使得從事農業為生的周人無法安居。這時古公亶父率領族人遷往周原(今陝西渭河平原一帶),開荒耕種,興建宗廟和宮殿,還修了堅固的城牆,從此稱周族。
2、古公的曾孫周武王建立周朝,立國約800年。公元前256年,秦國滅掉東周,將周赧王廢為庶人,遷到憚孤(今河南臨汝縣西北)。當地百姓謂赧王是周家後代,稱為周氏,史稱正宗。春秋時,周公旦的後代周公黑肩在周朝執政,他企圖殺死周莊王,改立王子克,因事泄被殺,他的後代也稱周氏;改姓周的姓氏有北魏時鮮卑皇族普乃氏、代北地區賀魯氏、北周普屯氏等。此外唐代避唐玄宗名諱,姬姓朝臣也改姓周,五代時後梁賜汭姓周。
3、據考,周姓有聲望的世家大族居汝南郡(今河南汝南縣東南60里)。
4、周姓遷徙分布:周姓的最初發源地在今陝西渭河平原一帶。秦漢時期,周姓主要以河南、陝西為中心地帶繁衍生息,後逐漸成為當地的名門望族。秦時,有河南臨汝的周姓人遷往江蘇沛縣。西漢時,有河南葉縣周姓人遷往河南平輿縣。漢末,此支中又有遷往安徽廬江的,河南周燕在漢時遷往山東任太守。可見,這一時期,周姓已活動於陝西、河南、山東、安徽等省,且以河南為主要支流。魏晉南北朝時期,戰亂頻繁,社會動盪,大規模的南遷使得周姓人也捲入其中,於是湖北、江西、江蘇等地有了周姓人活動的足跡。如晉代,有周訪任江西潯陽梁州刺史。南朝宋有周毅在江西臨川郡任太守之職。隋唐時,周姓有了大範圍的分布與發展。唐初,隨著陳元光入閩開基福建漳州,周姓族人有加入者,此為周姓最初入閩者。唐僖宗時,又有周姓人隨王潮、王審之入閩而後移居廣東者。這一時期,周姓更廣泛地分布於南方地區。宋元時期,周姓人最為顯著的特點仍是南遷,以致於此期周姓名人多出於南方,如哲學家周敦頤、詞人周邦彥、音韻學家周德清等。明清時期,是周姓發展中一個比較興盛的時期,台灣、雲南、四川、貴州等地也有了周姓人居住。據記載,明初周正行五兄弟從江西遷到貴州麻陽。清初有福建人周延郡入台,廣東人周朝德居於台灣。此時,周姓可謂遍布祖國的山山水水。今日周姓在長江流域的省、市中所占比例相對高於其他地區。周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九位的大姓,人口眾多,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二點一。
五、周姓歷史名人
周公:周公解夢,傳說中的人物。
周勃:江蘇省沛縣人,西漢時開國武侯,被劉邦賜予列侯的爵位,時稱:“絳侯”。
周瑜:三國時吳國名將,安徽省舒城人。聯合劉備共同抵抗曹操數十萬大軍,火燒赤壁,大敗曹軍。
周處:晉朝陽羨(今江蘇省宜興南)人,是一位改惡從善的典型人物,官至御史中丞。
周興:雍州長安(今陝西省西安)人,唐朝武則天時酷吏,官至秋官侍郎、尚書左丞。
周忱:吉水(今江西省吉水)人,明朝大臣,官至工部尚書。
周亞夫:江蘇省沛縣人,西漢名將,以治軍嚴整聞名於世。
周氏子:汝南周氏子,吳郡人也,亡其名,家於崑山縣。元和中,以明經上第。調選,得尉崑山。既之官,未至邑數十里,舍於逆旅中。
周日方:京兆(今陝西省西安)人,唐代著名的畫家,擅長於肖像、佛像畫。畫風“衣裳簡勁,色彩柔麗,以豐厚為體。”
周文矩:句容(今屬江蘇省)人,五代南唐時畫家,擅長於人物畫,尤以仕女為最,題材多取自宮廷生活。
周越:[宋]字子發,起弟。官主客郎中。草書精熟,博學有法度,而真行不及。如俊士半酣,容儀縱肆,雖未可以語妙,於能則優矣。當天聖、慶曆(一O二三至一 O四八)間,以書顯學者,翕然宗尚之。然終未有克成其業者。集古今人書並所更體法為書苑十卷。黃庭堅云:“周子發下筆沈著,是古人法,若是筆意姿媚似蘇子瞻(軾),便覺行間茂密,去古人不遠矣,何止獨行於今代邪。”《宋史本傳、山谷集、墨池編》
周敦頤:北宋著名哲學家,湖南省道縣人。根據陳摶的《無極圖》,著《太極圖說》,理學大師朱熹曾推崇他為理學的開創人。
周邦彥:北宋著名詞人,浙江省杭州人。平生創作了許多新詞調,對後世影響很大,開南宋格律詞派之先河。
周德清:元代著名音韻學家,江西省高安人。著有《中原音韻》,為北音韻書的創始人。
周樹人:浙江省紹興人,筆名魯迅,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國現代文學奠基人,著作有《狂人日記》、《吶喊》、《彷徨》等。
周恩來:祖籍浙江紹興,生於江蘇省淮安,中國共產黨早期黨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建者之一,傑出的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和外交家。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任總理,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鞠躬盡瘁,無私地獻出自己的一切,建立了豐功偉績,贏得了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愛戴和尊敬。
六、周姓當代名人
周光召:中國現代著名科學家。
周永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書記。
周伯華:中國國家工商總局局長[正部級],曾任湖南省省長。
周 強:現任湖南省省委書記。
周潤發: 影視名星。
周星馳:影視名星。
周杰倫:影視歌明星。
改革開放後,西山的經濟文化建設取得了很大的進步。近年來,西山籌資1000萬餘元修建了六都寨至西水泥馬路;2010年在原西山車站內設定“農家書屋”,大大解決了民眾的農閒文化生活;移動通訊也順利開通,大大方便了民眾與外界的聯繫。
進入改革開放以來,西山片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先後成功的開發了原西山車站開發小區和鍋底盆開發小區,利用片內豐富的水裡資源,先後投資1000萬餘元修建西山村水電站和文定水電站,並拉入六都寨水庫電網運營;集體經濟發展較快,現在以形成西山村糧食生產協會和劉家村竹木種植協會;在片區內大力發展金銀花種植和水稻、紅薯等傳統農業的種植。
教育事業發展快速,政府將原來的西山國小(聯校)、西山中學合併組建西山學校,投資30萬新修建教學樓一棟,硬化學校操場,添置教學用具,用以改善辦學條件;近年來,考入“211”、“985”全國重點名校的學生日益增多,考入其他本科院校和大專院校的學生亦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