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學中,創中國新醫學

西學中,創中國新醫學

《西學中,創中國新醫學 》,湯釗猷 著,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9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學中,創中國新醫學
  • 作者湯釗猷
  • 出版時間:2019年1月
  • 出版社:湯釗猷
  • ISBN:9787547841884
  • 定價:64.6 元
  • 裝幀:精裝
  • 副標題:西醫院士的中西醫結合觀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西學中,創中國新醫學》是湯釗猷院士在“控癌三部曲”(《消滅與改造並舉──院士抗癌新視點》、《中國式抗癌──孫子兵法中的智慧》、《控癌戰,而非抗癌戰──<論持久戰>與癌症防控方略》)的基礎上,結合自己和李其松教授的中西醫結合實踐經驗,對如何“控癌”給出了進一步的具體方案:創建中國新醫學,肯定了“西學中”的重大意義,倡導中西醫結合(並重、互補)適宜路徑。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從醫六十餘年的反思
一、本書的由來/003
二、現代醫學—業績毋庸置疑/008
1. 從諾貝爾獎看現代醫學的貢獻/008
2. 癌症研究近兩百年的成就/009
3. 筆者親歷的事例/012
三、值得思考的臨床小故事/014
1. 針灸治好兒子、妻子和母親的急性闌尾炎/014
2. 高幹專家組最年輕的女醫生/017
3. “肺與大腸相表里”/019
4. 一位肺炎病人的故事/020
5. 陽虛病人針刺鎮痛效果較好/022
6. 咳嗽的痛楚/024
7. “治療急性壞死性胰腺炎要改變觀念”/026
8. 四位乳腺癌病人/028
9. 大腸癌手術後/034
10. 法國病人的奇蹟/038
11. 老人住院與不住院,壽命竟差十年/039
001
043
第二章 筆者與老伴中西醫結合相關工作基礎
一、老伴的專業背景和中西醫結合標誌性成果/045
西學中,創中國新醫學——西醫院士的中西醫結合觀
二、筆者的中西醫結合工作/047
1. 針灸治療急性闌尾炎(1960)/047
2. 中西醫結合治療原發性肝癌的臨床體會(1977)/051
3. 原發性肝癌中醫辨證分型與臨床因素的聯繫
(1982)/055
4. 肝癌中醫辨證論治與中藥合併化療的隨機對照研究
(1983)/059
5. 中藥小複方“松友飲”延長人肝癌模型生存期及其
機制(2009—2017)/061
077
第三章 完成老伴的遺願
一、老伴的遺願—中西醫結合,創中國新醫學/079
二、老伴最後的日子—西醫的奇蹟與反思/080
1. 老伴的病情經過/080
2. 筆者的深思/084
087
第四章 古為今用——與醫學有關的中華文明瑰寶
一、重讀《黃帝內經》有感/089
1. 陰陽五行,總領全局
—重視“整體觀”的辯證思維/090
2. 陰平陽秘,終極追求
—重視“恢復平衡”/091
3. “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重視“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093
4. 形與神俱,終其天年
—重視“順應自然”的養生觀/094
5. “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
—重視“預防為主,早診早治”/095
6. 辨證論治,實瀉虛補
—重視“個體化辯證治療”/096
7. “精神不進,病不可愈”
—重視“病人的主觀能動性”/098
8. “順者為工,逆者為粗”
—重視“人文與醫術深厚的醫道觀”/098
二、《孫子兵法》中的智慧/099
1. 慎戰—“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101
2. 不戰—“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102
3. 易勝—“勝於易勝者也”/104
4. 全勝—“以十攻其一也”/106
5. 奇勝—“以正合,以奇勝”/107
三、孔子與老子/109
1. 孔子的“和為貴”思想/109
2. 老子思維對醫學的啟示/111
117
第五章 近為今用——辯證唯物主義哲學看醫學
一、毛澤東論中西醫結合/119
二、錢學森論我國醫學的發展/121
三、關於“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122
127
第六章 東西方精華互補——我國醫學發展的選擇
一、醫學發展的簡要歷程、特色、背景與互補的理由/129
1. 中醫的簡要發展歷程/130
2. 西方醫學的簡要發展歷程/132
3. 東方醫學精華的特色與背景/134
4. 西方醫學精華的特色與背景/135
5. 東西方醫學精華可以互補的理由/137
二、東西方醫學可能互補的若干方面/139
1. “局部”與“整體”互補/140
2. “微觀”與“巨觀”互補/145
3. “辨病”與“辨證”互補/149
4. “攻邪”與“扶正”互補/151
5. “堵殺”與“疏導”互補/155
6. “單一”與“綜合”互補/158
7. “精準”與“模糊”互補/162
8. “多益”與“復衡”互補/165
9. “速效”與“緩效”互補/169
10. “侵入”與“非侵”互補/171
西學中,創中國新醫學——西醫院士的中西醫結合觀
11. “治病”與“治人”互補/176
12. “重剛”與“重柔”互補/181
189
第七章 形成中國新醫學需分兩步走
一、第一階段——“洋為中用”,力求超越/191
1. 學習西方+質疑西方/192
2. 學習西方+中醫理念/196
3. 學習西方+孫子兵法/198
4. 學習西方+近代經驗/203
二、第二階段——“中西醫結合新醫學”/209
1. “創中國新醫學”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歷史
使命/209
2. “中西醫結合”是創中國新醫學第二階段的重要
內涵/212
3. “中西醫結合”要重視中醫理論精髓,防止廢醫
存藥/215
4. “中西醫結合”不同於“中西醫並用”/220
5. 要梳理用最新科學技術研究中醫的思路和方法/222
6. 要建立中西醫結合研究平台和評價標準/228
7. 目前實現“中西醫結合”的關鍵是西醫學習
中醫/233
8. 大科學時代醫學的展望/234
237
附 錄 李其松教授簡介
一、一般情況/239
二、醫療工作/240
三、教學科研/240
四、國際學術活動與交流/241
五、參與編寫的醫學專著/242

作者簡介

湯釗猷,1930年12月26日出生於廣東新會,腫瘤外科學家、小肝癌研究奠基人,中國工程院院士,復旦大學肝癌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1954年湯釗猷從上海第一醫學院畢業,獲學士學位,之後進入上海第一醫學院中山醫院工作;1956年至1962年擔任天津市立總醫院外科副主任;1959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8年至1978年擔任上海醫科大學中山醫院腫瘤組組長;1978年至1988年擔任上海醫科大學中山醫院肝癌研究室室主任;1989年至1994年擔任上海醫科大學校長;1994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1995年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2008年獲得吳階平醫學獎;2018年被授予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終身榮譽教授”證書。
湯釗猷主要從事肝癌臨床診治和基礎性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