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前身可追溯到1956年創建的建築工藝系。經過50多年的建設與發展,設定材料科學與工程、功能材料、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納米材料與技術4個本科專業,其中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為國家級、省級特色專業和省級“名牌專業”,2015年通過教育部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是2010年進入首批國家61所卓越工程師培養計畫高校的試點專業之一,曾擔任教育部(2013-2017年)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學院擁有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材料學、材料物理與化學、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和建築材料4個二級學科博士點,以及材料科學與工程博士後流動站,碩士點覆蓋全部專業。材料學為國家重點學科培育學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外文名:College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名牌專業:材料科學與工程
  • 學院院長:李輝
  • 創建時間:1956年
學院簡介,科研成果,本科教學,學院領導,專業培養,

學院簡介

學院現有教職工106人,其中教授及教授級高級工程師15人,副教授及高級工程師35人,此外還聘有一大批國內外材料學科的專家學者為學院兼職教授。
學院下設粉體工程研究所、高溫陶瓷研究所、建築工程材料研究所、功能材料研究所、納米材料研究所5個具有教學、科研和技術服務等職能的研究所。擁有國家新型乾法水泥迴轉窯預熱預分解技術研究推廣中心、教育部生態水泥工程中心、陝西省建築科技重點實驗室建築材料科學實驗中心、陝西省生態建築材料工程研究中心、陝西省新型乾法水泥工程研究中心、陝西省水泥新技術推廣中心、國家建材甲級設計院、陝西省建築工程材料質量檢測中心。此外,萊鋼集團、陝西堯柏集團等企業先後在我院設立了工程研究中心。學院擁有材料與礦物標本陳列館,是展示學校辦學特色的四個校辦展覽館之一。濮陽濮耐高溫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奔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分別在學院設立教育教學獎學金。

科研成果

學院在科學研究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形成了新型乾法水泥工藝理論與技術、粉體工程、新型超細粉磨技術、工業廢棄物資源化、高強與高性能混凝土、陶瓷基複合材料製備技術和新型功能耐火材料研製等研究方向。近年來發表學術論文1000餘篇,發表三大檢索100餘篇,影響因子最高達20.523,出版專著、編著10餘部,教材10餘部。獲國家發明專利80餘項。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科技成果推廣獎1項,國家發明四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和成果一等獎10項、二等獎3項,研究開發的三個系列28項技術被列入“國家科技成果重點推廣計畫”。與德國克勞斯塔爾大學、德勒斯登大學英國女王大學倫敦大學學院等國外知名大學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

本科教學

學院一貫重視本科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加強教學過程管理,注重實踐環節教學和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積極探索本科生人才培養的新模式。不斷加強和改進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注重文明養成教育,引導學生全面發展,提高綜合素質。學院重視就業工作,不斷拓寬就業渠道,提高就業質量,本科生一次就業率連續6年均在96%以上,受到了用人單位的好評和歡迎。向國內外知名院校輸送了一大批碩士和博士研究生。

學院領導

學院院長
李輝,女,1971年7月出生,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材料與礦資學院副院長,粉體工程研究所副所長兼教學科研部部長,中國矽酸鹽學會理事兼水泥分會工藝技術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建材聯合會科技教育委員會委員,中國陝西省金屬學會理事兼環保與循環經濟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主持陝西省自然科學研究計畫項目2項、陝西省工業攻關項目1項,陝西省交通廳重點研究課題1項、西安建築科技大學青年基金項目1項,獲陝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教育廳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和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科技獎多項,是陝西省“五一巾幗標兵”、西安建築科技大學青年教師標兵獲得者,發表論文40餘篇,參編教材兩部。
黨委書記
段鋒,男, 1970年5月出生,陝西戶縣人,副教授,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黨委書記,分管學院的紀委、工會以及學生工作,專業從事材料科學與工程的科研與教學工作。
副院長
宋學鋒 ,男(1976.08 -),河南太康人,博士,教授。1999年本科畢業於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資源工程系礦物加工工程專業,2002年碩士畢業於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材料學專業,同年留校任教於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現材料與礦資學院),2008年獲陝西師範大學套用化學博士學位,2013年-2014年作為訪問學者在華盛頓州立大學學習。
魏劍,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複合材料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材料學會會員,國際期刊Journal of Nanomaterials專刊主編(Lead Guest Editor),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訪問學者。主要從事一維納米材料、纖維複合材料、功能建築材料及相關領域的研究工作。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青年項目,國家重點實驗室課題,陝西省基礎研究計畫,陝西省教育廳基金,產學研合作項目,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基礎研究基金,西安建築科技大學人才基金,校教改項目等10多項課題。參與陝西省自然科學基金,企業橫向課題等4項。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Ceramic Society》、《RSC Advances》、《Materials Chemistry andPhysics》、《Journal of CrystalGrowth》等國內外著名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發表論文24篇,其中SCI論文19篇。EI收錄16次,他人引用170餘篇次;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0項;獲陝西省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教壇新秀”,學院青年教師講課比賽一等獎。
李蔭兵

專業培養

培養目標
(學制四年 工學學士)
培養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具有較寬的基礎知識面,掌握材料科學基礎理論、生產過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工藝的高級專業技術人員。該專業具有科、工、貿並舉,理、工、文、管滲透的特徵,為此下設材料科學、材料工程和材料套用3個專業方向,在培養目標方面各具有側重點。
1. 材料科學:重點培養從事材料性質和新材料的發現、設計、分析和知識等方面研究與套用的高級專門人才。
2. 材料工程:重點培養掌握各種材料一般的生產技術、工藝過程和系統控制等方面知識的高級專門人才。
3. 材料的套用與行銷:重點培養具有材料的套用推廣、流通中的材料管理、性能檢測、商務活動等能力的高級專業人才。
專業內容
主要學習材料科學與工程的基本理論、材料生產工藝及設備的基礎知識,掌握其組成、結構與性能的關係。具有材料生產、改進和研究、開發新材料的能力。針對三個專業方向、專業內容分別側重於:
1. 材料科學:掌握材料科學的基本理論和一般製備工藝,培養材料基本理論研究、新材料的開發與分析能力。
2. 材料工程:具有掌握多種材料的生產、工藝過程和系統控制的能力。
3. 材料套用與行銷:掌握材料在套用推廣、流通中材料管理、性能檢測和商務活動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相關能力。
主要課程設定
1. 材料科學:材料科學基礎、材料工程基礎、材料生產工藝及設備、材料研究與測試方法、計算機在材料中的套用、物理化學、功能材料學、熱力學與統計物理、量子力學、固體物理、材料物理性能、半導體材料、磁性材料
2. 材料工程:材料科學基礎、材料工程基礎、材料生產工藝及設備、材料研究與測試方法、計算機在材料中的套用、物理化學、場論、三傳理論、高溫反應工程、過程檢測及控制原理、粉體工程。
3. 材料套用與行銷:材料科學基礎、材料工程基礎、運籌學、物流管理、材料性能與檢測、新型建築材料、消費者行為學、技術經濟學、企業管理學、市場行銷、結構材料、電子商務。
畢業後去向
1. 材料科學:適合於高等院校教學、研究院所新材料開發、企業新產品論證、調研與開發、政府機關產品政策制定與規劃、產品檢驗等。
2. 材料工程:適應於高等院校教學、企業生產組織管理與過程最佳化、科研機構新技術、新工藝的研究開發、政府機關產品政策制定與規劃、產品檢驗等。
3. 材料套用與行銷:適合於企業產品的市場行銷、新產品的市場論證、調研與開發方向的組織實施和諮詢、政府機關產品政策制定與規劃、產品檢驗等。
培養目標、
功能材料
(學制四年 工學學士)
本專業旨在培養具有良好的人文社會科學素養和職業道德,掌握功能材料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具有在功能材料領域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工藝設計、生產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能夠解決本專業複雜工程問題、適應社會發展和跨文化交流需求的創新性套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畢業
本專業學生通過4年學習,畢業時須具備下述核心能力:
(1)具有數學、自然科學、工程基礎和功能材料專業知識,並將其套用於解決功能材料領域的複雜材料工程問題。
(2)能夠套用數學、自然科學和工程科學的基本原理,識別、表達、並通過文獻研究分析功能材料領域的複雜工程問題,以獲得有效結論。
(3)能夠設計針對功能材料專業領域複雜工程問題的解決方案;具備設計本專業領域滿足特定需求的系統、部件和工藝流程的能力,並能夠在設計環節中體現創新意識,考慮社會、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環境等因素。
(4) 掌握功能材料結構與性能的分析方法及套用技術,能夠對功能材料領域的複雜工程問題進行研究;具備設計、實施本專業領域工程實驗的能力,並在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與解釋的基礎上得到合理有效的結論。
(5)能夠針對功能材料專業複雜工程問題,開發、選擇與使用恰當的技術、資源、現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術工具,包括對複雜工程問題的預測與模擬,並能夠理解其局限性。
(6)能夠基於功能材料相關背景知識進行合理分析,評價功能材料專業工程實踐和複雜工程問題解決方案對社會、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響,並理解應承擔的責任。
(7)能夠理解和評價針對功能材料領域的複雜工程問題的實踐對環境、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影響。
(8)有較好的人文科學素養,較強的社會責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職業道德。
(9)能夠在功能材料相關學科背景下的團隊中承擔個體、團隊成員以及負責人的角色。
(10)能夠就功能材料專業複雜工程問題與業界同行及社會公眾進行有效溝通和交流,包括撰寫報告和設計文稿、陳述發言、清晰表達或回應指令。並具備一定的國際視野,能夠在跨文化背景下進行溝通和交流。
(11)理解並掌握工程管理原理與經濟決策方法,並能在相關學科環境中套用。
(12)對終身學習有正確認識,具有不斷學習和適應發展的能力。
主幹學科
主幹學科:材料科學、物理學、化學
核心知識領域
電化學基礎、固體物理、材料科學基礎、材料研究方法、功能材料工藝學、磁性物理學磁性材料、新型電池材料、太陽能光伏技術、磁性材料器件與套用、光伏發電系統設計與套用。
畢業條件
學生在修業年限內須按培養方案要求獲得不低於180的總學分,且應獲得培養方案中規定的全部必修環節的151學分,不低於29的選修環節學分,選修學分中應包含不低於10個的通識拓展課程學分(通識拓展課程學分符合學校規定),方可畢業。
授予學士學位條件
學生本科畢業時,符合《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授予學士學位實施細則》,達到畢業學分要求,且符合課外素質教育學分要求,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